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40歲評上副高後,怎樣避免職業倦怠?

油膩小男生


教師職業倦怠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缺乏活力和熱情,對工作敷衍了事,創新性不夠。教師職業倦怠有其形成的內在因素,值得探討。

一、職業倦怠不分年齡。工作三至四年的青年教師如果失去所追求的目標,或是受到學生、家長、同行、學校的否定,工作長期不被認可,也會產生職業不認同,消極工作,缺乏工作樂趣和興趣,嚴重者自暴自棄,形成職業倦怠。

二、工作多年的教師產生職業倦怠,又分兩種情況:1、長期奮鬥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由於工作方法單調,工作效率低下,不被學校和學生認可,工作成績一般,待人處事方式不能融入大眾或同行,同時自我否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久而久之產生不求上進之心,形成職業倦怠。2、一些評了副高職稱的教師,歲到中年,過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分心的事兒增多,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下會對曾經的追求有所妥協,工作不再期望卓越,中庸思想就會佔道,產生職業倦怠。

教師職業倦怠是教育領域存在的普遍現象,長期身心疲憊,人際關係淡漠,生活缺乏情趣,精神滿足感越來越低,工作就會倦怠。

學校應該多研究,社會應該多關注,領導應該多關心,幫助青年教師找準職業的興奮點,讓他們有被認可的成就感,有奮鬥的快樂感,有精神的滿足感,就能避免新入職不久的職業倦怠。多年奮鬥評上副高的教師,自我價值追求在瑣碎事務撞擊下支離破碎,學校應該生活上多體諒體諒,工作上多關心關心,讓他們在教育教學傳幫帶上下下功夫,幫助他們走出這段低谷,走向新的柳暗花明,重新為教育事業播散餘輝。


瑞雲飛1229


每年考核,不達標,就取消他的職稱資格


我是心理諮詢師


跳槽[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袁本淼


副高都評上了,老老實實安安穩穩上班,等著退休吧


小佛fo


個人觀點:找到職業興趣點,不問結果,只求過程,享受過程。


欣雨65682606


這個問題對我來說還很遙遠。我40了,今年才評上中級,副高對我來說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我身邊還有很多像我一樣的教師,還沒有評上中級職稱。

職業倦怠什麼時候都有,尤其是沒有評上職稱的人,想努力工作,感覺幹再好有什麼用?前面排了一隊人呢,什麼時候能輪到自己?但反過來想,不努力更沒機會不是。總之,一想到職稱就各種糟心。

能在40歲評上副高職稱,的確不容易,說明本身能力很強。這時候沒有職稱的糟心事,更能專注於教學了。當然,如果你能更有心些,可以將自己的教學心得記錄下來,或者提攜一下年輕人,為學校培養幾個優秀教師。

真的倦怠了,可以想想還未評上副高的人。我們還在路上……


心寶的爸爸


疫情之下,邢臺一小學指定書店購買教材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位於邢臺沙河市的二十冶第二小學,在疫情期間,學校教師讓學生家長到指定的沙河市覓璞戀書店購買教材,用於學生做作業。

網友介紹,自己孩子的語文老師和數學老師,曾多次在微信群裡提醒學生家長們購買教材。網友說,由於疫情防控,他和孩子居住在離市區較遠的農村,外出購買教材不便,孩子作業不能按時提交,老師便在群裡點名,並讓家長想辦法解決問題,“家裡有打印機還好,能打印給孩子用,沒有打印機的家長只能手抄,真是敢怒不敢言。”

另一網友說,這些教材在網上或其他地方根本購買不到,只能在指定的書店購買到。教材共三本書,需要花費70元,與同類教材每本要貴5元到10元,這種做法純粹給學生家長制造困難。另外,學校不只是一個班級有這種情況,其中涉及到4年級2班、5年級1班等。“目前,學校已開通直播課堂,希望能合理安排學生做作業,不要再折騰家長了。”


錦上添花的人不多


評上副高後,作為教師的發展基本到頭了,畢竟校長也不哪個老師都有機會當的。這樣也好,認真教書,與教書無關的事可以做,也可以不做,比如寫論文啊,研究課題啊,班主任啊,如果校長不是提出要求,可以不做了。當然如果要做也可以,畢竟也是做過的。心情放鬆,反而會更加喜歡教書了,我就是這樣的。想想我一肚子的歷史知識,如果不當歷史老師,誰聽我講歷史啊😄


哈尼姑白相相


個人認為,職業倦怠不是一個孤立存在的話題,要從自己的生活,身體,工作,情緒,愛好,習慣,社會關係等各個方面綜合做出改變。

具體來講,生活節奏適當,身體健康,不要超負荷,管理好自己情緒,情緒穩定,愛好廣泛,社交正常,工作中不要有很大壓力,適當接受或者主動尋找工作挑戰。

工作生活身體情緒,人是一個綜合體,不能單獨分開討論。

有時候所謂的工作倦怠,往往也並非工作本身的原因所致。

所以,建議健康生活,開心工作就好!


