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前路如何?

tdjrx


2020年豬價預測

1 什麼是“豬週期”

  1.1“豬週期”的產生

  豬週期是生豬生產和豬肉銷售過程中的價格週期性波動現象。具體而言,豬肉價格上漲時,養殖戶會擴大產能,增加能繁母豬,推動生豬存欄量上升,育肥成熟後生豬出欄量增加,豬肉供給增加,價格下降。養殖戶觀察到豬肉價格下降,減少產能,淘汰能繁母豬,生豬存欄量和出欄量下降,豬肉供給減少,豬肉價格重新回升,週而復始。

  豬的生產週期決定了一輪完整的豬週期歷時3-4年,同時在一年之內受節假日和氣候影響呈現出小週期波動。能繁母豬代表產能,擴大生豬供應先要擴大產能。從豬仔成為後備母豬需7個月達到可繁殖狀態,能繁母豬妊娠期114天左右,哺乳期20天,空懷期14天,所以1頭母豬生產一胎需要148天(5個月)左右,2年可產仔5次(2.4-2.5胎/年)。2018年,國內平均每頭母豬年提供的商品豬數量(MSY)為19.2頭,低於國外先進水平4-6頭,隨養殖技術進步將提高。母豬產仔再經過1-2個月的保育期和5-6個月的育肥期,生豬可出欄。因此,直接補欄仔豬僅需6個月左右即可,意味著可根據當月生豬存欄量推斷未來半年的生豬供給;但從補欄母豬到增加豬肉供應需18個月左右,因此一輪豬週期約3年左右。我國每年生豬出欄量在7億頭左右,因此月末生豬存欄量應至少有3.5億頭,但截至8月底我國生豬存欄僅1.98億頭,同比-38.7%;能繁母豬1968萬頭,同比-37.4%。

  豬週期的本質是供需關係,需求端總體穩定,關鍵在供給端。我國以散戶養殖為主體的環境放大了價格的波動性。第一,豬肉消費需求從長期看由居民收入水平、人口增長和消費結構決定,短期受季節性飲食習慣、流行疫病、食品安全和消費替代效應等影響。第二,豬肉供給端主要受養殖利潤、政策干預、天災疫病等因素影響。政策干預包括環保、財政補貼、收儲投放制度等。由於豬肉直接影響居民生活水平、CPI及貨幣政策等,政策干預相對較多,主要根據豬肉價格、豬糧比、養殖利潤等指標觀測市場供給和養殖戶盈虧情況,進一步調節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出欄量、屠宰量等。盈虧平衡點的豬糧比一般在5.5-6,當前豬糧比價為13.92,養殖盈利較高,自繁自養生豬和外購仔豬養豬利潤已達到1683.6和1412.5元/頭。但是如果幹預措施力度過大,反而會加大價格波動。第三,我國的養殖業以農戶散養為主,生產者同質程度較高,行業集中度低,單個生產者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力較弱,更容易“追漲殺跌”,且防疫技術、資金不足,更容易大起大落,豬肉價格呈現出較為明顯的蛛網週期的特徵。

  生豬養殖為處於產業鏈中游,上游主要有種植業、飼料、獸藥疫苗等,下游主要是屠宰場和肉製品加工廠等,產業鏈總產值超過3萬億元,其中養殖業產值達萬億以上。當前生豬養殖主要分為兩種模式,即“自繁自養”,典型如牧原股份;另一種是“公司+農戶”,公司提供仔豬、飼料、疫苗獸藥及技術人員支持,待生豬長到出欄體重後由公司負責回收銷售並給農戶支付代養費,如溫氏股份、新希望等。目前兩種模式均有成功案例,前者佔用資金相對較大,折舊多、獸藥和疫苗費更高,但過程可控;後者佔用資金少,折舊少,有利於剛進入生豬養殖行業的公司彎道超車,但需要支付大額委託養殖費。牧原股份每頭豬分攤的折舊費用為溫氏股份的2.58倍。當前養殖方向主要為規模化、科技化和產業化,盈利的關鍵在資金、技術和成本控制。

  1.2 豬肉價格波動與CPI高度相關

  從歷史數據看,我國豬肉價格波動和CPI波動高度相關,2008年至今,豬肉價格和CPI指數的相關係數達到0.82,遠高於CPI籃子中的其他商品。

  豬肉價格走勢和CPI高度相關主要源於豬肉在CPI籃子中佔比較高。據測算,目前豬肉在CPI籃子中的比重約為2%-2.5%,考慮到食品類商品在CPI籃子中總比重約為30%,且CPI籃子中商品種類眾多,豬肉作為單一商品的比重是很大的。此外,CPI籃子中的部分商品如服裝、家用器具等商品價格一般比較穩定,週期性不如豬肉價格強;另一些商品如房屋租賃費用價格的波動週期長於豬肉價格變動週期,這使得豬肉價格的週期性變動在CPI中體現得較為明顯,成為影響CPI的重要變量。

