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戰片裡,戰機擺脫導彈時在山中飛行,接近山體時拉高,導彈撞山爆炸,這現實嗎,為什麼?

jinye1


現實中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為在現實中戰機發射導彈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都會距離目標很遠的地方就發射了,而這個距離一般都是十多公里或者更遠,所以一般情況下,空戰的並不會像電影中表現得那麼激烈。

比如美國目前裝備的AIM-120中距離空對空導彈,最大射程就達到了120公里,敵機在發現目標之後,就會在120公里以外就會發射導彈攻擊你,在這樣的距離下你說戰機一邊機動一邊撞山?這種情況可能麼?想一想就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在戰機進行近距離空戰的時候,導彈從發射到命中也只有短短的幾秒事件,在這幾秒時間裡,戰鬥機也基本上沒有多少機動的時間,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出現接近山體時拉高,然後導彈撞山爆炸的情況出現。

因為導彈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一般都是3馬赫左右,戰機根本就沒有時間拉起來,就會被導彈擊中。

所以在實際空戰中,戰鬥機在遇到導彈鎖定之後,一般情況下是採取拋射干擾彈,然後做左右機動,通過山谷的複雜地形來干擾敵機雷達的方式躲避打擊,但絕對不會向上拉起來,因為一旦戰機拉起來了,就會更容易被敵機發現和鎖定,就更容易會被擊落。

此外在一般情況下,現代噴氣式戰鬥機的飛行速度都特別快,在山谷中進行貼地飛行的時候,只要一個輕微動作就有可能會撞到山上,所以別說機動了,就算是照直線飛,都會很容易出現墜機的事件。

因此,在美國好萊塢電影中之所以會出現戰鬥機在峽谷中反覆追擊和躲避導彈的鏡頭,實際上只不過是出於對電影情節上的需要罷了,拍這些盡頭的目的,只不過是為了調動觀眾的緊張情緒,而不是真實的空戰就是這樣。

其實電影中的空戰鏡頭和飆車鏡頭的意思差不多,只不過是工具有所不同而已,你要是在現實中像拍電影那麼飆車,別說一條路開下來,大多數時候開上兩分鐘,你就要麼撞車,要麼翻車,根本就不會像電影鏡頭那樣瀟灑。


落下m


空戰片中,戰機發現自己被導彈鎖定以後,急忙壓低飛行高度在山間穿行,並且儘可能的靠近山體,在導彈即將來襲的時刻,拉昇讓導彈躲閃不及撞在山上。



這是可行的,但是,可行性高達史無前例的0.257%。

首先,戰機在低空飛行的時候風險是極大的,因為你不知道前方會出現什麼障礙物,而且指望躲導彈那麼就證明,飛行速度少說也得有一馬赫,


一馬赫的速度就是每秒340多米,而且在低空由於戰鬥機的雷達普遍下視能力較差,而且地面的雜波極其嚴重,雷達在這個距離上表現非常糟,也就是說在飛行過程中,只能依靠飛行員的眼睛來確保前方並沒有障礙物。

還是那句話,一秒三百米,等你反應過來已經涼了。

第二,為什麼要在山地打空戰,你的飛行高度有那麼低嗎?如果不在山裡打空戰,你來得及麼?空對空導彈的速度,要是不能把戰鬥機吊起來打他都不好意思出門

第三時間把控能力要求及為精準,早一秒的導彈能反應過來,遲一秒的戰機拍山上的

第4點,在戰爭中為了確保毀傷率,所以通常會兩枚導彈攻擊同一個目標,而這種大仰角機動,將會導致速度急劇降低,等於1塊靶子。(俄羅斯蘇30戰鬥機被aim120-c-5鎖定,但是做30件的利用,其優異的機動性能甩掉的一枚導彈)

所以說,那情況就有可能發生的不可能事件,就跟如果戰機的機動性足夠強的話,他完全能夠像上面這張圖一樣各式各樣的,超機動的躲導彈。但是但是可能嗎?你能扛得住嗎?

發現自己被鎖定了,老老實實的扔熱誘餌就得了,然後趕緊機動接著祈禱,甭管什麼基督和瑪利亞上帝佛祖觀世音的,有一個算一個,萬一準了呢?


(當然了,還有一個更安全選擇,那就是直接跳傘....


