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条件对一个国家有多大影响?

一览众河小


应该说一个国家的地理条件是“天然”形成的,都数美国的地理条件是最好的,两洋护体东西两侧,南北诸囯都是弱国,可以说美国之所以敢横行天下。和美国地理如此安全有着巨大关系,著名地缘专家麦金德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周边国家越多,强国越多越不安全,战略安全越低。按照这个说法,东方大国的战略安全最低,有十四个周边国家,海上邻国6个。而且有俄罗斯,日本,印度这样的“强悍”的国家,可见地理位置并不好。

先举一个特例,蒙古这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安全也是最没有存在感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入侵这个国家,他是两个最大的国家缓冲区。这个国家无需制衡,他也不存在抱大腿的可能性。不偏不倚就可以。一旦战争爆发就是一口菜而已。这和波兰一样,作为德国与俄罗斯中间的垫脚石和擦脚布,他既是障碍,也是安全阀。波兰的存在最大的益处就在于防止德俄直接发生战争,但如果战争一旦爆发他就第一个牺牲国家。也就是说,一个如果地理位置不好,国家自身安全就存在的最大危机。,南非,阿根廷这样的国家之所以发达不起来,也是由于地理位置太好,种点粮食就可以吃,资源丰富,这样就养成了美洲人的“懒散”,这样的国家也不会强大起来,中东阿拉伯国家也是一样,原油丰富,也使得这些国家都得了“荷兰病”。

现在说说美国,美国之所以成为超级大国,和他的地理位置有着巨大的关联,美国广袤而富饶的土地,各种能源矿产丰富、安全的地理位置两面沿海是美国的天然的屏障,地理环境是孕育美国强大的基础和摇篮。国内水资源丰富。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大河。第三和第五是长江和黄河)和五大湖形成让美国建国伊始就农业发达,而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铁路网一旦建立,便可行成庞大的国内市场。一旦国家战略方向准确,立即就会发达起来势不可挡。进可以霸占其他地区笑傲世界,一旦衰退可以固守本土,也 没有任何国家敢侵犯于他。漫漫经略本土,伺机东山再起。太平洋和大西洋是美国的最大的护城河,贸易、文化、信息极其通畅。国运昌隆,昭昭天命 谁也没办法。


巴西,是上帝天堂最近的地方,都数如果上帝降临人间,一定会住在巴西,有着最优越的地理位置,但成也此,败也此。这就造成 了巴西“天生的懒惰”可以说 ,地理环境与当地的人共同演化本土人的性格与社会结构,就此形成国家的基石。这些结构可以促成了国家的发展方面向,我们不得不承认地理位置也早就了国家性格。日本之所以极度缺乏安全感,就是因为岛国地理性质决定的,而英国之没有岛国危机,关键在于殖民文化“稀释”了英国的岛国地理。天时地利人和都是国家发达具备的主要条件,而其中地利是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文明和经济的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各个方面的发展都需要资本的长期积累和集中才能发达。欧洲作为整体地理条件很不不错比美国好,大部分地处温带,有大面积的平原,与数量繁多的河流湖泊等等,但国家太多给给分割了太零碎,单一国家面积过小。这也是欧洲国家为何要联合的原因。

至于说东方大国的地理条件,有人说就是金角银边草肚皮。很正确,正是由于广大的国土才使得有即便有倒退,有衰败还可以东山再起,如果国土过于狭小,即便强大但一旦衰败也就无法二次强大,比如英国,也就是说,好的地理条件,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必要和先决条件。地理自然条件对一个国家影响太大了,简直就是浸透到灵魂里,从日常行为到国家性格,都是被地理条件所塑造。就此也形成了农耕文明、海洋商业文明、草原游牧文明。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 谈到地理条件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就不得不谈地缘政治学说

地缘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地理学中创立较地缘政治学创立较早,影响较大的核心理论。它历经兴衰,现如今已经成为各国制定国防和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地缘政治学关注地理学对国际政治的特征,历史,结构,尤其是与他国关系的影响,在地缘政治学中,地理因素是影响甚至是决定一个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和预测世界或者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以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简单地说,地理条件对一个国家政权的形成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举个例子,中国东临太平洋,向西向南有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的阻隔,向北有沙漠和草原的屏蔽,形成了较为独立的地理条件,正因为这样相对独立的地里环境,在古代中国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才不会有外族入侵,并且也不会同域外文明有紧密的交流,才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大一统的华夏文明。