  1.3 2006年以來的四輪豬週期

  2006年以來,我國大致經歷了四輪“豬週期”,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每輪豬週期基本上在3-4年,下行時間略長於上行時間,主要是因為在下行階段,利潤下行但只要未虧損,養殖戶退出的意願不強;二是每輪豬週期均伴隨疫病助推,但最近的豬週期相較過去明顯存在非市場化的政策因素如環保干預;三是規模化和技術進步導致需要的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下降,因此新一輪豬週期產能恢復後對應的存欄量將低於前期;四是不同於歷次豬週期,本輪豬週期僅影響CPI,並未傳導至PPI,核心CPI和非食品CPI下行、PPI連續為負,宏觀環境是總需求不足。

  第一輪“豬週期”是2006年中-2010年5月,歷時4年,其中上行週期2年,漲幅132.6%,下行週期2年。2006年初豬肉價格持續處於低位,致使養豬業處於虧損狀態。部分養殖戶虧損嚴重,永久退出,大量母豬被淘汰。2006年全國能繁母豬的存欄量下降3.6%,生豬存欄量同比下降2.6%。在大規模的產能出清後,生豬數量下降開始逐漸傳導至豬肉供給端。2007年,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在全國範圍內爆發,延緩了補欄速度。因此,豬肉價格從2006年中開始企穩回升,2007年全國22個省市的豬肉平均價格為18.8元/千克,較上年上漲41%;加之春節等短期因素作用, 2008年3月豬肉價格達到25.9元/千克的高點。此後,豬肉價格開始進入下行通道。2009年甲型H1N1(豬流感)疫情爆發,2010年出現瘦肉精和注水豬肉等食品安全事件,公眾的消費信心受挫,需求階段性下降,對豬肉價格形成進一步壓制。2010年6月,全國22個省市豬肉平均價跌至15.5元/千克的低點。

  第二輪“豬週期”是2010年6月-2014年4月,歷時約4年,其中2010年6月-2011年9月為上行週期,歷時15個月,漲幅98%,2011年9月-2014年5月為下行週期,歷時32個月。這個週期是相對經典的豬週期,外部干擾因素較少,價格主要是受到豬週期內生動力推動。在前一個週期的影響下,能繁母豬的存欄量自2009年起開始下跌,進入2010年,對豬肉供給的影響開始逐步顯現,豬肉價格開始攀升。2010年8月,能繁母豬存欄量降至4580萬頭,為週期內低點。13個月後,豬肉價格迎來週期內高點,2011年9月,豬肉價格攀升至30.4元/千克。隨著豬肉價格的高漲,養殖戶紛紛增加後備母豬存量,豬肉價格又一次進入下行通道,並一直持續到2013年上半年。為了穩定豬肉價格,2013年5月,商務部等三部委聯合開啟凍豬肉收儲工作,提振了市場信心,短期價格有所恢復。但隨著反腐工作深入和打擊“三公消費”,2014年豬肉價格再次下行。

  第三輪週期是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歷時4年,其中2014年5月-2016年5月為上行週期,歷時2年,漲幅76.6%,2016年5月-2018年5月為下行週期,歷時2年。2014年底豬肉價格邁過W型底部,開始進入上升區間。由於自2014年起,我國開始實施嚴格的環保禁養規定,並著力提升生豬養殖業的規模化程度,導致大量散養戶退出市場,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開始進入持續性的下降通道中,2015年上半年爆發豬丹毒疫情等使得豬肉供給減少,豬肉價格上行至2016年5月。此輪豬週期的特點是受環保和規模化影響,豬肉價格上行並未帶動生豬顯著補欄。因為環保壓制補欄,同時規模化養殖提升了產業效率,一方面提升了生豬的單體重量,另一方面使得能繁母豬提供的仔豬數量上升,因此能繁母豬存欄持續下降、2016年生豬存欄下半年略回升3%,生豬屠宰量未受到明顯影響。豬肉價格自2016年中開始下降,並在2018年中完成築底。

