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从部级到副科,不屑政治游戏的天才少年

动动你的小手,关注 ,您的支持是我最好的动力哦!


才华,是职场最好的敲门砖。

科举,是隋唐以后,读书人展现才华、取得入仕资格的最好途径。

苏轼的横空出世,就是通过科举。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一篇名为《行赏忠厚之至论》的科考文章,刷爆了东京高层的朋友圈,一些重要人物纷纷为它点赞,它的作者、22岁的苏轼,也在一夜之间,为显贵圈所熟悉。

不久后的殿试中,苏轼经过政论、古籍、诗赋、策论等层层考试,高中进士。主考官欧阳修在读了他的大量文章后,忍不住发了个朋友圈:“苏轼,前途不可限量,我得为年轻人让路了!三十年后,再也没有人会谈论老夫,但都会记得他!”

要知道,当时的欧阳修,不仅是文坛泰斗,更是朝廷的知贡举,相当于高考的第一主考官,他以求才育才为己任,最看重经世致用的真才实学,他的一番话,无异于证明了苏轼的非凡价值,这轰动效应可想而知,苏轼的热度,蹭蹭蹭达到了顶点。

年少成名,未来可期,康庄大道,就在前方。

从此以后,他是否就凭借着满腹才华,一路畅通无阻,功成名就呢?

可惜,世上,没有不委屈的职场,对大文豪来说,也是一样。

苏轼的仕途,一开始走得很顺利,但他注定要走过命运的坎坷,才成为如今我们所喜爱的苏东坡。


苏轼:从部级到副科,不屑政治游戏的天才少年


01 才华杰出,终遇伯乐

苏轼一考而中,一中而成名,比一般人的起步,不知快了多少,比他老爸,就早了许多年,他的才华,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当然得接受教育。

唐宋八大家,苏家就占了三个,史称“三苏”,除了苏轼本人,还有他老爸苏洵,老弟苏辙,可见他老爸也是个才子,苏轼的启蒙教育,就来自他老爸。

老苏20岁时科举失败,就放弃了这方面的追求,直到母亲病故。子欲养,而亲不在,那种痛,是任何一个有情义的孩子都能感受到的,何况,对老苏来说,他还有另一种痛,那就是,没来得及让母亲亲眼见到,自己功业有成的那一天。痛定思痛的老苏,决定发奋图强苦读书,一定要考取个功名。这时他已经27岁了,于是后来欧阳修为他作的墓志铭,张方平的墓表,以及“三字经”中,就有了“(苏老洵)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的句子。

只可惜,直到四十岁,十二年间,他屡考屡不中,倒是把史书古籍读了个遍。他的苦读,没有敲开职场的大门,幸而开启了儿子的天赋。

老苏一边勤奋读书,一边教授自己的儿子,自己出门游玩的时候,就换苏轼他妈来教。《宋史》说,苏轼十岁时,对古今得失,往往能一语中的,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了,二十岁时,他已经通晓经书史籍,一天能写出几千字的奇文妙句。

苏轼除了接受家庭教育,还上了私塾小学。老苏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很英明,他知道自己诗词格律不行,于是将苏轼送到天庆观北极院,跟随道士张易简学习声律。我们现在知道了,苏轼的非凡成就主要在诗词,这段学习可以说至关重要。

苏轼被老苏调教,如今看来,还有一点特别值得庆幸。老苏虽然教的是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正统而深刻的为政之道,但他却极讨厌当时文章的华丽奢靡之风,而倡导文字的淳厚朴实,苏轼一以贯之,正好合了欧阳修的胃口。当时这位欧阳主考,正致力于文风改革,在考试中,对那些一味卖弄浮华辞藻,只知道堆砌典故,其实并没有什么真知灼见的学子,他是一定不会录取的。其实,这也是在他之前,宋朝科举的陈弊,也正是从前体制鼓励的这种文风,使得老苏那样的才子,屡考不中。在这一点来说,苏轼的运气太好了,如果不是遇到欧阳修,他的命运,大概率会和老爸一模一样,只能落寞地返回四川去。

有名师,自己也接受能力强,这就够了吗?肯怕不行,虽然苏轼天赋比一般人高多了,但也仍然需要刻苦。

他读书,用的也是最笨的法子,背,整本整本的背下来,更难记的,那就只能抄了,唯有这样,才能将那些典故牢记于心,这也是他后来向皇帝进谏,或草拟圣旨,引用历史典故,从不需要翻书的缘故。


