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杭州和青島哪個更宜居?

寶貝BigFat

青島是社科院評選出的40個宜居城市中指數分最高的城市,這是通過60多項指標綜合評分而得出的結果。其中包含了經濟、醫療、教育、交通、氣候等等很多方面。昆明是著名春城,均溫和氣候條件十分優越,但昆明相比青島杭州的最大劣勢就是地理位置過於偏僻,而東部是各種資源都最具優勢的區域,住在東部,海陸空交通都很便利。


杭州和青島的對比,杭州勝在經濟層面,杭州民富,經濟總量高,但是房價物價也高,領先青島的優勢因為房價問題而大打折扣。杭州民營經濟發達,青島高端國企眾多,杭州有浙大這種國內頂尖名校,青島雖然沒有哪個高校如此強大,但是211高校數量更多,本科院校總數更多。青島雖然是沿海城市,但是潮溼度還沒有杭州高,同時因為特殊的地位置,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杭州去年入夏40度熱翻遊客的那段時間,青島這邊還穿著T恤,同年青島成為網友投票選出的十大避暑聖地。至於冬天霧也好,霧霾也罷,青島杭州都是半斤八兩,誰也不如昆明。



子夜的風

這還用說?當然是昆明!昆明,雲南省省會,具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是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同時也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遊城市。

昆明地處

雲貴高原

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瀕滇池,三面環山。屬於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於受印度洋西南暖溼氣流的影響,日照長、霜期 短、年平均氣溫15c。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不嚴寒,四季如春,氣侯宜人,是極負盛名的“春城”。每年的12月到來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風的 紅嘴鷗,萬里迢迢地從遠方飛來,落棲在昆明城中。 

昆明市域總面積約

1556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約180平方公里。總人口667.7萬。全省26個民族在昆明都有居住。

  昆明還是

自然景觀

和人文景觀的薈萃之地。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地質結構,為昆明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蹟和風景名勝。昆明市是一個發展中的國際旅遊城市,目前已形成了以世博會為中心的集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為一體的多功能的四季皆宜的旅遊勝地。

  昆明市是雲南省的交通樞紐、通訊中心及中國面向東南亞的口岸。昆明機場是中國五大國際航空港之一,有飛往仰光、曼谷、新加坡等的6條國際航線、通往香港的一條地區航線及通往國內各大中城市的約

40 條航線,以及省內的7條航線。現有昆明至成都、昆明至貴陽、昆明至河口等12條鐵路干支線,還有昆明至 南寧,以及省內的廣大鐵路、崑玉鐵路等。昆明的公路四通八達,有5000多公里的公路通往省內各地和鄰省鄰國。

昆明氣候特徵:

氣候情況:

昆明地處低緯高原,地貌複雜多樣,地形高差較大,在氣候上存在著明顯的垂直差異和水平差異。在山區有“山下花開山上雪”、“踴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據建國以來的氣象資料統計,昆明年均氣溫

14.5℃,最熱月(7)平均氣溫19.7℃,最冷月(1)平均氣溫7.5℃,年溫差1213℃。全年降水量約103l毫米,相對溼度為 74%,溼氣不大,全年無霜期近年均在
240天以上。全年晴天較多,日照數年均2445.6小時,日照率56%。終年太陽投射角度大,年均總輻射量達129.78千卡/平方釐米,其中雨季62.78千卡/平方釐米,乾季67千卡/平方釐米,兩季之間變化不大,故詩人楊升庵稱讚昆明“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

昆明地理位置屬北緯亞熱帶,然而境內大多數地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具有典型的溫帶氣候特點,素以“春城”而享譽海外。 現在四通八達的高鐵更是將昆明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上來……。