  第四輪週期為2018年中至今,已歷時1年3個月,根據2年左右的上升週期算,可能持續到2020年中,但考慮到本輪週期生豬和能繁母豬供給過快下滑,預計上升週期可能延長至2020年下半年。本輪豬肉價格受到非洲豬瘟、環保限產政策、豬週期內生上漲動能、規模化養殖等多重因素影響,呈現出漲幅大,速度快等特點,價格上漲幅度為歷次豬週期之最,堪稱“超級豬週期”。今年4月以來,豬肉價格快速上漲,截至9月底,豬肉價格全國22省市豬肉價格均值已達到38.3元/千克,已經明顯超出前兩輪週期30元/千克的高點,較年初上漲83%。反映豬肉價格與成本比例的豬糧價比已高達13倍,遠遠超出6倍左右的盈虧平衡線和11倍左右的前期高點。當前豬肉價格的絕對水平和相對水平都已創下歷史新高。當前豬肉供給缺口仍然較大,短期供應增加困難,預計後期豬肉價格仍有進一步上行空間。

2.1.1環保政策導致生豬存欄持續下降

  近年尤其是2015年以來,環保政策對生豬養殖產業的影響逐漸凸顯。生豬養殖業對水資源的需求量高、汙染大,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南方水網地區等生態敏感區的環保壓力明顯加大。近年與生豬養殖業相關的環保政策陸續出臺,這些政策聚焦傳統小規模散養對生態環境特別是水資源的汙染,提出要加快轉變行業生產方式,促進規模化養殖的發展,降低散養的規模。其中,新《環保法》要求環保不達標的養殖戶加速退出,提高養殖成本;《水汙染防治計劃》明確提出要防治畜禽養殖汙染,科學劃定畜禽禁養區,2017年底之前依法搬遷或關閉不符合標準的養殖企業。在此基礎上,農業部下發了《關於促進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佈局調整優化的指導意見》,提出轉變方式,提質增效的原則,大力發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提高養殖的生產效率和生產水平。其中,調減南方水網地區養殖總量1600萬頭,全國水網地區133個主產縣禁養區內關閉或搬遷養殖場24659個,減少生豬存欄282萬頭。

  在中央各部委的大力推動下,各地方紛紛制定了劃定禁養區和區內汙染養殖戶搬遷計劃,層層加碼擴大化,一刀切。從環保部公佈的進展情況來看,南方水網地區禁養區養殖場關閉搬遷工作進展順利。山東、四川、重慶、湖北等省市已經完成禁養區的搬遷工作。但在執行過程中,一些地方的政策執行層層加碼,導致禁養區劃定範圍不斷擴大。例如,廣東番禺在今年5月修訂了生豬的禁養區規劃,禁養區面積由原來的50平方公里大幅擴大至410平方公里,達到原規劃面積的8倍。大量散養農戶不得不退出生豬養殖,一些不符合環保規定的大型養殖場也被關停,大批生豬被處理,導致近年來生豬存欄量持續下降。

  環保政策的初衷是為了降低生豬養殖業對南方水網地區的環境壓力,但是在南方減少養殖規模的同時,北方地區無法承接或不願承接生豬養殖產業,加劇了生豬的供給短缺。一方面,由於北方地區也面臨著日益嚴峻的環保考核壓力,因此對於承接生豬養殖也存在顧慮。另一方面,由於地理、氣候與人文條件的差異,一些北方地區並不具備直接承接南方轉移的生豬養殖產能的條件。例如東北地區氣候寒冷,因此保暖成本明顯上升。同時,受到東北人口流出和工人知識結構的影響,東北地區生豬養殖工人的供給明顯不足,也限制了生豬養殖的產能轉移。

  2.1.2規模化養殖升級導致散戶大量退出,豬肉供給下降

  近年來,我國推行了規模化養殖策略,鼓勵養殖廠擴大產能,同時不斷縮小普通養殖戶的規模,但仍未改變我國散戶養殖佔比較高、規模化養殖率不高的格局。規模化養殖相對於散養戶存在規模效應,且管理、技術和資金等更具優勢,有利於增強市場的穩定性,減少散戶養殖的盲目性。散戶養殖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老齡化率提高、資金和技術匱乏等將逐步萎縮,但這是一個過程,短期內以環保等手段推進提高規模化養殖反而不利於豬肉供給穩定。2016年農業部發布《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要求2020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比重達到52%;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9月印發的《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提出,2022年和2025年,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重要進展、產業素質明顯提升,養殖規模化率分別達到58%左右和65%以上。近年來小規模散養的農戶數量明顯下降,年出欄量小於100頭的散養農戶數從2007年的8100萬戶,下降至2017年的3700萬戶,降幅達54%,而同期年出欄頭數超過1000頭的規模養殖場數量則從4萬增至8.2萬,增幅達150%。其中,年出欄數超過50000頭的大型養殖場的數量則從50家增長至407家,增幅超過700%。即使如此,養殖100頭以下的養殖戶數佔比仍高達97.8%,500頭以下的養殖戶數佔比為99.4%,500頭以上的出欄數量佔全部出欄數不到50%(約49.1%)。