另外一个十分鲜明的例子就是欧洲城邦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欧洲海岸曲折,轮廓破碎,多岛多湾的地理条件,完全不同于中国,并不利于形成统一的文明和国家,并且历史上欧洲几次的统一进程最终都被中断,在欧洲早期的文明形成过程中,因为地理条件的影响,形成了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的,特征鲜明的城邦文明,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欧洲大陆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主权国家。

  • 当今世界大国当中,公认
    地缘政治条件最好的国家就是美国。

美国经过建国初期的西进运动,成功将边境线推移到太平洋沿岸,由此造就了美国面向两洋。独处北美的优势条件,美国不同于中国有多达14个陆上邻国,美国就只有两个陆上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加拿大是美国的盟国,而墨西哥积贫积弱,可以说,美国在陆地上并没有直接威胁。美国的得天独厚又不同于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孤绝南太平洋,对外交通联系十分不便,而美国东向欧洲,南临南美,既可以时刻监控欧洲局势,又可以将南美洲当成自己的后花园。并且,二战结束后,美国利用霸权建立了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利用先进的交通网络,掌控全球。

此外,美国地大物博,地址和气候条件多样,自然资源丰富,适合农业和工业发展,这也是二战中美国战时生产力爆发的基础,同样是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基础。

  • 巴西,位于南美洲,国家面积广大,但地理条件并非优势。

为什么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却并不是十分强大呢?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巴西的地理条件。巴西虽然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巴西境内却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巴西热带雨林,而在热带雨林南部却是面积广大的巴西高原,可以说,巴西大部分面积都是不适合人类居住和工农业发展的,并且,赤道横穿巴西,导致巴西气候炎热,更加不利于大规模的国家开发。巴西境内区位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就是东南沿海的狭长地带,巴西的经济中心就位于此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知道巴西最大的城市,里约热内卢,而不知道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原因。


清蒸白露


地理条件对一个国家有多大影响,我认为不大。这里借台湾歌里的一句话,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以下我举几个例子,作为我上述论证的支撑。

首先,第一个例子就是我国。我们大中华占据一整块大陆,的地理条件不能说不好。可是为什么我们有这两百年的国耻?为什么?因为闭关锁国对吗?因为我国错误的拒绝工业化。不愿在工业的道路上狂奔。所以我们被英国欺负,我们被法国欺负,我们被八国联军欺负。所以我想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当局者明,你要对国情足够了解,对国际形式足够了解,国策不能错。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看看近现代这两百年,我们差一步就亡国灭种。跟地理有关系吗?非要说有,我们得感谢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一整块大陆做福祉,靠着超大的战略纵深,我们撑过去了。所以我说三七开。

我们再来看看英国,区区欧洲边缘的3个小岛,连欧洲大陆都不算,积极跟进工业化,开发新航线。抢夺殖民地。制霸世界200年跟地理有关系吗,也不大。

就算是对地理优势依赖最重的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我们也有办法绕过去。可见,国家的发展跟地理有关系,但是不大。最重要的还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以上是我的观点。欢迎各位辩论


arc晨曦


地理位置对于一个国家,至关重要。

例如美国,位于北美洲,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燃到美国本土,从而使他躲过了战争的蹂躏、摧残,并且在二战后获得丰厚的回报,成为超级大国。

中国的地理位置就不大好,旧中国东边有个野心勃勃的日本,北边有个侵略成瘾的(苏联)俄国。一战时期,中国北洋政府曾经对德宣战,是战胜国。可是,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无视中国的合法权益,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从而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二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奋起抵抗。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使得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整整一代人就没了,财产损失无法估算。中国是二战东方主战场,牵制和抗击着70%的日本海空军,毙伤日军180万,占日军伤亡的70%。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也赢得了尊严。

二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美国发动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国也被卷了进去。针对印度、越南的侵略,中国先后进行了对印、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得印度、越南兵败如山倒。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中国是世界上与外国接壤最多的国家,是东方大国。中国与俄罗斯、蒙古、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朝鲜接壤,边境线长达1万多公里。中国还与韩国、日本、东盟部分国家隔海相望。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周边邻国积极参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同中国进行经贸关系,带动了西方发达国家,促进了中国的和平崛起。

