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怎麼疏果,技術要點在這裡

在坐果過多、樹體負擔過大時,正確運用疏果技術,控制坐果數量,使樹體合理負擔,是調節大小年及提高果芒果產量和品質的主要措施。


對於結果較多、果實相對較小的品種,在第1次生理落果後,第2次之前,即謝花後15-30天內,幼果如花生大小時進行疏果,保留個頭較大、色澤嫩綠、生長活力強的幼果。

此外,在果實生長中期定期疏除部分過密的果、病蟲果、畸形果,提高果實品質和商品果率。

芒果怎麼疏果,技術要點在這裡


一般謝花後10-20多天左右芒果會經歷兩次生理性落果,第一次生理性落果是由花器官發育不正常引起,主要與花期管理有關;第二次生理落果則主要與肥水管理有關,此時注意追肥,在兩次生理落果前也可各施用一些保果藥劑。

坐果期到果實膨大期是芒果需水較多的時期,特別是冬季乾燥,更該注意果園水分的補充。如果樹體缺水,會影響到幼果生長,嚴重時會導致或加重落果。灌水一般採用施肥溝灌的方法,此處根系較多,吸收水分更快,利用率更高,灌水量則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60%-80%即可。

芒果幼果期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威脅,主要有炭疽病、角斑病、流膠病、薊馬、鑽心蟲(橫線尾葉蛾)

等。建議大家不要盲目噴施藥劑,注意勤逛果園,根據天氣和果園病蟲害爆發情況進行噴藥防治。

疏果次數一般要進行2-3次,應在幼果如花生米大小時開始疏果,原則上儘量在果實迅速膨大前完成。

疏果時須保持一定枝、葉、果的比例,從葉果比講,以6:1為宜,從枝果比講,平均一個新梢負擔多少個果要根據品種、樹齡、樹勢的不同而定。通常採用化學疏果與人工疏果相結合,坐果量多,坐果率高的品種(如臺農1號芒),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前採用化學藥劑進行疏果;在謝花後20~30天再進行一次人工疏果。

人工疏果時,先疏除病蟲果、畸形果、過密果,再疏除部分小果(敗育果),保留無損傷、果形大、果形端正的幼果,以每穗留2~4個正常果或小果(因品種及樹勢而異)為宜,一般臺農、貴妃為兩個左右;同時做到強枝、強穗多留,樹冠下部、內膛和壯旺枝多留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