  我國規模化養殖率任重道遠,難以一蹴而就。近年來大規模養殖廠的效率提升正在邊際遞減。2018年我國MSY(能繁母豬每年提供的商品豬數量,反映養殖效率)約為19.2頭,較2017年的18.5頭增長3.7%,增速較2016年的11.6%明顯下滑,顯示出規模效應正在邊際遞減。另一方面,當前我國的MSY與國外先進養殖場23-24的MSY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2.1.3非洲豬瘟導致大批生豬受到感染

  2018年8月,非洲豬瘟疫情傳入我國。由於傳染性強,沒有有效疫苗,加之一些不法商販為了牟利違規運輸帶病豬肉,非洲豬瘟很快傳遍全國所有省區市。同時,由於我國部分地區防疫能力較弱,客觀上也未能有效阻止非洲豬瘟的廣泛傳播。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表示,近年來,一些地方動物防疫機構隊伍弱化,突出表現在機構體系不完善、基層工作隊伍不健全、經費保障不足、基礎設施老化陳舊等,難以滿足防疫工作和產業發展需要。非洲豬瘟的蔓延對我國生豬養殖業帶來了明顯的損失。截至2019年7月,全國共發生非洲豬瘟疫情143起,撲殺生豬116萬餘頭。

  歷史上看,由於沒有有效疫苗,非洲豬瘟一旦傳入,防控難度很大。例如非洲豬瘟1978年傳入巴西,巴西政府花費6年時間,才於1984年將非洲豬瘟從巴西境內消除。2007年傳入俄羅斯後,非洲豬瘟便一直在俄羅斯流行,時至今日仍然未能完全根除。因此,本次非洲豬瘟傳入我國,對我國的防疫能力、疫情管理、疫苗研發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短期內我國生豬養殖業仍然面臨著來自非洲豬瘟的嚴峻挑戰。

  2.1.4新一輪豬週期使得豬肉價格存在內生上漲動力

  目前,我們正處於新一輪豬週期的上升階段。從豬週期的自身規律來看,上一輪豬週期中積累的過剩產能逐漸出清完畢。2016年6月-2018年5月,豬價持續下行,養豬利潤持續下降,自繁自養生豬利潤從780.1元/頭下降至2018年5月的-381.3元/頭,2018年3-7月連續5個月養殖利潤為負,帶動生豬產能和產量持續下降。2018年8月非洲豬瘟傳入我國前,除2018年3月小幅回升以外,能繁母豬和生豬的存欄量已下降15個月,生豬存欄處於歷史較低區間,因此豬肉價格存在內生上漲動力。環保限產、非洲豬瘟等外部因素進一步放大了豬肉供給缺口,帶動豬肉價格加快上漲。

  2.2未來展望:短期內,豬肉價格可能仍將保持高位,2020年下半年可能出現價格拐點

  2.2.1我國豬肉消費整體較為穩定

  如前所述,豬肉消費需求從長期看由居民收入水平、人口增長和消費結構決定,短期受季節性飲食習慣、流行疫病、食品安全和消費替代效應等影響。在低收入水平下,肉類消費需求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響較大。而當社會進入中等收入水平之後,肉類消費需求主要與居民的飲食結構以及飲食偏好有關。

  1978-2018年,我國豬肉消費量從779萬噸增長到5540萬噸,年均增速5.03%,主要源於收入水平提高和對豬肉的偏好。從人口看,我國人口從9.6億增長到13.95億,年均增速0.93%。從收入看,城鎮居民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7.11%。從消費偏好和習慣看,1978年我國以全球22.3%的人口消費全球豬肉總消費量的18.4%,2018年以全球18%的人口消費全球豬肉總消費量約50%;在國內肉類消費結構中,豬肉佔比從1978年的90%下降到目前的73%左右,總體穩定,仍遠超牛羊肉和禽肉,佔絕對主導。改革開放初期,受到我國傳統農耕飲食文化影響,加之居民收入水平整體偏低,豬肉在我國肉類飲食中的佔比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其消費量佔肉類消費總量(豬肉、牛肉、雞肉)的約90%。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多樣化、健康飲食等需求逐步增長,豬肉消費的佔比有所下滑,牛肉、雞肉的消費佔比穩步提升。2000年以來,肉類消費中收入因素的影響逐漸降低,飲食偏好的因素上升,使得豬肉消費的佔比基本保持穩定。目前,居民豬肉消費量佔肉食消費量的比例穩定在73%左右,期間偶有小幅波動。

