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将军,属于是自投罗网,死于非命的?

史学达人


刘戡明知瓦子街有解放军埋伏的口袋阵,却不得不钻进去自取灭亡。国军这个抗日名将实在是死的可惜。

刘戡解放战争中担任整编29军军长,曾经带着数万大军直取延安,追的党中央不得不到处寻找的躲藏地点,危急关头差点过黄河到山西躲避。可是,到了1948年,西北野战军已经有能力发动反攻,典型战一边是宜川的围点打援战役。

驻守宜川县的国军是整编24旅,旅长张汉初遭到了西北野战军许光达的3纵和罗元发的6纵包围,赶紧向胡宗南求援。胡宗南连发三封电报要求刘戡支援宜川。第一封电报说:“刘军长戡签 :宜川告急 , 你部火速驰援 , 特急 。”第二封说:“刘军长戡签 :宜川十万火急 , 令你部火速驰援 ……”。第三封说:“刘军长戡签 :若宜川落入共军之手 ,军法从事 ……”

按理说,胡宗南直接发命令就行,为何一天之内三封电报地催命?其实刘戡严格来说不算是胡宗南的嫡系。刘戡和胡宗南一样,都是黄埔一期同学,抗日战争中曾在长城抗战和忻口会战中立下大功,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勋章,战功实际上远超过胡宗南。只可惜,刘戡讲义气放走了潜伏在身边的地下党白天将军,被老蒋一撸到底。胡宗南给他求情,让他当了集团军司令,逐渐纳入了胡宗南体系中。

看到胡宗南杀气腾腾的命令,再想到老蒋说的:“见死不救 , 致友军重伤 , 杀该军最高阶级者”刘戡不敢怠慢,赶紧带兵驰援宜川。

刘戡从洛川去宜川增有三条路,一条是经过瓦子街到宜川的大路,二是经黄龙到宜川,距离远一点,路况也好,三是经过士庙梁到宜川的小路。彭老总料定刘戡会走第一条,另外两条根本没有阻援队伍。

2月26日,刘戡带着整编第27师 王应尊部和整编第90师严明部增援宜川,一路走走停停,四处观望,生怕中了埋伏。当天晚上,前卫的27师就发现了解放军活动情况。刘戡准备县集中力量与解放军阻援部队作战,然后再去宜川。可是刘戡又不敢擅作主张,就发电报给胡宗南。胡宗南26日晚上一夜未眠,喝酒跳舞整整一夜,等他回到指挥部,已经是27日中午了。张汉初的求援和刘戡的请示电报放在一起给看,胡宗南顿时火冒三丈,宜川都要丢了,你还假装说什么阻击队伍,明明就是贪生怕死!

看到胡宗南的回复,刘戡明知道前面就是解放军的口袋阵,却也不敢不往里面钻,因为之前因为不服从军令被处决的高级军官多了去了,一个中将整编军军长,根本不够看!刘戡对部下们说:“走,继续前进! 大不了老子钻 ‘口袋’ 为党国捐 躯。 不过,如果我刘戡死了,我看, 他胡某人离死也不远了! ”

2月28日刘戡进入瓦子街,29日凌晨,独臂将军贺炳炎就带着西野一纵切断了他们的后路。29军发现,东西北三面都有解放军,是突围还是死战?刘戡面临生死抉择。南面的黄龙山区有没有伏兵,刘戡不确定,刘戡确定的是,如果从南面突围,即便是全身而退,也会在胡宗南那里少不了一死。犹豫之间,29军南面就被王震的西野2纵封死了。

刘戡被包围,完全在意料之中,可是突围,则是完全没有出路。整29军被围在了东西十公里南北五公里的狭小区域中,只能完善工事,向胡宗南呼救。胡宗南回复刘戡,“已令裴昌会兵团星夜驰援, 望兄等激励将士,苦力撑持,以建不世鸿猷。 ”刘戡看到胡宗南的回电,一把就撕成了碎片——裴昌会兵团远在千里之外的豫西,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嘛!

