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系戰機和美系戰機本質上區別在哪裡?

不是個人練習生


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由於技術上的差距造成的,所以其本質的區別還是在技術。不論是二戰時期的螺旋槳發動機,還是今天的噴氣式發動機美國都擁有著巨大的技術優勢,由於美國工業底蘊比較深厚,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歷史比較悠久,美國所積累的技術和經驗都比蘇聯/俄羅斯要多。在二戰時期也許你可能會聽說我美系或德系甚至是日系、英系的著名戰機,但是蘇聯能拿得出手的著名飛機卻很少,哪怕是拉系列戰機的性能與其他國家相比都很一般,所以蘇德戰爭期間蘇聯的大部分王牌飛行員都是駕駛者每次p39戰機創造的記錄。




而戰後進入噴氣式戰機的時代,美國和蘇聯在噴氣式發動機上又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而且在一代、二代這種只追求速度依靠機炮狗斗的情況下,蘇聯在不追求航程的情況下研製的大推力發動機雖然速度快,但是航程特別短,而且飛機使用的壽命也不高。而且蘇聯本身就是依靠裝甲機械化部隊在二戰中發家,其裝甲部隊的總結的經驗就是能用第一次就行,因為不指望再用第二次。而這種狂野粗獷的設計不僅在坦克上運用了,而且在航空領域也運用了,其中包括為了將轟炸機的發動機裝上了米格-25上,為突破熱障用不鏽鋼造機身。



除了發動機技術以外,電子飛控技術也是落後於美國,看著俄系戰機裡機艙內密密麻麻的儀表設備就知道了,所以在三代機這種依靠雷達和電子技術的時候蘇聯就開始落後美國,並且經過上世紀90年代的事件折騰,俄羅斯的航空技術已經達不到蘇聯時期的規模,所以缺乏技術的俄羅斯在4代機的項目上落後於其他國家,並且自家的三代機都是在蘇27的基礎上不斷改進而已。所以科技興國,科技才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動力。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這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其實,在第一代噴氣機時期,蘇系戰機和美系戰機區別不太大,兩者幾乎系出同源,都是在二戰德國噴氣機技術的基礎上發揮出來的。所以,冷戰初期,什麼蘇系、美系的,技術上都差不多。

比如,當年曾經在朝鮮戰場上打了“平手”的米格-15和F-86,各方面都非常接近,甚至光看外形特徵,長得就跟雙胞胎似的(下圖)。

到了二代噴氣機時期,蘇系和美系的區別開始愈發明顯了。

蘇系戰機發動機勁大、火猛,更加偏重於高空高速和空戰;

此外,跟地面裝甲武器的思路一樣,都是講究高產量、大消耗、維護方便,皮實。不太考慮發動機壽命,反正量大,生產成本低,使勁糟唄。

而此時,美系戰機則關注於多用途作戰、遠程交戰、電子壓制性能等方面,飛機壽命比蘇制戰機要長的多,研發方向相對偏重於綜合性能。這種思路,雖然短期內可能顯得弱些,但其實更有後勁和發揮的餘地

這一時期,在越南戰場上,發動勁大、火力兇猛的蘇系戰機,曾經給美系戰機帶來過困擾和重創。

到了三代噴氣機時期,兩者的區別就更鮮明瞭。配合著升級後的戰術,美軍機的後勁優勢開始秒殺蘇系戰機。

此時,美系戰機為了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充分利用預警機、電子戰和遠程、中遠程空空導彈,儘量避開近戰格鬥;

蘇系戰機雖然火猛,勁大,但精準性和系統化方面已經開始落後,有勁也使不出來。

比如,兩伊戰爭中,伊拉克的米格對峙伊朗的F-14,顯得很費勁。

還有著名的貝卡谷地之戰,充分證明了電子戰在戰爭中的關鍵角色。飛機性能再強大,也得搭配著系統化的作戰數據鏈,否則處處都可能是陷阱和埋伏。

當年,貝卡谷地的“薩姆―6”防空導彈陣地被以色列導彈襲擊後,敘利亞空軍緊急從國內派出了60餘架蘇式米格-21、米格-23前往增援。然而,敘境內的戰機剛起飛,就被以色列的E-2C預警機捕獲並被誘至指定地點,敘以雙方150餘架飛機進行了一場空戰。由於以軍的F-15和F-16戰機都配備了先進的電子對抗系統,在空戰中無一損失,而敘軍則掛掉了29架米格。

