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神秘大隐“水镜先生”到底是何许人,他的才华究竟如何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风云变幻的时代,三国涌现了众多的人物,其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才子佳人;既有文臣武将,也有英雄豪杰;既有当世名人,也有山野之士。

在这浩瀚的群星中,却有一位出场不多的人物,全书着墨也很少,这位人物就是三国时期的神秘大隐司马徽。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三国时期的神秘大隐“水镜先生”到底是何许人,他的才华究竟如何

水镜先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但是他不愿意将自己的才华和社会上的污流之士混到一起,于是就归隐山林了。

在《三国演义》全书一百二十个章回中,司马徽是在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中才出现的。

当时刘备被荆州刘表收留后,驻守于新野,但被荆州本土势力的代表蔡瑁所猜忌防范。蔡瑁设计招刘备赴会襄阳,却欲暗中加以陷害。在荆州另一位谋士伊籍的提醒下,刘备及时匆匆离宴冲西门逃去,演出了一段马跃檀溪的传奇故事。

三国时期的神秘大隐“水镜先生”到底是何许人,他的才华究竟如何

这位后来蜀汉政权的创立者就是在马跃檀溪之后,邂逅了给他后半段人生以精彩指点的水镜先生。

让水镜先生和刘备交谈重点是围绕着人才展开的。刘备认为自己的集团人才济济,“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之所以事业不济,全是因为时机不济。

水镜先生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指出了刘备所缺的是经纶济世之才。水镜先生直接向刘备道出了一个人才方案“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甚至告之以行动方案“今天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

当刘备欲进一步详询时,水镜先生却一个劲地说“好!好!”,劝刘备早点休息,因为天色已晚了。

三国时期的神秘大隐“水镜先生”到底是何许人,他的才华究竟如何

最后,刘备在告辞水镜先生的时候,邀他出山相助,水镜先生回答说:“山野闲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胜吾十倍者来助公,公宜访之。”

刘备和水镜先生的第二次交往。当时刘备已经往隆中去了两次皆不遇孔明,正在准备第三次。临出发时水镜先生竟飘然而至。

在寒暄之后,水镜先生对孔明给出了惊人的评价,称诸葛亮本领超乎管仲、乐毅之流,“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进一步坚定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决心。

三国时期的神秘大隐“水镜先生”到底是何许人,他的才华究竟如何

然而水镜先生在辞别刘备出门之后,却留下了一句令人过目难忘的话:“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后来的事实也的确如水镜先生多说,诸葛孔明先生尽管满腹经纶,神机妙算,然终其一生鞠躬尽瘁,仍未能实现刘备的复兴汉室、匡扶天下之理想,让后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一声长叹。

他在评论徐庶离开刘备之前走马荐诸葛这件事时所说的话“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也暗示了孔明出山之后的命运和结局。水镜先生实乃三国时期一神秘大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