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人口和军队的比例是多少?二战爆发前夕和中期,人口和军队比例是多少?

彼岸的琉璃


大唐全盛时期的军队数量大约在60万,而当时的人口数量约为6000万,也就是约占人口数量的1%。而在大唐有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八年期间,军队预计超过百万。还有据史料统计,在安史之乱前大唐人口是6000万,而安史之乱后人口仅1600万,人口竟然消失了2/3以上。战争带领的人口疾病和饥荒死亡,以及接力赛式的军队补偿造成了人口损失无法估量。

在近代战争中损失最残酷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战争损失的人口就超过7000万,经济损失按照现在估值也是达到100万亿美元,接近全球一年的经济总量。俄罗斯在二战直接损失人数超过2500万,死亡人口超过800万。而我国军队人口也是800万,军队死伤人口超过400万。军队比例约占总人口4亿的2%。

在和平时期军队人口占人口比重不到1%,军费支出在GDP的3%左右。而战争时期的军队编制会超过人口数量的2%以上,而且还要源源不断地提供后备补给。军费开支也是需要达到经济总量的20%左右。战争比的不仅仅是训练有素的军人,还要比的是经济财力和物质供应。
不惧怕战争,但也不刻意去挑起战争。在如今的金融时代,不仅仅是消耗人力和物力,还有就是对金融的打击。比如房地产市场的崩溃、股票市场的破灭,金融货币体系的崩溃等等,每一样都是致命的打击。而这样损失不仅仅是GDP比重中的20%左右的付出,金融类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鞅论财道


冷兵器时代,如果进行大规模战争的话以中国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为例人员的动员也是空前的。

如在秦帝国时代在进行征伐时帝国的各级一般都是以每户的男丁比例进行人员的动员,一般情况下都是成年男人丁三抽二丁二抽一如果以其中一半为民夫另一半为军士的话那么动员比例也是空前的,基本上是每3~4个男人都要动员一人去参加战争。秦统一中国时人口大约2500万左右以一半为男性的话起码有3~400万人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参加了战争。

二战时期的德国包括奥地利、阿尔萨斯洛林、苏台德以及东欧地区的巴纳特日尔曼人都算上大概有8000万人口,以其中一半为男性左战争期间德国人一共动员了1700万人的军队,可以说每2.5个男人就有一个是军人也就是说能扛的动枪的男人们都扛上了枪去打扙了。

药苏联当年的总人口是19000万,二战期间他们前态动员了不包括敌后游击队一共2600万军人参战,这德国人比起来人数比例也是空前的。


用户夏天的风


古代城市是需要大面积的农村养活的,抛开农村的话,城市里老百姓自己根本养活不了自己,更别提养兵了。单纯看整个国家人口和兵力对比的话非战时,像中国这样的中央集权国家,人口和兵力比例在两百比一到五十比一之间。比如北宋末期人口一亿,有两百万军队(开国时五千万人二十万兵),就算是冗兵了,对国家财政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而西欧那种封建采邑制度的国家,人口和兵力的比例就比中国低得多了,哪怕到了战时,人口和军队数量比也只有一百比一(其中大多是临时征召的民兵)平时的话兵力更少,所以看西欧古代打仗都是千人规模。比如诺曼征服中著名的黑斯廷斯战役,这一战决定了英法数百年国运,然而参战双方总兵力也不过两万而已(其中大多数是临时征召的民兵,毕竟法国佬都要占领英格兰了,都要拼命了),输掉一场万人规模的战役就让英格兰亡国了(当时英格兰有两百万人)

至于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国家可言,也没有平民和军人的区别,他们有多少男人就有多少军人,有时候甚至是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