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不要抱怨父母的啰嗦”,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生而为人“首孝悌,次谨信”,孝顺是第一位。

父母的抱怨,我更多理解为应该是称作“父母的嘱咐,叮嘱,牵挂,不放心,”。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一个手工艺大师,我们在雕琢作品时,是不是 修了又修,看了又看,以求达到完美。其实父母把我们做儿女的 都视若珍宝,每次嘱咐都是在用他们的经验爱我们。一件事重复很多遍,终究还是对我们的担心,担心天气凉了生病,担心喝水少容易上火,担心因为工作不吃饭——担心他们习惯担心的一切……

有人啰嗦何尝不也是一种幸福,有人牵挂,有人叮嘱,有人拿着当宝贝……我们要珍惜这种“啰嗦”


土老帽娶个洋媳妇


完全认同,我认为对父母不好,顶撞父母就是大不敬,会受到报应的。我从小是个乖乖女,几乎从不顶撞父母,他们40多才生我,在那个年代能让我上学考大学(我没考上),真的特别不容易,我很知道孝敬他们。可是有一次我心情不好,那是都20多了考不上大学心情郁闷到极点。母亲那是60多了听力不是很好,当时她问我什么,她在屋里我在院里,我连说2遍她也没听到,我生气地说,你聋啊!说完立马后悔了,当时还守着外人,我青少年时期就是越当着外人面越爱显摆自己能,其实自己啥也不是,一无是处。因为这句话我后悔了一辈子,至今想起来还悔恨不已。我30多岁时,父母双双离世,因为忙于生计,在外打工,平时并没有对他们有过多的照顾。现在我和老公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老公的听力也越来越不好,甚至到了重度耳聋的状态了,配上了助听器。唉!世事无常,我经常会想,老公的耳聋都是因为我顶撞父母的果啊!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打什么工呢,就在家陪着父母和孩子,哪里也不去。


满天祥云


我认同,自从我爸爸生病好了以后,我就特喜欢和他聊天,即使他数落我,我也开心,十几岁就没有妈妈了,现在虽然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是我也想像我的孩子一样当个孩子,所以在爸爸面前我就是个孩子,我喜欢听他喊我妮,我也喜欢听他一件事不停的重复,我还会很开心,喜欢听爸爸说我小时候的事情,年龄大了都爱唠叨,可是这种唠叨你还能听多久,不敢想象也不敢去想。就想好好爱自己的爸爸。


小吆


非常认同。

可能是出于每个人的家庭原因,所以有人认同有人不认同,我只是纯属发表自己的想法。

我父亲不善言辞,话不多,即便我去学校,他也只是说,没钱了记得提前打电话,出去兼职,他也会说照顾好自己。可我妈就不是这样的人,我妈爱唠叨,我到哪儿都会再三叮嘱,不过家里有什么不好事,都会拉着我说教一番,我生病呼吸不了的时候,医生说要早睡,按时吃饭,多运动,每次熬夜,吃不下饭,我妈都会唠叨很长时间,直到我受不了了去吃饭,或许换别人,别人会发脾气了,但是我没有,因为母亲的每一次唠叨都是为了我好。

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做儿女的应该百善孝为先。希望每个看到这条回答的人都好好爱父母,在父母唠叨的时候认真去听,父母唠叨里的一字一句都是爱。


两点半的夏天


成年人,不仅不要抱怨父母的啰嗦,还要感谢父母的啰嗦。父母能对你啰嗦,不仅是因为关心你、爱你,更说明他们心身健康,还能正常而理智地面对人世中的一切。这对于子女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一种幸运!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人至孝。母亲却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棍棒相加,此人从来不躲不藏,而是甘心情愿被母亲打个够。待母亲打累了,再扶母亲去休息。有一天母亲再打他时他忽然抓住棍子大哭起来,他母亲奇怪了,从来打他都没见哭过,今天也没用力打呀?咋哭了呢?他说:从前母亲打我,棍下如风,肉颤骨痛,今日下棍,我竟全无痛感,母亲越来越衰弱老迈了,我心里伤心啊!


对子女而言,成年了,还有人打你,有人骂你,有人在你面前啰嗦,就是你的福气。网上有一个很火的视频,一名75岁的儿子见自己105岁的父亲倒酒喝,赶紧过来劝他少喝,还把杯子拿走了,气得105岁的父亲扬手就打,一旁的曾孙子看热闹,还欢呼,我爷爷被太爷爷打了!看得一众网友大呼“真有福!”真的是有福气啊。我们老家说,“人到八十岁也还得有个妈”,不论多大年纪,有父母在,自己就还是个孩子,就还能撒娇。有父母能让自己照顾,让自己奉养,是多少人梦中都实现不了的愿望。“子欲养而亲不待”,才是为人子女最弥补不了的遗憾!


那么,成年的你,还有父母在你面前啰嗦,感恩都来不及,还抱怨什么呢?


好好珍惜吧,这是你的幸,更是你的福!


