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称为诗神,是否过誉?在诗的领域他真的有资格和诗仙齐名吗?

圣母程心


“诗神”显然是过誉的,这个说法是明代袁宏道提出来的,他表示“韩、柳、元、白、欧,诗之圣也;苏,诗之神也”,但在之前还有一句前缀“至其遒不如杜,逸不如李,此自气运使然,非才之过也”。其次,在诗的领域苏轼也从来没达到过李白的高度,跟李白齐名的只有杜甫。

苏轼的粉丝比李白多这是肯定的,不管是“全才光环”还是“逗比性格”亦或是“乐天暖男”都是加分项,但可惜的是,大家对于苏轼的认知似乎大多都仅限这些掌故八卦之类的周边轶事,对于苏轼真正的文学成就基本都是“拍脑门”得出的结论。

从历代对苏轼的评价当中,历代文坛领袖都没有所谓的诗神评价。其中最高的评价仅仅是在“气质方面”与李白齐名:

王士祯: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带经堂诗话》)

即便如此,就从王士祯嘴里说出来的也仅仅是“号为仙才者”,谈的是天赋,而绝非是水平。实际上对于苏轼最贴合的评价,还是来自于周济的评价:“东坡每事俱不十分用力,古文、书、画皆尔,词亦尔”


那么在诗的领域,苏轼自然比不过李白。

单论宋代诗坛,苏轼无疑是翘楚,但大家要知道:苏轼的诗和黄庭坚齐名。黄庭坚是江西派“一祖三宗”的三宗之一。

而李白呢?李白跟谁齐名?跟杜甫齐名?杜甫是谁?江西派“一祖三宗”之“一祖”,老杜和黄庭坚谁更有牌面?

当然,在苏轼、李白之间的水平差距,并不能从文学角度来谈高低,所以往下说的,大多数人会当成“玄谈怪论”,但于此也不得不说。

李白处的时代是诗歌史上最重要的节点:正是古体和近体诗的交接之处。而在这个位置,李白是达到了古体之集大成;杜甫是达到了近体诗之集大成。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李杜两人形成了一条同点相反的两条线,包裹了中国整个的诗歌史。这种同具原点和扩散的特殊影响力,苏轼是决然没有的。

其次,就诗的层次来看。我们谈诗,总归是以个人阅历、经历、思想来写诗。苏轼在这方面达到了一个顶点-----不管是对于社会的思考、个人经历的感发,苏轼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去接轨世界的精神。

但苏轼终归是“人以观世界”,而李白却是“时代以观”人。所以我们讲的“以个人阅历、经历、思想来写诗”似乎不那么适用在李白的头上。李白自序云:“将复古道,舍我而谁”,又写作“大雅久不作,吾哀竟谁陈?”这种境界便不独是以个人的阅历、情感来阐述世界了,而是有种肩负时代去“追本溯源”的境界了。

苏轼有这种天赋,但是没有这种担当和气魄,仅仅是把他的天赋延伸到文学中的各种领域,虽然都有建树,但对于苏轼而言,都是浅尝辄止的。

总而言之,苏轼在诗歌领域的高度没有达到过李白的高度。


无聊到巅峰


明人袁宏道《尺牍·与李龙湖》云: 韩、柳、元、白、欧,诗之圣也;苏,诗之神也。

苏轼虽然和诗仙李白不是一个朝代的人,但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那些优美的诗词流传千古,取得了让后人顶礼膜拜的杰出成就,所以我觉得称苏轼为诗神是当之无愧的。

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苏轼生平

苏轼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

少年时期: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母亲程氏亦是有文化明大义的女子,在父母的教导下,少年苏轼即博通经史,并立下经世济民的理想。

青年时期:21岁随父入京,22岁中进士,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欧阳修曾赞扬苏轼“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随之名声大噪。26岁苏轼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从此踏入仕途。这个时期可谓春风得意。

中年时期:为父守丧后,34岁时苏轼归京。此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在变法思想上与王安石存在分歧,认为不可“求之过急”,遂上书宋神宗谈论新法的弊病,反对王安石的方案,引起王安石的愤怒,在王安石一派的排挤下,苏轼请求出京,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44岁那年苏轼因上书朝廷时语言不慎,卷入“乌台诗案”,险遭杀身之祸,后经多方营救,躲过一劫,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参与公事,受本地官员监视。这次事件也导致了苏轼的思想与创作开始了巨大的转折,一方面因为壮志难酬而苦闷,另一方面又因为前路迷惘而彷徨。但这几年却是苏轼创作上的丰收时期,宏伟的江山,淳厚的民风,暖和的友情,不能忘怀现实的壮心,促使他写出了许多闻名的诗文,或雄健豪放,或清旷淡远,成为他一生创作的高峰。

老年时期:53岁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有名的苏堤、三潭映月就是在这个时候修建的。这个时候苏轼已成为文坛盟主,为北宋后期文学的发展,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

59岁时苏轼又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在北归途中于常州逝世。

苏轼成就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却仍能保持乐观、旷达的精神,这得益于他把儒家的坚毅精神、道家的清静无为态度、佛教的平常心看待一切观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傲视苦难、超越痛苦的思想境界。表现在文学创作上,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人生如梦的感喟,也有潇洒自适的抒情。苏轼作品内容的复杂性.正是他复杂思想的表现。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两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并且不局限于新政,也不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也进行了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苏轼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

