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律师不喜欢做刑事案件,或不以刑事案件为主业?

庭立方


您真是共同体的一员吗?今年的最高院工作报告还没出,我就引用2019最高院的报告里的数据,2018年度地方各级法院受理案件共2800万件,审结一审商事案件341.8万件、民间借贷223.6万件,审结婚姻家庭案件181.4万件,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19.8万件,审结买卖合同案件99.5万件,审结破产案件1.6万件。简单而言,刑事案件市场太小,一个民事案件只要原被告一方请律师那么另一方极大概率也会请上一个律师,而刑事案件只有被告人能提供就业机会,律师们自然用脚投票,再深言之得益于祖国繁荣昌盛刑事案件已趋于平缓下降。2018年全国共42万律师,其中大多数不以民商为主业难道等着饿死嘛?


CC58123496


为什么一般律师不喜欢做刑事案件?或不以刑事案件为主业?

本期答主/杨璇(庭立方·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 律师助理)


从我选择做律师的时候,身边人要么就是劝我女孩子还是去考公务员比较好;从我选择做刑事业务的时候,身边人更是大惊失色,告诉我刑事律师活不下去。
但是我现在终究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走了这条路。

经过访问我周边的小伙伴,关于为什么一般律师不喜欢做刑事案件,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刑事案件案源少

的确,从事律师职业,做民商事业务的的确非常多,大家日常生活也会明显感受到平时生活中,跟大家联系最紧密的是民事纠纷,企业间的纠纷也基本上是商事纠纷。刑事案件,感觉一般都活在新闻里。很多律师,做了一辈子诉讼业务,也不见得会去做一件刑事案件。

一个直观的数据,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分别搜索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裁判文书,民事案件竟然比刑事案件多出了一位数。这个数据直接反映到案源上,民事案件可以算是个海洋,而刑事案件就是个小湖泊。
2.收费低
根据司法部规定,民事案件可以收风险代理费,说白了就是,案件金额越高,你胜诉的越多,你拿到的律师费就越高。如果是碰见一些大单子,合同纠纷,标的额千万上亿,或者是企业间纠纷,这种案件的律师费——差不多也就是简简单单成都一套房吧。
而刑事案件则不同,司法部不允许刑事案件收取风险代理费,这就直接砍掉了一大半收入。从单价上看,一般的刑事案件律师费都不高,普遍比民事案件的议价低。
3.难度大
刑事案件有独特的办案方法,对一般的刑事案件来说,我们需要:会见嫌疑人、阅卷、与公检法依法沟通(dou zhi dou yong)、撰写辩护相关的法律文书、与委托人沟通(dou zhi dou yong),开庭(发问、质证),每一项工作都是专业性极强,跟民事案件完全不是一个逻辑。
而且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刑事案件的政治性极强,有很多案外因素会影响案件最终辩护效果。如国家开展“扫黑除恶”,打击毒品犯罪,严惩职务犯罪,推行认罪认罚从宽,这些刑事政策都会在法律之外对案件的辩护工作造成影响。
4.风险大
刑事案件风险大也是很多律师不敢承办的原因之一。一不小心把自己搞进监狱的事情,在新闻上也经常见到。
作为新人律师,我们入行之后,老板最先教会我们的,就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所以案件的承办,一定要以保护好自己为原则。
具体来说,风险出现在刑事案件办理的各个环节:会见阶段,我们要防止被委托人、当事人带沟里;跟委托人当事人沟通,要防止被窃听;即使刑诉法规定了律师有调查取证权,但这个权利几乎是被空置的,没有律师真正敢去行使这种权利,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串供。整个办案过程,要严格遵循律协的律师办案规范来工作,时时刻刻警醒自己。
5.出差多
这可能是所有律师行业的共同特点,但是刑事案件还有其特殊之处。由于案件不同,可能嫌疑人关押在不同地方的看守所,要办案,就必须得出差去会见。
跟民事案件不同,一般看守所都在城市的边缘,如四川川西高原一带,看守所的位置更是远,经常需要换乘五六种交通工具,最后叫上一个火三轮或者摩托,才能最终到达看守所。而监狱的位置更是遥远,四川这边的监狱一般都在大山深处,要去会见一趟真是难之又难。
6.压力大
做刑事案件,经常听到一句话:“你办的不是案件,是别人的人生”。可能会因为你工作的一个失误,或者是能力不够,导致最后没有帮当事人争取到他应有的权益,可能当事人会因此多坐几个月、几年牢,或者遭受更大的财产损失。
战战兢兢,认真工作,只是为了不辜负当事人的期盼。
7.朴素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争斗

