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春光阡陌間——汝城有力有序有效推進雙季(早)稻種植走筆

廣袤沃野,阡陌之間,人影匆匆,機聲隆隆,“鐵牛”駛過處捲起層層“泥浪”……連日來,汝城各地一幅幅緊張有序的春耕圖景躍然在目。驚蟄春雷響,農夫閒轉忙。疫情形勢轉好,春耕已至,汝城縣勤勞的農民走進田間,播下一粒粒種子,播下豐收的希望。

不负春光阡陌间——汝城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双季(早)稻种植走笔

驅動:惠民激勵 催熱農事

“今春雖有疫情,但政策好,我準備大幹一場。”3月19日一大早,暖水鎮種糧大戶鍾會芳冒雨來到了東村村早稻基地,田地裡耕地機正來回穿梭。鍾會芳告訴筆者,今年在鎮政府及村裡的幫助下,他已經流轉土地280畝種植雙季稻。縣裡出臺的政策也很給力,按照每畝400元來算,到時僅獎補就有11萬元之多。“誰能不心動?鎮裡會算賬的種糧戶有一大把。”暖水鎮組織委員胡孝銀說,從縣裡出臺政策後,經過鄉村宣傳發動,當地群眾“單改雙”種稻熱情空前高漲,包含鍾會芳在內的種植大戶就有十多戶。迄今該鎮完成落實早稻面積1946畝,佔計劃面積65%。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雖然突發的疫情給今年春耕生產帶來了諸多挑戰,但春光不等人,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尤為重要。3月13日,縣委召開專題會研究,在惠農政策上進一步細化強化,規定糧食種植獎補側重雙季稻種植,500畝以下每畝獎補400元,500畝及以上每畝獎補500元。按任務大小給予各鄉鎮10萬元和20萬元補貼,保障基層專項工作經費。縣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張世平介紹,防疫特殊時期,在政策的強力驅動下,全縣各鄉鎮種植早稻積極性普遍提升,有望完成全年雙季稻種植任務。

不负春光阡陌间——汝城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双季(早)稻种植走笔

聯動:幹群攜手 合力推進

“這樣的天,你們還來了?”3月18日晚上八點多鐘,電閃雷鳴,大雨瓢潑,在大坪鎮最為偏遠的坪灣村灣裡組,當鎮黨委副書記朱承軍等人渾身溼漉漉推門而進時,正在等待上夜間課堂的村民忍不住說道。

“父老鄉親久等了。”一句簡單的開場白,朱承軍等人就直奔主題,開始雙季稻擴面穩產宣講。儘管因為停電只能開著應急燈室內有些昏暗,但鄉親們還是全神貫注聆聽,時不時提問。當晚,14戶村民報名種植雙季稻,落實面積92畝。為了推動雙季稻種植,該鎮140多名鎮村幹部白天到戶走訪、到田間地頭指導,發放資料,問計問需,幫助解決問題。到晚上也閒不住,以自然村為單位,開辦夜間課堂和板凳會。對農戶落實春種,跟緊跟進,落實落小。據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何海英介紹,該縣在抓牢農村防疫的同時,主動出擊,結合“大包乾、大走訪、大問計、大排查、大化解”五大行動,多種形式加強政策宣傳解讀,把早稻種植任務分解到村組、農戶和地塊。全縣上下正擰成一股繩,有力有序推動雙季稻擴面積。

不负春光阡陌间——汝城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双季(早)稻种植走笔

牽動:精準施策 搶時穩盤

“集中育秧能減少人員聚集,還能保證早稻壯苗移栽,減少爛秧。”在井坡鎮大村村育苗大棚裡,種糧大戶歐文清正在忙著浸種、催芽。今年,經過鎮村幹部的耐心講解和政策宣傳,他承包了村裡1200畝稻田種植雙季稻,面積比去年增加了200畝。歐文清告訴筆者,早稻育秧從浸種到催芽需要24個小時,目前大棚內共有5臺專業浸種催芽設備,每天可以育種1000公斤,能滿足500畝種植需求。在承擔縣裡定點集中育苗任務的同時,他主動向周邊農戶提供早稻育苗、插秧、收割等“一條龍”服務,帶動一些缺技術、缺勞力的老弱病殘農戶跟種,一起恢復早稻生產,擴大早稻生產。

不负春光阡陌间——汝城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双季(早)稻种植走笔

為保障不誤農事,全縣還做好了農資供應、農機作業、技術指導、信貸支持等各項措施,全力遏制耕地拋荒、推動“單改雙”、減少一季稻插花,以硬核措施牽動“三農”,確保全年糧食生產穩定。

汝城的廣袤田野,隨著疫情霧霾的逐漸散去,正綻放出新的希望。據瞭解,截至3月19日,全縣早稻生產面積已落實2.6萬畝,佔全年計劃的68.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