苏轼:从部级到副科,不屑政治游戏的天才少年


才华,如果得不到赏识,得不到运用,那就没有意义了。屡考不中的老苏,这回也学了乖,上京前,带着两个儿子去拜访老朋友张方平。

张方平,前三司使,此时在四川任职。这人有能力,务实,也是文坛翘楚,还跟老苏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当他读老苏文章的时候,不免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也算得上是知音。见到苏氏兄弟,张方平私下出了几道题考他们,结果让他大吃一惊,他直接称苏轼为“国士”,直言两兄弟都会成就不低。于是他写了一封至关重要的推荐信。说它重要,一方面因为收信对象是欧阳修,而欧阳修与张方平是职场上的敌对关系,张方平这么做,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公心,另一方面,这封信让两兄弟跳过了乡试,直接进入了贡试。

收到政敌信件的欧阳修,果然热情接待了老苏,又把他介绍给枢密韩琦,后来老苏还认识了余靖、文彦博、富弼等一批顶级名臣,可惜,他们对他印象都一般般。最终给苏轼起到宣传作用的,还是欧阳修在本文开头的那些评语,这时苏轼经欧阳修录取,按当时规矩,可以算他的门生了。

苏轼仕途将要开始的时候,母亲病故了,按宋朝礼制,哪怕是贵为丞相,也要退隐守孝两年三个月,两年以后,才是他官场生涯的开始。这次回朝,他再次经历了考试,一次是考京都部务,一次是“制策”,也就是批评朝政,这是仁宗皇帝开创的考试,目的是为了求才,及激励公众舆论的风气,经大臣推荐的读书人都可以参加。苏轼取得参考资格,又多亏了他的老师欧阳修举荐,考完后,他的名字再一次名动京都,因为他拿下了制策的三等勋章,虽然是三等,可是放眼宋朝举办的二十二场制策考试,仅有吴育、苏轼、范百禄、孔文仲获得这个成绩,一、二等还从来没有人获得过,所以这三等也相当于一等了。

随后,苏轼又交了二十五篇策论文章,仁宗读了大喜,脱口而出道:“我为后代们找到两个好宰相了(另一个指的是苏辙,他也参加考试中了四等)!”

据说后来的神宗皇帝,如果吃着吃着饭,突然愣住了,筷子也停住了,那一定是在读苏轼的文章。可见,连皇帝都成了苏轼的铁粉了。

苏轼才华突出,但做官还得慢慢来。仁宗嘉估六年(1061年),他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有权连署奏折公文,相当于今天的副省长。

三年后,仁宗驾崩,英宗即位,英宗治平元年到三年(1064--1066年),苏轼任职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史馆,以后为父服丧。神宗时期,1069年,再次任职史馆,1071年1月,任奏院监官。

这十年,是苏轼最春风得意的日子。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他恰恰成名早,得到了京都高层的青睐,更得到了宋朝最大老板的欣赏,虽然做官从基层做起,但职位也不低了。这一切,跟他天赋异禀,后天又受到良好的教育,自己又肯努力肯钻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不无关系。正因为年纪轻轻,就拥有了较高的起点和平台,后来他才能在经过数次起落后,五十多岁时还能连升几级,走上权力的巅峰。


苏轼:从部级到副科,不屑政治游戏的天才少年


02 孤高耿直,祸至乌台

人生若能一路畅通,该有多好,但月满之后,注定还会有亏损。

苏轼的宦海沉浮,都源自于和另一个人的相遇,那就是宋朝名相王安石,当然,还得加上一个叫司马光的人。

1069年,丁忧归京的苏轼复职史馆,一切看上去,都和三年前没什么两样,他的政治人生,似乎就会这么按部就班的走下去。然而,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马上就要全面铺开,由此而来的政治风潮激流汹涌,既改变了苏轼的命运,也改变了大宋帝国的命运。

这一年,年轻的神宗皇帝即位不久,正是踌躇满志,想要一改国家贫弱的现状,建设出一个更可控更理想的王国:既有钱用,又权力集中。跟这一理想高度合拍的人,正是王安石,负责操盘的,也是他,所以史称这次变法为“王安石变法”,又叫“熙宁变法”。

变法历时十七年,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少弊端开始暴露了出来,一方面,国库仍然不充盈,老百姓的口袋也越来越空,国防依然薄弱,旧的顽疾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开始出现,宋朝前景依旧堪忧。另一方面,王安石新法集团对反对派集体棒杀,调的调,贬的贬,大清洗做得非常到位,其中欧阳修、张方平、司马光等人都已退隐。原本一场为了老百姓、为了国家财政的改革,却反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损伤了宋朝的百年基业,造成了政局的不稳定,是非功过,到今天都难以下定论。