  從未來看,長期方面我國居民受收入、城鎮化進程、消費習慣影響對豬肉的消費總量還將繼續上升,短期內受價格上升、豬瘟影響可能有所下降,但與供給端的大幅下降比需求端影響變化相對更小。我國居民收入將持續增長,城鎮化進程持續上升,對健康的追求可能略降低豬肉消費比例,但是從世界水平看,我國大陸居民人均豬肉消費量39.8千克,在亞洲國家和地區中處於中高水平,與香港67.1千克相比,仍有一定的增長潛力。

  2.2.2進口豬肉佔消費量比重不足3%,難以彌補產量缺口

  長期以來,我國的豬肉市場高度依賴於國內供給,進口豬肉量佔總豬肉產量的比例不超過3%。今年以來,由於豬肉供給缺口不斷增大,我國已經加大了從南美等地進口豬肉的力度,7月以來對美進口豬肉大幅增加。1-8月,中國累計進口豬肉116.4萬噸,逼近去年全年119.3萬噸的總額,累計同比40.4%,金額同比56.7%。5-8月豬肉進口當月增速分別為62.6%、62.8%、106.7%和76%,其中對美豬肉進口自去年3月中美貿易摩擦以來持續下行,去年四季度基本上不從美國進口豬肉,2018年全年為-48.3%,佔中國豬肉進口的比重從近年的13%下降至7%。今年以來,中國加大對美豬肉進口,增速從年初的-30%上升到7月的206.5%和8月的426%,累計增速85%。

  中國豬肉進口占全球出口總量的18.5%,其他亞洲國家如日本、越南因國內豬瘟對豬肉進口的需求同樣大增。與約1000萬噸的供給缺口比較,豬肉進口數量仍然偏低,難以起到穩定市場供給的作用。中國豬肉進口主要集中在11個國家:德國19.1%、西班牙18.4%、加拿大13.4%、巴西12.6%、美國7.2%、荷蘭7.1%、丹麥6.1%、英國4.2%、法國4.1%、智利3.7%、愛爾蘭2.8%。

  伴隨中國增加豬肉進口,進口單價也大幅提高,8月達到2.27美元/千克,較年初上漲31.6%,同比為36.6%。

  2.2.3環保政策糾偏及豬瘟疫苗研製需要時間

  非洲豬瘟疫苗研製目前仍然面臨很多困難。當前非洲豬瘟的疫情防控取得積極進展,今年以來非洲豬瘟的疫情發生頻率有所降低。但要真正防控非洲豬瘟疫情,需要研發出有效的疫苗並廣泛接種。然而,非洲豬瘟疫苗研發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截至目前在國際上還沒有任何一種非洲豬瘟的疫苗被批准上市。目前我國的非洲豬瘟疫苗研發尚處於起步階段,研發出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的非洲豬瘟疫苗任重道遠。因此,我們預計非洲豬瘟疫情仍難以徹底消除,對生豬生產的負面效應仍將持續。

  為了糾正在環保政策執行過程中一刀切、擴大化等問題,各部委開始對前期執行過度的環保政策糾偏。但是,政策落地執行需要時間,生豬育肥也需要半年左右時間。生態環境部、農村農業部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除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核心區域外,不得劃定禁養區。取消排查中發現的超出法律法規的禁養規定和超劃的禁養區。對違反法律法規限制養豬業發展和壓減生豬產能的情況,要立即進行整改。對符合環保要求的畜禽養殖建設項目,加快環評審批。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也已經發文提出為生豬養殖企業提供流動資金支持,穩定生豬生產意願。

  綜上,短期豬肉供求缺口難以解決,生豬價格上漲仍將持續。鑑於當前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大幅減少,完全恢復產能需從增加能繁母豬開始,能繁母豬到仔豬再到育肥需要的週期較長,預計到2020年下半年供需矛盾緩解,屆時豬肉價格可能迎來拐點向下。


養豬人的第二空間


比起"蒜你狠"這”豬一刀”更有劫財力。

"蒜你狠"是調味品,再狠對一個家庭來說,也沒多大影響。

這“豬一刀”一揮,揮揮心跳,刀刀癟包,殺傷力強,家家中彩。

最開心的應該是”豬一刀”了,叫你們宰我,現在可輪到我宰你們了😄😄看到你們在我面前付錢的表情,哈哈,我拽,我拽,拽,拽,拽。以前老把我和鄰居比,說我肉質量沒它們好,價格低……給我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連吃我的都分等次😔😔