刘戡觉得,自己是被胡宗南坑死了,最后给胡宗南发的电报是“不成功,就成仁”。发完电报没多久,解放军就已经冲上来了,刘戡拿着手榴弹自爆身亡。

刘戡之死,让整编29军彻底崩溃,全军2.3万人,就有2万人当了俘虏。只有整27师师长王应尊、整53旅旅长邓宏仪、 整61旅旅长杨德修等少数人在被俘后, 乘着混乱, 钻入山中,后逃回西安。

其实刘戡根本不需要死,如果被俘的话,顶多就是坐牢。因为刘戡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以及释放白天的功绩,在解放军即便当不了将军和教官,人身安全肯定没问题。

这一仗打完后,胡宗南的三个主力师整1师,整36师和整90师全没了,西北野战军基本上在陕西想打哪里打哪里,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得知瓦子街的惨败,老蒋痛骂胡宗南是草包。

老蒋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黄维从华中不远万里去华东送死,按照老蒋的路线图,一头扎进了黄泛区,丢了所有的重型武器,很久就被包围起来了。黄维送了不说,杜聿明带着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三个兵团也是因为老蒋的命令拖拖拉拉没跑掉,在陈官庄最终被全歼。

有老蒋和胡宗南这样的上司,刘戡之类的将领多厉害也必须得失败啊!


历史知事


战争史上自投罗网之事多如牛毛美不胜收,1,庞涓和孙子斗法自投罗网死于马玲道。2,韩信斩杀楚国大将龙且。3,韩信私藏钟离昧,左右为难五心不定,献钟离昧首级于刘邦只用了二名大力士自作孽岂可活。4,唐朝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威风凛凛,单骑会见回髄王令它们大惊失色心悦诚服,十几万人🐴尽数回转天下闻名。5湘江之战执行错误的逃跑军令使中央红军由八万之众锐减至三万余人损失惨重,6石达开败亡安顺场太平天国史上的一大悲剧。抗日战争中张学良仁义送蒋介石与虎谋皮🈶怎会全身而退。7,第三次长沙会战阿南维机明知🈶诈确重兵危进,陷入了薛岳大将军的天炉阵中损失惨重兵败如山倒,风声鹤唳鬼哭狼嚎,🈶约六万余日本鬼子命丧黄泉。








94310417小云


1937年12月某日的凌晨三时,一列从长沙开来的火车停靠在武昌车站,站台上肃立着武汉行营、湖北省政府100多人的欢迎队伍。领头的人当中,赫然有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然而他当天却一反冷着马脸的常态,身着一套藏青色中山装并且满脸堆着笑容,率领一干人等“隆重欢迎”从车箱里走出来的一位重要人物。

(宋子文)

陕军名将杨虎城和随从王增根走上月台,戴笠迎上前去握手寒喧:“杨将军,一路辛苦了”,随后其他众人也纷纷上前问候,簇拥着杨虎城前往胭脂坪省府招待所下榻。当天傍晚,戴笠设宴为杨虎城接风,随后又以赴南昌谒见蒋介石为名,亲自陪同杨虎城乘火车转赴江西。在南昌,戴笠再陪同杨虎城游历万寿宫等地,言称蒋介石因事未到,态度甚为恭敬,杨虎城内心稍安。

杨虎城将军是从欧洲返回首先抵达香港的,在前一年的“西安事变”之后,杨虎城被迫辞去了第17军总指挥、陕西省主席的职务“出国考察”。半年后全面抗战爆发,杨将军多次致电宋子文转达自己希望率兵抗日的请求,后者一直婉拒。然而就在淞沪会战进入尾声阶段时,宋子文突然来电请他回国,身边的朋友部下认为有诈,怕落得跟张学良同样的下场,劝阻杨将军不要回国。

(杨虎城)

然而杨虎城抗日心切,执意飞返香港,准备然后再从香港再转赴西安重掌旧部抗日救亡,然而他刚刚到达香港,就接到了蒋介石邀其南昌会面的电报,杨虎城有些犹豫,次日人在香港的宋子文亲自送上了两张飞往长沙的机票,言辞恳切请他先见蒋再回西安。杨虎城也知道,若想领兵抗日,不过蒋介石这一关也是肯定不行的,于是决定先往长沙,就此落入了蒋戴二人设下的圈套。

