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記》:撕開黑暗的第一聲吶喊

《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第一部白話文小說,是魯迅在思想上的勇敢表達,也是其在形式上的大膽嘗試。小說以被眾人看作是不正常的“狂人”的口吻敘述了他的所見所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這篇小說是魯迅的經典之作,時至今日,也給人帶來了太多反思。


《狂人日記》:撕開黑暗的第一聲吶喊


狂人真的“狂”嗎?這是每個人讀完這篇文章都會產生的疑問。狂人的“狂”與“不狂”其實是看你站在那個立場去評判他。若是站在傳統封建的立場去看他,看到的無非是一個邏輯混亂、滿口胡言、還疑神疑鬼的狂病患者。但是若從反封建的立場去看他,那看到的他則是頑固封建社會中的唯一清醒者和明白人。他是有著先進思想的知識分子,他清楚地明白封建禮教的血淋淋的“吃人”本質,併為之不齒、為之憤怒、並想要反抗和掙脫。


《狂人日記》:撕開黑暗的第一聲吶喊


也可以說,狂人只是表面上的“狂”,形式上的“狂”,可是他的思想卻是一點都“不狂”的。恰是因為那些深受封建禮教毒害的人只能看到他的表面,不能理解他的思想,才認為他有病,認為他需要看大夫,需要調養。這也恰恰增添了這部小說的諷刺和悲劇色彩。


那麼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是什麼呢?最顯而易見地自然是揭露了“吃人”的封建社會的殘忍,批判了受封建禮教嚴重荼毒的愚昧國人。不僅如此,《狂人日記》還傳達了一種反思精神。在那樣的時代,誰也沒有理由能夠置身事外,任何人都有可能在無意之間做了封建禮教的“幫兇”。即便是對“吃人”的封建社會如此抗拒的狂人,也不禁在日記裡捫心自問“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


《狂人日記》:撕開黑暗的第一聲吶喊

還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篇日記體小說。這種不常見的形式使小說的思想更為深刻地體現出來,也為後人所廣泛模仿。那麼魯迅為什麼選擇用日記體的形式呢?或許,我們能從以下三個角度來分析。


1. 讓讀者能夠通過狂人的視角看到當時社會的面目。那個社會里的人是冷峻的、無情的、甚至是所謂的“青面獠牙”般的兇狠陰險。而這樣的社會恰恰同樣也是當時先進思想者眼中的社會,是真實的、可悲的、令人心痛和害怕的。


《狂人日記》:撕開黑暗的第一聲吶喊

2. 日記體更能直白真實地再現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有利於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我們從日記中看到了狂人的扭曲和錯亂,也看到了他對“吃人”社會的厭棄和抗拒,也能看到他內心的害怕和惶恐,他也很擔憂他自己會不會也被人吃了去。但是不能忽略的是,我們還能看到狂人不斷地思考和反思。他知道“我詛咒吃人的人,要從他(大哥)起頭;要勸轉吃人的人,也先從他(大哥)下手。”;他會提出這樣地疑問“從來如此,便對麼?”;他也會反思“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而這些狂人內心深處的思想,也正反映了他並不狂,他比誰都清醒。


3. 狂人內心的吶喊和呼喚也通過日記體的形式展現的淋漓盡致。不論是之前所說的“詛咒吃人的人,要從身邊人起頭;勸轉吃人的人,也應先從身邊人下手”,還是文章最後的深切呼救“救救孩子”,這都讓我們看到了這個在封建社會中擁有先進思想的可憐的“異類”心中的無奈和痛楚,這樣的吶喊和呼喚也顯得更讓人震撼。


《狂人日記》:撕開黑暗的第一聲吶喊

除了形式的新穎,《狂人日記》在細節上的處理更為細緻入微、發人深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篇小說的引言部分使用的是文言文,正文部分卻是用白話文?其實這之間也是大有玄妙。引言的說話者和正文的說話者來自不同的立場,而文言和白話卻恰好能分別代表這兩個立場。


正文是狂人寫的“日記”,是他的想法和心聲。而狂人卻又是反封建、反傳統、反壓迫的典型代表,故他使用的則是那時擁有先進思想的知識分子所倡導的白話文。而文中的引言部分卻是來自“我”的敘述,“我”和狂人不同,“我”是一個傳統的知識分子,接受的是傳統的文化和教育,因此“我”使用的自然是代表傳統的文言文。


《狂人日記》:撕開黑暗的第一聲吶喊

這樣的一個小細節恰恰體現了狂人在那樣的環境中是格格不入的。通過“我”的所謂的“正常”的說話方式,去反襯狂人的“不正常”、“異類”,這無疑讓文中的諷刺意味更加強烈。


好的文章需要反覆研讀,《狂人日記》中有太多的細節值得去思考和探索。小時候讀魯迅只覺得晦澀難懂,現在讀魯迅才發現原來真的字字珠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