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凤翔祈雨,是科学还是神学

苏轼:凤翔求雨,是科学还是神学

苏轼:凤翔祈雨,是科学还是神学

@来源网络--龟裂


首先来概述一下这段历史,具体时间没必要说,记住当时的皇帝是宋仁宗就行了,他是一个很好的皇上,对苏轼也很好。一个好的皇上对一个人,尤其是像苏轼这样的人,的一生影响是很大的。就在那时,苏轼及第,为新科进士,当时他就21岁吧。皇上正准备封他做官,(是个很大的官,三品),可是,,,四川眉州,苏轼的老家,传来噩耗,说苏轼的母亲仙逝,按照当时的礼数,苏轼得回家守孝三年,那时候叫丁忧。三年很快过去了,苏轼一家也回到京城,一路上,苏轼看到了很多的流民百姓,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来地方做官,为民解忧。到了京城,皇上不愿意了,非要苏轼留在他的身边,于是就发生了下面这一段经典对话。

苏轼:“微臣有个乞求”皇上:“请讲”苏轼:“皇上放眼周边可以看到什么”皇上:“也就是皇宫而已”苏轼:“如果皇上让我到地方上去,皇上就能看到天下的百姓了。”魏征是唐太宗的镜子,苏轼就是宋仁宗的眼睛啊。于是苏轼就去了凤翔。

在凤翔,苏轼救了很多的流民,在那里苏轼并不是一把手,他上面也有人,就是那里的陈太守,陈太守是个武官,很粗鲁,一直都看不惯苏轼,就想法为难苏轼,适逢凤翔三年不雨,土地龟裂,百姓食不果腹。太守就想,让苏轼求雨啊!在老百姓面前,苏轼应了大家,这明摆着是在为难苏轼啊,苏轼心里自然也知道。苏轼回到家中,给妻子说了自己的难处,这时,苏轼的妹妹(认得)莲妹说了一句话:“于民为官,尽心而已,尽心而知天”,一语点破苏轼,苏轼便阅读古书,夜观天象,准备祈雨。祈雨这一说最早还是在《西游记》里看到孙悟空祈雨,可人家是神仙啊!

“这天上得云层状似棉花,显然在不断扩大,直向高出扩展变成高塔形状,又向横里扩展,按照历法书上的解释,此乃湿气不断蒸腾,以至旺盛的表现,也就是说近日必有大雨爆发”关键就在这里,这到底有没有科学道理呢,还是神学里的。据史料记载,祈雨确实有很多的成功案例,史书上记载的都是成功的,肯定也有好多不成功的,只是没记载罢了。祈雨成功,也很正常,其实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而来的,就好比现在的大数据统计,可以根据数据统计,从而得到一种规律,就可以预知未来了。

科学道理是存在的,就是统计规律,由统计得出的规律。像祈雨时候,烧香拜神,这都是形势罢了,意思意思就可以了,苏轼肯定也知道,哪有什么神仙,“做人事,知天命”,尽力就行了。

这也告诉我们,求神拜佛都不如靠自己,做事无论结局如何,尽力就行。

(以上历史属实,观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于事实相悖,定是笔者的不足。)

“插播”一篇文章,是苏轼祈雨成功所作。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志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