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祠堂在南方司空見慣,在北方卻難得一見?

為什麼祠堂在南方司空見慣,在北方卻難得一見?

祠堂的由來

在中國古代儒家倫理中,家族觀念深刻,往往每個村落多有建立祠堂用於自己家族祭祀祖先。

古時修建祠堂有等級之限,民間不得立祠。到了明代嘉靖“許民間皆聯宗立廟”,民間祠堂始興盛。但說辭有講究:只有做過皇帝或封侯過的姓氏才可稱“家廟”,其餘稱宗祠。

祠堂的用途

除了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祠堂還具有多種用處。宗族中各房子孫平時有紅白喜事時,便利用這些寬敞的祠堂作為活動之用。

另外,族人有時為了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利用祠堂作為大家會聚的場所;

族長可在祠堂行使族權,凡族人違反族規或者行事有傷民風民俗,則在這裡被教育與受處理,直至驅逐出宗祠,所以祠堂也有了道德法庭的作用。這不,前不久本地有一男子搞婚外情,曝光後其妻想不開自殺,這事法律不好管,這時宗祠的作用便顯現出來了,該男子被族人押往祠堂,面對眾人,下跪受罰,懺悔立誓。

有的宗祠還附設學校,族人子弟就在這裡上學。筆者兒時的小學,就是祠堂改建,臺階那個多呀,是裡三層外三層。

為什麼祠堂在南方司空見慣,在北方卻難得一見?

那為什麼南方宗祠隨處可見,而北方就很少見呢?

到過南方的朋友都知道,不管是城鎮還是鄉村都建有祠堂,基本上一個小小的村落就有好幾座。不過,這種南方很常見的宗祠,在北方卻難得一見,這是為什麼?

一,北方多戰亂

中國古代,基本是以北方黃河流域為圓心向外擴散。北方地區自古以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相對應的,也是戰爭頻發地,改朝換代、軍閥混戰,百姓傷亡無數,建築也經常被毀,很多東西都沒能保留下來,包括宗祠。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抒發的是家國情懷,但無意間我們也可以看到戰亂與宗祠的關係影子: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二,北方人口混居

因為北方、中原多紛爭,人口轉移不斷,不同地方甚至不同民族的人混居在一起,長時間發展下來,自然宗族觀念傳統也就淡薄許多。人口交融、混居使得原有地區的宗族結構日漸瓦解,宗族觀念一點點的被磨滅,宗祠也就漸漸減少;

南方特別是嶺南遠離政治中心,開發時間晚,戰亂相對少,反而保留下來了很多傳統的東西。保留與穩定的結果就是沾親帶故,所以有時在某些鄉村甚至於每個村民說不上三代以上,都有裡裡外外的同宗同族關係。筆者這裡就經常可以見到某個村子的人都只有一個姓氏,對方一說姓什麼,我們自然反應:哦,你是哪個鎮或者哪個村的。答案也經常八九不離十。

為什麼祠堂在南方司空見慣,在北方卻難得一見?

三,人禍

建國後特別是60、70年代的各種政治運動中,北方地區的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爛,或者改造成了辦公場所與其他用途。祖宗排位包括藏於其中的家譜皆被焚燒破壞,如今北方已難見祠堂,年輕一輩甚至不知祠堂為何物。既然少見少聞,也就自然無增建、擴建的動作。而南方浙江、江西、湖南、安徽、兩廣、福建等省份,相對受影響較小,或者波及面積有限,較多的祠堂得以保存。經濟發展後,新建或擴建的情況也就再自然不過。

這是筆者的一點愚見,有不對處,您儘管噴。但,必須要強調的是,北方宗族觀念淡薄,或者宗祠少,並不代表北方人忘祖忘根,只能說歷史的發展不以人的意願為前提,包括祠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