因此,我认为地理位置对于一个国家,到底有多重要,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转换的。像中国这样的东方大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完全是因为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勤劳勇敢智慧,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才使地理位置的优势完全显现出来。


标准的70后



带有国家分界的世界地理地图


关于地理因素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就专门谈到过,他认为在影响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的诸要素中,气候的作用最大,由于各地气候不同,造成各民族心理状态和气质性格的不同,而这些差异又形成了不同的法律和政治制度。他还认为地理形势决定了国家的规模,而国家的规模则与其社会组织形式相关。国土狭小宜于共和制,领土适中宜于君主制,领土广袤宜于专制制。孟德斯鸠说一个国家土地优良就自然地产生依赖性。人们就不关心他们的自由,只是注意他们自己的私事。而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予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所以山地、平原、近海三种地形会产生三种不同政体;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地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二者混合的政体。当然,孟德斯鸠关于地理因素对国家的影响,主要是在根据自己的观察基础之上做出的,并不能说是一种规律。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


而具体关于一个国家的地理因素对一个国家到底有什么影响,这要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地理因素一个国家的国力产生着直接的,甚至是巨大的影响。地理位置优越、幅员辽阔、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较容易发展成大国和强国。相反,较差的自然环境条件会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为力量强大的国家造成障碍。一些控制世界战略要地的国家,也会因此提高其国际地位。如新加坡因控制马六甲海峡而受到重视,埃及因苏伊士运河而身价倍增等。此外,国土面积的大小与一个国家的国防能力成正比。土地幅员辽阔的国家在战争时期的回旋余地大,敌人很难将其全部占领和征服。1812年拿破仑进攻俄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侵略中国和德国入侵苏联,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幅员的辽阔的地理条件应当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国土面积呈狭长或分割状态的国家则比相对方圆而紧凑的国家更易遭受敌人的攻击而不易防守,如1971年印巴战争中的巴基斯坦即是如此。高大山脉可以阻碍交通运输,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一个小国因为其地理位置处于某个战略要地而增加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以色列的地理条件


其次,地理因素对一国对外决策的制定产生着影响,对国家对外行为的特点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其提供了直接的物质力量。拥有良好港口和漫长海岸线的国家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们在对外行为中把发展海上力量放在首位,如15世纪以来逐次称霸海洋的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大国之间彼此相邻一般具有较长的共同边界,因而使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的敏感度增强。在彼此为敌时,漫长的共同边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建立强大的军事机器,并保持高度的戒备状态,如六、七十年代中苏之间的相互关系状态;在彼此为友时,共同的边界可以加强相互地缘经济联系。小国与大国为邻,易受大国的控制与影响。而处于两强或多强之间的小国,要投靠一方势必损害自己的国家利益,要左右逢源又不可能,只有选择中立和不结盟的政策。如瑞士这样的中欧小国,历史上长期与列强为邻,战后又处于东西两大阵营之间,这迫使它奉行永久中立的基本国策。


美国的地理条件


当然,这里所说的地理因素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只能说,什么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会给一个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潜力,但并不是说优秀的自然地理条件就一定能培育出大国或者强国,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就不能带来强国的崛起。在这方面,美国和巴西就是典型的对比。从自然地理条件角度来说,美国和巴西相差不大,甚至巴西在某种程度上,自然地理条件优于美国。但巴西就未能将其自然地理条件转化为其真正的国力,从而导致美国是世界上的头等强国,而巴西却只是地区强国。除此之外,地理因素对于国家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往往因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一些原先并不突出的要素在今天会变得至关重要;一些过去重要的因素现在则可能显得无关紧要了。例如,在20世纪前的大多数时间里,中东地区只是人烟罕见的荒芜沙漠,而随着石油的发现和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使这一地区的地理位置变得重要起来。


巴西的地理条件



hording


地理位置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影响很大。首先对比中美两个东西方大国,海陆位置:两国各处太平洋两边,美国更具优势的是它东临大西洋;纬度位置:两国绝大部分地处北温宜居带,这个方面中国略胜一筹;地形因素:美国中部以大平原为主,无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北方寒流和南方来的飓风;中国地形复杂,虽然说冬季寒流也有西伯利亚,但是有东西向的大山脉阻挡而减弱,夏季有台风影响东南沿海;国土面积:两国相差无几,自然资源都较为丰富,如果发生战争,回旋余地大不至于亡国。综合因素:中国有人口优势,美国有制度优势。综上所述,世界地理位置最好的只有中美两个大国,其它则可忽略不计。对于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两害。


