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先生读史|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军事智囊团核心人物


苏先生读史|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军事智囊团核心人物


苏先生读史|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军事智囊团核心人物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

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二十岁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


苏先生读史|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军事智囊团核心人物


21岁时,离开了袁绍,一直赋闲了六年。

196年,荀彧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讨论完后,曹操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

郭嘉便当上了曹操的军事参谋—军师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苏先生读史|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军事智囊团核心人物


197年,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郭嘉的分析很具说服力,不但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

郭嘉也正式确立了自己在曹操军事智能团中的核心地位。


苏先生读史|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军事智囊团核心人物


200年,郭嘉分析道:“袁绍向来优柔寡断,不会迅速作出反应。刘备人心未归,立足未稳,迅速进攻,必败无疑。然后再回师对付袁绍,这是改变腹背受敌的最好机会,决不能失去。”曹操举师东征,大破刘备,俘虏了刘备的妻子,擒了关羽,进而又击破了和刘备联合的东海贼寇。

202年,官渡之战大败而归的袁绍病逝,曹操进攻他的两个儿子,连战连捷。曹军诸将都想乘胜攻破二袁,先前力主北进的郭嘉却力排众议,独进奇策,建议退兵。


苏先生读史|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军事智囊团核心人物


分析了袁氏两兄弟之间的矛盾,说:“袁谭、袁尚素来互不相服,又有郭图、逢纪这样的谋臣在当中搀和,必然要反目。不如先南征刘表,静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一举可定也。”

曹军刚回到许昌,袁军生变的消息就已传来。曹操乘机回军北上,将袁谭、袁尚各个击破,二袁一死一逃。因为郭嘉的妙计,这一仗赢得既轻松又顺利。

205年,郭嘉建议曹操多多招募重用青、冀、幽、并四州名士,收附民心,彻底巩固控制抵御。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重用了曾经诋毁过自己的陈琳,果然有千金市骨之效。


苏先生读史|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军事智囊团核心人物


207年郭嘉又提出不同于他人的见解:“明公你尽管放心地去远征,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许都也无妨,我料定刘备无法给你添麻烦。不是刘备不想添,而是有人会代替您来阻止他,此人就是刘表。”


苏先生读史|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军事智囊团核心人物


郭嘉详细地分析了平乌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胡人自恃偏远,现在必然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一定能够将他们消灭。袁绍对胡人有恩,如果袁尚还活着,他们一定帮忙,迟早是隐患。现在袁家的影响还很大,这个时候南征,如果胡人有行动,我们的后方就不安稳了。但刘表是个只知坐谈的政客,他自知能力不足以驾驭刘备,所以必然会对刘备有所防备。

这一战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经典战例。曹操在设置了一些撤军假象之后,暗中率领一支轻装精兵,在向导田畴的带领下突然出现在乌桓的背后。


苏先生读史|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军事智囊团核心人物


乌桓首领蹋顿和袁尚、袁熙率军仓促应战,爆发了白狼山之战。张辽率领先锋大破乌桓,乌桓单于蹋顿被临阵斩杀,曹军俘虏了20余万人。走投无路的袁尚、袁熙投奔了辽东的公孙康。

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终于彻底平定北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在从柳城回来的途中,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去世。


苏先生读史|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军事智囊团核心人物


在曹操诸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了解曹操,并且两人关系亲密,犹如朋友一般。在严于治军的曹营帐里,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为,但在偏爱他的曹操眼里,“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苏先生读史|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军事智囊团核心人物


《十胜十败》


第一是“道胜”: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曹操“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筹。


第二是“义胜”:曹操“奉顺以率天下”,顺应历史潮流,合乎道义。


第三是“治胜”:郭嘉以深刻的眼光分析历史和现实,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


第四是“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第五是“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


第六是“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曹操以诚待士;“不为虚美”,讲究实用,刑赏必诺,“与有功者无所吝”,那些忠正而有远见的并且务实的士人“皆愿为用”。


第七是“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而曹操则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润不行”。


第九是“文胜”:袁绍是非不分,曹操对于正确的“进之以礼”,不正确的则“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则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敌人闻而畏。


苏先生读史|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军事智囊团核心人物


苏先生读史|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军事智囊团核心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