嘯鷹評


這一幕是正常的,以電影《空天獵》為例,中國空軍派出的殲-11雙機在作戰中為了避免被對方遠程警戒雷達探測到,降低飛行高度進行低空突防,沒想到卻遭到地面薩姆-6防空導彈的攻擊。

薩姆-6導彈是一款比較經典的防空導彈,採用固體衝壓一體化發動機,發射時固體火箭發動機首先工作,將導彈速度提升到1.5馬赫,然後衝壓發動機接力,將導彈加速到2馬赫以上,最大射程為25千米,對於低空飛行的殲-11戰機來說是頗具威脅的。

面對薩姆-6防空導彈的突然攻擊,中國空軍殲-11戰機主要採用兩個措施:第一,俯衝加速。第二,利用地形進行擺脫。在電影中,殲-11戰機發現來襲的薩姆-6防空導彈後,馬上進行加速俯衝,用飛行高度換飛行能量,讓戰機很快就突破超音速,延長導彈追擊時間。

當然,加速跑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畢竟薩姆-6防空導彈的最高速度已超過2馬赫,仍然可以追得上殲-11戰機。所以,殲-11戰機馬上採取第二個措施,巧妙利用山坡地形,引起薩姆-6導彈撞山墜毀。

薩姆-6防空導彈之所以會撞山墜毀,主要是因為它“聰明過頭”。要知道,薩姆-6防空導彈採用的是末端雷達半主動制導,追擊作戰時使用比例導引法。比例導引法的意思就是薩姆-6防空導彈在目標背後進行追擊時,如果發現目標進行拐彎等機動,它不會傻傻的按照目標原來的飛行軌跡進行追擊,而是會走捷徑,抄近道直奔目標,這樣往往可以嚇目標一大跳,成功攔截目標。不過,薩姆-6防空導彈在抄近道時並不會理會近道有沒有“陷阱”,電影中的薩姆-6防空導彈正是在抄近道的過程中一頭撞上了突出的山脊。

除了引起防空導彈撞山,傳說中戰機還有一種戰術可以用於應對來襲的防空導彈。資料顯示,美軍有一種比較奇異的“對沖戰術”。那就是在戰機航電系統提供相關數據下明確來襲導彈的速度、方位時,假如判定戰機無法跑得掉,那麼戰機此時不是加速逃離來襲導彈,而是加速衝向來襲導彈,在極近距離內和導彈擦肩而過。此時戰機和導彈的相對速度往往會超過導彈的最高迎頭攻擊相對速度,等到導彈好不容易拐彎調頭飛回來時,戰機早已經逃之夭夭。


科羅廖夫


根本不現實!這不是拍電影、玩特技!為啥說不現實,其實電影裡面導彈在山中飛行,一般情況都是指的巡航導彈,巡航導彈的飛行速度低,而且離地面也比較低。但是飛機要躲過去,難度非常大,幾乎不可能!

飛機一旦被巡航導彈鎖定,生還的幾率極低

大家都知道,巡航導彈通常採用慣導、地形匹配製導、GPS制導和景象匹配製導等組合制導方式。命中精度非常高,達10—30m,因而可以有選擇地攻擊高價值的目標。且可實現隱蔽飛行、繞道飛行,有效攻擊目標。空中的飛機一旦被鎖定,想逃脫巡航導彈的追擊,非常難,除非干擾它的GPS定位系統。

現在的巡航導彈制導更先進,想解除鎖定,想法有點天真

目前比較先進的巡航導彈,在制導方面,導彈依靠其前端的雙波段導引頭搜尋目標。導引頭內的主動尋的制導裝置可在需要“開工”時1秒內啟動,發射探測敵方目標的信號並接收反射信號。這種導引頭內還有一種被動制導裝置,它能根據敵方武器裝備發射的脈衝式雷達波搜尋目標,所以一旦被鎖定,在高超的飛行技能也無濟於事。

飛機體積比巡航導彈小很多,想接近山體時拉高,不可能。

軍迷朋友們都知道,巡航導彈可以低空飛行,比飛機能低很多,飛機只要能在山中飛行,巡航導彈肯定也可以。再說了飛機體積比巡航導彈大多了,說不定不躲過了“頭”,飛機尾部就被導彈擊中。

總結分析:筆者認為,這種想法實現可能性比較小,除非飛機干擾巡航導彈的定位方式,要不靠飛行技能逃過導彈追擊,讓導彈撞山體爆炸,有點不現實。


深山利劍


電影中經常出現這種情節:一架戰機被導彈鎖定,戰機始終無法擺脫導彈的追蹤,關鍵時刻前面有座山,戰機直奔而去,接近山體時迅速拉高,導彈速度快,來不及反應撞山爆炸,戰機脫險……可以肯定的是:這架戰機的飛行員,一定是主角。