真應了那句話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以前你對我愛理不理,現在讓你們高攀不起!現在你們繼續摸摸兜裡的錢能買多少肥,我繼續拽…拽…拽…😁😁





麗186766191


10月底是本輪豬週期的盈利最高峰,前路?盈利進入下行通道的趨勢十分的明顯。

今天的豬價是內蒙古大草原,綠油油一片,惟一的亮點是東北地區開始企穩反彈,期待明天紅色地區增多,綠色地區減少。如果下週豬價以跌為主,在恐慌心理的影響下,三四百斤的牛豬將會集中大量出欄,雖不至於“管湧”,但也會拖累市場下挫。

目前的豬價在40元/公斤左右,很多人看好能到50元/公斤,極少數人認為能到60元/公斤,前些天來自知名證券公司的分析師放出這個消息後,牧原股份硬是封住了漲停。當下的豬肉價格多在每斤30元以上,結果就是消費大幅下跌,因為賠錢肉鋪檔主大量關門。如果豬價能到60元/公斤,豬肉價格超過90元/公斤才會比較合理,這種情況下,屠宰公司和肉鋪檔主將會全面虧損,如果有關部門不給予大量的補貼,將沒有多少人願意殺豬和賣肉。

10月份的豬價大幅上漲,主要原因是養豬人惜售和肉商“搶豬囤肉”,並不是真實需求拉動。根據筆者的瞭解,不管是哪個城市的商超,都有充足的豬肉供應,只是價格有點小貴,結果就是買肉的人大幅減少。

豬價取決於豬肉價格,後者又受限於消費。由於高價抑制消費,我們認為40-45元/公斤是豬價的頭部,2019年第四季度將是本輪豬週期的拐點,其中盈利拐點在10月份,價格拐點落在12月份的概率較大。

至於2020年豬價,全年是振盪向下的格局,上半年跌破30元/公斤的概率不大,如果2020年中旬非洲豬瘟疫苗上市的消息明確,市場預期將會改變,助力豬價將加速下跌,滑至20-25元/公斤的概率較大。


畜牧大集網


我來回答一下下半年的豬價情況吧。想了解未來豬價的走勢,我們勢必要從多個方面來看。目前大大環境是這樣的:國家已經開放了25個地區的生豬跨區運輸,非洲豬瘟還在盛行,進口豬肉逐日增加,生豬存欄量達到了近5年以來的最低點。接下來我為大傢俱體來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近半個月來的豬價行情。

由於受到國內非洲豬瘟和存欄量減少的影響,從5月份以來豬價就一路飆升,首先是從東北地區開始上漲,進而跟隨非洲豬瘟的腳步,“哪裡死哪裡漲”,南方地區的豬價也很快也爬了上來。而這些似乎預示著,下半年豬價還會升高。

其次,我們需要知道開放生豬的跨區運輸意味著什麼。

我們養豬戶都知道,很多疾病都是因為交叉感染產生新的病毒之後,傳染病才開始大規模爆發的。特別是夏季,只要有豬感染了,那麼傳播速度會快到你反應不過來,而主要原因是病毒在夏季極擁有足夠適宜的環境,所以快速大量繁殖,根本不是問題。而在這個節骨眼上國家開放生豬跨區運輸,表面上說給養豬戶信心,實際上我認為是埋下了一個炸彈,只是不知道這個炸彈何時會爆炸,會不會爆炸。若是炸了,新的一輪非洲豬瘟可能會席捲大半個中國,那時候豬價會真的高上來。

最後,我們需要緊緊盯住一直持續增加的豬肉進口量。

過去的半年,雖然國內的豬肉和生豬運輸被阻止了,但是這些絲毫沒有阻止進口豬肉的運輸,有關部門一直針對市場不停地釋放進口豬肉,即使我們現在知道生豬存欄量降低到了近五年以來的最低點,但是市場上的豬肉卻絲毫沒有告急,這就得益於進口豬肉的功勞了。而且5-6月份,我國進口豬肉猛增,而6月份豬家上漲到了歷史的最高點,作為養豬戶的我們沒有豬可以賣,白白的看著“由市無豬”瞪眼。而進口豬肉就趁勢而起,賺的口袋鼓鼓的。

總結:豬價前路坎坷,有非洲豬瘟威脅,有存欄量待增長,下半年豬價只會因為進口豬肉的多少而改變,不會因為國內自然市場而改變。豬週期已經名存實亡了,所有的價格請看進口量。


歡迎關注:@豬寶寶的公僕,帶你學習養豬技術,交流養豬經驗!