小烏龜愛讀書


讓行路變作旅行,在旅行中發現風景,在風景中煥發精神,在精神境界的不斷昇華中完善自我,在自我價值的實現中找到幸福的源泉。以我的教學為例:

我從事中職教學。因為幼教班部分學生被學校派到幼兒園見習,我們這班主任也必須抽空去巡查指導。騎著個電瓶車,挎著相機,去時急急匆匆,總想著快點兒到那兒完成任務,感覺上總覺得路途十分遙遠。

回來時心情就不一樣了,完成了任務,雖然已經到了吃飯的時間,我也不著急,慢慢吞吞地繞道而行,企望能在郊區小道上碰著個奇怪的樹根,撿回來做根雕;或是撞見一片有趣的風景,拍下來賞析。這時候,反而感覺幼兒園離家太近,走得太快了而不盡興。

兩點之間的來回,心情卻大不相同。前者是行路,心情急躁,希望走直線直達目的地;後者卻像旅行,心情悠閒淡定,希望走曲線能夠有更多的發現。前者是現實的心態,後者是超越現實的審美心態,兩者境界不同。

李白在《行路難》中描述的“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便是焦急萬分的行路人的心態,所以他才感慨“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最終吟唱出千古名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若換作旅行者,能遇著“黃河冰塞川”和“太行雪暗天”的情景時便會大感賞心悅目,飽了眼福實屬機會難得。如毛澤東在艱苦卓絕的兩萬五千里長徵中,依然興致盎然地欣賞“五嶺逶迤騰細浪”“更喜岷山千里雪”,這是何等豪放的浪漫主義情懷。

行路,僅僅就是走路,心中空空如也;旅行是旅行遊覽活動,也是一種娛樂放鬆活動,心中裝滿風景。所以同樣的翻山越嶺,行路者感覺疲憊不堪,旅遊者卻感覺心曠神怡。

不熱愛教育的人,時時為如何儘快完成任務而焦慮。學生不聽話,他會看作難管教;學生考砸了,他會看作沒希望;學生課間打鬧,他會看作太調皮;教學任務多了,他會認為出力不討好;教學負擔重了,他會認為吃了虧、上了當……他們為眼前的困難而煩惱,為利益的得失而糾結,因此身心總是擺脫不了“累”的糾纏,行走起來自然步履維艱,精神上也容易萎靡不振。

熱愛教育的人,善於在教育勞動中能夠處處發現美麗的風景。學生不聽話,他會覺得有個性;學生考砸了,他認為多一次挫折多一次磨練;學生課間打鬧,他覺得活潑可愛有活力;教學任務多了,他會覺得鍛鍊的機會多了;教學任務重了,他會覺得有挑戰性……他們為發現而快樂,為挑戰而快樂,在自我價值的不斷髮揮和創造中享受了自己的風景,愉悅了心情,振作了精神,腳步自然輕鬆起來。

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教學有收穫就有快樂,就能享受課堂。

本地有位美術教師抱怨,說他教書十幾年,從來沒有學生喜歡他的課。沒教出東西,學生當然不喜歡;學生不喜歡,教學的快樂又從何而來?正巧他的學生升學讀職教又變成了我的學生,談到這位老師的課,學生說:“他從來不教我們畫畫,把書讀一遍就讓我們自習。” 一個人在自己從事的職業上十幾年都找不到快樂之感,這個人的人生能說是幸福的嗎?

“幸福了嗎?”——白巖松的追問。誰不想做個快樂、幸福的人。在美術教學上,很多教師抱怨學校沒興趣、家長沒興趣、學生沒興趣,不作為的理由很多。 但學生真的沒有學習興趣嗎?當我們第一次走進新生教室,我們有沒有認真觀察過那一雙雙陌生的眼睛在訴說著什麼?學生手捧著新書面對著一個新老師,難道都是冷漠和拒絕的態度?我的體會正好相反:他們在一個新的起點上,眼睛裡寫的是對新知識的好奇和渴望,寫的是對新老師的信任和期盼,寫的是對藝術美的嚮往和追求。幾十雙純真的眼睛釋放著的熱情,在教室裡營造的是怎樣的一種學習情境?

因此,我提倡在教育人生中,把行路變作旅行,在旅行中發現風景,在風景中煥發精神,在精神境界的不斷昇華中完善自我,在自我價值的實現中找到幸福的源泉。

身邊的人都說我做的事太多,但我沒覺著累。也許我和很多熱愛教育的同道一樣,是教育的旅行者,我們的眼中和心中有著看不完的美麗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