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焚書坑儒”,也不能證明秦始皇反對儒家

秦始皇“焚書坑儒”,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據說,始皇帝對於“武以俠亂禁,儒以文亂法”非常反感,於是焚燬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另外收盡天下的兵器,鑄成十二個大銅人。這樣看來,儒家在秦代確實經歷了大浩劫、大敗退,直到漢代“獨尊儒術”才逐步走向復興。

即使“焚書坑儒”,也不能證明秦始皇反對儒家


不過,隨著一些史料慢慢被髮掘出來,“焚書坑儒”一事也有了越來越多的解讀。現在比較一致的觀點是,焚書主要是焚燒縱橫家的一些著作以及秦以外其他國家的史書,這個很容易理解。留下其他國家的史書,等同於留下了齊、楚、燕、趙、魏、韓復國的種子,也留下了他們的精神傳承,始皇帝剛剛一統天下,六國遺民無時無刻不想復國,這個時候肯定不能留下他們的史書;縱橫家的著作就更不能留了,這是禍亂中原的毒藥。除了在春秋戰國這個特殊時期比較有市場外,其餘朝代都視縱橫家如瘟神一般,沒有哪個朝代會允許縱橫家著書立說。


即使“焚書坑儒”,也不能證明秦始皇反對儒家


至於坑儒一事,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集中處決了一批術士。這些術士或是主動,或是被逼為秦始皇煉丹,他們知道煉丹不成肯定要被殺頭,於是私底下合計私吞煉丹經費,一起跑路。後來被告發,始皇帝一怒之下,全城搜捕相關人等,一起處決了400多人。

既然焚書坑儒有了很多新的說法。我們也應該重新評判一下秦始皇對儒家的態度。秦朝的治國之道多取自法家,這是為了加強集權,用嚴苛律法打擊六國遺民和舊貴族。同時,秦國強盛始於“商鞅變法”。老祖宗用的是法家的理論,秦始皇想要改,也只能慢慢改,歷史的慣性不是鬧著玩的。所以,秦朝用法家治國也是順應時代趨勢的。


即使“焚書坑儒”,也不能證明秦始皇反對儒家


法家治國,是不是一定就反對儒家呢。作為法家中人,尊法家貶儒家是應有之意,一山肯定不能容二虎。那麼,秦始皇自己的態度呢?其實,早在焚書坑儒以前,秦始皇對於儒家是持歡迎態度的。當然,歡迎的是儒家的禮樂制度,也就是帝制神學那一套。儒家這一套學說,能夠完美地證明秦始皇地位的正當性和權威性,這是他急需的。秦始皇反對的是孟子“民貴君輕”的那一套。早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建立秦帝國的第三年,他就召集齊魯之地的儒生,進行“泰山封禪”儀式。“泰山封禪”雖然不是儒家首創,但是經過孔子傳承和發展以後,實際上也變成了儒家的禮樂文明。所以,接受“泰山封禪”,從很大程度上也表明了秦始皇對待儒家持開放的態度。“焚書坑儒”這一事件,即使真的是坑殺儒生,事情的實質也更像是對儒家的一個警告,而非全盤否定。

即使“焚書坑儒”,也不能證明秦始皇反對儒家


​在現在的史學界,很多時候把秦漢作為一個時期來討論,說漢朝是秦朝的延續和發展,其實也不為過。秦始皇對待儒家的態度上和漢武帝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即:凡能為我所用的我都歡迎,凡不為我所用的我都禁止。帝王心術本就不是什麼新鮮事,歷朝歷代都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