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補鐵很重要,這些問題家長要了解!

最近看到不少媽媽問關於孩子貧血的問題,所以我再寫一篇文章,主要目的是想讓家長們重視缺鐵, 如果現在不當回事,可能對孩子的一生都會有影響,這不是危言聳聽。

雖然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缺鐵率還是不容小覷。世界衛生組織相關調查表明,全球大約50%的兒童、和40%的孕婦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鐵性貧血。鐵缺乏症幾乎成了全球性的營養性疾病。

寶寶補鐵很重要,這些問題家長要了解!


下面我就從以下幾方面來和大家分享:

  • 為什麼要重視補鐵?
  • 什麼情況下寶寶容易缺鐵?
  • 缺鐵性貧血有哪些表現?
  • 怎麼判斷是不是缺鐵性貧血?
  • 怎麼通過食物來補鐵?

為什麼要重視補鐵?

鐵是一種微量元素,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所有貧血裡面,約80%都是因為缺鐵造成的缺鐵性貧血。我們平常說的貧血一般是默認為是缺鐵性貧血。

尤其是在“生命早期1000天”不單是對智力發育造成影響,尤其是神經的發育的關鍵期是不可逆的。

這意味著早期的缺鐵,就會對未來的神經發育有著不可挽回的後果,就算後面補上了鐵,前面的損傷是補不回來的!短期可能看不出什麼,大一點的孩子,缺鐵還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應慢等,影響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孩子的成長不可重來,希望能引起家長們的重視!

寶寶補鐵很重要,這些問題家長要了解!

什麼情況下寶寶容易缺鐵?

是的,孩子的生長特點決定了是比較容易缺鐵的人群,加上鐵無法在體內產生,需要從外界補充;另外,不同食材鐵的含量差別很大,不是吃到的食物就能補上,再就是也有量的要求。

我們來看來看著各月齡段寶寶對鐵的需求。

4-6個月:

這個月齡的寶寶,由於出生前把媽媽儲存在體內的鐵消耗殆盡,加上這個時期的寶寶各器官、大腦發育是飛速的,所以是急需要補鐵的。

母乳是寶寶最完美的食物,但是有個小遺憾就是母乳中鐵的含量很低,缺鐵的風險會逐漸增加,因此4個月後建議補充營養素鐵。

對於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如果能從鐵強化奶粉和輔食中獲取足夠的鐵,就不用額外補充鐵劑了。

其實,不僅從6個月開始需要吃含鐵多的輔食,美國兒科學會還推薦母乳餵養的寶寶從四個月開始口服鐵劑。

寶寶補鐵很重要,這些問題家長要了解!


6-12個月

這個月齡的寶寶輔食要注重高鐵食物的添加,6個月添加輔食,從富含鐵的泥狀食物開始,逐步添加豐富種類達到食物多樣化。

富含鐵的泥狀食物,可以直接理解成:

強化鐵的米粉、紅肉泥(豬牛肉)、豬肝泥、蛋黃泥等。

以下兩種情況都要儘早補充營養鐵劑:

這個階段的寶寶如果是母乳餵養或者配方奶餵養,輔食的量又不夠的話,是很容易缺鐵的;

通過體檢並出現了缺鐵或貧血。

早產兒:

母乳餵養的早產兒,從1月齡起補充鐵劑

如果是早產寶寶,因為提前出生,沒來得及在體內儲存足夠的鐵。加上出生後生長迅速,血容量增加很快,體內的鐵會更快被耗竭。因此早產兒比足月兒更容易貧血。

AAP建議,母乳餵養的早產兒應從1月齡開始每天額外補充鐵元素2mg/kg,直到能從強化鐵配方奶或含鐵輔食中攝入足夠的鐵。

1-3歲

這個年齡的寶寶飲食發生的很大的變化:從奶為主輔食為輔的階段,過渡到奶為輔食,一日三餐為主的飲食。

如果孩子的飲食結構不合理,家長很少給孩子吃動物性食物或者孩子的消化能力不夠好也很容易缺鐵的。所以家長應在孩子飲食的基礎上,根據孩子的缺鐵情況口服酌情的補充營養素鐵。

寶寶補鐵很重要,這些問題家長要了解!


怎麼判斷是不是缺鐵性貧血?

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查血常規,血常規中有一項

血紅蛋白(Hb),是診斷缺鐵性貧血最常用的指標。

對於6個月~6歲的寶寶來說,Hb<110g/L即可判斷為貧血

通常醫院用的都是採集手指血的方式,如果血紅蛋白數值<110g/L就代表缺鐵性貧血了。不過,手指血檢測因為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浮動較大,通常只能作為篩查,理論上應該進一步採集靜脈血複查。

其實我們也不用老是檢查,可以這樣理解,因為鐵的缺乏是有滯後性的,也就是說,只要檢查出貧血說明已經缺的很長一段時間了,只要檢查低於或者接近110g/L就按貧血去改善就可以,飲食上除了吃高鐵食物還要補充營養素鐵。

寶寶補鐵很重要,這些問題家長要了解!


怎麼通過食物來補鐵?

鐵含量由高到低的推薦:

動物內臟:比如豬肝、雞肝;

肉類:畜類肉(豬牛羊肉)、禽類肉、深海魚等;

動物血:豬血、雞血等;

植物類:黑芝麻、黑木耳、大豆、豆腐、小扁豆、西梅汁、帶皮土豆、甘薯、強化鐵麥片、深綠色蔬菜等。

另外,如果想要補鐵的效果更好,就要同時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提高食物中非血紅素鐵的吸收率;或者同時服用營養素鐵和維生素C。

寶寶補鐵很重要,這些問題家長要了解!

最後推薦幾個補鐵的食譜:

6-7月:菠菜蛋黃米糊、紅棗蛋黃米糊、豬肝胡蘿蔔泥、豬肉青菜泥等

8-12月:菠菜豬肝粥、西紅柿豬肝麵,青菜牛肉小水餃等。

由上圖我們看現,6-12個月期間寶寶對鐵的需求比較大的,如果平常不是刻意去補是真的很容易缺。

另一方面鐵對孩子早期發育影響重大,缺鐵不僅讓寶寶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而且還會影響體格發育。更重要的是,會對孩子的大腦認知功能,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

所以不能等缺了再去補,儘早預防是關鍵!


職業營養師秀媽(V:mjx1027)

專注寶寶科學餵養及疾病營養調理!

希望漫漫育兒之路,相伴您左右,健康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