蒋介石最担心的就是杨虎城直接返回西安,因为那里杨的旧部故友众多,军统的势力鞭长莫及,因此连续派出宋子文和戴笠,将杨虎城从香港骗至长沙,从长沙转武汉再到南昌,一步步走进他精心编织的罗网。戴笠借用了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的一栋花园洋房,将杨虎城安顿下来,谎称蒋介石不久就会召见,随即就玩消失不再露面了,留下来的是20多个便衣特务。

(熊式辉)

几天后戴笠又加派了一个宪兵连,彻底将杨虎城软禁起来,杨将军长达12年的幽禁生涯就此开始了。杨虎城发觉上当之后仰天长叹:“我今回国,只愿当一兵一卒,上前线杀敌,可是人家不让我上前线。即使让我牺牲,我也问心无愧,但愿他蒋某人抗战到底就好啦”。

随着华东和华中地区的沦陷,杨虎城将军又被军统不断变换关押地点,1938年被押送到贵州省息烽县的白鹤观,不久戴笠亲来视察后,又认为距离公路太近不够“安全”,因此再转移至距离县城10多里的“玄天洞”,此洞高10米且只有一个出口,方便军统特务警戒。

(戴笠)

杨虎城不知道的是,张学良此时也被囚禁在贵州修水县的阳明洞,这两位曾经叱咤西北的人物,可惜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了。

顺便说下杨虎城将军的旧部第17路军,抗战爆发后被改编为第四集团军,以其老部下孙蔚如担任总司令,调往河南前线作战,在黄河以北一守就是三年多,期间击退日寇十余次大举进犯,被誉为“中条山铁柱子”。日本投降后被缩编为第38军,不久全军愤然起义,编入二野陈谢兵团,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

(孙蔚如)

抗战胜利后,杨虎城将军一家被秘密转押重庆,关在歌乐山军统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渣滓洞看守所,重庆谈判期间,我方多次要求蒋介石释放杨虎城均被拒绝。1949年李宗仁上台后以“代总统”的名义命令放人,仍然得不到执行,军统戴笠虽然摔死了,毛人凤的保密局仍然只听蒋介石的。

1949年9月6日,保密局特务接到密令,将杨虎城和他其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杨夫人已经在关押期间病故),及其秘书宋绮云和夫人徐林侠以及他们的幼子“小萝卜头”宋振中等一共八人,秘密残杀于重庆戴公祠,并毁尸灭迹,一代名将,就这样牺牲在了解放前夜。

(杨虎城将军乘船归国留影)


度度狼gg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胡宗南集团29军中将军长刘戡,在明知会遭到西北野战军彭德怀部伏击的情况下,军令难违,无奈自投罗网,陨命沙场。

1948年2月中旬,春节刚过,国民党胡宗南集团的高级军官们,趁着春节期间国共战事稍停,都跑回西安过春节了,胡宗南也一样,在西安享受着难得的安逸时光,但春节的气氛还没散去,就接到前方报告,共军主力大举南犯,动机不明。


这个春节,西北野战军的将士们可没有国民党官兵们过得那么滋润,只是稍作休息,春节一过马上集结进击宜川,要继续上演“围城打援”的好戏,准备在瓦子街设下伏兵,全歼增援宜川之敌。

宜川攻城战打响后,西北野战军猛攻猛打,使宜川随时都有被攻陷的可能,胡宗南急忙派刘戡率军前去救援。

刘戡是黄埔一期出身,参加过北伐,勇猛善战,屡立战功,晋升极快,29岁时已成为中将,在随蒋介石围剿红军时,左眼受伤摘除,被称为“独眼将军”。


抗战时期刘戡与日军殊死决战,被誉为“杰出的抗日将领”,因接济共产党和八路军,并大义放走身为中共地下党员的军部参谋长,而被蒋介石撤职,后在胡宗南斡旋下复出,成为胡宗南的左膀右臂。