常常听到一句话“律师为什么给坏人做辩护呢?”律师作为离真相最近的人,往往知道很多血淋淋的真相。我们也是人,也会有喜怒哀乐,也有朴素的正义感;作为律师,我们有职业道德,必须为当事人争取他的最大合法权益,必须为当事人负责,为当事人保密。

有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在这两种道德之间徘徊。也许接受不了的,最终都将离开这个行业,而作为一个真正的刑辩律师,我们必须遵循自己的职业道德,为当事人负责。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并不是都像一般人想象的全是坏人,案件中情、理、法交织的案件很多。每一个人,也从来都不能用单纯的“好人”“坏人”去形容。律师的工作,就是挖掘出当事人身上更多“好”吧。

庭立方


这主要是由刑事案件的性质决定的,大多数的刑事案件都是公诉案件,只有少量的刑事案件是自诉案件。

公诉案件的刑事案件,大部分是由公安机关负责立案和侦查、破案的。刑事案件涉及到都是人们的健康、生命、财产等方面的权利,因此对刑事案件的立案和侦查,又有一套严谨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程序规定》约束,公安人员在办理案件中,既要遵守实体法,也要遵守程序法。

因此,公安机关和其他执法部门在办理刑事案件上基本都是无懈可击的,律师在对刑事案件的辩护想做到无罪或他罪的辩护基本不可能,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也有冤假错案的出现,近几年网络上也曝光出很多冤假错案,有的甚至改判无罪,有的律师也因此一夜成名。

因此,总的来说,律师在选择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业务的时候,更比较趋向于拓展民事案件,相对于刑事案件来说,民事案件的收入较高,有的甚至是按照诉讼的标的的百分比来收取律师费的,是相当可观的收入。刑事案件主要用来做律师所的“知名度”的,还有就是司法部门指派的免费帮助的“司法救助”是作为律师所的品牌效应。

 




冰消云释


你好,律师不喜欢做刑事案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就个人理解回答一下。

第一是刑事案件可供律师发挥的空间相对较小。在民商事案件当中,收集证据的工作主要由律师和当事人相互配合进行,如何查找、固定证据是极为体现律师能力素质的一项工作,一个好的律师不仅能够快速、全面地收集证据,而且还能让证据尽可能得到法官的采信,从而让诉讼结果向着自己当事人有利的角度倾斜,为当事人争取到最大限度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律师是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主动的律师和不积极主动的律师代理同一个案件,结果可能完全相反。但是在刑事案件中就不同了,刑事案件的证据收集和固定主要由公安机关来进行,律师虽然也可以收集一些证据,但是碍于身份限制,很多关键性的证据还是难以取得,公安机关对于不配合取证的情况是有手段处理的,而律师却没有办法。

另外,由于目前的刑事诉讼模式,客观上来说,法院在开庭之前已经看过案件材料,导致很多刑事案件开庭实际上成了走过场,法官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判决意向,律师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扭转法官的意向,除非有决定性的关键证据,否则还是挺难的。而且刑事案件中公安机关取的证据法院采信的比例极高,除非出现非法取证,律师很难推翻公安机关的证据锁链。

第二是刑事案件收益既不高又不稳定。在民商事案件中,律师可以实行风险代理收费,也就是可以按照诉讼的标的额的一定比例收取费用,最高可达30%,如果成功代理打赢了一个合同数额千万甚至上亿的案件,完全有可能直接让这个律师走上人生巅峰,但是在刑事案件中就不行了,《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二条明确禁止刑事诉讼案件实行风险代理收费。刑事案件当事人大多数又没什么钱(有钱人谁没事会去犯罪?),可能除了某些大户人家为了保命会舍得出大钱请律师之外,其他刑事案件的收费还是不如民商事案件的,对于做案子的律师来说,案件收费就是收入来源,那么很显然大家都喜欢做收入高的案件,收入少的刑事案件自然就无人问津了。

