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耄耋之年的根雕情

在普通人看來,燒火做飯的樹根、廢棄不用的朽木,都是些毫不起眼的東西,但這些老樹根經過陳子忠的巧手加工,都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成為了一件件精美的根雕藝術品。 3月22日,記者走進確山縣三里河街道後樓社區民間藝術館裡,有婀娜多姿的舞女、有儒雅溫和的山羊、有遮風避雨的靈猴等作品,在陳子忠老人手下被雕刻的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駐馬店耄耋之年的根雕情

“我從三四十歲的時候愛上根雕,為什麼愛上根雕呢,我上山去我發現,有一個很奇怪的根雕,長的形象基本上像個猴子,稍微雕刻了一下,形象就出來了,從那開始,我就愛上了根雕。我想,這個樹根是大自然形成的一種美好的物件,後來我就找啊找啊,一下子弄了40多年。40多年我弄了三百件左右,只多不少,我發現一個重樣的也沒有,這是大自然的奇特。”陳子忠興致勃勃的介紹到。

駐馬店耄耋之年的根雕情

今年80歲的陳子忠,用四十多年的時間詮釋著對根雕的熱愛,在他的家中,房間四周的架子上、房樑上都堆放著根雕作品,三百餘件根雕作品擺滿了房間的角角落落。他的技術順承了“順其自然”的法則,根據樹根的自然形態,因材施藝,依勢造型,身體硬朗的他談及這些根雕作品還如數家珍一樣。近些年來,有不少根雕愛好者慕名而來,看中的根雕,任陳子忠出價,但被陳子忠拒絕了,因為在他眼裡根雕是大自然形成的奇怪寶貝,是一種文化,是無價的,他的夢想是把這文化給後代人留著,讓一代一代的人都能看到和了解。

駐馬店耄耋之年的根雕情

駐馬店耄耋之年的根雕情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深入,三里河街道後樓社區努力打好智志雙扶“組合拳”,不斷完善文化陣地建設,大力推進社區文化廣大建設,滿足居民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時還打造了民間藝術館展示部分根雕作品,免費讓廣大居民參觀,讓更多的人瞭解根雕文化,圓了老人心中的根雕展覽夢。

駐馬店耄耋之年的根雕情

(許靜 魏軍濤 馮登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