第二天上午,以空軍用同樣的辦法對敘軍發起了進攻,敘利空軍52架飛機和7個導彈連無一倖免,而以軍再次全身而退。此番較量,可謂震驚世界。

很顯然,蘇制戰機主打的高空高速,火力猛的特色,在開始信息化的美系戰機前,基本上都沒有什麼發揮作用的機會。

到了四代機時期,蘇/俄戰機吸取了教訓,也開始往信息化、系統化和人機交互方向使勁,非常重注與預警機的配合。

俄系的四代機跟美國的四代機比,設計思路比較相似,只是由於缺錢的緣故,各方面做的不算太到位。

四代機主要活躍於冷戰後。但此時,俄美兩國戰機的較量多發生在軍事演習之和地區衝突中,實戰中相遇的幾率比起前面那半個世紀,要低得多。在僅有的幾次正面交鋒中,比如,南聯盟戰爭和本世紀的中東戰場上,面對西方大規模的電子壓制和預警機的支持,貌似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不過,單說飛機性能的話,俄系四代機的大推力發動機雖然速度快,機動性好,但電子飛控技術上還是落後於美系戰機。

在三代機和四代機上,我們還可以觀察到,俄美戰機的一個明顯區別——美系戰機很多為單發佈局,但蘇/俄系戰機一直堅持兩個發動機的設計。

(蘇-27就是雙發戰機中的典型設計)

很顯然,這跟兩國的戰術思路和實際國情有關。

俄羅斯地域遼闊,也對飛機的巡航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且,不同於美軍的高低搭配摻和著用的習慣,比如F-15和F-16的混搭。蘇/俄系戰機主要是“職能區分”,他們看到,在格鬥中,重型雙發戰鬥機可以很好的壓制單發戰機,於是,非常用心的把三四代價都設計成了雙發。

此外,這也符合毛熊暴力美學的風格,人家的民族性格就是追求大,大,大......

到了當今的五代機時期,相對於F-22和F-35,關於蘇-57的隱身性能,至今有很多爭議,搞得外界一直懷疑它可能不是一款真正的五代機。蘇-57曾經多次被瞧見外掛粗獷的外掛導彈,還有從正面就能看到渦輪發動機的風扇葉片,那雷達電磁波的反射效果,估計也槓槓的...

不過,後續蘇-57升級了發動機,蒙皮塗裝也改進了許多。據說,改造後的蘇-57,機動性非常理想,還有那個塗裝,不但有很好的隱身功能,甚至自帶了“防曬”作用呢。

為了塑造蘇-57的正面形象,去年俄羅斯曾經下本兒拍了一部紀錄片——《從T-50到蘇57》。片中,蘇-57現任總設計師米哈伊爾·斯特列茨對中美俄三國五代機性能進行了評價,鏡頭前非常自信的表示——“世界上符合五代機所有特徵的只有蘇-57,美系戰機根本達不到俄羅斯的標準......蘇-57在所有能力上都超過美國戰鬥機。

最後,還意味深長的說——蘇-57編號的含義就是22+35=57,指——F-22+F-35的性能之和等於蘇57.....”,呵呵

其實,各國飛機性能的異同,也跟其預想的制勝模式和作戰理念有關。比如,中國想中遠程幹掉對手;而美國則是講究隱身逼近,搞外科手術式的打擊;毛熊這邊呢,偏機動,要求個大,發動機禁得起折騰,能量產,續航能力強。

所以,總體上看,相對於蘇系,美系飛機的技術水平還是要領先一些。蘇/俄系戰機的性能特點,除了缺錢外,也形象的反應了蘇聯/俄羅斯自身的作戰需求和民族性格。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美國和蘇聯由於自身的技術水平,工業水平,作戰思想和戰爭策略不一樣,反映到武器設計上有一些共性的特點,這就是美蘇武器的區別吧。