清清700318

沒有去過青島,不過從圖片上看應該是個美麗的城市。

我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除了大學在外面讀,一直在這裡。杭州這個城市,感覺就是有江南的秀氣,風景好,空氣好,生活也方便,特別是現在馬雲倡導無現金社會,這裡的所有要付錢的東西都可以用支付寶解決。杭州的風景非常好,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靈隱寺,千島湖等等景點是很多的,平時遊玩不缺去處。和以前比,現在人多了不少,早上上班開車非常堵,地鐵上也是人擠人。房價這幾年也像火箭一樣上竄,稍微離市中心近一點的房子基本上3.5w/平以上,工薪族買房很有壓力。不過,杭州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城市還是有很多城市比不了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會,首先這裡的互聯網企業特別多,阿里巴巴,網易,蘑菇街等等,如果你有志從事互聯網工作,這裡絕對適合你。其次這裡落戶條件一點都不高,本科加一年社保就可以落戶,這可比北上廣容易多了。再次,房價高的問題雖然暫時難以解決,但是可以租房子,而且最近市政府出了很多租房子的新政策,相信住有所居的夢想不會太遠。杭州的工資很高,找一個4500以上的工作不會太難,而且當你在一個企業呆一段時間,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再出去的話,薪酬提高很快。

昆明,春城,是雲南的省會,當時大學就在那裡唸的。氣候真的不錯,一年就二個季節,旱季和雨季。昆明的空氣質量非常好,因為這裡沒有多少工廠。飲食的話,這裡普遍吃辣,剛去的話可能會有些受不了。美食很多,米線最好吃,特別是橋香園的過橋米線,野生菌也不錯,還有燉的很特別汽鍋雞。昆明的水果是我見過最便宜的,都是按一公斤賣的,而且每個星期四還有海源寺的趕集,採購蔬菜水果超便宜。遊玩的話昆明本地倒是不多,個人覺得民族村和轎子雪山不錯。但彩雲之南風景不止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都能讓你流連忘返。房價的話昆明絕對是良心了,8000/平就可以買靠近市中心的房子了。但是如果在昆明找工作的話,比較困難,感覺這裡產業不多,特別是互聯網公司真心少。這裡比較發達的產業有旅遊,有色金屬,玉。菸草也是個好行當,但是比較難進去。

個人覺得,如果你在成長期,杭州是一個適合奮鬥的城市,如果你已經事業有成,昆明能讓你享受生活。


嗨你好9615171

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獨特性,這三個城市特色各有不同,昆明民族風情、杭州似水江南、青島海邊小城,看似差別很大,不過共同點都是非常適合生活的二線城市,旅遊資源也非常豐富。

昆明

"四季如春"形容這裡再適合不過了,除了氣候特點很舒適以外,這個城市的屬性也會讓人感覺生活在這裡如沐春風。中國的西南邊陲雲南,以豐富民族特色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取勝。白族大理、納西族麗江、藏族香格里拉,還有西雙版納、普者黑、和剛剛火的蒙自,與緬甸老撾接壤使雲南的異域風情也成為了一大特色。

而昆明作為省會,也是雲南省最現代化的城市,節奏慢,風景美,吸一口新鮮空氣、抬頭看看雲,一切煩惱都會忘掉。距離大理、麗江都很近,隨時隨地去旅行,讓別人羨慕去吧!

杭州

"那丁香一般,結著愁怨的姑娘",還記得中學語文課本戴望舒的《雨巷》嗎?江南似水柔情,溫溫柔柔的,讓人不自覺就想守護這份美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提到江南,必提杭州。杭州的美就像小家碧玉,像初戀,有一點羞澀,又有很多小確幸。

杭州作為阿里巴巴的所在地也是現代化程度非常高的城市之一,未來發展形勢一片大好,很有可能躋身一線城市堪比北上廣。同時還有著美如畫的風景和不那麼高的物價,何樂不為呢~

青島

前面兩個都有成語或被大家熟知的句子來形容,雖然青島被大家提到的比較少,但它卻是我最愛的城市之一。出火車站就是海邊,這可能是全國唯一一個如此大膽又浪漫的了。

老城李獨特的德國建築配著藍藍的天空、沿著海邊走一直聞著海風的味道走到新城,這樣的浪漫是其他城市所沒有的。復古與繁華、寧靜與熱鬧。偷偷告訴你,去八大關隨意走幾步路就能看到各種各樣拍婚紗照的哦~

作為山東省的海邊城市,不是省會卻是最國際化的都市。我最喜歡青島的四季分明,夏天涼涼爽爽的沒有南方城市那麼粘膩,冬天下了雪的青島別有一番風情,真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城市,而且這裡的教育水平很高哦!