理論上,這種情況是可能出現的;現實中,至少還沒有任何權威資料、信息記錄過有這種事情發生。也就是說,電影中的情節根本就沒有事實依據,全是憑導演那腦袋想出來的。


採取干擾措施、機動擺脫,方為上策。僅憑飛機的速度、機動性,那就祈禱上蒼吧

戰場上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幾率無限接近於零。僅憑戰鬥機的速度、機動性,想要擺脫尾襲的導彈,那難度可不是一般的高。截止到今天,僅美國的SR—71高空高速偵察機,可以“無視”導彈的尾襲——根據官方資料,其曾被導彈多次攔截,但無一被擊落。SR—71的最大飛行速度達3.35馬赫,而且能以3馬赫的速度進行長時間飛行。

SR—71憑藉其出色的性能,在各國上空可以說是“光明正大”的進行偵察——包括前蘇聯在內多國的雷達在幾百公里外就能發現它,就是打不下來。SR—71擁有的“雙三”標準,至今還沒有第二款戰機能夠達到。

SR—71“黑鳥”高空高速偵察機

現今,隨著導彈技術的快速發展,導彈的性能在不斷的提升。尤其是在速度、機動性這兩方面,戰機根本就無法與導彈相比。但是並不是說戰機對於尾襲的導彈就沒辦法擺脫,現代戰機針對來襲導彈有多種干擾措施,包括:紅外干擾(熱誘彈——針對紅外製導導彈)、電磁干擾(鋁箔——針對雷達制導導彈)等。實施干擾、機動擺脫,這需要飛行員具有準確的判斷、果斷的行動能力。




釋放紅外干擾彈,是對付紅外製導的導彈最有效的方法

鎖定不等於摧毀,但是能夠成功擺脫導彈威脅的幾率並不高。戰場上能夠做的事就是:儘可能的先敵發現、先敵攻擊。真要是被導彈在屁股後面追著打,那隻能是自求多福了——敵人絕不會傻到像影視導演那樣,只發射一枚導彈。


強如美國的F22,也怕導彈鎖定。圖為美國F22戰鬥機釋放干擾彈


儒道之主


作為dcs玩家的看法:這是很現實的。

1、不管是紅外製導還是雷達制導的導彈,目標要在導引頭掃描範圍內才能攻擊,目標超低空鑽山後,由於山體遮擋,導引頭無法鎖定目標,自然打不中了,地空導彈更容易被遮擋;

2、導彈追飛機不是直接對著目標飛的,會有個提前量,空空導彈一般在4馬赫左右,目標飛機向下俯衝,追他的導彈意味著也要向下俯衝,而且角度更大,速度還是目標飛機的幾倍,導彈自然容易撞山;

3、地面雜波很多,導彈自上而下發起攻擊容易被雜波干擾,目標飛機配合干擾彈和箔條,有很大幾率讓導彈脫鎖而撞山;







飛二毛


還是有可能的,只不過這得飛行員水平很高的情況下才能辦到!導彈從識別戰機轉彎需要反應時間(戰機是主動轉彎,導彈是被動追擊轉彎),在同樣反應時間裡速度越大的一方由慣性產生的制動距離越遠。導彈的速度比戰機來得快得多,這使得導彈的轉彎半徑就會比戰機來得大。一旦戰機突然轉向,導彈必須繞前飛個好遠的距離才能調頭回來,而這時候很可能就得要撞山了。

正常來說,戰機的速度大約是2倍音速左右,大約是每秒730米,導彈的速度則在3.5~4.2倍音速左右,大約是每秒1200~1500米。由於在山體裡機動,受氣流影響,戰機的速度會降到1倍音速以下,大約是300多米。如果兩者同時轉向,裝備矢量發動機的戰鬥機響應時間是0.2秒,也就是說慣性轉彎距離是60米;而導彈的響應時間則是0.22~0.3秒左右(導彈輕),0.22*1500米等於330米(導彈速度大)。

其次,戰機是人工駕駛,導彈是無人控制,所以導彈是無法提前預判戰機即將轉向的,正常來說是跟蹤戰機尾焰來實現,戰機轉彎與否導彈並不知道,只有尾焰離開導彈跟蹤方向後才會發覺轉向。空空導彈的誤差範圍大約是10~60米左右(破片殺傷),也就是說,戰機在極速轉彎的時候,導彈並不知道,只有尾焰離開10米以上的時候導彈才會覺察出來。10/300米,等於0.033秒時間,1500米*0.033秒等於50米。