第三是做刑事案件对律师自身来说风险较高。民事案件中,律师的对手是另一个律师,而刑事案件中,律师的对手是国家暴力机关,并且还是有权查处律师犯罪行为的国家暴力机关,这显然对律师来说风险要高得多,尤其是在当下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很多律师因为帮助当事人做伪证受到刑事处罚,一个不小心轻则丢饭碗,重则蹲牢房,有时候即使自己很小心,也耐不住当事人坑律师,所以律师不太愿意代理刑事案件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棱镜说法


哈哈,这个问题好像是专门问法眼扫描的,因为法眼扫描执业28年来只办理了一起刑事案件,而且那个刑事案件还是因为法眼扫描的非诉业务水平,并不是刑事案件辩护水平而参与的。

先说说法眼扫描执业28年办理的唯一一起刑事案件吧

那是一起起诉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案件,三个罪名,其中一个是背信罪,因为涉及到《公司法》、《证券法》以及上市的一些规定,所以让法眼扫描就这个罪名进行辩护,其他两个罪名让另一个律师辩护。


这算法眼扫描办的唯一一个刑事案件,也不成功,辩护意见法院根本就没有采纳。

再说说法眼扫描为啥不办理刑事案件吧

法眼扫描虽然也带律师团队,但我们团队从不办理刑事案件,包括治安案件也不办理,遇到类似的案件就交给律所的其他律师办理。

为什么不办理刑事案件呢?

1、法眼扫描认为刑事案件律师作用不大

当然了,这可能是法眼扫描错误的认识。在我国控辩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律师非常被动,提的辩护意见法院一般不会采纳。

另外,这类杀人、防火、强奸、偷盗、抢劫、伤害等案件,犯罪嫌疑人基本上都没钱,付不起律师费。

2、经济类犯罪基本上法院要看纪委的意见

经济类的犯罪,特别是公务员等特殊犯罪主体,如贪污、受贿之类的,都是纪委先介入,然后移交给检察院,这一类的犯罪律师作用也不大,法院要听纪委的。

3、刑事案件律师有一定的风险

特别是律师如果抓住了控方的漏洞,让检察官当庭出丑,检察官有报复律师的可能,这种事情发生过。

但法眼扫描认为刑辩律师应该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毕竟涉及到人身自由,在国外刑辩律师收入反而是最高的。


法眼扫描


刑事案件,会见难,阅卷难,辩护意见不被采纳,取证有风险……不是谁都能承办的!还要尽量满足委托人的各种要求,关系不好平衡。实际上,刑辩律师最容易成名,通过尽职尽责,当事人会认可你的工作,检法也会尊重你,法庭上可尽展雄辩风采,名利双收!


艾未艾


个人入行后选择的方向问题,抽象一点就是个人定位。

刑事案件大多是短平快,走个程序而已,个人能力提现不出来,当然大案要案例外。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相对案源丰富些,身边熟人朋友也乐意推荐,结果更直接,社会效益更高些。

所以有些律师不愿意接刑事案件。


龙池湖畔


因为刑案公安立案、审查、定性、定案等过程内幕鬼异太多、外人不知情、不可控因素太多。非常容易出现冤假借案,非常不容易出现辩护完胜的结果!


1101072142


因为,最大的制约就是律师取证比较受制约,一不小心就构成犯罪了。

所以大多数律师都是发现证据,汇报司法部门让公权力去取证。

其实,刑事诉讼是最能体现一个律师水平的,就像我们看电影那样,但我国的律师还是民商事案件为主。

我们的司法工作者和律师都是终身在追求公平与正义的,并不是仅仅为了钱而从事这个职业。

但有一项罪名,真的挺让刑事律师们纠结的,具体罪名真的忘了,但律师取证时候一不小心就会碰到这个红线。

而且我们法律制度在不断完善,有了确定的证据才会提起公诉,办案人员也不会贸然发起公诉程序。

所以才会有以前的冤假错案启动法律监督程序,呼格案等之类的案件才会收到公正的处理。

正义虽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梅朵的设计小院


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以当事人意思自治不同,自古就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公检法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利,虽然双方的依据都是法律,但律师没有公权利,而律师介入刑事案件在很大程度上又是要去监督和制约公检法在刑事案件中的公权利的行使,所以想要制衡,其难度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