舍我其谁3538


有句古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众所周知,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同这个文明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托着整个自然界,但是同样的,人类的一切活动也受到了自然界的制约。

这里我先举一个例子——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储存量和产出量都是世界第一,石油又被称为黑色的黄金,拥有如此多数量的石油,沙特成为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沙特阿拉伯西部一部分高原地区属地中海式气侯;其他广大地区属亚热带沙漠气侯,炎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0摄氏度以上;冬季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

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同样拜老天所赐,沙特却拥有了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资源,2005年,沙特石油产量是5.26亿吨,稳居世界第一位,出口石油4.3亿吨,剩余可采储量363亿吨(占全世界储量的26%),三项指标均居世界首位。

它的天然气年产量达到了640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6.9万亿立方米,占到了世界储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

沙特的农业早期主要以种植椰枣树为主,这种植物的果实和枣相似,但是也可以当做粮食实用,而且椰枣树有耐旱、耐热、耐碱的特点,很适合在缺水的中东地区大量种植。

而沙特的牧业同其他阿拉伯人一样,主要以饲养骆驼为主。最早因为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有很多的沙特人选择移民到其他国家。


一方面,恶劣的地理条件使得这个国家本应过着条件艰苦的生活(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但是另一方面,运气好的沙特,坐落在蕴含如此丰富资源的地方,这样的地理条件又让沙特的经济开始腾飞,迅速华丽变身,跻身于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再说一下新加坡。

新加坡的地理条件可谓是得天独厚,占据了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马六甲海峡,而有了这条贸易通道不仅仅意味着可以源源不绝的收取过路费,而且可以通过这个通道,将自己国家的商品出口,并进口国外商品。

作为一个仅仅只有719平方公里土地、560万人口的国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建国开始,新加坡利用自己身处这个贸易路口的便利,引进外资大力发展轻工业和电子工业,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新加坡一直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新加坡采取贸易立国的国策,迅速成为国际著名的金融贸易中心。新加坡国土面积不算太大,国内资源也不多。尤其是淡水资源,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短缺状态。


至于像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自然资源,新加坡全部任嘛没有,就连最起码的粮食蔬菜肉食品,也多半从马来西亚进口。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绝佳的地理位置,使新加坡一跃成为富裕国家的代表。

国际形势千变万化,但是每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总是大体不变的,所处环境的资源固然很重要,但是拥有一个好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历史早已证明,让国家富裕起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历来现实


文明的初始需要的其实不多,适宜人类居住的气候,水源地,可耕种的土地,有这三项就够了。足够的水和可耕地易于发展农业生产,有了足够的食物就能促进人口增加,人口增加进而促进文明的繁荣。

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需要更上一层楼时就需要对外交往和贸易。在古代主要是依靠陆路交通,近代以来,海上贸易兴旺,因而良好的出海口对于一个国家显得极为重要。

由此,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世界上兴起了所谓陆权和海权的说法。



看看美国、巴西的地理条件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56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巴西,亚马逊河的水量充足,其支流的流量就超过了长江。因而巴西具备了文明最初始的两个要素。不过巴西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开挂的亚马逊河泛滥,另一个问题是解决国际上对其因开发而破坏亚马逊雨林的反对,虽然这些反对都是表面上打着保护环境的旗帜,站在道德制高点而掩盖其内心就是不想让巴西发展的坏心眼。不可否认的是巴西具备了成为一个大国的条件,而且潜力巨大。



北美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等大河为美国提供了充沛的水资源,大部分在美国的中央大平原(153万平方公里)以及东海岸一些小块的平原为美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然而,很明显的是美国大大强于巴西,双方到欧洲的航线距离的远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根本的原因是美国因掌控了制海权而强大。