蘇聯把戰爭作為常態,認為武器是消耗品。蘇式武器都是結構簡單,造價低廉,用途單一,維護簡單,容易掌握的武器。反映在戰鬥機上,就是米格-21與F-4的差別。

蘇聯在很多技術領域都落後於美國。冶金、化工、機械、電子、製造工藝等,特別是電子技術方面,雷達、導彈都落後於美國。

蘇聯的很多武器產品都是跟在美國後面模仿的。或者吸收借鑑美國的設計。

比如變後掠翼,最早是德國研究,美國在50年代進行了深入研究。最後應用在F-111上。

米格-23的進氣道附面層隔板,米格-25的進氣道,蘇-27的升力體機身,都是美國最早應用的。

從米格-25和SR-71的設計方案也能看出來。蘇聯技術落後,加工製造工藝差,不能加工鈦合金零部件,只能採用不鏽鋼材料。雷達採用電子管,才能得到足夠的輸出功率。發動機技術不完善。美國不僅技術領先,還超前考慮到了雷達隱身的問題。蘇聯立足於前線作戰,美國是改變設計方案用途,從作戰改為偵察。蘇聯遇到問題用後退替代方法解決,美國遇到問題用前進技術方法解決。

蘇聯戰鬥機為了減小空戰時的重量,提高機動性,以犧牲機內燃油量為代價。惡果就是航程短。米格-29是F-18的體量,卻偏要和F-16爭優勢。只能靠減少燃油的辦法。

總體上來說,蘇聯飛機產量大,動不動就上千架。米格戰鬥機從15到21都超過5000架(中國生產了3000多架),只有25和29生產了1000多架。米格-29產量低主要是冷戰結束了。

美國的戰鬥機產量在西方是很多的,很多產量都超過了2000架,最多的是F-86有9000多架,接近一萬架。F-84有7000多架,F-4有5000多架,F-16生產4000多架,生產2000架以上的有F-104,F-5,生產1000架以上的有F-100,F-102,F-8,F-15,F-18。

歐洲只有幻影超過2000架。1000架的沒有。

蘇聯戰鬥機主要是米格和蘇霍伊兩個設計局。他們設計的飛機外形都比較接近。區別不大,只是後掠翼蘇7和三角翼蘇9的區別。

米格21和蘇9,米格23和蘇24,米格29和蘇27。

蘇聯戰鬥機在設計細節上不夠重視。米格-25線條粗獷,風洞試驗不夠多,對外形沒有很好的修飾。美國的SR-71外形圓滑過渡,和美米格-25相去甚遠。同樣的還有雅克-141和F-35。雅克也和米格一樣,線條直來直去,而F-35的外形精雕細琢。蘇霍伊設計局的蘇-27就比較注意外形細節。


一葉楓流


本質上講沒有什麼區別,無論是採用何種設計,最終目的都只是為了將戰力最大化。只不過鑑於各國工業水平、戰機研發能力、需求都不一樣,所以會出現不同的技術路線。所謂蘇系戰機跟美系戰機的劃分正基於此。
美系、蘇系戰機彼此一直是最大的競爭對手


,角逐空天數十載,留下傳奇無數。

一般而言,由於美國在材料、發動機、電子技術領域,始終屬於領先地位,所以美軍戰機在應用新技術上,比俄羅斯要快一些。比如在蘇式戰機還滿是儀表盤的時候,美國已經引入了先進的屏顯技術,一平三下的經典航電佈局開始廣泛見於各種三代機及三代改型戰機。再比如,美國率先研製出隱形戰機,通過隱形蒙皮技術、大推力發動機,先進航電系統的結合,使新型戰機的性能遠強於普通三代機。經典的f22猛禽戰機,就是美國高新技術的集合體。
現代戰機經典的一平三下設計