說了這麼多,其實哪個城市最宜居還是要視情況而定的。比如說你是北方人的話習慣北方的溫度和性格,並且打算以後回到北方發展,那麼青島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如果你的工作偏向電商、互聯網方面,那麼身處經濟中心地段的杭州最適合了;如果你是一個追求遠方或者喜歡安靜的人,那麼與世無爭的昆明會是你喜歡的。

尋求定居點的時候,建議大家多方面考慮一下,也很建議大家提前去那個城市生活一段時間看看自己喜歡哪裡。不過還有個說法,有愛的地方,哪裡都是家!也希望大家有愛有生活有夢想,早日找到幸福~


潘那白

很巧的是我是在青島生活的雲南人,老公是浙江的。整體來說選擇杭州。雖然杭州冬冷夏熱,但是現在有空調和地暖,這些都不是問題。我非常喜歡青島。青島很美,夏天特別特別舒服,海景美的不得了!但是冬天太冷了,而且時間長,會從十月底冷到來年的四月中旬。冬天因為供暖的原因空氣也不好。青島在北方算非常好的城市了,但是整體感覺杭州更有活力一些。而且青島16年房價大漲後與杭州的差距也縮小了,但是經濟卻沒達到杭州那麼發達的程度。再就是比如禮讓行人,辦事機關的態度等等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都是杭州做的好。昆明整個城市就規劃的很亂,路上超級堵,而且昆明人比較自大,雲南其他地方的人喜歡稱之為“昆蟲”。昆明紫外線太強,我現在回去都會因為不太適應這麼強烈的紫外線而曬的皮膚疼。雲南經濟和思維等相對沿海是落後的,如果你比較有經濟頭腦,可以去雲南做東部已經有了但是那邊還沒有的生意,說不定能發發大財。如果你想養老,可以考慮去雲南大理,玉溪之類的城市,自然環境會好一些。


蘑菇大王棉花糖

青島位於山東半島西南端

北依大澤山脈、南濱黃海

中間為東西展布的膠萊盆地

陸海相接之處,嶗山大小珠山鐵橛山

接連聳立、拱衛膠州灣

(點擊放大查看,青島在山東半島的位置及地形示意圖,紅線區域內為目前青島的行政區域;橛音jué;地圖源自@Google)

其中嶗山山脈最高峰海拔1132米

為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日落時分的嶗山雲海,攝影師@王澤東)

山入海中、海侵山下

大霧起時,有如水墨國畫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攝影師@徐堃)

山海相連之處

或礁石叢生、驚濤拍岸

(攝影師@煙雨斜陽)

或細沙輕語、柔情似水

(沙灘上為小船;攝影師@煙雨斜陽)

遠離海岸之處則是島嶼林立

鬱鬱蔥蔥、與世隔絕

(火山噴發形成的竹岔島,攝影師@盧暉)

加之青島海岸線曲折、灣岬交錯

大小海灣多達49個

這樣的地形使得青島天生就是極具經濟、軍事價值的良港

(下圖為嶗山腳下的青山灣;攝影師@煙雨斜陽)

古代青島人

以海為家,捕漁為生

(夕陽下的漁船,畫面右側為著名的石老人,為17米高的石柱,中間部分石塊崩落,形成了一處空洞;攝影師@煙雨斜陽)

到清代時

已經形成了數百個村落

人口多達數萬人

(嶗山邊的漁村,攝影師@煙雨斜陽)

1892年

為鞏固海防

清廷派兵駐防青島

修建總兵衙門、炮臺、棧橋

寬窄不一的街道以及60餘家商鋪也隨之出現

青島作為一個萌芽城市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但在此時

我們並沒有充分認識到青島的巨大潛力

只是將其作為一個軍事重鎮

多數的城市功能仍然缺失

(下方為青島棧橋,始建於1892年,是青島最早的軍事專用人工碼頭建築,現在已成為青島的標誌之一;上方的島嶼為小青島,被認為是“青島”得名之處;攝影師@劉中)

