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摊小贩到开国皇帝,是什么让刘备成功“逆袭”?


从地摊小贩到开国皇帝,是什么让刘备成功“逆袭”?中国古代有过数百位皇帝,其中平民出身的仅有两人,一个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另一个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以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两位皇帝,但其实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在这种身世的传奇性上也不遑多让。

从地摊小贩到开国皇帝,是什么让刘备成功“逆袭”?

如果说刘邦开局是一把锄头,朱元璋开局是一根棍一支碗,那么刘备开局就是一双草鞋一张草席,他年少时候只能跟着寡母一起地摊当小贩,以此获得一些微薄的收入来养活自己,但是后来他成功“逆袭”,从一个不起眼的地摊小贩成为了开国皇帝,完成了一个近乎不可能实现的绝地反杀,是什么让他做到的呢?

从地摊小贩到开国皇帝,是什么让刘备成功“逆袭”?

有一个很大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刘备并非刘邦、朱元璋一样的平民百姓,他的身上流着皇室宗亲的血液,他是“中山靖王之后”,天然有着大义的名分,在大汉崩乱的那些年头里,这个出身让他获取了很多强大的资源,比如说诸葛亮之所以不投曹操而投刘备,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想要“兴复汉室”,而刘备的出身让他天然带有“汉”的名分。

当然,我们知道在那一个乱世之中,身为汉室宗亲的人多了去了,光是刘备村子里就至少有数百人都是汉室宗亲,另外还有刘表、刘璋那样强大的诸侯,理论上来说他们都有可能继承“汉”的名分,比刘备更能实现一番事业,为何最终却只有刘备做到了,而他们没有做到呢?

从地摊小贩到开国皇帝,是什么让刘备成功“逆袭”?

这就涉及到了刘备本身所具备的特质,正是他身上独特的特质,让他在无数次失败坚持下来,最终得以走向成功。具体是哪些特质呢?我们可以从他在“三顾茅庐”时,对诸葛亮所说的话来进行理解。

公元207年的春天,汉左将军刘备见到了隐居隆中的诸葛亮,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於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这段话中表现出了刘备5个极其优秀的特质,第一个是远大的理想,第二个是坚持不懈的努力,第三个是清醒的自我认知,第四个是永不言弃的精神,第五个是善于请教的谦卑。

从地摊小贩到开国皇帝,是什么让刘备成功“逆袭”?

刘备并没有出生在一个和平年代,当时天下崩乱,帝国的和平与强盛荡然无存,百姓们的幸福生活渐渐成为幻梦,哪怕只是求一个安居乐业都看似遥不可及。朝堂上奸臣小人横行,皇帝本人也成为了傀儡,有志之士大多遭到打压,各种不公平的事情时有发生,若是见得多了,哪怕是不同流合污,也难免会心灰意冷,但是刘备没有,这个时代确实很坏,那么我就努力让它变好吧,这是他的理想。

有理想并不意味着已经实现理想,在大多数时候,理想有多么光辉远大,那么在实现理想的路上,就有多么的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刘备从184年的黄巾平叛起,先后经历多次生死之危,好不容易有点地盘,又被吕布、袁术、曹操等人多次打败,最终只能够寄居在刘表的荆州,尽管多次失败,前途渺茫,他始终都有在坚持不懈的努力。

从地摊小贩到开国皇帝,是什么让刘备成功“逆袭”?

努力了那么多年,但结果却不尽人意,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刘备并没有指责上天,也没有抱怨命运,说一些类似于自己家世不好,所以多次失败,若是有曹操那样家世就早成功了之类的话,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说是因为自己“智术浅短……至于今日”,正是由于自己在智慧、能力方面有很多的不足,所以很多事情没有做到最好,导致了今日的窘迫不堪,这是刘备清醒的自我认知。

从地摊小贩到开国皇帝,是什么让刘备成功“逆袭”?

寄居在刘表麾下的时候,刘备经常应邀去参加一些华丽的宴会,某次宴会时中途去上了趟厕所,回来的时候脸上泪痕清晰可见,刘表惊问缘由,刘备说:“我以前骑着马南征北战,大腿上都是精悍的肌肉,如今长期松弛,大腿上已经长了肥肉,见到以后很是悲伤,时间过去了很多年,可是大丈夫的功业不知何时才能实现,所以心中悲伤……”哪怕是最为艰难的时候,他依然时刻记得自己心中的理想,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这是他“志犹未已”也就是永不言弃的精神。

从地摊小贩到开国皇帝,是什么让刘备成功“逆袭”?

有着远大的理想,可是自己用了很多年都没有成功实现,也就是说自己以往的方法可能存在问题,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呢?功成名就的刘备,面对着眼前27岁的小青年诸葛亮,非常恭敬诚恳地请教:“君谓计将安出?”您说应该怎么办呢?

愿意向年纪、资历不如自己的人,发出真诚的请教,这也就是孔子所谓的“不耻下问”,它的本质是一种心态上的谦卑,心中不具备有极其强烈的自我,所以能够实现对自己的否定,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收一切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因素,这是刘备的善于请教。

从地摊小贩到开国皇帝,是什么让刘备成功“逆袭”?

诸葛亮正是从刘备的问话中,看出了他的那五个特质,认定他是可以干一番事业的明主,才给了那一个著名的回答“隆中对”,让刘备开始真正走向成功,最终成为了汉昭烈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