此外,美國工業技術的領先還體現在製造工藝上。與蘇式戰機給人傻大黑粗的印象不同,美式戰機工藝更先進,做工細緻,常給人一種精密的機械美感。美國戰機普遍採用常規氣動佈局,無論是F22、F35還是F15,氣動設計都中規中矩,真正的功夫用在看不見的地方。
採用常規氣動佈局的f22

俄式戰機更注重氣動設計的創新,機體講究簡單實用、經典機型往往都結構簡單,維護方便,皮實耐操。對注重實用主義的國家而言,蘇式戰機是性價比的代名詞。但由於不注重工藝,蘇式戰機往往細節不到位,多見粗糙之感,機體壽命也短於美式戰機。


圖為俄羅斯最新的隱形戰機蘇57。細看可以發現腹部彈倉無法合攏
,可見工藝水平堪憂。

機動性能好是蘇式戰機一貫的優良傳統和看家本領。在崇尚狗斗的年代,蘇式戰機憑藉優異的氣動性能,常常能夠制霸藍天,足以跟美式戰機分庭抗禮,絲毫不落下風。經典的側衛家族,經久不衰,至今仍廣泛服役於世界各國,成為各國空軍中的當家主力,守護著一方藍天。
蘇式戰機沿襲了機動性能


優異的特點,打響了良好的外銷口碑。

要是說美式和蘇式誰更好,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同代機型上,美蘇戰機一直是彼此最大的競爭對手。在以往的戰績上,也各有勝負,很難說一方徹底壓倒另一方。


兵者詭道也


蘇式戰機與美系戰機起點是一致的,如米格-15比斯與F-86佩刀,米格-15升限高一點,F-86盤旋性能好一點,性能基本相當,在戰場上基本打了一個平手。

F-86與米格-15

隨後,兩國設計理念出現的分叉。蘇聯大陸軍思想根深蒂固,空軍地位不如陸軍,註定了空軍當配角的命運。蘇聯空軍戰機向更加專業化發展,殲擊機負責防空,截擊機負責攔截轟炸機,強擊機負責支援陸軍作戰,甚至沒有空優戰機這個概念。蘇聯空軍裝備的發展體現了兩個明顯的特點,滿足國土與陣地防空作戰需求,配合陸軍大兵團作戰。蘇聯與華約一直想與對手打消耗戰,這個戰略思想也影響到戰機的研發,導致戰機結構簡單,便於製造,皮實耐操,性能單一,總壽不長。

米格-21與F-4

在戰場上,米格15升限高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俯衝攻擊倍兒爽!隨後的米格-19、米格-21等防空型殲擊機都追求高空高速性能,航程與載彈量被忽視。此外,機頭進氣的米格系列戰機無法裝備雷達,嚴重依賴地面雷達與指揮所的指令作戰。在蘇聯強大的地面防空火力支援下,殲擊機是能夠充分發揮攔截功能的,但是這些武器出口到中東國家,就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中東國家國土狹窄,防空系統薄弱,地面雷達與指揮機構一旦遭到破壞,蘇式戰機就很難與以色列的美系飛機對抗了。在東方戰場上,蘇式戰機並未處於明顯下風,只要把性能發揮出來,還是能與美式戰機一搏高下。

F-15與F-16

美國空軍雖然成軍較晚,在二戰時還分屬於陸軍與海軍,但美國特別重視制空權的爭奪。再加上美國的電子工業發達,從二代機開始,美國傾向於研發性能均衡的空優戰機,並率先使用了機載雷達、空空導彈與精確制導炸彈。美國民航工業發達,導致航空發動機始終走在了戰機研發的前頭,新型戰機總能找到與之匹配大推進發動機,就是在一塊磚,裝上發動機都能飛,隨之帶來的航程與載彈量提高,進一步促進了多用途戰機的誕生。所以美軍將多用途戰機統稱為fighter,不像蘇聯按照作戰任務進行細分。70年代,美國率先研發了F-16、F-15空優型戰機,以色列在戰場上以4架F-15對戰20架米格-23,獲得全勝。