不过在当时的神宗和王安石看来,反对派被赶出朝廷,改革派意气风发,各样工作做得风生水起,领导班子从来没有这样团结过,前景简直不要太好,然而就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插了进来。

那是苏轼,他一直反对新法,却在三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沉默,也许他也在观望,在思考,直到各种问题一个个暴露,他嫉恶如仇的天性终于爆发了。一连上了三道奏折反对新法。

第一道,《议学校贡举状》,反对老王同学的诗词无用论、乡试不用隐去姓名,以及,注意,这才是最重要的,以老王学术主张为烙印的全国统一教材。大老板一看,行,给你面子,乡试隐藏姓名就隐藏嘛,至于其它,还是按老王的。

很明显,这是大领导的避重就轻,但苏轼无疑得到了鼓舞,于是接着上了第二道奏折,《上神宗皇帝书》,直接请求废除变法。这次,领导决定沉默。

原本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深谙权术的人,都该明白,这是领导不愿意再谈论此事了,最明智的做法是就此打住,不要再拿鸡蛋去碰石头了,免得个人遭殃。但苏轼考虑的不是个人,而是社稷,清醒认识到变法弊端的他,又怎么可能藏而不言呢?

第三道奏折《再上神宗皇帝书》,不依不饶,又跃上了老板的桌子。幸得老板心地善良,脾气又好,这次,他还是沉默。

人生一向畅通无阻的苏轼,这次感到了深深的挫折感,郁闷不已的他,在熙宁四年的科举上,出了一道“论独断”的考题,这可有点明着攻击王安石的意思呵,改革派借着这送上门来的由头,趁机举报他在送父亲灵柩回乡途中贩卖私盐,最后结论虽是查无此事,苏轼的革命热情却大大地受到了打击。

这年四月,他请求外放得到了批准,被任命为杭州通判,人生的别一种滋味,即将呈现在眼前。随着他的离京,变法的反对声也越来越弱了。

到达杭州,令苏轼瞠目结舌的是,竟然有17000人等着他提审判决,其中多数都是穷苦的人民,有的在变法中,欠下债务偿还不起,有的因为穷,不得已偷摸盗窃,或贩卖私盐,有的……总之,百姓在朝廷的高压之下,疼痛呻吟,苏轼的一颗热血心肠,又开始激荡不平了,他时不时地抱怨几声,而这些“抱怨诗词”,被天南海北的知己们争相传播,令一些人感到了恐慌。

杭州任满(三年)后,苏轼相继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在密州,密密麻麻的蝗虫成灾,苏轼几个月奋斗在灭蝗第一线,终于将“犯罪团伙”打击成“散兵游勇”;在徐州,洪灾汹涌,他和军民一起,修防洪堤,堵大决口,改道引水至黄河,顺利地控制了险情。当一个又一个政报飞到朝廷,传到民间,皇帝满心欢喜,百姓满怀爱戴,另一些人却更加害怕了。

在湖州,苏轼遭遇了命运的重大转折点。他按例给皇帝写了一封感谢信,被有心人解读出了满腹牢骚,接着这些人又搜集了他的一些诗作,断章取义地解释出无视皇帝,蔑视朝廷等数重含义,更多的罪状一条一条被泡制出来,一场审讯已经无法避免,但神宗只同意传讯他,而不准批捕他,细微的差别,可见大老板对他的眷顾之心。

此后的四个多月,他被拘禁在御史台,因遍种松柏,又叫做乌台,接受审讯,差点被判死刑,牵连的官员多达39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被捕后,张方平与范镇等人想方设法营救他,他们都没有想到,苏轼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往往多亏了女人,这次救他于水火的,就是仁宗的皇后,如今的曹太后。她在临终前对神宗说,苏轼和苏辙中进士的时候,仁宗庆幸自己为后代找到了两位好宰相,我死了以后大赦天下,那些小人就不必赦免了,但苏轼一定要放过呀!孝顺的神宗果然听了太后的话,免了苏轼的死罪,将他以罪臣身份发配到蛮荒之地黄州,失去了权力,也失去了一切待遇。

刚吃过牢饭,又要千里跋涉,去尝尝远方的西北风,苏轼是不是就能收敛心性,重新做人呢?看人家写的诗就知道了: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借用少年贾昌斗鸡而得唐天子宠爱的典故,暗讽小人得志,这分明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呀!