海权论是以实现对海洋空间控制为目标的基本战略理论。

海权论的提出其主要人物就是美国的马汉。马汉在书中提出提到:“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简单了说就是建立和控制海上的交通线,而交通线的建立,就依赖线上的各个海外基地(殖民地)与海港了。拥有广大又富饶的海外殖民地及优良海港,有利于舰队补给、维修,对延伸海军战斗能力有很大助益。

马汉认为海权必须能确保自己的交通线安全,并同时能切断敌人的交通线。交通线愈长,则海权所能赐予的利益也就愈大。

国民大量移民于海外殖民地,并建立雄厚的经济实力,对国力之扩张具有极大优势。在英国之前,海上的霸主是葡萄牙、荷兰、西班牙,十七、十八世纪,英国在其海军武力配合其商业船队在世界四处拓展其殖民地,获致丰厚的经济利益,而成为海上霸权,有”日不落国“之称。



海权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利用海洋和控制海洋的总体能力,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成为一个伟大民族。因此,马汉的海权论实际上是论述如何通过夺取制海权以达到控制世界的理论。

二战后,美帝继承了大英帝国的世界霸权,主要体现在其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最重要的海上交通线。

看一看那些主要的海上航线美帝都控制了啥:

1、远东--北美西海岸航线

该航线包括从中国,朝鲜,日本苏联远东海港到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等北美西海岸各港的贸易运输线。从我国的沿海地各港出发,偏南的经大隅海峡出东海;偏北的经对马海峡穿日本海后,或经清津海峡进入太平洋,或经宗谷海峡,穿过鄂霍茨克海进入北太平洋。

很明显,日本是关键,这就可以理解美帝为何在日本和韩国驻军了。

2、远东--加勒比,北美东海岸航线

该航线常经夏威夷群岛南北至巴拿马运河后到达。从我国北方沿海港口出发的船只多半经大隅海峡或经琉球庵美大岛出东海。

关键点:日本,夏威夷和巴拿马运河。



3、西北欧,北美东海岸--地中海,苏伊士运河--亚太航线

西北欧,北美东害--地中海--苏伊士航线属世界最繁忙的航段,它是北美,西北欧与亚太海湾地区间贸易往来的捷径。

关键点:直布罗陀(英国控制),苏伊士运河(这个好在被埃及收回了,但是旁边有美帝的铁杆小弟以色列,迭戈加西亚群岛(美帝在印度洋军事基地),然后就是通向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




4、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航线

该航线主要由超级油轮经营,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海上石油运输线。

美帝在中东以及在非洲的大量军事基地。

苏伊士运河航线以及绕道好望角航线,看这图就能理解中东为什么这么乱,不仅仅是石油的事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些交通线的最主要的交易目的地是在亚欧非大陆,也就是说,虽然美国比巴西距离欧洲近,看起来在地理方面优于巴西,但是两个在地理上也是半斤八两。重点是美帝取代英国掌握了全世界绝大部分关键的海上航线。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美国在美洲,它不在欧亚非大陆。

世界岛

1902年,英国人麦金德提出了著名的“世界岛”理论。在世界岛理论中,欧亚大陆因为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众多的人口而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地带”,或者称“世界岛”;相对的,如非洲、大洋洲、南北美洲这样的地方,因为距离世界岛较为遥远,且远隔重洋,所以被称为“外岛”。而因为“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控制了世界”,所以身处“外岛”,受地理阻隔难以将力量投射到“世界岛”的美国,在“控制世界”这个课题上是有先天不足的。



按照这个理论,世界岛的心脏地带是从伏尔加河到长江,喜马拉雅到北极的一大片区域,中心点在喀什。

在古代,由于游牧民族的骑兵对于农耕文明的步兵具有压倒性优势,因而虽然在这个世界岛中心的周围出现了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地中海文明等等,但是都不可避免的受到来自这个中心的游牧民族的侵扰。

但是,由于古代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这片心脏地带在过去不可能被一个单一强权所控制。由于人力资源与供给的困难,自古以来,自东向西或自西向东的连续军事扩张不可能实现。而唯一短暂的实现了这个目标的只有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

到了近现代,由于人类科技的进步,铁路、公路发达,人口增加,因而单一强权控制这一心脏地带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相对来说,海洋运输比铁路运输成本更低,只需要控制几个要点就是了。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基建投入巨大,抗打击能力也远远低于海运,但是优势也是明显的,即速度更快,运力更大。不过即使到现在这个难度也相当大,这需要一个强力的外向型大陆国家一路打通世界岛,还要持续对沿路各国持续输出影响力。

