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助力,5小時成功完成超常規巨大骨盆腫瘤手術

3D打印技術助力,5小時成功完成超常規巨大骨盆腫瘤手術

今日關注

3月23日,在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骨科,患者徐先生正在護士的指導下完成下肢功能訓練,儘管這只是他康復的第一個小目標,但已經燃起他重走人生路的信心!


3D打印技術助力,5小時成功完成超常規巨大骨盆腫瘤手術

3月13日上午,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學博士朱勳兵主任率其團隊在麻醉科主任趙其宏及手術中心全力配合下,連續奮戰5小時,成功為徐先生實施骨盆超常規巨大腫瘤切除,並用3D打印鈦合金假體植入修復骨盆和股骨近端大面積骨缺損,實現超常規巨大腫瘤的個性化、精準化治療。

53歲的徐先生家居亳州,自述左髖部疼痛且活動受限半年,先後到很多家醫院就診一直被當做“坐骨神經疼”治療。“還住院治療,但是治療的效果不好,病情反反覆覆。”徐先生介紹,因為稍事活動後疼痛加劇,需服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最終在親屬的勸說下來到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骨科,終於找到了病根—— “左髖部惡性腫瘤。”


3D打印技術助力,5小時成功完成超常規巨大骨盆腫瘤手術

3D打印技術助力,5小時成功完成超常規巨大骨盆腫瘤手術

3D打印技術助力,5小時成功完成超常規巨大骨盆腫瘤手術

蚌醫二附院骨科副主任、醫學博士朱勳兵介紹,患者來時左髖部已經不能活動,影像學檢查顯示:左髖部惡性腫瘤,坐骨、恥骨、髖臼已被腫瘤侵蝕,相當於左側半個骨盆被腫瘤蠶噬。

“如不手術,患者必然無法存活。而選擇手術,這樣巨大腫瘤存在巨大風險。” 朱勳兵主任解釋說,骨盆是個封閉的“骨環”,正因為它的密閉,使得腫瘤能在其中肆意生長,而在體表可以沒有異常,待確診一般腫瘤已經長得很大,預後很差。同時,由於骨盆結構複雜,腫瘤位置前有動脈血管神經,後有坐骨神經,手術切除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大出血,大大增加了難度與風險。以前這種病例唯一可行方式是殘忍的半身離斷手術,即將患者腰椎以下全部截除,只留下上半身,這對於患者無異於身心的摧殘。

如果說手術是向生命的挑戰,那麼腫瘤切除後如何完成骨盆及髖關節的重建修復更是對醫學技術能力的考驗。在確定為患者實施超常規巨大腫瘤完整切除術後,朱勳兵團隊進一步針對患者的骨盆環缺損情況,利用3D打印技術反覆模擬手術流程,並精準製造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鈦合金骨盆及股骨頭假體。3月13日,朱勳兵主刀歷時5個小時,一次性為徐先生實施了巨大腫瘤完整切除+骨盆+髖關節人工假體植入修復術。該手術的成功實施刷新了省內同類手術治療的記錄,標誌著骨科技術水平步入國內先進方陣。

記者採訪時看到,目前,徐先生已經可以在床上自主抬舉下肢。他說,以前一直困擾自己的疼痛消失了,經過護士的康復指導恢復的很快,以後又可以行走如風了,從徐先生開心地笑聲中不難品出劫後餘生的喜悅,我們在祝福徐先生的同時,也期盼著朱勳兵博士團隊能讓更多患者重拾生命健康和歡樂!


專家簡介


3D打印技術助力,5小時成功完成超常規巨大骨盆腫瘤手術

朱勳兵


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關節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2009年入選第六批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曾赴德國英格爾斯塔特骨科學習深造骨腫瘤和關節置換。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