请调杭州,到乌台诗案,再到贬谪黄州,苏轼遭遇了职场的第一次低谷,纠其原因,主要在二:

一是才华遭人恨。苏轼才华杰出,收获了一批铁粉,不是高层就是底层的民众,可以说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怎能不让人眼红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用这八个字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

二是性格不能忍。朱弁在《曲洧旧闻》中说:“东坡性不忍事,尝云: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他嫉恶如仇,遇到看不惯的事情,不吐不快,这就给了小人可以利用的机会。

在京城,以苏轼的文才,干国家图书馆的工作,那是绰绰有余;在地方,他对每一件棘手的事情,都处理得很好,说明他有当官的能力,但他缺少权术。他敢言直谏,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对国家和百姓来说是福,对个人来说,却是致命的弱点。

这样一个谋国不谋身的人,接下来的命运又会怎样呢?


苏轼:从部级到副科,不屑政治游戏的天才少年


03 随遇而安,再三起落

苏轼到现代还能圈粉无数,除了他不世出的文采,也跟他性格中的“随适”与“接纳”有关。

黄州有多苦呢?没地方住,那就自己盖房子呗,没钱用,那就自己种菜喽,苏轼做好了长期当农民的打算,此时,他给安家乐业的地方命名为“东坡”,自己则叫做“东坡居士”,“苏东坡”的名号就始于这里。

从京官到农民,能泰然处之的,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但苏轼适应的挺快的。黄州时期,他创作了很多出色的传世之作,也独创了东坡鱼、东坡汤等美食。懂得苦中作乐,日子和心情就都好过了,瞧瞧他怎么描述的:

“某现在东坡种稻,劳苦之中亦自有其乐。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

自我修养的同时,苏轼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来不曾退却过。一听说民间有杀婴的恶俗,他又坐不住了,提笔就给当地太守写了一封《与朱鄂州书》,请求政府制止,同时自己还成立了一个救儿会,邀请热心人一起加入,向有钱人家募捐,为贫穷家庭的婴孩提供帮助,在他看来,一年如果能救下一百个婴儿,也是莫大的喜事。

当苏轼习惯了这种生活的时候,命运的轮盘又飞速地转动起来,影响他命运的另一个女人登台了。

1085年,神宗去世,新继位的哲宗刚刚十岁,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她本就反对变法,趁机启用旧党,任命苏轼为登州太守,5天后,又将他召回京城,短短八个月时间,将他连升三级,从七品官员升至正三品翰林,后来又兼任经筵侍读,成了哲宗的老师,很有希望拜相。

按理,这样的时局变化是有利于苏轼的,经历过一次人生起落的他,也该老练一些了吧?只要他肯稍作改变,愿意按在位者的意愿来做事,青云直上指日可待,可苏轼,依然是那个耿直的苏轼。

司马光拜相后,完全废除新法。而此时的苏轼,却发现新法有些方面还是利民的,尽数废除也不恰当,于是他又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下,旧党也容不下他了。

苏轼也清楚自己的境遇,人家骨气上来了,再一次请求外放,事隔十五年,他又来到了杭州。

《宋史•苏轼传》说:

“轼稍自韬戢,虽不或柄用,亦当免祸。”

意思是说,您老人家稍微韬光养晦那么一下,就算得不到重用,也可以消灾免祸呀。可苏轼心里有杆秤,那就是百姓,对百姓有利的,他就维护,对百姓不利的,他就是舍了自己性命,也要尽力阻止,再大的权力,再多的富贵,也动摇不了这个信念。

这便是苏轼的第二次起落,原因与第一次背道而弛,是为了反对废除新法。

如果能在杭州待下去,对苏轼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他在那里和百姓相处如鱼得水。但,朝廷要用他的才干和品德,来钳制宰相,一纸诏书又将他召回了京城。

令人感叹的是,人生的起落并没有磨灭苏轼的本性,多少人在权力面前,愿意放下尊严,放弃自我,但他不愿意顺杆往上爬,不愿意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他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

于是,他顶着龙图阁学士(宰相)的帽子,被外放去干知府的活。只是,他没有想到,这次外放,最后变成了流放。

1094年,高太皇太后已逝,哲宗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力顶老爹曾经的变法主张,再度启用新党。而历朝历代,新旧更替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异己。

哲宗推崇新法,自然就恨反对新法的高太皇太后,连带着也恨苏轼,他将他贬到与辽国相望的定州,继而是更远的英州、惠州,最后是蛮荒的海外孤岛儋州(今海南)。圣旨一道接一道,官职一降再降,连他签署文书的权力都剥夺了。此时,苏轼已经是一个62岁的老人。

这该是最好的报复手段了吧?苏轼的政敌们没有想到的是,如此处境的他,依然乐呵着呢,他到处漫游,时而到寺院闲坐:

“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敛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温。”

时不时提着个酒壶,到处去串门,顺便写个景: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有的人面对苦难,早成了懦夫;但偏偏也有人,越经历磨难心越宽,任何时候都可以快意人生。