夜读书房


我特别认同这句话,每个人的出生在不同的家庭里,子女在父母的心里都是宝贝的,口头上啰嗦点,都是爱我们的,为子女好的,所以我们不要谦气父母,要尊重父母,孝顺父母,一定要陪伴父母左右,安享晚年。




诚信开心小叮当o


妈妈这个阶段,处在更年期,记忆也在减退,有的时候她嘱咐过的话,也许一转身就忘了,所以他在不停的提醒你,为的就是你,不要饿着、冻着、热着、等等吧,要学会理解父母,他们的唠叨就是为你好,你做错了事情说你,那是关心你,如果他真的把一些话说了很多次了,你可以听也可以不听,但是不要争论,没那个必要,你要学会谦让父母。在生活中能看到很多父母谦让子女的一幕,如果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父母总是会把最好的留给子女,吃的总是让子女先吃,自己吃剩下的、不好的或是不吃。父母为子女做了那么多,现在只不过是忍受一下她的唠叨(善意的爱的体现的),相比之下算得了什么呢?等父母真的老了,你会发现他们会更向孩子,更需要你的陪伴,较少自己出去玩的时间、聚餐的时间,回家陪陪父母,能听到他们的唠叨也是一种幸福!

因为她爱你呀,等到你将来为人父母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妈唠叨了。 妈妈唠叨```是因为她关心你``你会觉得他们唠叨是因为你处于青春期``有叛逆性格 ``会觉得烦``以后你会慢慢懂得你的父母。

你母亲啰嗦,爱责怪你,说明她对自己过往不甚满意。到年老之后,她会把对自己的期待全附加在你身上,希望你能替代无法实现理想自我的自己。然而,你不是她,你有你的理想,做事方式。所以,她讲她的,你听得进去的就听,听不进去的可以不加理睬。不要去顶撞。但是,做为年长的人,所说的不一定都没用。实在受不了,你可以离开家里,自己去外面闯荡。可以隔一段时间打电话回去,因为你的母亲其实是很关心你在乎你的。还有,你小时候是她养大了,所以她对你的付出是肯定的。现在,作为一个24岁的成年人,凡事靠自己是正常的,没什么好说。你特地说了,说明你潜意识里是羡慕那些有能帮自己的母亲。总之,给你建议是离开家里,不依赖父母,完全靠自己打拼,距离产生美。而且,不要忘记给家里寄钱和联络。那样,她会觉得你真正长大,真正信任你。


穆艳丽


我觉得这个问题真的太low了,但凡是个正常人都知道的道理。还需要问为什么么!子欲养而亲不待。

大家的关注、点赞,就是小zizi以后的动力。小zizi也会提高不断的提高视频质量,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哈!



小zizi


1、不抱怨父母无能

没有人是万能的,也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费尽心力把我们养育成人,已很不容易,我们要感恩父母辛苦生、养了我们。不要抱怨说“爸爸应该是怎样的爸爸,妈妈应该是怎样的妈妈”,应该真诚地说:“我接受,你们就是这样;我接受,是我选择了你们;我享受你们给予我的一切。”

2 、不抱怨父母“啰嗦”

父母比我们先来世上,他们先学取经验、照顾自己,再诞生我们。当我们出生,用自己余生的心力来照顾我们成了父母自愿选择的命运:嘱我们穿衣,教我们吃饭,盼我们平安……只有真爱你的人才会对你“啰嗦”,谁都不会跟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啰嗦。

3 、不抱怨父母抱怨

父母抱怨我们,只是不满足我们的现状。当我们做得够好时,他们渴望我们更好!他们不是为自己,或许他们在生活上有很多不如意,或许他们在工作上非常辛苦,可又不能和谁讲,所以他们渴望我们更好,即便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也希望我们青出于蓝,不要像他们一样。

4 、不抱怨父母迟缓

年纪大了,行动自然不便,永远不要嫌弃父母行动迟缓,因为我们永远想象不出我们小的时候他们是如何耐心地教我们走路。父母年轻时,可能比我们还意气风发!是为我们,父母才累弯了腰。如果有一天,父母已变老,腿脚利索不了,我们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一定要及时。

5 、不抱怨父母生病

不管父母多忙,不管白天黑夜、下雨刮风,我们一生病,他们马上会放下手头忙得不可开交的一切,紧赶着给我们去看病,彻夜不眠地爱护我们。当父母生病了,我们能做到多少?真的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吗?社会上经常会有儿女不赡养老人的新闻,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尽心尽责照顾父母的人……

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慢慢变老,直至离开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抱怨父母,不如理解父母。若父母都容不下,何以容天下?百善孝为先,从现在起,千万别再抱怨父母了。


叨鱼


安全正确。

不管父母说得对错都不要抱怨。对了就应该耐心的听,不对也不要犟,实在不愿意听就躲出去。或者用别的话题搪塞过去。

我年轻的时候也是烦,抱怨。想一想真是无知又错误。因为你的抱怨起不到一点好的作用,反而让你跟父母的关系产生间隙,让大家心里都不痛快。毫无意义。

人年纪大了都会爱唠叨,不可避免。老人都是出于对你的爱护和担心才会啰嗦。所以既然是这样,你就最好耐心的听一听,哪怕明知道是错的,也要装装糊涂。你听完了,父母发完牢骚,他们也就轻松了。哪怕明知道你不会听,但是当时他们的心情会好很多,大家气氛就会很平和,都不会生气。

与其争吵半天,大家心里都生气,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解决问题。还不如去干实际有意义的事情。你干出了好的结果,父母就是想唠叨也找不到理由。只能天天夸你,😄岂不是又省心又高兴?

所以问题说的很对,不要抱怨父母,不要做大家都不痛快的事。这是一个成熟的标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