豬寶寶的公僕


豬價前路如何?相信這是每一個養豬人都非常關心的熱點問題,我的觀點就是:豬價的前路將不再有前期的輝煌,接下去將會在上下波動中逐漸走弱,並慢慢迴歸正軌。你同意嗎?



一、豬市前期的暴漲行情並不是市場正常的應有表現

商品的價格受市場供需關係的左右,當供大於求,價格就會下跌;當供小於求時,價格就會上升。生豬或豬肉本就是一種商品,其在市場中的價格表現也應該遵循這一規則,如果脫離了這一規律,商品的價格就脫離了正軌。

至去年非洲豬瘟爆發以來,生豬存欄量急劇減少;再加上一些地方的“禁養”措施,也讓養豬農戶大為減少。這兩個因素疊加,使得今年的生豬存欄量比往年減少了一億多頭,供給遠遠小於需求,價格就上揚。

同時,豬市商販也存在囤積居奇的行為,造成豬市肉少的假象;另外高昂的豬肉價格也嚴重阻礙了人們對於豬肉的購買慾望,這些因素又使得豬肉價格具有下跌的動力。

所以豬市價格前期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人為的因素,並不都是完全由市場左右的。

二、目前對豬市調控的手段有哪些?

既然目前的豬市行情並沒有在正軌上運行,那監管部門就絕不會坐視不管,相關調控措施就會相繼出臺。而實際情況是諸多調控手段已經出臺並正在緊鑼密鼓的實施過程中。

1、積極扶持、鼓勵養豬戶補欄:這個措施早在今年8月份就已經出籠了,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很多養豬場和零散養豬的農戶都已經恢復了生豬養殖,生豬存欄量已經開始提升。

2、動用儲備豬肉:目的就是為了彌補豬肉市場的缺口,平抑肉市的不斷上漲,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是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加大豬肉的進口數量:其作用同上,與儲備豬肉一起,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打擊商販不良囤貨、擾亂市場秩序行為:對於豬市中正常的囤貨,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對於有意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行為,監管部門不會放任自流,必將嚴厲打擊。


三、下步豬價的走向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個人認為,豬價在下一步的走向中,沒理由會再出現連續暴漲的現象,在我看來,下一步的價格走向可能會逐漸走弱,慢慢的迴歸到正常價位。

主要的理由就是兩點:一是生豬存欄量會逐漸增大;二是市場監管力度會逐漸加強。按照市場規律,有這兩個方面作為基礎,生豬價格就再以沒有上漲的動力了。

總之,對於豬價今後的前景,我認為不可能再繼續上升,只能是以上下的小幅度波動,並朝回落的趨勢進行發展。建議有豬的人們該及時出手了;準備養豬的也要謹慎進入。

大家覺得呢?你們看好未來的豬價嗎?


灑脫農人


豬在亞洲一些地區常常作為肉類的主要來源所食用,並且豬的飼養也可以從很早以前就有著記載。養豬一直是農業上的熱門話題,然而最近一段時間養豬業卻因為去年的非洲豬瘟問題而格外“火”。而如今在飼養豬的過程中大家都比較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豬的價格優勢,那麼接下來我就為您具體分析一下豬價的走勢。

首先,相對往年相比,今年豬價會呈間斷的增長趨勢,雖然五一過後豬價回調,但是,五月中下旬豬價或將穩步上漲。因為前段時間一些非洲豬瘟以及豬膨脹的關係,給國內大部分養殖戶甚至大規模養殖公司帶來了很大的損害,而同時國內的母豬存欄量也因為非瘟大幅度下降,這就是今年豬價上漲的直接原因。

接著我們就用近些天的一些數據來告訴你們,這段時間豬價的總體行情,在4月27日的時候,豬價還是19塊5毛錢每公斤的價格,等到28日就稍微低調了一點,掉到了19塊2毛錢。這幾毛錢的小浮動,對總體的價格沒有很大的關係,但是,隨著29日之後的幾天時間,30日到5月3號這段時間,豬的價格一直在持續平穩的上升,總的加起來,直到5月3號的時候就已經打到了19塊七八毛的樣子,估計用不了多少時間就可以超過20元每公斤的大關了。

而在這段時間,由於國家對非洲豬瘟的管控增強,保證病毒的檢測和及時滅毒,非洲的豬瘟疫情沒有持續的對諸市場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預計,這段時間非洲豬瘟在豬肉的交易市場中佔據的威脅可能會降低一些,也就是說,非瘟對大型的企業和屠宰場所產生的影響會逐漸減小。但對於一些小型的養殖戶心中的恐慌原理就會造成豬的產量下降,這會是一個穩步爬升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說,在度過了非洲瘟疫的影響下,豬肉會穩步的上漲,而且經過了五一長假的影響,節後的豬肉成交量也會有一定幾率的回升。並且在節日過去之後,豬肉的交易量也不會大幅度的下降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在豬肉價格有一定增長之後,還會趨於平穩。