真正發掘青島潛力的是

德國著名的地理學家李希霍芬

他曾在中國實地考察數年

之後便極力向德國政府提議佔領青島

(李希霍芬對中國極為了解,因其是“絲綢之路”概念的首次提出者,而被中國人熟知;魯迅曾在其地理著作《中國地質概論》中說:自李氏遊歷以來,膠州早非我有矣;下面李希霍芬的話轉引自郭雙林《晚清外國“探險家”在華活動述論》)

“此地可以建設一個伸展到華北的鐵路網······欲圖遠東勢力之發達,非佔膠州灣不可”

19世紀末的德國剛剛統一不久

雖然錯過了列強瓜分世界的黃金時期

卻後來居上

其經濟增長速度大大超過英法等傳統強國

於是他們有了一個更大的野心

即通過建設一個“樣板殖民地”向世界證明

德國在經營殖民地方面同樣超越那些老牌帝國

(德國政治家的話,轉引自李東泉《從德國近代歷史進程論青島規劃建設的指導思想》)

“我們不會使任何人黯然失色,但是我們也要求我們在陽光下的位置”

青島顯然就是“樣板殖民地”的最佳選擇

它擁有極佳的地理條件

同時又不像上海那樣需要和其他列強共享

也不像天津那樣已經有太多的城市基礎

青島就像一張白紙

可以任由德國人規劃藍圖

1897年11月14日

德意志帝國海軍出兵佔領青島

無能的清軍未做任何抵抗、完全拱手相讓

(1898年的明信片《來自膠澳的問候》,有些諷刺的是畫風結合了中國兒童的形象,作者未知;圖片源自@維基百科)

現在

青島是德國人的了

殖民者躊躇滿志的樣板之城即將啟幕

他們並沒有急於大規模的城市建設

而是首先開展土地勘察測量

在完成青島史上第一份城市規劃之後

建設才全面展開

(下圖為1912年德租時期的青島地圖,經現代重新上色標註,紅線為鐵路;圖片源自@維基百科)

整個城市行政中心圍繞著總督府展開

正前方是開敞的廣場

六條放射形道路在廣場交匯

烘托出總督府的中心地位

(中央方形建築南半部為總督府舊址,北半部為新中國成立後以同樣風格新建的建築;從航拍圖中可以清楚看到前方廣場周圍的六條道路;攝影師@盧暉)

總督府建在觀海山的半山腰處

共四層,高20米

總建築面積達7500平方米

最新式的鋼鐵結構被應用其中

鋼材則由克虜伯公司從德國遠道運來

外立面採用青島隨處可見的花崗岩細方石

整個建築莊重威嚴,極具質感

(總督府舊址,攝影師@陳曦)

為保障建築質量

殖民政府從德國聘請建築設計師、專業技術工人

本地無法生產的建築材料、機械設備等

則直接從德國運來

膠澳總督本人下班後親臨工地視察

甚至登上腳手架檢查施工質量

決不允許一點紕漏

所有行政建築、宗教建築、住宅

也都通過立法手段做了非常詳細的規定

(引自德租時期的法律文件《買地辦理章程》)

“房屋的高度控制在18米以下及樓層最高為 3 層。建築物所佔面積應在宅地面積的 6/10 以下。相鄰建築的間距為 3 米,有窗戶時為 4 米”

其中一項規定對青島的影響更為直觀

建築外形不能重複

這一規定直接導致

各種風格、樣式的建築紛紛在青島落地

例如30米高的總督官邸

建築面積超過4000平方米

是德租時期青島最豪華的建築之一

為新羅馬風與青年風格派的結合

大面積的券柱式開敞外廊

以及有序排列的花崗岩飾面

使得建築極為生動

(從信號山拍攝的總督官邸,1957年毛澤東曾經入住,攝影師@王愷)

從不同角度觀看

會呈現出迥異的景象

(總督官邸,攝影師@望麓自卑)

