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農村,鄉親們還像以往一樣“面向黃土背朝天”辛苦勞作嗎?

故鄉的雲777


就目前農村的實際來說,群眾從事農業生產的辛苦程度雖然有所降低,但在一些地區特別是山地、丘陵地區以及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因受意識影響、受條件限制,“面向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一時還難以消除。

第一,由於受地形地勢的影響,以及土地“碎片化”的影響,總體而言農業機械化程度還不夠高,農業機械無法耕作的地方,還得靠人力、靠“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

由於山地、丘陵所佔的比例很大,平原地區較少,加之研發生產能在山區、丘陵地帶耕作的農業機械進展不大且成本較高,坡度較大的土地實現機械耕作一時還難以實現。

筆者所在地既有山區,也有丘陵地區,老百姓想購買實用價格又合適的農機還比較困難,雖然財政有補貼,但最關鍵的是農村的技術距群眾的需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在這一類地區真正管用的農機太少。

並且,一家農戶田地有很多塊且不連連片這一“碎片化”的問題,也影響了農業機械化的推廣使用,於是就時常發生張三戶要請機械,但田地交叉在一起的李四不同意,張三也只得人力勞作。

第二,由於受傳統自給自足小農生產的影響,以及農村基礎設施“短腿”的限制,自己願意人力耕種和迫使人力耕種交織,“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現象還將在一定時間範圍內存在。

自己種地自己吃,自己本身就找不到錢幹嘛花錢請機器,這是一部分人特別是年紀較大的老百姓的真實想法。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自己吃那點定還要花錢請機器種,劃不著”“我自己種也是在找錢,況且還可當鍛鍊身體”。

由於長期的農村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特別是路系、水系缺口較大,一些地方群眾也想讓機器來耕種,但機器無法到達田間地頭,只得“面朝黃土背朝天”人力勞作。筆者所在地的幾個村,一些實施了規模較大的土地整治等涉農基礎設施建設,加之田地也相對較平緩,群眾種田機械化程度就較高。但另外一些村,道路太少,收割機等機械根本去不到,要耕種只有“面朝黃土背朝天”。

群眾的小農意識和基礎設施不配套這兩問題,在經濟欠發展的地區尤其嚴重。所以,在發展較好的地方,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程度相對較高,大多群眾另有找錢的門路也不願意從事強度大、效益低的農業生產勞動。

第三代,80後及新生代農民工,願意“面朝黃土背朝天”從事農業生產的將越來越少。

這既是農業生產的危機,也是農業發展的機遇。80後及新生代農民工,他們的價值觀,他們對農業的認同感,都在發生極劇變化,總體而言,他們不願、不會從事農業生產勞作。

所以,預計再過二三十年,“面朝黃土背朝天”“汗珠摔八瓣”的農業生產體力勞動者將很少看到,絕大部分都會退出歷史的舞臺。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


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大部分農村地區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水稻、大豆收割都有了專門的機械,效率大大提高,而且還有相應的耕地機、播種機等等。

現在種地,相比之前,輕鬆了許多。

專注三農,洞察商機!三農洞察致力於為您分享農業道路上的致富商機、實用技術、市場趨勢,關注我們,三農路上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