刘戡在增援出发前就感觉不对,宜川守军只有一个旅,3千多人,解放军犯得上用几万人马绕过延安一起攻打吗?这么大声势一定另有所图。

他带着增援队伍,小心翼翼地朝宜川开进,并派出大批先遣队伍搜索开道,就怕中了埋伏。果然,侦察兵发现有解放军在瓦子街一带活动,刘戡早就料到彭德怀一定又玩“围城打援”的把戏,当即决定先解决解放军的阻击部队,再解宜川之围。

但宜川守军却已经支持不住了,外围阵地所剩无几,破城已近在眉睫,只能不断给胡宗南发报,近乎哀求的急请救援,并斥责刘戡见死不救。


胡宗南见宜川危在旦夕,而刘戡畏缩不前,怒不可遏,回电刘戡:“现在没有时间解决什么共军的阻击部队,必须急速去解决宜川之围,宜川有难我拿你是问,贪生怕死,贻误战机,死罪!”

对于胡宗南的回电,刘戡欲哭无泪,“彭德怀早就在前面张开了口袋,这是赶着我们去钻啊!”绝望之下刘戡怒骂:“大不了老子钻口袋为党国捐躯,如果我死了,他胡某人也离死不远了,走,继续前进。”

果不其然,刘戡一进瓦子街,除许光达的3纵、罗元发的6纵继续围攻宜川,贺炳炎的1纵断其后路,王震的2纵、王世泰的4纵左右合围。经过5小时的艰苦战斗,刘戡所带的两个整编师2.4万余人全部被歼,刘戡用手榴弹自爆身亡。随后,宜川被顺利解放,守军被全歼,宜川战役成为西北战场的第一大捷。

刘戡身为军人,青年得志,抗日有功,也曾同情共产党,怎奈军令难违,自投罗网,落得个兵败自杀的下场,令人惋惜。


我是历史的微点,欢迎互相关注,共同学习!


历史微点


这位古代将军,自投罗网,又死于非命。

有的将领虽然指挥能力极为优秀,但是因为其骄傲自大,却被对手利用,导致他自投罗网,还死于非命,战国中期魏国的著名将领庞涓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庞涓是鬼谷子的徒弟,他还有个同学叫做孙膑,孙膑和庞涓两个人在鬼谷子老师家学习的时候关系非常好,两个人也极为优秀,不过孙膑相对于庞涓还要优秀一些。

这就坏了,庞涓这个人嫉妒心极强,所以虽然他和孙膑关系不错,但却一直对孙膑暗暗不满。

他认为,如果两个人从鬼谷子这里毕业到诸侯国中去应聘,在同一个国家孙膑会超越他。如果不在一个国家就更坏了,因为两个国家要是爆发战争,没准儿他还打不过孙膑呢!

所以,孙膑这个人让庞涓一直念念不忘。

两个人虽是同学,但庞涓更早在老师这里结业了。然后,他就去了魏国,并且随后把孙膑也骗到了魏国,并设计陷害了孙膑。

孙膑为了活命只好装疯卖傻,又趁着齐国使节访问的机会,逃回了他的祖国齐国。在齐国孙膑被齐王所看重,过的还不错。

没过多久,魏国攻打赵国,并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孙膑建议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齐军依计行事击败了庞涓。

庞涓不服,他认为这是孙膑耍的阴谋诡计,而他所率领的军队那可是当时天下强军魏武卒。庞涓不服气的,不仅是因为手下有强大的魏武卒军队,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当时轻看了齐国军队和孙膑。

庞涓认为,齐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根本就不是魏国军队的对手,孙膑之所以在围魏救赵中能够打败是因为他大意了。

庞涓的这种骄傲自负,让他最终不仅在战场上殒命,而且断送了魏国最精锐的部队魏武卒!

过了几年,魏国军队在庞涓的率领下进攻了韩国,饼干包围了韩国首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同样,孙膑建议齐王再使用一次围魏救赵的计策,这一次庞涓又上当了,迅速率领兵马回援。

当然,孙膑为了诱惑庞涓,利用了庞涓轻视齐军的弱点,在后撤的时候使用了减灶的计谋。

庞涓果然中计,他看齐国军队军灶一天比一天少,认为齐军听说魏国军队追来都已经吓得四散逃走了。

庞涓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既然如此,一定要在齐国军队完全溃逃之前追上他们。所以,他率领一支先头部队前来追击齐军,这支部队轻装行动,就是为了能够早一天追上齐军。庞涓不知道,此时齐国军队在孙膑的带领下早已经在马陵这个地方布下了天罗地网。