这就是他的三次起落,一切都有前因,也历尽了后果。

三年后,徽宗即位,有那么半年时间,由神宗的皇后,现任的皇太后摄政,她赦免了获罪的保守派旧臣,成了庇护苏轼的又一个女人。年过花甲的老人终于可以回家了。然而,刚到常州,他就一病不起,一代文豪,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人生,终年65岁。

如果说苏轼第一次被贬,是因为王安石得势,因为身在不同的政治阵营,那其实不足为奇,可第二次、第三次,是他同一阵营的司马光当权,他仍然以失败告终,这就让人叹息了。他的学问、人品、声望都让人敬佩,可他不吐不快的孤高气质,把他打造成了出色的文学家, 却注定不能让他,成为一个好的政客。

他的心,从来没有放在政治游戏上,这注定了他在职场上,没有成为最后的赢家。


苏轼:从部级到副科,不屑政治游戏的天才少年


04 苏轼职场通鉴

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曲折,颠沛流离,不光在新旧党争中受尽磨难,还在“乌台诗案”中入狱,几乎丧命,出狱后一贬再贬。悲伤吗?孤独吗?绝望吗?是的,可他没有像屈原一样自杀,也没有像陶渊明一样选择归隐,他到一处,就安心于一处,也造福于一处。可见,他是怀着兼济天下的信念的。

在登州五天,苏轼就废了官府低价收盐,居民高价买盐的“榷盐法”,也加强了那里的边防力量;

在杭州,他开仓赈灾,开医馆救人,修水利,治理西湖,灌溉农田,挖泥筑堤,建塔圈水,于是有了美美的生态成果——苏堤(苏堤春晓)和三塔(三潭印月);

在定州,他一个笔杆子管军队,既维修军营,关爱士兵,又整顿军纪,加强操练,还从家乡引来水稻,解决民众的吃饭问题;

在孤岛儋州,他救病医人,兴办教育,培养出海南第一个进士姜唐佐,蛮荒之地上终于有了文明的火种;

……

他为百姓不知付出了多少,但他仍觉得不够:

“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肌肤。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此种情操,让百姓深深铭感,他走的时候,

“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穆尔说:

“生命是单程路,不论怎样都不会走回头路。你一旦明白和接受这一点,人生就简单多了。”

苏轼肯定不知道穆尔的话,但他的人生,就是一条永不回头的单程路。他一生颠沛流离,考中,被贬,起用,被贬,调任,被贬……他只勇往直前,权力、富贵、名利,他都视如粪土,他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把热血洒在走过的土地上,把热情给了他深爱的老百姓。

在当时,他造福于民;在后世,他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唯独对他自己来说,他职场不顺,命运多舛。

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一路走来,历史的尘烟也挡不住他的光芒,不管是文人墨客,历代政客,还是如你我的普通人,他圈粉无数。


苏轼:从部级到副科,不屑政治游戏的天才少年

治理西湖


他在职场上,当然也仍给我们以启示:

第一,知识改变命运。

这是一句老话,千百年来的实践,又证明了这是一句无可动摇的真话。如果不是过人的才华,苏轼不会得到张方平的赏识与推荐,他不可能越过乡试,直接进入贡试;没有参加考试,他不可能过五关斩六将,脱颖而出;没有名列榜首,他不可能收获欧阳修、仁宗等一大波粉丝,也就不可能得到职场的高起点;没有最初十年的政绩,也就没有后来几位太后的庇佑,没有他在贬谪之中的再度升迁。

所以,无论在跨入职场之前,还是走上职场之后,我们都不要忘记修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出色的人,这是我们在职场上,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

第二,乐观助长人脉。

苏轼最初在职场上春风得意,靠的是才华和能力,后面一贬再贬,涉及的就不再是能力问题,而是站队问题。

遭遇了人生的挫折,很多人可能就破罐子破摔了,但苏轼并不,他随遇而安,顺势而为,充分发挥了天性里乐观的因素,依旧积极干事,将一个政府公务员的职责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神宗再度启用他,几位太后也在掌权后,尽力提拔他。

当我们遭遇事业低谷的时候,何妨也这样踏下心来做事,趁机磨练自己,等到合适的时机,也许我们也会获得别人的帮助,得到新的机会。

第三,锋芒不要太露。

苏轼的成就不在职场,而在社会,在朝堂上,他是不合时宜的,虽然他的人生舞台并非只有职场这一方天地,他以其他成就流芳百世,万人景仰,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对大多数人来说,不管多么有才华,还是要敛下锋芒,好好说话,平和做人,也许能少走很多弯路,工作变得更顺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