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不喜歡結交權貴,可為什麼會和北靜王成為好朋友呢?

寶玉在小說中,是一個極具叛逆性格的人物,既“不通庶務”,又“怕讀文章”。他最不喜歡的事兒,就是違心地去結交什麼權貴人物了。

要不你看,當賈雨村來拜訪賈政的時候,他為了向賈政示好,每次都要賈政把寶玉叫去,好和他交談一下,這事兒可把寶玉給煩透了。湘雲好心勸了他幾句,就被急躁的寶玉下了逐客令。

可是,寶玉後來卻能和北靜王水溶成為了好朋友,這究竟又是為了什麼呢?

寶玉和北靜王彼此之間早就慕名已久。


寶玉不喜歡結交權貴,可為什麼會和北靜王成為好朋友呢?

北靜王和賈府諸人的關係一直都是很好的,兩府之間經常的會打些交道,所以寶玉早就從家人那裡聽說過北靜王“是個賢王,且生得才貌雙全,風流瀟灑,”最讓寶玉神往的的,就是北靜王還是一個“每不以官俗國體所縛”的人物。

要知道,寶玉也是一個生性灑脫,放蕩不羈,最討厭那些世俗官場的人了,

寶玉是賈府裡的年輕公子哥兒,鳳凰一般的人物,不但長得好,而且還有著傳奇的經歷——銜玉而誕,這可是他名聲在外的一個重要原因了,所以當北靜王看到寶玉後,感嘆道“名不虛傳,果然如`寶'似`玉'。”

既然北靜王說寶玉“名不虛傳”,看來他也是早就聽說過寶玉,而且想要彼此認識一下的了。

北靜王的長相好。


寶玉不喜歡結交權貴,可為什麼會和北靜王成為好朋友呢?

寶玉和他奶奶賈母一樣,都是屬於“外貌協會”的,都喜歡長得好看的人物,大家看一看在小說中,作者是怎麼來描寫北靜王的長相的:

話說寶玉舉目見北靜王水溶頭上戴著潔白簪纓銀翅王帽,穿著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繫著碧玉紅ネ帶,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

作為一個王爺,穿得好也就罷了,最難得的就是長得還年輕俊美,顯然北靜王和寶玉、秦鍾一樣,都是屬於一個類型的風流人物。所以,就單從北靜王的外貌來看,寶玉也是會喜歡上他的。

北靜王是真的喜歡寶玉。

兩人的初次相會,是在秦可卿的喪禮上,北靜王辦完了正事兒,就要賈政把寶玉“請來一會”。

當時有資格來會見北靜王的,在賈府裡只有賈赦、賈政和賈珍這三個有官職的人物了,寶玉作為一個孩子,他是不能夠擅自上前的,但是北靜王居然在進行完了祭奠儀式之後,立即就讓賈政把寶玉“請”來,這不但說明了北靜王的謙遜有禮,更說明了他對寶玉的念念不忘。


寶玉不喜歡結交權貴,可為什麼會和北靜王成為好朋友呢?

兩人見過面後,北靜王不但誇讚了寶玉,還把他的玉石“理好彩絛,親自與寶玉帶上”,並且“又攜手問寶玉幾歲,讀何書。”可見北靜王對寶玉真的是青睞有加。

北靜王和寶玉的志趣相投。

北靜王對賈政說,“令郎真乃龍駒鳳雛,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將來`雛鳳清於老鳳聲',未可量也。”脂硯齋在下面的批語中說道:“妙極,開口便是西昆體,寶玉聞之,寧不刮目哉。”

西昆體是宋代初期詩壇上的一個流派,繼承和發展了李商隱的追求形式美和善於用典的特色,講求的就是辭藻華麗,整齊典雅。北靜王短短的一句話,不但顯露出了他濃郁的文人氣質,而且還用了李商隱的一句詩,可謂是恰到好處。

北靜王將賈政夫婦比作了鳳凰,把寶玉比作了小鳳凰,褒獎了賈府這個書香世家的子弟,是一代會比一代強的,這樣就既頌揚了做父母的,又誇獎了子女的前途不可限量。

寶玉也是喜歡這一類的詩文的,看看寶玉寫的《芙蓉女兒誄》就知道了,其中有著大量的鋪陳、排比,要不然賈政也不會批評寶玉一味在淫詞豔曲上下功夫了。由這點看來,寶玉和北靜王可真是志趣相投的。


寶玉不喜歡結交權貴,可為什麼會和北靜王成為好朋友呢?

後來寶玉偷著出賈府的時候,就撒謊說是去了北靜王府了,可見寶玉後來是時常的到北靜王那裡去玩兒的。

鳳姐過生日的時候,寶玉偷偷地跑出去祭奠金釧去了,回來的時候,被賈母問起來,寶玉只好撒謊說是去北靜王府了。

寶玉只回說:"北靜王的一個愛妾昨日沒了,給他道惱去。他哭的那樣,不好撇下就回來,所以多等了一會子。"

雖然在小說中,北靜王曾經邀請寶玉時常地到他那裡去“談會談會”學問,但是也沒有提到過寶玉和北靜王經常的會面,可是由寶玉的這句謊話能夠瞞過這麼多的人,就可以知道了他們兩人還是經常會面的,看來兩人的交情也是很親密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