1910年建成的基督教堂

擁有一個造型突出的鐘塔樓

將整個區域都渲染出了濃濃的歐洲風情

(基督教堂,攝影師@姚璐)

不同時節、不同方位

都極具韻味

(基督教堂,前兩張攝影師@Radiostar;第3張攝影師@徐逸凡)

其他形態各異的代表性建築還包括

膠州郵政局

(1904年建成的膠州郵政局,攝影師@王愷)

海濱旅館

(1903年建成的青島海濱旅館舊址,1912年孫中山曾經入住,攝影師@王愷)

亨利王子路理髮廳

(1905年建成的亨利王子路理髮廳舊址,攝影師@王愷)

安娜別墅

等等

(1903建成的安娜別墅,德國磚瓦商羅伯特為紀念愛女而命名,為巴洛克式建築;攝影師@李文博)

除了對建築事無鉅細的追求

德國人還非常重視城市綠化

為此設立了專門的“林務署”

不遺餘力地引入法國梧桐、槐樹、銀杏等樹木

綠化城市的盛名在當時享譽全國

連上海、北京等城市都派人來學習參觀

(始建於德租時期的中山公園,夜晚的櫻花在燈光下異常夢幻,櫻花的種植則始於後來日佔時期;攝影師@高江峰)

建築之間、道路兩側

也將綠植穿插而置

配合當時廣泛採用的紅色屋頂

可謂真真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

在全國城市之中獨樹一幟

(拍攝於觀海山上方,觀海山的建築沿山體規整排列,空間疏朗,均勻細緻;攝影師@盧暉)

加之青島市區不斷出現的山地丘陵

建築往往順坡就勢

建築群輪廓連綿起伏、高低錯落

構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觀效果

(山上為青島電視塔,攝影師@Radiostar)

總體而言

德國人在青島的城市建設

奠定了青島基本的城市格局和風貌

這是青島城市美學的第一次建立

青島已經不再只是一座普通的小漁村或者軍事堡壘

而是一座個性鮮明的城市

經濟上的成績也同樣斐然

以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技術、理念建設的青島港

從建成之初就被譽為遠東第一大港

許多方面都超越了香港、上海

德國人打造“樣板殖民地”的目標初步實現

然而“好景”不長

在德國人治理青島17年後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對青島覬覦已久的日本

於1914年趁機對德宣戰、取而代之

日本與德國人對青島的經營風格完全不同

他們更多著眼於急功近利地擴張與掠奪

包括將數萬名日本人移民青島

全面控制青島的工業、商業、金融業

市區規模雖然比德佔時期擴大了 3 倍

但總體上呈現為無序的自發擴展

自始至終沒有做出一份長遠的城市規劃

這一時期建築質量也明顯下降、風貌大為倒退

倒退與止步不前的日子是漫長的

青島城市美學的第二次提升

要等到十餘年後才會再次來臨

一戰結束之後

五四運動的口號響徹全國

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1922年

北洋政府雖然最終收回青島

但此後數年的中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

亂局之中青島的城市建設也是一落千丈

“國人近年建築······其取材施工恆取苟完苟美之主義,不若德人之堅固整潔矣”

直到1931年

駐防青島的海軍將領沈鴻烈

同時被任命為青島市長

青島逐漸遠離戰火,局勢趨於穩定

青島城市美學的第二次提升開始了

並且完全由中國人主導

首先

青島市政府深化了關於城市建築的法規

設立市區工程設計委員會

著力提升建築質量

甚至還包括一個建築審美委員會

對於不符合青島風貌的建築一律禁止

對優秀的設計則予以獎勵

著名的八大關別墅群

便在這一時期達到鼎盛

(八大關的花石樓是一座座落於海岸礁石之上的別墅,由中國設計師劉耀宸設計,外形不求規則而富於變化,1931年建成,首任業主為俄羅斯人淶比池;攝影師@夢之境)

它以二、三層獨立式庭院別墅為主

擁有大量精美的建築小品

更重要的是景觀疏朗、空間親切靜謐

有如都市村莊

(拍攝於八大關之一的正陽關一支路路口,路口共延伸出5個方向,對面建築為韶關路22號,一幢北歐鄉村風格別墅;攝影師@王愷)