可以这么说,海权和陆权都一样重要,一旦美帝失去了制海权,那么它就将被边缘化,顶多是一个大号的巴西、阿根廷。


我淡如菊


地理条件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可以说是非常大,甚至可以塑造一个国家的格局和状态。一个国家的地理条件,包括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结构、物产以及气候等诸多因素。甚至在西方国家普遍认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说法,这是西方的社会学理论,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甚至决定一个民族的发展和未来,当然只是一种极度唯心主义的说法,不是很正确,但确实有一定道理。



下面就举几个国家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地理条件对一个国家的塑造。

1、美国。美国地处北美新大陆中部,西邻太平洋,纳东临大西洋,地处温带地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非常适宜人居住。而美国的这个地理环境,看似美国是个大陆国家,实际更像一个海洋国家。它有漫长的海岸线,如果想参与国际间的博弈,必须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又因为美国远离旧大陆,本土基本上不会受到骚扰,可以没有多少阻力的持续发展。最终美国找准时机,积蓄力量,靠着第1次世界大战和第2次世界大战这样的机遇,加入进去,最终打造出自己的世界第一强国地位。



2、土耳其。土耳其是一个极其善于利用自己的地理条件的国家,土耳其的主要领土部分在小亚细亚半岛,还有一部小分领土在欧洲的巴尔干半岛,算是一个地跨欧亚大陆的国家。正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卡住了黑海进入地中海的入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所以现在的土耳其政府经常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到处搞投机活动,美国给的利益多一些就倒向美国,美国给的利益少一点就导向俄罗斯,反正怎么都不吃亏。



2、印度。印度和土耳其率差不多,它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优越的,整个印度半岛都是印度的领土,而印度半岛又如同一个锥子一样直插印度洋,谁能控制印度半岛,就能影响印度洋周边国家,几乎能够控制整个北印度洋。所以在二战之后,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都争相拉拢印度加入自己这一方阵营,已增加自己这一方的实力,从而在国际争霸中胜算更大。



当然了,地理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影响的确非常大,但也不是决定性的。特别是我们国人相信人定胜天,只有肯努力奋斗,有些地理环境的劣势还是能克制住的。我们就拿一个非常典型的国家来说,这个国家就是以色列,以色列的地理条件算是非常恶劣,周边都是敌国,本身的自然环境也很恶劣,荒漠沙漠占整个国家的领土一半以上。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以色列形成了高科技农业,以及先进的工业,所以最终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前途的,还是这个民族的韧性和素质。


大正看世界


地理条件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一个国家一片大平原,又临海,这样这个国家雨水充沛,工农业发展都是有利的,再比如一个国家临近大海,可以发展海外贸易,有利于经济发展,我们会发现很多沿海国家和城市都比较富裕。



这是在发展方面的,我主要说的是军事方面。 地理环境对国家的影响有一定的规律,未必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却是很普遍的。首先说,好的地理环境会让一个国家处在比较安全的境况中,比如现在的加拿大,虽然国土面积很大,但是三面都是广阔的大洋,能受到的威胁就会小很多。



茫茫的大洋就是加拿大天然的屏障,成为一些小国和没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国家难以逾越的防线。像澳大利亚那样的国家更是,四面是海,不必过度警惕。被大洋包围的国家不仅安全,而且军事摩擦或是一些领土正义随之减少,敌人若来犯,必定是远征疲乏,补给难以为继,可伺机歼敌。



天然的地形地貌某种意义上来说促进了国家的形成,现在很多国家都用山川大河作为边境线,这样两国边境很明确,你过来就是越境了,我就是可以打你。在古代,限于交通条件,很多大山大河亦或是高原也影响着作战,很多国家就是在较为稳定的环境中形成。



欧洲一片大平原,也缺少大江大河,所以欧洲难以形成统一的大国,因为发动战争太容易了,只要有人挑事,就有可能战火连片。因为都是平原,没有明显的山川河流作为界限,等我兵强马壮往前挪个几公里,就说这几公里是我的,你能有什么办法。

世界上这几个大国,多有高山河流与邻国相隔,这些天然屏障让一个国家可以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形成,减少侵害,更容易形成大的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