蘇-27與米格-29

正是遭遇慘敗的米格-23,成為蘇式戰機尋求改變的嘗試,蘇聯設計思路逐步向性能均衡的空優戰機過渡。米格-23拋棄了機頭進氣佈局,在機頭安裝了雷達,採取可變後掠翼,兼顧了低空與高空性能。所以蘇聯特意將米格-23稱為第三代戰機,這也是蘇聯比美國戰機劃代多一代的原因。

米格-23

米格-23不管是雷達,還是機動性,與F-15、F-16都有很大差距。為此,蘇霍伊設計局拿出了蘇式戰機的巔峰之作蘇-27,同期還發展了中型空優戰機米格-29,形成了蘇-27與米格-29輕重搭配的格局。美蘇第三代戰機都強調超視距打擊、高機動性性能,又兼顧高空高速性能,後續型號既能空戰,又能對面打擊,屬於各項性能指標均衡的多用途戰機。單從戰機性能上看,各有千秋,孰優孰劣不好區分,美蘇戰機又迴歸到同一起跑線上。

有人說,南聯盟與伊拉克的米格-29完全不是F-16的對手,所以蘇式戰機打不過美式戰機,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正確。美軍有預警機、有電子干擾機,整個作戰體系都在支援F-16作戰,沒有體系支撐的米格-29哪裡是對手。未來空軍裝備的發展,空優戰機只是一個前沿終端武器,構建裝備與作戰指揮體系遠比單機性能更重要。


紅龍軍團長


從飛機代目裝備情況來看,美國先進飛機服役時間平均要比蘇聯早了5~8,比如:F–15就要比蘇–27早了6年以上的時間,而圖片上的F–14艦載戰鬥機裝備時間也要比蘇–30早了至少10年。

從二戰結束之後空軍進入到噴氣機時代,“冷戰期間”美蘇之間的戰鬥機作戰能力上沒有形成代差,從米格–15和F86開始,蘇聯戰鬥機的研製工作都是亦步亦趨緊跟美國,也就是說:美國出現了什麼新機型,蘇聯也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在一段時間後研製出新機型對抗的機型。
米格–21是有史以來製造的最多的噴氣式戰鬥機,其主型號、改進型、衍生型、仿製型...加起來超過了10000架,世界各地有50多個國家地區使用,有戰鬥機界的AK–47的讚譽。

米格–21懟F–104/105、米格–23懟F–4始終如此!但這個期間由於作戰思想的不同,蘇聯的戰鬥機設計開始簡單化設計(同時技術水平也跟不上美國了)蘇聯參考了二戰經驗認為:世界大戰期間一架新飛機從出廠→參戰→被擊落…最多80–100個小時到頭了,所以不必使用高級的技術和製造材料,即便是在和平時期飛機機體的壽命能達到3000小時就可以,也用不著精工細作。


美國戰鬥機的設計理念與蘇聯截然相反,普遍設計都是體積大的重型戰鬥機,美軍認為:大飛機的好處很多,在:航程、武器掛載量、設備安裝量...等方面遠遠優於機身狹小的蘇聯飛機,並且在製造方面儘量使用一些新技術、好材料,將飛機變成一種耐用品而非大規模消耗品。圖片上可以對比出F–4戰鬥機與F–16和幻影2000的機體大小,同時F–4由於設計冗餘度高,改進升級空間大,到目前仍然有不是國家在使用,而它的對頭米格–23視乎不見了蹤影。

整場冷戰期間蘇聯的飛機講求的是“量”,所以冷戰時期蘇聯的各型作戰飛機數量極多,甚至在局部形成了對美國的較大優勢地位!相反對於“質”來說,蘇聯人認為,不形成代差落後一點無所謂!當然這也是蘇聯航空工業確實落後歐美因素的影響,蘇聯戰鬥機的壽命對比於歐美戰鬥機普遍不高。



“冷戰期間”美蘇戰鬥機的巔峰之作F–15系列和蘇–27系列,這兩個型號的戰機都是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服役,到現在已經40年時間之久了!它們的改進型、衍生型,仍然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戰鬥機。

