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不喜欢结交权贵,可为什么会和北静王成为好朋友呢?

宝玉在小说中,是一个极具叛逆性格的人物,既“不通庶务”,又“怕读文章”。他最不喜欢的事儿,就是违心地去结交什么权贵人物了。

要不你看,当贾雨村来拜访贾政的时候,他为了向贾政示好,每次都要贾政把宝玉叫去,好和他交谈一下,这事儿可把宝玉给烦透了。湘云好心劝了他几句,就被急躁的宝玉下了逐客令。

可是,宝玉后来却能和北静王水溶成为了好朋友,这究竟又是为了什么呢?

宝玉和北静王彼此之间早就慕名已久。


宝玉不喜欢结交权贵,可为什么会和北静王成为好朋友呢?

北静王和贾府诸人的关系一直都是很好的,两府之间经常的会打些交道,所以宝玉早就从家人那里听说过北静王“是个贤王,且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最让宝玉神往的的,就是北静王还是一个“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的人物。

要知道,宝玉也是一个生性洒脱,放荡不羁,最讨厌那些世俗官场的人了,

宝玉是贾府里的年轻公子哥儿,凤凰一般的人物,不但长得好,而且还有着传奇的经历——衔玉而诞,这可是他名声在外的一个重要原因了,所以当北静王看到宝玉后,感叹道“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

既然北静王说宝玉“名不虚传”,看来他也是早就听说过宝玉,而且想要彼此认识一下的了。

北静王的长相好。


宝玉不喜欢结交权贵,可为什么会和北静王成为好朋友呢?

宝玉和他奶奶贾母一样,都是属于“外貌协会”的,都喜欢长得好看的人物,大家看一看在小说中,作者是怎么来描写北静王的长相的:

话说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ネ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

作为一个王爷,穿得好也就罢了,最难得的就是长得还年轻俊美,显然北静王和宝玉、秦钟一样,都是属于一个类型的风流人物。所以,就单从北静王的外貌来看,宝玉也是会喜欢上他的。

北静王是真的喜欢宝玉。

两人的初次相会,是在秦可卿的丧礼上,北静王办完了正事儿,就要贾政把宝玉“请来一会”。

当时有资格来会见北静王的,在贾府里只有贾赦、贾政和贾珍这三个有官职的人物了,宝玉作为一个孩子,他是不能够擅自上前的,但是北静王居然在进行完了祭奠仪式之后,立即就让贾政把宝玉“请”来,这不但说明了北静王的谦逊有礼,更说明了他对宝玉的念念不忘。


宝玉不喜欢结交权贵,可为什么会和北静王成为好朋友呢?

两人见过面后,北静王不但夸赞了宝玉,还把他的玉石“理好彩绦,亲自与宝玉带上”,并且“又携手问宝玉几岁,读何书。”可见北静王对宝玉真的是青睐有加。

北静王和宝玉的志趣相投。

北静王对贾政说,“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脂砚斋在下面的批语中说道:“妙极,开口便是西昆体,宝玉闻之,宁不刮目哉。”

西昆体是宋代初期诗坛上的一个流派,继承和发展了李商隐的追求形式美和善于用典的特色,讲求的就是辞藻华丽,整齐典雅。北静王短短的一句话,不但显露出了他浓郁的文人气质,而且还用了李商隐的一句诗,可谓是恰到好处。

北静王将贾政夫妇比作了凤凰,把宝玉比作了小凤凰,褒奖了贾府这个书香世家的子弟,是一代会比一代强的,这样就既颂扬了做父母的,又夸奖了子女的前途不可限量。

宝玉也是喜欢这一类的诗文的,看看宝玉写的《芙蓉女儿诔》就知道了,其中有着大量的铺陈、排比,要不然贾政也不会批评宝玉一味在淫词艳曲上下功夫了。由这点看来,宝玉和北静王可真是志趣相投的。


宝玉不喜欢结交权贵,可为什么会和北静王成为好朋友呢?

后来宝玉偷着出贾府的时候,就撒谎说是去了北静王府了,可见宝玉后来是时常的到北静王那里去玩儿的。

凤姐过生日的时候,宝玉偷偷地跑出去祭奠金钏去了,回来的时候,被贾母问起来,宝玉只好撒谎说是去北静王府了。

宝玉只回说:"北静王的一个爱妾昨日没了,给他道恼去。他哭的那样,不好撇下就回来,所以多等了一会子。"

虽然在小说中,北静王曾经邀请宝玉时常地到他那里去“谈会谈会”学问,但是也没有提到过宝玉和北静王经常的会面,可是由宝玉的这句谎话能够瞒过这么多的人,就可以知道了他们两人还是经常会面的,看来两人的交情也是很亲密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