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的預測後期豬價的一些走勢,在假期過去之後,豬價還會繼續的上下浮動,維持在19元每公斤的價格,並且很多屠宰場因為前期屠宰的豬肉庫存很多,這樣就會造成在豬肉供應充足,不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而且預計在五月上旬的時候,豬價還會上下的跌宕,這小部分的跌宕十分利於市場的調節,但經過庫存的消耗。距離新豬出欄的日子還有較大的一些時間,這就會出現豬肉供應不足的情況了。

預計在五月中下的時候就會造成豬肉價格的上漲,這時候就需要大家把握住這個機會,在這段時間中獲取最大的利益,並且它們的價格也不會多於20元每公斤的樣子。等這段供不應求的狀況,過去之後就會在生豬批發價格上持續緩跌,這段時間中大家可以看好手中的資源,等待時機再進行出售,預計五月中的時候,豬肉價格一般就會維持在19到20元每公斤的這個樣子。

以上就是我對豬價走勢的分析,在此提醒一下,養殖戶們可以根據實力適當補欄,為接下來的機遇做好準備!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對您有所幫助。

農事農忙


到現在為止,全國豬價已經連升七天了,但是雲南的豬價一直一動不動。

11月份以來,特別是有非洲豬瘟疫情的省份。豬價呈現了月初漲,月中降,月末漲的趨勢,現在中國進入了傳統豬肉消費旺季,終端消費回升,12月份應該是一波上漲的趨勢。

12月生豬行情預測:

1,本週生豬價格持續上漲,隨著行情的好轉,養殖戶看漲的心理漸濃,同時月初規模養殖場上市量有限,豬市的話語權向養殖戶傾斜。預估本週豬價還會上漲。

2,從供應量來看。月初生豬出欄量或小於中下旬,但整體而言,在冬至之前,養殖戶的出欄量將增大。加之之前養殖戶的壓欄行為,這部分豬將在12月份出欄,因此供應量增大。同時大體重豬的上市比例也將提高。因為12月份民間醃臘等活動的帶動。生豬價格上漲一定的。

3,冬至過後。醃臘接近尾聲。但生豬供應仍然充足。所以價格會下滑。



羅小小飛


豬肉價值漲跌是有周期性。主要受以下幾點影響。1.受大豆,玉米等主要豬飼料原料價格影響。比如今年中美貿易戰影響,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玉米關稅大幅提高。飼料隨之漲幅。2.豬病疫情影響,如今年湖南衡陽,邵陽豬瘟疫,為防止疫情擴散 ,阻止了商品豬流通。造成地區性豬價上漲。和母豬存欄下降。造成周期性豬肉供不上。3.政策性,如這幾年環保政策。許多小散戶環保不達標造成商品豬存欄量減少。而中國的大型養豬廠相對不規模。出欄量供不上供應量同時環保投入也提高養豬成本。4.國家沒有完善豬期市場,中小散戶都主觀意識養殖。今年豬漲或跌,就立即增加或投入,而商品豬生長週期比較長。你可能豬還達不到商品規格時,肉價上漲。達到了商品規格豬存欄比較大。肉價下躍。總之豬肉價格一般週期為一年。今漲明跌。


湘南胡子


豬價將會呈現逐年上漲的行情,原因如下:

一是環保壓力影響,糞汙處理成本增加,導致養殖成本增加。

二是禁養區(限養區)的劃定,小型豬場將逐年減少。

三是疫病風險增加,導致防疫成

本增加。

四是生豬(生豬產品)運輸成本增加。

五是飼料和人工成本增加。

綜上所述,生豬產業在各環節均不同程度出現成本增加的情況,同時,未來一段時間裡將會出現上漲的情形。


西紅柿農場


目前豬肉價格雖然低迷,但已顯示起底回升態勢。進去12月後,非洲豬瘟造成的消費者心裡恐慌已慢慢消除。2019年2月5日是農曆新年,這段時間,各地豬肉價格會有明顯上升,最高價格可望達到15元/斤。其主要原因有三:1.區域差別導致生產與消費的銜接導致南方主要消費區與北方主要生產區之間的流通問題無法徹底解決。2.目前,市場上活豬存量相對較低,隨著春節的臨近,消費市場需求增加。3.隨著豬瘟疫情禁令的取消,消費者心理障礙消除,需求量隨之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