苏轼博学多识,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如《惠崇春江晚景》。

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诗,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联想到蒌蒿、芦芽、河豚,因为苏轼认为用蒌蒿、芦芽、菘菜这三样烹煮与河豚最适宜搭配,也可见吃货本质了。

苏轼与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论创作成就,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他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所以他的诗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至尊的地位。所以,苏轼他基本上避免了同时代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的缺点,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人欢迎的宋代诗人。


人生美语


首先,我觉得提出这个问题就有欠妥之嫌。单诗而论,苏轼和李自可不是亲兄弟啊!从唐以来,单论诗,谁能与李自相提并论?如果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倒是说得过去的。李自在诗歌领域的成就是前无古人的。是否后无来者,倒要让历史去作结论了。在词坛上,苏轼自然是词坛伟大的一杰。鲜有词人能够超越。他的诗确实写得很好,后人也有很多赞誉,和李白相比就不大恰当了。如果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在宋词的贡献上,苏轼也是姣姣者。

李白和苏轼各有千秋。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苏轼是浪漫主义词人。这是他们的共同点。

李白早年蜀中就读,二十五岁出蜀,游历各地。四十二岁应诏入京,供奉翰林院。后遭权贵谗毁,三载"赐金放还"。离京后失意长达十年之久。安史之期入永王幕府,以附逆获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而还。他以惊世骇俗的笔墨恣意挥洒,或抒发怀抱,或蔑视权贵,或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时也企访仙道。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豪情奔放,语言自然清新,色彩瑰伟绚丽,形成了特有的雄奇飘逸的风格。杜老先生称之为"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苏轼仁宗嘉祐二年中进士,曾任翰林学士等官职,在宋神宗熙宁年,王安石创新法,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调,任杭州等地小官。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讽刺新法的诗句入獄,就是所谓的"乌台诗案"。经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后,贬到黄州任团练副史。在文学上,他是一位集诗、词、文都有很深造诣的伟大文学家。特别是在宋词词坛上,他突破了"词为艳料"的局限,扩大了词的题材,冲破了声律的束缚,对词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词以浪漫豪放而著称,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构思,常常用拟人手法,把景物和人有机结合起来。"即物即人,两不能别"。他的词声韵谐婉,情调缠绵,有言有穷而情无尽的艺术效果。对宋词的贡献巨大。

总言之,单言诗苏轼被称为"诗神"有点过誉,不能与李白齐名。如果说在文学史上的贡献,那又当别论了。当否,望大神斧正。




高楼避愁1


不!他应得的!人生是综合考评!修身齐家治国安邦。个人,爱情,婚姻,家庭,工作,为他人,为社会造福。人生不是只作诗!你的观点,是在只作诗,这单一方面考评的!

综合考评,人生的表率与标样!应是苏轼~诗神!而不是李白。

李白死于长期的酗酒。大概五十多岁就死了。苏轼人生大起大落,多受苦难与迫害,却乐观长寿,七十出头死的。善终。李白的人生迹遇,相比苏东坡,算是太好了!可惜一手好牌,打烂了!徒留诗名!

苏东坡,打不死的人生英雄!坚强乐观,积极向上,对自己,对妻子,对兄弟,对家长,对朋友,对一方百姓,对国家,是负责的!但却过着花样般的人生!换成一般人,早就抑郁,抱怨,消沉,不负责任了。他始终对人生充满热情。对生命有股热望。又负责。自律!他会让你感动!含泪的微笑!

你这样提问,恐怕还没有充分了解你自个的人生。因为,我们读书,都是在看自己,了解,认识,发现自己。从来不是看别人。用别人照自己。照镜子。





ghj战狼星空asd0


诗神一一苏轼

苏轼旷世奇才,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旦是出色的文学评论家。在对诗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想渊源。

苏轼之诗皆有为而作,敢于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从而达到一定的功效。

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他以最理想的致高无上的《道》自然作为美学追求的最高准则。


帅帅171505697


诗到了宋朝就少了大唐的飞扬和洒脱,多了几分理性。

苏轼的诗就是这个特点,诗词多是加入了理性的批判,走的差不多是杜甫的路子,所以不免少了些味道。

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少不了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和才华横溢,想象丰富,潇洒豪迈的李白相比,还是差了点火候。

李白诗是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不可复制。


这点就好比李白的词和苏轼的比,就少了点味道。道理是一样的。


旧时斜阳


诗神、诗仙、诗圣只不过是后人的评价而已,没的比。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有三种,一种看山是山,二种看山不是山,三种看山还是山。

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属那一种。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个写山、一个写水,一个唐朝,一个宋朝。山有山的气势,水有水的搏大。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有山有水有美景,各自有自的特长与精点。

笔者认为史上诗人没有高低优劣之比,而有各自历史背景状态,经过岁月洗礼传承下来的都是精典。


诗词散文古文化


第一次听说有人把苏轼称为诗神,个人感觉苏轼的诗的境界在李商隐之下,和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没的比。称之为诗神,有点夸大了。不过他的词还是很好的。

他是专业词人,业余诗人。诗词是互通的,宋朝词人很多写诗的,也有名篇传世,但和唐朝的诗人比诗,就好比泰山和喜马拉雅山比。


南山一花奴


风格不一样.各有所长。


云鹤166082174


诗写得好,又多产,冠之以诗仙之名

是理所当然的事;但能像苏轼那样直

抒胸臆,独树一帜,实属难得,称之

为诗神也很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