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他 家 的 味 道,始 于 光 绪 年 间


奥修说的肉食是能量的互动、是自由的、无束缚的,

昆德拉说的肉食是机遇的、偶然的、命定的,

高达说的肉食是刺激的、有今生没来世的、哲学的,

小津安二郎说的肉食是温柔的、隐藏的、非爱的,

毕卡索说的肉食是经验的、性欲的、美好的,

夏卡尔说的肉食是圣洁的、救赎的、唯一的。

慈城公园交谊舞还潮 - 宁波人有三譬好譬(The Ningbonese Philosophy of Consolation)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 孙学明把子肉店的附近

下淀、铁路二九宿舍


「2020/01」

请原谅我,开了个玩笑

把“肉食”换成“爱”才是名人原话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现在的猪肉价格属实是特别的贵了。


想往年间,牛肉是贵的,自不必说,而后放羊的人逐渐减少,羊肉价格也涨了起来。猪肉一直扮演着生活必须品的角色,即可做菜加点荤意,也可专门烧制肉食解馋,但没想到有一天猪肉也成生活的奢侈品。


猪肉和爱一样变得不是那么唾手可得了,我们不得以以严肃的面孔来面对它。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其实,刚开场的这一小段写于两个月前,探访这家店也源自两个月前,之后全国就爆发了大规模的疫情。


两个月之后再想,原本只是猪肉价格飞涨,造成吃顿把子肉都是珍贵事儿,而面对疫情,放松自在的出门吃饭都成为了一种奢侈事儿了。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而今再做报道的时候,我也反复电话咨询了店家:“是否可以堂食了,情况是怎么样的?”


店家也告知已经可以恢复堂食了,之前,允许堂食的第一天,都市晨报、徐州发布都将他们家作为防疫优秀典型做了报道。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亮码、测温、点餐,图片来源:徐州发布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希望大家看完今日的推文之后,在品尝心仪的美食的同时也自觉做到隔开一定距离堂食,一人一桌。


下淀铁路边

28年的老味道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这边是铁路的宿舍区,早年间也有很多的工厂,所以当时应该客源还是不错的,而今日看来,这里距离闹市区域实在有些距离。


但28年了,店家依旧把店开在了这里。


响亮的名气和偏僻的地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或许,打一开始,店家就是守旧的人。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从不开任何分店

自己儿子想学,店家都要考验其耐心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这就是孙学明老先生,和他见面的时候,是已经听过他的大名,并且是通过身边人对他所做美食的交口称赞之后。


初见面,我便在想象:老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呢?瘦削、严肃的坐着,像极了一位老师,但接触下来,发觉老师傅平易近人,话匣子一开就会滔滔不绝的。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然后我要说件最遗憾的事。


老先生当时给我说了做把子肉的独到秘籍,我用手机录制了下来,可惜疫情的两个月过后,手机坏掉了,聊天内容我也遗忘了,可惜可惜...


但我转念一想,这家的手艺可是几十年到一百年的结晶,不是我一个小时内就能记熟的。


比如,老师傅早年没有主动教自己儿子做这门手艺。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孙老先生的儿子,早年也打过工,自己做过生意。


直到走入中年之后,渐渐顿悟,想研习家中手艺,孙老先生也觉得是时候了。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孙老先生极其看重自己的手艺,儿子必须历经社会风雨,主动来学把子肉,他才愿意教,不然,就连自己的儿子,他都怕他学起来没有耐心。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因为,孙学明老师傅的手艺有着百年的传承。这话要从清朝光绪年间说起。


清末光绪年间藤县人士孙万宏,其做漕运帮工时偶然习得把子肉的制作方法,后上岸依此经营,每日清晨炖制后挑担至码头售卖。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其子孙广兴自幼便帮工,成年后手艺已颇有声誉。三代传人孙殿胜自幼研习父业,无奈半身战火,营生几经断续。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四代传人孙传明(上图)十余岁时家父授其技艺,祖训:“菜要做精,良心天知。"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其子孙志丹沿袭传承,与父亲共同经营,孙氏把子肉至今已经历经一个多世纪。为了坚持原汁原味老手艺,一直没有开任何分店。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百年间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莫过于,在孙学明的努力经营下,孙氏把子肉被评为徐州鼓楼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到店的那天,天气很好。中午过后的阳光很耐看,穿过窗户,铺在店里所有菜品上,一切都变的很温馨。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店的窗外有废弃铁路,午后铁路的石子泛着金光,风都带着水的气息。人们沿着铁路生活、吃食。


这一刻,食物,安静祥和的像凝结在琥珀中一般。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孙学明把子肉

部分菜品一览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听了孙老先生讲了很多,就单说这猪肉的选材,可以说他比屠户还熟悉猪的构造。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讲起菜品的煮制,他又像是一个化学老师,这可不夸张,这也是我没听懂的原因,但这一切,光是听,都像灵魂洗过澡似的。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猛火开锅文火炖,炖好的把子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入口有醇厚的余香,掉在地上,就像豆腐一样摔的稀碎。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在此用餐有强烈的生活真实感。


既是历史,也是手艺,更是生活,杂糅在一起,就我现在而言,不用眼见,不用口尝,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都能记得那种味道。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他把徐州把子肉做成“非遗”的人,28年了,只想把店开在下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