其次

青島市政府通過綠化以及一些特別的設計

對道路景觀予以優化

使得青島城區的許多道路都頗具韻味

(湛山三路的秋色@Radiostar)

最為經典的則是對“對景”的運用

對景是中國古代園林設計的經典手法

即從一處景觀欣賞另處一景觀

兩景相對,會產生非常奇妙的視覺美感

以1934年建成的聖彌愛爾大教堂為例

這是一處56米高的雙塔樓建築

也是青島老城最為醒目的建築之一

(冬天的聖彌愛爾大教堂,攝影師@盧暉)

當這樣的建築出現在道路的盡端

神奇的街道對景便出現了

建築變得更加突出

街道也更富生趣

(攝影師@Shana Wang/Flickr)

或是綠意叢中,仰望尖尖小角

(攝影師@李文博)

或是老城之巔,俯瞰雙塔奇兵

(攝影師@布萊克先生)

第三

與德國、日本等殖民者不同的是

中國人治下的青島市政府

更加註重對城鄉區域的平衡發展

以及對城市邊緣貧民區的改造

包括統一規劃佈局

每處院落均設置水龍頭、公共廁所

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一種起源於德租時期的建築形式

裡院

也在此時大規模發展起來

(航拍芝罘路周邊的裡院,攝影師@盧暉)

這是一種結合了歐洲聯排住宅

與中國四合院的建築

可以在有限的建築面積中容納更多人居住

居住者包括小職員、下級軍官、工人、小商販

1932年時青島的裡院已達506處

容納了10669戶人家

(航拍黃島路與芝罘路交駐口的裡院,攝影師@盧暉)

今天我們藉助航拍技術

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這種建築的幾何美感

雪後初晴

不知道當年這狹小的天井

蘊藏了多少個“青島夢”

(冬季雪後的裡院,攝影師@盧暉)

1935年

成就頗豐的青島市政府

出臺了第一部中國人制定的青島城市規劃

其中甚至包括一條從青島經新疆直通歐洲的鐵路

其雄心壯志,溢於紙面

然而規劃未及實施

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便讓青島的發展再次停滯

青島城市美學的第三次升級

將要等到數十年以後

抗戰結束之後

青島歷經內戰、建國初期的曲折探索

以及文革的混亂無序

一些建築風貌遭到破壞

城市風格大變

例如受前蘇聯建築理論的影響

以“肥梁胖柱”為特徵的會堂、療養院

大量在1950-1960年代出現

(1960年建成的青島人民會堂,為此還拆除了清代總兵衙門舊址,當時全國都出現了這種風格的建築)

破壞與不協調

在改革開放初期對高樓的一味崇拜中愈演愈烈

最典型的莫過於1990年建設的東海大酒店

直挺挺地豎在海灣之上

可謂大煞風景

(海濱浴場與東海大酒店,攝影師@李濱)

真正的改變發生在近些年

人類對自然地理條件的改造能力極速增加

我們可以填海造地、削山填谷

青島的城市風貌突然完全跳出之前的發展脈絡

以一個全新的形象出現

不再是紅瓦綠樹、疏落有致

而是高樓林立、緊湊緻密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航拍浮山灣,攝影師@盧暉)

與其他高樓林立的城市大不相同的是

青島的特色依然相當突出

它的海灣曲線極為優美

大灣小灣依次出現、連綿不絕

城市建築群與大海交融穿插

濱海建築佈局從低到高,層次分明

產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景觀

(從另一個方向航拍浮山灣,攝影師@盧暉)

而在陸地上

密集的高樓建築群

還會被突兀的山峰打破

使得青島在鋼筋水泥之中

依然保持些許山野氣息

(浮山與青島平流霧,攝影師@高江峰)

夜色之中

城市燈光璀璨,刺破薄霧

景象更加瑰麗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浮山與青島平流霧,攝影師@高江峰)

