警惕职场的“污名化”现象,该出手时一定别忍着

大林是个优秀又善良的小伙儿。

他很能干,又很善良,又很有礼貌,又很高很帅,简直是单位的一颗亮星星。

大林很努力,从不停下努力的脚步,整天忙忙碌碌、四处奔跑。

最近,他又得了一个行业奖。奖不是很大,但在单位还是挺耀眼的。

.


警惕职场的“污名化”现象,该出手时一定别忍着


.

单位的高层很高兴,这是给单位争光长脸的事,是“领导有方”,是“治下有功”。

上面给大林发了1000块奖金、一个单位内部奖,以及一个当年的优秀员工奖。

这些东西外人看起来不算啥,什么1000块、什么内部奖、什么优秀员工,简直轻飘飘的不值几钱。

但对大林来说,这奖励意义重大。这是来自高层的认可,这是履历中的光辉事迹,这是未来提拔的硬件。

.

警惕职场的“污名化”现象,该出手时一定别忍着


.

这事对大林来说挺大,对别人来说也挺大。

尤其对某些“有野心”的人来说,更是“刺激挺大”。

“有野心”的人,指那些特想当官的、特想控制领导来谋利的,以及那些看谁都不顺眼的。

看到大林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变成“人上人”,野心家们坐不住了。

.

很快,关于大林的传言四起,并以各种面目、各种版本,出现在单位的各个角落。

听到传言的人,又以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出发点,把传言经过再加工后,传播到更多的角落。

当“传言”终于被大林所知时,已经传得完全不成体统,大林已然成为“传说中的男人”。

.


警惕职场的“污名化”现象,该出手时一定别忍着

.

传言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样:

  • 工作不力。说他经常拖延、抢功、诿过,工作经常搞得一塌糊涂,需要周围人善后;
  • 成绩造假。说他之前的工作业绩,有多半是通过造假、抢夺而来;
  • 欺软怕硬,媚上欺下。说他看见领导像见了亲爹,对同事则想方设法欺压侮辱;
  • 男女关系混乱。说他攀登上了一个高层的女领导,受尽女领导的照顾,包括这次的内部奖和优秀员工称号。

总之,让人大开眼界、大跌眼镜、大吃一惊。没这些“传出来的真相”,谁也想不到大林原来是这么个货。

.


警惕职场的“污名化”现象,该出手时一定别忍着


.

当然,一部分人明白是怎么回事。但他们不说,只是笑笑。

.

大林当然也不信。他自己是什么样人,他自己最清楚。

大林也不愿就这个事发表意见,他觉得这太小儿科了,难道自己的表现大家看不见吗?

难道大家因为空穴来风的消息,就对自己转变了看法?

大林决定不予理会。他认为“清者自清”,时间会让一切回归原来的样子。

.


警惕职场的“污名化”现象,该出手时一定别忍着


.

大意下的全线失守

面对大林的“不作为”,有些好心的前辈提醒他,“应该去高层那里汇报此事,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委屈”。

大林不去。一是觉得自己没问题,二是觉得为这事麻烦高层不合适,三是觉得大男人干这事太过羞耻。

很快,各种版本的“大林真面目”,如燎原之势,烧透了这个几百人的单位,并一直传到了上面、上上面。

.

人们乐嘻嘻地听着,当笑话,当作料,也在暗地里提醒自己不要再和大林接近。

提醒自己不接近,不是因为相信“大林的真面目”,而是明白有人在蓄意对付大林,且是成规模的。

没人愿意卷到这事里面,除非是大林的亲爹。

再过了一阵子,大林发现有人在躲着自己。他便不再多说话。

.


警惕职场的“污名化”现象,该出手时一定别忍着


被激怒之下的全线溃败

再过了一段,大林明显话少了,与同事很少来往。

但单位的活动得参加,包括聚餐,否则说不过去,领导也不高兴。

这天,部门所有人去附近的酒店吃饭、喝酒,共述最近的美好成绩,共描未来的美好前景。

大家都喝了不少,大林也是。

有个同事上前来搂着大林的脖子,说:“大林啊,听说你和**女领导(传说中的大林的暧昧对象)关系不错,以后多关照兄弟啊!”

也许是酒喝多了,也许是最近太压抑、太挫败了,大林当场和那同事打了起来,而且打得有点难看。

事后那同事不依不饶,领导也挡不住,只好给了大林一个处分。

大林长叹一声,知道自己在这个单位的前途算是毁了,知道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全泡汤了。

.


几个月后,大林辞职。

那些暗算大林的人,自然高兴得要命,只想立刻开一桌庆祝一下。

.


警惕职场的“污名化”现象,该出手时一定别忍着

.

如果大林在风刚吹起的时候,就提起十足的警惕,尽快、尽最大能力处理此事,那最终不会发展成这样

他一直以来的过度自信、对人性的过高估计、面对复杂局面时的无知,以及“只顾工作”的单纯,让他败得难看至极。

.

这种事并不只有大林碰上,所有善良、勤奋、不十分低调的职场人,都有可能在某一日遭遇这种难堪、复杂的局面。

那时,一定别像大林那样,不加防范、毫无戒备地钻进别人缝好的套子。

在职场,只有活得足够聪明,才能走得足够顺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