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揭祕]武王伐紂決勝之戰—牧野之戰

(山石揭秘系列,帶你瞭解我國曆史上的經典戰役)

名稱:牧野之戰

主要指揮官:周武王、呂尚,帝辛

參戰方:周聯軍:周、庸、盧、彭、濮、蜀、羌、微、髳等,商朝

結果:商朝戰敗,紂王自殺,商朝滅亡

牧野之戰,是武王伐紂的決勝戰, 是周武王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今淇縣南、衛河以北,新鄉市附近)進行的決戰。由於帝辛(商紂王)先徵西北的黎,後平東南夷,雖取得勝利,但窮兵黷武,加劇了社會和階級矛盾,最後兵敗自焚,商朝滅亡。故《左傳》稱:“紂克東夷而損其身”。

《詩經·大雅·大明》記載:“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史記·太史公自序》記載:“武王牧野,實撫天下。”

[山石揭秘]武王伐紂決勝之戰—牧野之戰


商朝自商湯滅夏建立,經歷六百多年後,傳位至第三十一位國王帝辛(商紂王)時,已是危機四伏。政治上帝辛耗巨資建鹿臺、矩橋,造酒池肉林,使國庫空虛。寵信愛妃妲己以及飛廉、惡來等一幫佞臣,妄殺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造成諸侯臣屬紛紛離叛。軍事上帝辛致力於用兵於東南夷族,雖然戰爭取得了勝利,俘虜了“億兆(上百萬)夷人”,帝辛也被譽為“百克(百戰百勝)”,但商軍主力遠征東夷,造成商都朝歌(今淇縣)空虛,無兵可守。

周本來是渭水中游的一個古老部落,居住於今陝西中部的一些地區,依靠優越的自然環境逐漸發展起來。到姬昌時,對內重用呂尚、散宜生、太顛、閎夭、南宮适等一幫賢臣,國力日強;對外姬昌宣揚德教,積極調停各方國間的爭端,使諸侯紛紛依附。

公元前1055年,姬昌出兵伐犬戎。翌年又討伐侵凌鄰國的密須,解除了伐商的後顧之憂。公元前1053年,姬昌出兵東向攻黎(山西省長治市西南);公元前1052年,攻邘(今沁陽市);公元前1051年,攻取了商王寵臣崇侯虎的崇國。這三場戰爭勝利後,周切斷了商朝同西部屬國的聯繫。同年,姬昌遷都於豐(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角),使國都不易受戎狄的侵擾並更有利於向東進兵。至此,姬昌伐商的戰略部署已經基本完成。

孟津之會:

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姬昌病逝,世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武王繼位後,以示仍秉承文王之天命,繼續利用商朝暫時無暇西顧的良機向東擴張。而此時的商朝發生了激烈的內亂。帝辛殺了叔父比干,囚禁了另一個叔父箕子,另一些被牽連的貴族如微子等則審時度勢,投奔了周國。武王無疑從來奔的殷商貴族那裡得到了不少朝歌的機密情報。時機已經成熟,武王決定出兵伐商,同時通知在盟津的與盟諸侯一起出兵。

[山石揭秘]武王伐紂決勝之戰—牧野之戰

姬發


伐商的戰略計劃是:趁商朝主力軍滯留東南之際,精銳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深入王畿,擊潰朝歌守軍,一舉攻陷商都,佔領商朝的政治中心,瓦解商政權,讓殘餘的商人及其附屬方國的勢力群龍無首,然後各個擊破。 《詩經·大明》 中記述此事,稱之為“燮伐(偷襲進攻)大商”,或“肆伐(快速進攻)大商”,和二戰的德國“閃電戰”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周武王親率戰車三百乘,虎賁(精銳武士)三千人,以及步兵數萬人,出兵東征。同年2月21日,周軍抵達孟津,與庸、盧、彭、濮、蜀、羌、微、髳等部族會合,聯軍總數達4.5萬人,不少方國的國君親自趕來。

聯軍於2月26日佈陣未完就下了雨,史稱聯軍共有“六師”。軍事史家推測,大概是三百乘戰車,三千名虎賁為一個“裝甲師”,為第一梯隊。其餘四萬多人分為五個“師”,在後面組成方陣,為第二梯隊。後來聯軍冒雨繼續東進從汜地(今滎陽市汜水鎮)渡河水(黃河,一說由孟津渡河)後,兼程北上,至百泉(今輝縣西北)折而東行。

27日清晨,在牧地,周武王莊嚴誓師說:“俗話說,母雞司晨,是家中的不幸。現在紂王只聽信婦人之言,連祖宗的祭祀也廢棄了。他不任用自己的王族兄弟,卻讓逃亡的奴隸擔任要職,讓他們去危害貴族,擾亂商國。今天,我姬發是執行上天的懲罰!……戰士們,努力呀!” 周軍將士們士氣大振,即為《尚書》所記載之“牧誓”。

[山石揭秘]武王伐紂決勝之戰—牧野之戰


28日拂曉,聯軍進至牧野。《詩經》記載:“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

朝歌方面,第一批緊急軍情前腳剛傳到,聯軍自己後腳就跟著來了,著實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朝歌城內沒有足夠的精兵可以破敵,而且也沒有可用的戰車,單靠步兵,很難和衝擊力強大的戰車陣相抗衡,更何況周軍士氣正銳。 帝辛驚聞周軍來襲,只好倉促武裝大批奴隸、戰俘,連同守衛國都的軍隊,開赴牧野迎戰。

《逸周書·克殷》記載 :周軍先由呂尚率數百名精兵上前挑戰,震懾商軍並衝亂其陣腳,然後周武王親率主力跟進衝殺,將對方的陣形徹底打亂。商軍中的奴隸和戰俘全無鬥志,紛紛倒戈,帝辛既然強迫這些奴隸和戰俘上戰場,自然會在後方以親信部隊押送,防範他們反叛或逃跑。這些少量忠心的禁衛軍,也是帝辛手中最後的底牌。然而前方的徒眾在周軍的強大沖擊下慌不擇路地往回跑,遭到了後方精兵的阻攔。好漢不敵人多,在人潮的衝擊下,這些武士也陣腳不穩。奴隸們為了逃命,加上被後面人潮推動,於是倒戈相向,亂打一氣。再加上身後聯軍的戰車、甲士、步兵一層層的進攻,帝辛的最後一道陣線也守不住了,不得不快馬加鞭,逃離戰場。商軍殘餘的抵抗仍然持續了一天,但已無力挽回局面。帝辛見大勢己去,返回朝歌,登上鹿臺,”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商朝正式滅亡。周武王趕到鹿臺時,用“輕呂”擊刺帝辛的屍體,並親自斬其頭顱懸旗示眾。另有一百多個商朝的大臣貴族被俘。他們將被帶回周京,作為武王祭祖的人牲被殺死。

[山石揭秘]武王伐紂決勝之戰—牧野之戰

紂王


牧野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先發制人的著名戰例,也是中國古代車戰初期的著名戰例。它終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確立了西周王朝的統治,為西周時期禮樂文明的全面興盛開闢了道路。牧野之戰中所體現的謀略和作戰藝術,也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後期會帶來更多的歷史知識喜歡的可以關注收藏一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