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後疫情時代個人職場競爭力?

如何打造後疫情時代個人職場競爭力?

如何打造後疫情時代個人職場競爭力?


昨天和幾個同事雲聊天,一位同事說今天出去大餐了,另外一位說感謝你為建設國家做的貢獻。

此刻,個體的消費與刺激國家經濟方面具有無比倫比的重要關係。中國是第一個從新冠疫情中走出來的過來,希望也可以成為第一個可以實現經濟復甦的國家。

現在,

疫情還在全球肆虐

東京奧運會延期

各省的經濟正在逐漸恢復

有些企業倒下了

有些企業正在崛起

於我們每個人,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海水,也是火焰。

遠程雲辦公的你

正在面臨失業或已經失業的你

此刻,

是否在焦灼的渡過,

思考在疫情和後疫情時代,

我的未來在哪裡?該如何應對。

未來,哪些會留下?哪些會淘汰?

如何打造後疫情時代個人職場競爭力?

看企業

從企業層面來看未來大者恆大,弱小消亡,這是必然的趨勢。

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第一工程。在人力資源開發與利用方面,企業將採取如下方式:

1. 高端人才借力:擴展人才網

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第一工程,未來企業將不會侷限於僱傭關係,而會延展借外部人才,外部專家的力量支持企業發展。就如海爾張瑞敏所言,世界就是我的研發部,更強調人才不為我有,但為我用。

2. 模塊化工作:靈活用工

標準化、模塊化的工作企業將通過外部專業機構任務外包的形式展開,根據任務及項目靈活用工,降低企業人力成本。

如何打造後疫情時代個人職場競爭力?

看職場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

每一個職場人需要關注,未來你和你工作的關係將發生什麼樣的重塑(reshape),需要結合自己的優勢找準自己的生態位,當然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是必須的。

目前職場人可能或正在面臨的問題


1.失業或正在失業

可能是被企業裁員,也可能是因為所在公司倒閉而失業,在積極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2.換崗或增加工作任務項

因為公司裁員導致的崗位縮減後,對保留崗位及人員工作任務的重新分配

我們需要思考一下,未來,你和工作的關係是什麼?你該依賴什麼活著?

企業與個人本質上是一種價值交換關係。

目前職場以80後為中堅力量,這個群體平均換工作10+以上,工作形態以一家單位建立固定的僱傭關係,

未來,職場人個人工作形態將打破原來的穩定態,以短期項目制、靈活辦公

及跨地域協作辦公的方式進行。

就是羅胖曾經講過的U盤化生存,即插即用。

如果你是一枚財務經理,你每天的工作場景可能是:你早上在幫A公司做下一季度的財務預算報表,下午遠程支持B公司的業務併購,晚上和C公司核心高管一起開公司月度經營分析會……

想想,是不是很刺激?

那你需要什麼能力才可以hold住呢?

在我看來,你需要有:雲協作辦公能力、溝通與協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麵對不確定的自我調適能力

1. 雲協作辦公能力

職場人,日常辦公相關的軟件應該都會,

以後雲辦公相關的軟件你需要你玩的666

這是必備技能,不會的,趕緊去學!

2. 溝通與協作能力

線下辦公,大家都在同一個屋簷下,可能你一個眼神對方就心領神會,默契搭檔。

線上,你得和別人充分溝通,保證信息無損傳遞,保證協助工作任務品質輸出。

3.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時間管理能力、情緒管理能力、健康管理能力、精力管理能力等。尤其對拖延症患者來說,你的自我管理能力可就是你的職場競爭力呀!

4.面對不確定的自我調適能力

未來,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面對變化,唯有直面!擁抱不確定性。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向美國70多了還積極衛冕與PK總統寶座的特朗普學習。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備註】

2. 以上僅代表我個人觀點,難免掛一漏萬,敬請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