马陵这里有一条峡谷是通往齐国的必经之路,峡谷两边树木茂密非常适合埋伏。按道理说,庞涓也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从这样的地形通过一定会派出斥候侦查。可是,现在的庞涓早已经顾不上派出斥候,他正在争分夺秒希望早一点追上齐军,根本就没有考虑到齐国军队会给他设伏。

此时,庞涓对齐军的动向一无所知,但孙膑对庞涓的动向却是掌握的极为详细,他甚至知道天黑之前孙膑就能到马陵了。

所以,在峡谷出口的位置把一棵大树剥皮,然后写上几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下!

夜幕降临了,连夜追赶的魏国军队在庞涓的率领下快速进入到峡谷之中。忽然,前方的士兵向庞涓报告路被堵住了,而且路边有一棵树被剥了皮上面写了字,庞娟来到前方观察,果然发现树上隐隐约约写着几个大字,庞涓赶紧让人点起火把看一看。

火把的亮光是孙膑跟手下将士们约好的信号,只要峡谷中大树下火光一闪,齐军就万箭齐发。魏国军队遇到袭击,而且兵力上也处于绝对的劣势,根本就不是齐军的对手。庞涓一看大势已去,就在树下自刎而死。

这名纵横了战国中期十几年的大将就这样自投罗网,进入到孙膑所设的陷阱,并且在这一场战争中死去了,随他一起覆灭的还有魏国最精锐的魏武卒和魏惠王称霸天下的美梦!


历史风暴


: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平一十二:一生未尝败绩其余诸将多有瑕疵,北上全军覆没(虽然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历史上的虽然很有才能但是未受重用 ,未败是因为其作为主帅指挥的战役少之又少。


百事通1121


说一个比较冷门的吧,完颜陈和尚


骑天的大圣1号


我想怎你这个问题有点矛盾,前后就是两个小问。但是我了解的三个历史名将袁崇焕,岳飞,还有韩信,他们都是死于非命,也有自投罗网的,也有死于非命的,当是他们那个气质还是令人敬佩的,总结来讲,历史上的武将很少有好下场的。

韩信在刘邦成功登基后,韩信被封为韩王,但是投靠了匈奴。他的解释是自己没有守好刘邦给的领地,刘邦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当年文种、范蠡没有一条罪过,还是在成功之后被杀,为了自保他只能投靠匈奴。但是韩信谋反是真,最后还是刘邦派兵把他斩杀。

崇祯帝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崇祯二年,皇太极率领军队突破长城防线,杀入关内,直逼北京城下,俘虏了明朝提督大坝马场太监杨春、王成德。皇太极派人散播袁崇焕与后金有密约,并将听闻消息的太监放回明廷。崇祯帝闻讯后,最终下定决心处置袁崇焕。

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阿林爱画画


明朝靖难之役过后,朱棣终于坐上了他的宝座,他认为这是自己当之无愧的,因为他为之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多少次命悬一线,多少次功败垂成,才换来了今天的胜利和成功。 而在短时间的兴奋后,朱棣立刻意识到,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清除那些反对他坐上皇帝宝座的人。于是历史上一幕罕见的暴行开演了。 朱棣首先找到了方孝孺,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会碰到一颗最难对付的钉子。

方孝孺自小熟读经书,为人称道,他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濂,而他自己也常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但让他莫名其妙的是,自己名声很大,老师又在朝中为官,洪武十五年、二十五年,地方政府两次向朱元璋推荐自己,虽得到一些官职,却并没有被重用。原来并不是他不受重用,而是朱元璋要把他留给他的继位者:建文帝。洪武三十一年,朱允文继位,召孝儒入京,任翰林侍讲学士,次年,值文渊阁,尊师以礼,帝读书有疑,即召讲解。凡国家大事,常命孝儒就坐前批答,时宫中纂修《太祖实录》及《类要》,孝儒任副总裁。后调文学博士,奉命与董伦、高逊志等主持京考。可以说是权力、声望无出其右。

