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千億營收背後的“煩惱”:規模與效益如何平衡?

國內快遞龍頭企業順豐控股憑藉過去一年的突出表現,正式宣告跨入千億營收時代。

年報顯示,該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121.93億元,同比增長23.3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7.97億元,同比增長27.23%。營收與淨利潤的雙增長,表明順豐控股暫時告別了2018年盈利下滑的頹勢。

然而,這份千億年報也透露出順豐控股的一些“煩惱”。重奪市場份額所付出的代價、部分新業務增速的放緩,順豐控股在實現業績突破的同時,也遭遇著一些壓力。

穩住市場份額

對於快遞企業而言,市場份額是衡量業務發展的一項重要指標。儘管順豐控股的直營模式以及早年主攻中高端商務件的市場定位,使得該公司與依靠電商件“發家”的“通達系”快遞公司(指中通、韻達、圓通、申通、百世)在市場份額的直接對比上不佔優勢,但卻反映出順豐控股自身快遞業務規模的變化。

年報顯示,2019年,順豐控股完成業務量48.31億票,同比增長25.84%。參照國家郵政局公佈的2019年快遞全行業業務量,順豐控股的市佔率為7.61%,較2018年略微提升0.04個百分點。

不過,這一增速卻遠落後於“通達系”快遞公司。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2019年,中通、韻達、圓通、申通、百世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9.1%、15.8%、14.3%、11.9%和11.6%,較2018年普遍提升1至2個百分點不等。

從自身市場份額變化來看,順豐控股險些在2019年陷入持續下滑的境地。

去年上半年,順豐控股完成業務量20.17億票,市佔率為7.43%,較2018年下降0.14個百分點。而最終全年市場份額同比略有增長,得益於該公司下半年業務量的顯著提升。

2019年5月份,順豐控股為了提升業務量調整了產品策略,針對電商件市場及客戶推出特惠專配新產品。一位快遞分析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順豐控股推出此類產品的目的即是切入電商快遞市場,與“通達系”展開直接競爭,以應對市場份額下滑的局面。

就結果而言,順豐控股此舉無疑收穫成效。依靠特惠產品的拉動,2019年下半年,該公司完成業務量28.14億票,同期市佔率為7.73%,填補了上半年失去的市場份額。

順豐控股押注電商快遞市場的背後,是其中高端時效件業務陷入增長瓶頸。

在年報中,順豐控股將快遞板塊業務分為時效板塊和經濟板塊。其中,時效板塊對應著該公司的中高端商務件市場,而經濟板塊業務則對應著電商快遞市場。2019年,順豐控股這兩項板塊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不含稅)565.21億元、269.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93%、31.96%。這其中,與2018年相比,順豐控股時效板塊業務收入增速明顯放緩,降至個位數。

不過,進入電商件領域意味著順豐控股要直面來自“通達系”快遞公司的價格競爭,為此該公司需要在成本端付出代價。

上述分析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電商快遞領域因同質化導致競爭激烈,而“價格戰”則是各家公司擴大份額的主要手段。價格競爭下,直營模式的順豐控股所表現出來的重資產特徵將使得該公司的成本端面臨更大壓力。對此,安信證券也預計,“順豐控股未來將繼續加大電商件資源投入,資本開支將帶來折舊、運營成本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有著快遞行業價格“風向標”之稱的浙江義烏近期顯露出新一輪“價格戰”的苗頭。據媒體報道,義烏的某些快遞網點打出了“八毛錢發全國”的最低價格,並引發同行的跟進。

事實上,受到疫情導致快遞企業尤其是“通達系”公司業務量普遍下降之後,這些企業依靠價格競爭優勢重新奪回市場份額的可能性加大。

而順豐控股今年以來雖然依靠提前復工復產的優勢獲取了大量的業務,但當快遞“價格戰”正式來到時,該公司的經濟板塊或將承受巨大壓力。

部分新業務“失速”

轉型綜合物流服務企業,是國內快遞公司在業態發展過程中的共識。多元化佈局之下,順豐控股設立快運、冷運及醫藥、同城急送、國際和供應鏈等新業務,成為該公司業績增長的新動力。

受新業務資本開支大量投入的影響,順豐控股2018年一度出現盈利下滑的現象。與此同時,該公司新增業務產能處於培育期,盈利能力暫未釋放。2018年,順豐控股“增收不增利”,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5.56億元,同比下滑4.57%。

不過,即便出現利潤下滑,順豐控股2018年的新業務整體都實現了快速提升。業績數據顯示,2018年,該公司快運、冷運、國際、同城配(同城急送)分別實現營業收入(不含稅)80.5元、42.4億元、26.3億元、1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3.0%、84.9%、28.7%、172.2%。

在順豐控股的新業務中,快運、冷運以及國際業務營業收入規模較大,是該公司新業務中推動整體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但根據2019年年報,順豐控股部分新業務出現增速下滑的情況。

年報顯示,該公司2019年的快運、冷運及醫藥以及國際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不含稅)126.59億元、50.94億元、28.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7.16%、32.54%、7.98%,增速均比2018年放緩。

這其中,快運業務是順豐控股重點培育的新業務,2019年其營收佔比增至11.28%,是該公司的第三大產品。

不同於高度集中的快遞行業,萬億規模的快運行業因處於規模化和行業整合的初期,成為各大快遞公司競相拓展的業務。2018年3月,順豐控股通過收購廣東新邦物流整合建立“順心捷達”品牌,為該公司快速擴展快運業務佈局奠定了基礎。隨後在2019年7月,順豐快運品牌正式發佈,與“順心捷達”形成了快運雙品牌,在運營模式及產品定位上進行互補,由此實現快運業務“爆發”。

然而,由於國內快運市場仍處於“跑馬圈地”的階段,快運企業德邦股份、“通達系”快遞企業等構建了激烈的競爭格局,這意味著順豐控股未來依然要面臨因擴大快運網絡規模而帶來的成本壓力。安信證券表示,雖然其看好順豐在快運領域的品牌優勢,但同時考慮到此次疫情對快運需求影響(疊加高基數),預計2020年快運收入增速或有所放緩。

實際上,快運等新業務的高速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順豐控股的盈利能力。該公司在年報中表示,由於經濟件、快運、同城等業務伴隨市場擴張在進一步擴大網絡覆蓋,規模效益將進入新一輪爬坡期,因此影響公司2019年整體毛利率下滑。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