霧濃之時

整個城市完全隱去

只餘兩個腳手架穿出雲端

揭示著雲霧下方熱火朝天、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

(浮山與平流霧,浮山上方的雲霧有如從“火山”中噴發而出;攝影師@徐堃)

以全新面貌示人的新城市快速崛起之時

極具特色的老城也並未因此消亡

它們互相沖突、互相融合

未來的青島是否仍是紅瓦綠樹、碧海藍天

也許就掌握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

因為青島城市美學第3次升級的時刻已然到來

(新城舊城同框對比,攝影師@盧暉)

P.S.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包括劉敏《青島歷史文化名城價值評價與文化生態保護更新》、李東泉《青島城市發展史上的三次飛躍》、陳靂《德租時期青島建築研究》


青島旅遊幫


小世界兒童攝影

本人現居青島,昆明上了四年大學,自助走遍了大半個雲南,杭州去過好幾次,如果讓我選,那肯定首選杭州,其次昆明,最後青島,說一下理由,宜居並不僅僅是居,還得有工作,生活,教育和未來。杭州無論自然環境還是發展潛力都是首屈一指的,浙江經濟是靠私營經濟撐起來的,經濟活力在全國都是前列的,對個人發展助力極大,環境優美,風景名勝眾多,看看西湖沿岸的綠化就能知道杭州市政府的水平,從杭州西湖免費反而收入增加,就可看出市政府的開明,這樣的城市絕對首選,況且杭州周邊聚集著非常多的大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都很高,對一個產業的發展非常有助力。唯一缺點,夏天太熱,太潮溼。其二,昆明,昆明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放眼全國那都是數一數二,春城花城那可不是白叫的,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空氣乾燥,身體舒爽,一年四季沒有出汗的感覺,自然資源豐富,生活在一個城市,全省就是你的生活的空間,經濟發展水平雖然不如另外兩個城市,但昆明是全省老大,無論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昆明,任何產業都是輻射全省,你的發展空間永遠不只是一個昆明,唯一缺點,生活太安逸了,沒有奮鬥的激情,哈哈。最後說青島,為什麼排最後,其實青島的經濟發展水平很高,在北方也是數得著的,青島市政府的開明程度也是很高的,但是其發展活力相比杭州差很多,北方城市生活的人一向沒有看全省,看周邊的習慣,眼界和生活圈子只是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區而已,差太多,自然資源雖豐富,但看和誰比了,一比杭州,昆明,馬上被甩十條街,還有北方城市的共性,冬天一片黃,冷,霧霾時不時出沒,同樣的條件肯定首選溫暖的南方城市了更何況條件還不一樣。


燒血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可能有點太現實,別怪我說話太直接,三個城市都住過一段時間,要說最適合宜居還要看你的錢包,如果你不差錢,肯定是杭州最適合,但是想說的是你那兩萬加在杭州可能是貧民了,所以哪怕再適合宜居,也不適合你,杭州是有錢人的天堂,窮人的話在杭州會感到最不好的城市。

所以說最適合宜居的城市,不是說適合所有人,看您的兩萬工資我還是推薦你去昆明吧,昆明的四季如春和消費適合大眾的人去定居,雖說昆明的交通和杭州比,還是差距巨大的,經濟也是無法和杭州相提並論,但是昆明的安逸非常適合在城市呆煩了的人去宜居,昆明的租房也便宜,不像杭州每月5000以上的房租和高昂的交通費用,昆明是你最合適的宜居城市。

為何不推薦青島,因為青島的氣候不像杭州和昆明那麼暖和,沒有好的天氣環境,總感覺宜居少了點什麼,青島的又靠近北方,而離北京也近,肯定沒有昆明和杭州對你有嚮往。


旅行者的季憶

作為一個青島人,我很認真的告訴你,青島作為一個準一線城市,生活節奏緊逼北上廣,工資水平不高,消費水平非常高,生活成本高,壓力大。。。。要是說發展空間來說,機會是有的,但不是特別多,同樣的條件,我覺得你可以再看看別的城市,起碼前期就選擇青島不是最好的選擇。。在青島上兩年學,你並沒有切實的感受青島生活的壓力。。。。我只能幫你到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