在朱棣攻下京都之前,道衍就对他说过:"殿下攻下京城后,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但你一定不能杀他!如果杀了他,天下的读书种子就会绝了!" 有这位军师的警告,朱棣自然不敢怠慢,他预料到方孝孺一定不会轻易投降,但他也不会想到事情居然会演变成一次破历史纪录的惨剧。 朱棣接见了方孝孺,他希望方孝孺能够为他起草诏书,其实所谓起草诏书找其他人也可以,但如果是方孝孺亲自写的,就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比如说安抚天下读书人的人心。所以这份诏书非要方孝孺写不可。 但朱棣绝不会想到,方孝孺应召而来,并不是给他写诏书的,而是拿出了言官的本领,要和朱棣来一场关于继位权的辩论。 方孝孺哭着进了大殿,不理朱棣,也不行礼,朱棣十分尴尬,劝说道:"先生不要这样了,我不过是仿照周公辅政而已? ?" 这句话激起了方孝孺的愤怒,他应声问道:"成王在哪里?!" "自焚死了" "成王的儿子呢?!" "国家要年长的君主" "那成王的弟弟呢?!" "这是我的家事" 社会青年朱棣终于领教了最佳辩论手兼继承法专家方孝孺的厉害,他没有那么多的耐心,让人拿出了纸和笔给方孝孺,逼他写。 方孝孺不写 继续强逼 。方孝孺写下"燕贼篡位"四字 朱棣已经愤怒得丧失了理智 "你不写,不怕我灭你九族吗?!" "诛我十族又如何!" 方孝孺说这句话或许并不一定真的想让朱棣去诛灭自己的九族,然而他却不了解朱棣,朱棣不是那种只会说说而不付诸行动的人,他是一个帝王,一个历史上可以说是唯一一个真正反叛成功的帝王(李世民不算)。 而且他十分精通暴力法则,并且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他,至少他的使用技巧已经超过了当年的陈友谅,因为他懂得一条重要准则: 暴力不能解决一切,却可以解决你 。

他让人把方孝孺拉了出去。 方孝孺的最终结局是:凌迟,灭十族 。历史上从来只有九族,但人类又一次展现了他惊人的的创造力。那多出来的一族要感谢朱棣的发明创造,他为了凑数,在九族之外另创一族:方孝儒的朋友和学生!

方孝孺其实完全可以活下去,但他确选择了反抗强暴。他虽然死得很惨,却很有价值,他的行为应该成为读书人的楷模,为我们所怀念。


议史为鉴


历史上死于非命的将军还是很多的,在这里我举三个例子讲述一下:

第一、岳飞



大家都知道岳飞的惨死。一代名将不能死于沙场却得勒死的下场,令人心寒不已,恨不能生啖秦桧肉,活剥赵构皮以泄恨。 罪名尽然是荒唐的“莫须有”三个字,有可能有的意思,本来是想给他定通敌的,可这说出来连定罪的人自个也不信,只好搞了个莫须有。

第二、彭越



与韩信并列为汉初三大名将,位在英布之上,曾率偏师在楚汉相争于荥阳之时抄敌粮道,迫使楚兵主力回师,复败复起,拖住楚军主力,使得汉军主力及淮阴候部能够并力前行,终于将楚军压至彭城一带,方有以后垓下事,功劳甚着,封赵王,后刘邦疑惧之,发配往蜀地,路中碰到吕后,以为碰到知音,向吕后诉苦,吕后仍带他到刘邦处,劝刘邦杀之,以绝后 患。 死法极惨,被剁成肉泥,据说至今长江一带还有一种叫"蟛"的小虾,便是当初英布吃了用彭越的肉做成的所谓"肉羹"时吐出来的,彭越的冤魂附在其上形成。

第三、韩信



封淮阴候,主要战绩有:灭赵,代,魏,齐,燕,楚及三秦王,可以说整个汉家江山九成是他一人打下来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功高震主,当君主对这样的将领已无封赏可赐的时候一般都会取了他们的脑袋,被萧何吕后谋害惨死,如此不可一世的英雄,竟然死得如此凄惨,楚霸王泉下有知,不知是否可以含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