到了1980年代初期也就是冷戰末期,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蘇聯已經意識到“第三次世界大戰”永遠打不起來了,武器裝備製造方面再追求“量”是不能長久的,也是國力承受不了的…所以,放棄了“量”而轉為往“質”的方向發展,也就是我們看到的蘇–27系列戰鬥機在製造工藝上的一些進步,多少的改變了以往蘇聯戰鬥機的:結構簡單、製造工藝落後印象!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國力嚴重的下降了 ,飛機研製工作水平也是“斷崖式下降”,在戰鬥機研製方面已經大大的落後於美國,第五代戰鬥機的蘇–57並不讓俄軍方滿意,它的服役時間比F–22A比晚了近20年,並且現在蘇–57的技術水平也遠遠的落後於F–22A!
至於說軍種通用,既可以陸上基地使用,也可以上艦的批量化“五代機”,俄羅斯目前無力研製,只得是對蘇–27這樣基礎型號進行改、改、改...。

戰鬥機是研製週期長、資金投入巨大的工程項目,目前的俄羅斯已經力不從心了,出現五代機落後美國也是必然的…總體來說一代機、二代機、三代機蘇/俄的技術水平並未與美國相比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差距,基本用旗鼓相當來對比,落後的只是當前。


皇家橡樹1972


蘇系戰機和美系戰機的根本區別在於進攻和防守,美國是進攻防,蘇聯是守禦方,現在的俄羅斯也是這樣,這些是國力決定的。

從比較早的米格15對F86,米格21對F4,蘇27和米格29對F14 15 16 18都是這樣。看一看蘇27屬於蘇聯的哪個部隊?防空軍。蘇聯進攻的戰鬥機呢?是米格29。

在美國看來,如果戰鬥機不能進攻那就不是戰鬥機了,而蘇聯用的是防守反擊。

在戰鬥機方面,美國要的是全面超越,而蘇寧做不到,只好另闢蹊徑。所以蘇聯飛機要的是靈活性,把發動機發揮到極致。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蘇俄戰鬥機的發動機雖然看起來比較粗野,但損失了壽命。而俄羅斯人會解釋,說是出於戰爭考慮,只不過是擋的盾牌而已。



大志遠思想空間


美系戰機是美英工程師們嘔心瀝血創作出來的,作品有靈魂,作者賦予了它們生命,交到飛行員手裡如虎添翼。

從二戰美英援俄時期,俄羅斯借鑑了美英的技術,仿造以致自造,始終缺乏靈魂。冷戰時期通過間諜竊取技術,總是比美英戰機落後一個或幾個檔次。同時代的戰機相比較,俄系總是落敗!


王保平安


我是東斯坦因,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

蘇系戰機和美系戰機,從作戰用途上來講沒本質上的區別,都是為了奪取制空權。但但從戰機的個體來看,還是存在差異的。

作戰理念不同,致使美蘇戰機的設計存在差異

美國與蘇聯對於戰鬥機在作戰中的定位是不同的。

蘇俄,大陸軍理論是軍隊的主流,以坦克為首的裝甲集群是軍隊作戰的核心,航空兵雖然也是主戰兵種,但其主要的作戰任務是要為裝甲集群提供空中掩護,所以在同級別的戰鬥機對比中,蘇系戰機大都設計的比較粗獷和簡單一些。

這點在米格-29的身上體現的最為突出。米格-29在蘇俄序列中叫前線殲擊機,說白了就是戰時消耗品。所以,米格-29的設計追求便宜好用實惠,戰時可以大批量生產,維護簡單,適應惡劣條件下野外起降。

反觀美國,在美軍序列中,航空兵是美軍作戰的絕對核心,而作為奪取制空權的排頭兵,戰鬥機則是核心中核心,所以美系戰機在設計和研製過程中都比較的精細。

與米格-29同一檔的美製F-16,雖然在機動性上F-16不如米格-29,狗鬥上吃點虧,但在可靠性、人機協同、多用途等大多數指標方面F-16都要強過米格-29。

美俄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戰略環境不同,造成了雙方對戰機的需求不同,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蘇系戰機和美系戰機的技術基礎,都來源自納粹德國的噴氣戰鬥機技術,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美蘇戰鬥機的差異並不是很大。但美俄(蘇聯)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戰略環境不同,導致美俄對戰機的需求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這使得美俄在研製戰機時都會根據自己的特殊需求進行相應的優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美俄兩國的戰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甚至還衍生出了自己的特色機種和機型。