所以,綜合計算導彈的轉彎半徑會比戰機多出來380米左右的距離。如果戰機駕駛員能夠把握住機會在距離山體380米內極速轉彎確實是可以讓導彈炸山引爆的。


優己


先來說一下戰機是怎麼發現被導彈鎖定的,通常在現代戰機上都會有個雷達告警系統(RWS),不過這玩意針對的主要是主動/半主動雷達制導導彈,當戰機被對方的火控雷達或者導彈導引雷達鎖定後,就會通過座機發出信號告知飛行員;不過雷達告警系統(RWS)對於被動制導導彈是發現不了的,比如紅外製導導彈,但是被動制導的導彈打擊距離通常比較近,需要在十公里或者幾公里內鎖定目標,中遠程打擊同樣需要複合制導,不過據說有個叫紅外告警的東西,可以告知飛行員高速靠近的目標!

再回到問題,現實中的戰機能不能靠機動性來擺脫導彈,或者像題目說到的那樣讓導彈撞山呢?額,不敢準確的說一定可以,只能說有一定的概率,並且這個概率不會很大,首先,對於空空導彈來說,根據發動機的工作時間去分,在它的全射程內包括不可逃逸區和非不可逃逸區,顧名思義,在導彈的不可逃逸區無論怎麼機動,戰機也是躲避不了導彈鎖定的,下場基本上就是被擊落,因為此時導彈的發動機仍處於工作狀態,不管是速度還是機動性,都不是戰機能相比的,尤其是機動性,飛行員能承受的極限過載不會超過9個G,但是對於導彈來說,輕輕鬆鬆就能達到30個G的過載!


所以,在不可逃逸區戰機想靠自己的機動性使導彈撞山完全是想多了,再說了,導彈根本不會完全跟著飛機的軌跡去飛行,而是有個攔截半徑的,導彈的攔截半徑遠小於戰機轉彎半徑,就相當於“抄近路”去攔截戰機差不多,不然,你以為導彈的大過載機動是擺設麼?不過,當導彈的射程已經達到全射程的1/2或者2/3的時候,發動機就會因為燃料耗盡而不再工作,此時的導彈完全是依靠慣性在飛行,是一個減速的過程,並且空氣的密度越大,導彈減速就越嚴重,而在這個導彈依靠慣性,飛行到最大射程的階段被稱為非不可逃逸區,在非不可逃逸區戰機是有一定概率依靠自身的機動擺脫導彈的,至於讓導彈撞山這樣的騷操作,如果當時導彈能量損耗已經非常嚴重了,做不出高機動動作,還是有可能的吧!

因此,戰機能不能擺脫導彈,就看此時是不是在導彈的非不可逃逸區了,當然了,以現在的空空導彈技術來看,基本上都能做到在不可逃逸區就把戰機幹下來,不會給機會讓你飛到導彈發動機耗盡燃料的,電影裡的劇情大家看看就好,你要是跟現實混在一起你就輸了,畢竟現實中可沒有主角光環!


哨兵ZH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電影本身角度出發去看待下。要知道《天空獵》這部電影可不單單是大明星李晨導演的一場電影,同時還是中國空軍政治部指導的一部空政類型的電影,也就是說影片中有不少鏡頭雖然驚險刺激,但其確實是根據現實情況而拍攝製作的,並不單單是為有鏡頭感。所以說,其影片中出現的戰機迅速拉昇,誘導導彈擊中山體的情況,在現實中也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

當然,也僅僅是從理論角度有可行性,如果是現實從操作的話,將會面臨極大的風險,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戰機被導彈擊中,嚴重點造成機毀人亡。第二種情況,那就是戰機來不及在短時間內迅速拉昇,最終導致戰機撞到山體。這樣一來,即便是導彈不能擊中戰機,戰機也會出現機毀人亡這樣的悲劇。

當然,出現那樣高難度的危險動作,只能是在緊急情況下。而之所以那樣做,目的就是為讓導彈系統來不急反應,從而最終撞向誘導目標。這其實就和戰機遭到攻擊,釋放誘導彈是一個道理。


軍武視界


說實在的不太現實,因為導彈機動性比飛機好,在已經鎖定的情況下,導彈會追隨飛機而不是沿慣性飛行,也就是說導彈會越來越接近飛機航跡,飛機能繞過障礙導彈也能。如果飛機要在飛行過程中把山剛好切入導彈引導航線,我認為這超過了飛行員大腦的運算能力。

不過類似事情倒發生過,國土防空作戰中臺灣偵察機曾引誘我軍圖-2截擊機撞山,因為圖-2雷達不好,臺機越過山頭後圖-2的雷達把山頭當飛機鎖定了。

我看到這個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這個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