美國最具特色的機種是——艦載機。

美國地處美洲大陸,有大西洋和太平洋作為護城河,可以保護自己的本土不受外來的侵略。因此美國曆來都非常重視海軍的建設。在海軍進入航母時代後,艦載機就成為了美國海軍研製的重點。自戰鬥機進入噴氣時代以來,世界各國的艦載戰鬥機,大都是從空軍戰鬥機改進而來,只有美國還會單獨研製艦載戰鬥機,由此可見美軍和美國政府對艦載戰鬥機的重視程度。現在放眼世界,在艦載機的研製經驗和技術積累上,美國要說自己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雖然,美國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聯合開發的F-35項目。但美國海軍認為F-35太坑,有些性能是海軍不需要的,而有些需要的功能卻沒有。美國海軍內部也放出話來,艦載版的六代機將專門圍繞海軍航空兵任務而設計,不會再跟美國空軍合作。


再看蘇俄,最具特色的機種是——重型截擊機。

俄羅斯幅員遼闊,領空防禦的範圍非常大,面對可能從各個方向入侵的敵方戰機。俄國土防空部隊對速度快、飛行航程大、升限高、載彈量大、雷達探測距離遠的重型截擊機需求量很大。所以蘇俄才會下大力氣研製並裝備米格-25和米格-31這樣強調高空高速的截擊機,儘管這種機型放眼全球來說比較小眾。而俄羅斯新一代截擊機米格-41的研製工作也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當中。

工業標準不同

美國和蘇俄各自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軍事工業標準。

比如,俄羅斯生產的任何一種武器裝備能夠在-50攝氏度以下的極限低溫條件下使用。而北約的所有國家(包括美國)規定的極限低溫均為不低於-30攝氏度。

戰鬥機說到底還是一種軍事工業的產物,執行不同軍工標準生產出來的戰鬥機肯定是會有所差異的。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在於適應的是各自不同的工業體系和作戰思想。流傳很廣的說法就是蘇聯將武器裝備作為消耗品,不注重使用壽命,粗糙簡單等,這都是受了那本《蘇軍內幕》的影響。實際上,在冷戰時期,蘇聯只有靠自個兒一個研發,然後提供給華約各國。而美國除了自己研發,還有歐洲一大票國家幫忙。再說技術水平上,歐美本身就比蘇聯發達。讓蘇聯做到歐美的水平很難,要麼週期很長,所以蘇聯是根據自己的工業實力情況發展。它的航發壽命短,不是把戰鬥機當成消耗品,而是做不出來西方那種壽命長的,到現在都是如此。

蘇軍的戰機在發展上是兩條線,一是進攻時用的前線戰機。由於冷戰時期主要預設戰場就是中西歐,縱深不大,所以對前線戰鬥機的航程、作戰半徑要求不高。再者強調專用化,所以不要求戰機具備太多功能,戰鬥機比較強調機動性,以米格系列為代表。二是國土防空用的戰機。由於蘇聯國土廣袤,又地處高緯度,人口也不是很多,不可能大量建設機場,所以對國土防空戰機的航程和作戰半徑要求高,以蘇系列為代表。

美國技術先進,在戰機設計上強調多用途,尤其是對地攻擊,所以美軍戰機通常有複雜完善的機載設備,對地能力都不弱。對比一下蘇系和美系戰機的載彈量,可以看出前者明顯比後者低。

在冷戰結束後,俄羅斯已經不可能進行戰略進攻,而是實行戰略防禦,既不需要也維持不了蘇聯時期的作戰體系,戰機設計思想開始趨向西方的多用途,但仍然強調機動性,在蘇-57這樣的隱身戰機設計上依然如此。(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