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春風二三月、石壚敲火試新茶——煮水烹茶、品香催人醉

#嚮往的春天#

有獎徵文

春天是欣欣向榮,萬物生機勃發的時候。

鶯歌燕舞又綠江南岸、春暖花開江水暖,是心情愉悅、怡然的時候,更是外出踏青、品茶,賞花的大好時光。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壚敲火試新茶——煮水烹茶、品香催人醉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壚敲火試新茶。

這首茶詩是明代詩人魏時敏(今福建莆田人)的詠春茶詩,其官至無錫桃源丞,致政里居,年八十餘,多與名流酬唱,著工山水,著竹溪集,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進士。

在這種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夜春光美景之中,嫩綠的春茶萌出了芽頭。打開石壚烘焙茶青。這是古時代人制茶的方式。

說明是採摘明前茶:在茶樹枝頭上,萌動而出的茶新,猶如嬰兒般細膩、滑嫩的臉頰,輕掐一把會流出水來的樣子。

茶作為一種飲料飲品,在民間深受百姓喜愛和青睞,其歷史淵源久遠。茶已經成為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茶的品級和材質已經從低級走向高級及多級化方向發展。

茶的起源和發明發現者可追溯到遠古時代的神農氏,神農嘗百草製藥,濟世救人。話說神農有一天上山採藥時在一棵大樹下休息,被一陣風颳來的樹葉掉入口中,清香怡人,醇厚且有消毒止腫之功,這就是茶的來源。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壚敲火試新茶——煮水烹茶、品香催人醉

茶的形成初級階段及功效作用

人們除了抽菸喝酒之外,為什麼要喝茶呢?因為茶能止渴解渴,降暑提神,止腫消毒,消食祛悶等功效,比如民間百姓在勞累之後沏上一壺熱茶,它能緩解疲勞。特別是在藏區牧民中起的作用是非常之大,因為遊牧部落吃了太多的油膩動物肉食,就難以消化;通過茶飲能夠消除積食化鬱。

春茶的採摘又分為幾類

(01)社前前茶:所謂的社前前茶也叫春茶,即立春前十天的茶,由於受氣候的影響,這時的茶樹頂端還沒有形成茶葉片,即萌動出一芽(芯),是茶樹感知吸取一定量的地下春水而萌生出的一個芽頭,即一個尖頭卷芯。這種萌芽茶是古代朝庭貢品中的極品,一般供皇帝嘗玩趣樂,連大臣也沒這種口福,這只是一種標新立異的符號形式,一般不鼓勵採摘這種茶。因為這種茶也沒營養,也沒有氨基酸的成份。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壚敲火試新茶——煮水烹茶、品香催人醉

(02)社前茶:指土神社日,指立春後到春分(3月20日)前,比清明節提早半個月,茶葉的形狀為一葉包一芯(芽);這種春分時節採摘製作加工的茶葉,呈透亮、細嫩光滑、量稀少珍貴,在我國古代盛唐時期,每年從定點茶區就進貢這種社前茶,並在清明日這天集中運抵長安都城,供皇帝、大臣品嚐。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壚敲火試新茶——煮水烹茶、品香催人醉

(03)明前茶:明前茶是指清明節之前採摘的茶葉,茶葉的形狀為二葉包一芯(芽)為主,這時的茶: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質地精良,是茶中的上品。同時,由於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緩慢,能達到採摘標準的產量又少又稀,所以明前茶比較金貴,且價錢也高。有的受年前雨雪風霜洗禮,幾乎沒有蟲害,茶的形質、色澤具佳。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壚敲火試新茶——煮水烹茶、品香催人醉

(04)雨前茶:雨前茶是指清明後至穀雨前(4月20日之前)的茶葉,茶葉的形狀是三葉一包芯(芽)。雨前茶雖然達不到明前茶那樣細皮嫩肉金貴,但由於氣候溫度逐漸走高,茶葉生長迅速,葉片組織沉澱積累,氨基酸營養色素豐富,沖泡時鮮味綿長、濃醇;入口甘爽,氣味馨香馥郁。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壚敲火試新茶——煮水烹茶、品香催人醉

(05)雨後茶:雨後茶是指過完穀雨後十天所採摘的茶稱為雨後茶。這種茶葉的形狀是四葉一簇枝,這時的芽芯已變的細長挺撥,有長成枝頭的趨勢,但簇徑還屬於嬌嫩階段,這時的雨後茶不宜過多采摘。品相、質地已屬下品,這種茶葉沖泡澀口濃烈,正合茶癮較大者,當時有位茶癮很大的表舅就這樣,他每天最低要喝掉三到四個高腳開水瓶膽(舊年代篾絲箍物件)泡茶飲用,最高喝過七個壺膽開水茶。他這種叫茶牛飲,而不叫品茶,無論茶葉粗細好次,只求個數量!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壚敲火試新茶——煮水烹茶、品香催人醉

明前茶是我國長江流域江南茶區按節氣對不同階段春茶的稱呼,主要包括:江浙、湖南、安徽,江蘇南部以及湖北南部等地。明前茶主要的品類是綠茶即少量的紅茶,而像鐵觀音、大紅袍,普洱等不存在明前茶的說法稱謂。

茶的製作方式方法和訣竅

茶的製作工序可謂紛繁複雜,主要方式有:

①萎凋:便於造形。

②作青:由搖青與晾青組成。

③搖青:在篩內回揉輕、重摩擦,氧化成形。但梗葉不能折斷(斷為死青)。

④晾青:即攤青。

⑤殺青:高溫炒茶。

⑥揉捻:即整形。

⑦悶堆:堆積悶黃。

⑧發酵:經過揉捻壓力增大,使多酚黴受損發酵,溫度先高後低。

⑨乾燥:蒸發水分至乾燥為止。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壚敲火試新茶——煮水烹茶、品香催人醉

看到製茶這麼多道工序,頭也有點大了,不用緊張,還是以老家父母教的土茶手工製作為好、為妙、為上,既簡單又容易上手,操作簡便、易懂,易學:

1.殺青:用大火把鐵鍋燒熱、均勻,直接把採摘好的茶青倒入鍋入翻炒,翻炒幾遍之後,改用中火;待鍋內茶青硬性變軟轉柔,熱氣大增的時候,千萬隨時翻動,茶青不能燙焦,準備起鍋揉捏。

2.搓揉:把起鍋的茶青倒入簸箕內,用力按順時針方向搓揉,見茶青有水質淅出為止;再改用反時針方向搓揉卷圓,待雙手有水溼印為止,把圈成的茶青均勻的攤在簸箕平面內。

3.烤茶:把攤涼十五分鐘後的茶青聚攏,再放入鍋攤上薄層,改用微小火,人必須站在鍋邊觀察,待茶冒熱氣後,馬上翻面;這樣連續數次翻面微烤,水分已蒸發到三至四成。

4.暗烤:把烤過的茶勻稱的攤在鍋內,這時改用闇火慢烤,翻烤二遍之後,水分已蒸發七成左右,這時已有茶香溢出,已逐漸成形,這時在爐堂內覆蓋上爐灰慢慢暗烤,直至水分蒸發到九成左右,起鍋涼一晚上,第二天依舊用闇火復烤一次就算大功完成,起鍋冷卻後馬上裝在密閉的容器物件內,以勉反潮吸附進空氣中的水分,隨時取出備用。

5.真空包裝:所謂的真空包裝是個新名詞,一般平民百姓、民間人士所喝的茶也不用真空包裝。只要儲存封裝好就行。這種真空包裝所形成的茶葉放置儲備時間較長,特別適合茶廠、茶經營銷售公司、茶莊、茶店等等方式以售賣給顧客的主要方法:有外包裝、品牌商標用封裝機真空包裝而成。外觀漂亮、靚麗、美觀,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和歡迎。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壚敲火試新茶——煮水烹茶、品香催人醉

品茶與茶品的格式區別細化

品茶就是品茶的色、香,味。品茶的內在潛質和意涵!品茶的韻、潔、高,雅。

水質的選擇有:源、活、甘、清

(1)源:所謂的源水,既源頭之水,如大山深澗石縫、裂隙之中湧出的水;還有田間、地頭、深坑,山溝凹陷之中湧出的水。沒有經過路程路段的溪流沖刷的水;流經路段的水能使水質變味、變差、變弱,山泉水,源頭之水,是第一的上上選擇。

(2)活:所謂的活水,既流動之水,流經長短路程水質各有不同區別而區分;更不能是不動的死水和變味的水。

(3)甘:指山泉水味略帶甜味,有甘爽清洌的味道;其味獨甘,不雜夾其它味道,指水質獨特、上好!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壚敲火試新茶——煮水烹茶、品香催人醉

(4)清:

水質清澈、不含雜質;茶湯以白為貴,水質以清淨為最。

現在普遍大眾人群一般選擇純淨水沖泡茶飲

茶具的選擇:要因地、因時、因人、因茶的不同做出相應的擇決。

(01)地域性:品茶習俗要根據地域的不同而選擇茶具。例如廣東潮州、汕頭的功夫茶,福建東南沿海的功夫茶,都習慣用小杯品啜、吸吮,所以選擇:風爐、玉書碨、孟臣罐、若琛甌等主要茶具來泡茶鑑賞品味。

(02)時間性:有大把時的清閒一族,應選擇功夫茶小杯蓋碗來慢斟細飲。

(03)不同人員特性:品茶要根據不同人、特性做出相應性的選擇來決定茶具:例如年齡、職業、習慣、性別,如老年人喜歡茶葉香高、味濃,過多選擇茶壺沖泡;中年人穩重、穩健,喜歡品嚐茶的內在韻味,故選蓋碗、小杯沖泡:年輕人喜歡交結朋友,以茶會友,追求精神享受和茶的醇厚,故選茶杯一類沖泡。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壚敲火試新茶——煮水烹茶、品香催人醉

(04)茶的不同類別性:品茶因茶而選擇決定茶具;品綠茶和紅茶時可選用蓋碗沖泡;烏龍茶可選紫砂壺具沖泡;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銀針、黃山毛峰、四川蒙頂等細嫩品牌茶可選用玻璃杯沖泡。

茶具的選擇特性:要具有實用價值,欣賞價值,才能把茶性的最大潛力發揮出來。

品茶的秩序過程:審茶、觀茶、品查

審茶:所謂的審茶就是審視、察看茶葉,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其一眼就能分辨出哪種茶:綠茶、紅茶、花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等種類,更高級別還能分出:明前、雨前、龍井、雀舌等茶,分別用多少溫度的水沖泡、煮茶等。

觀茶:細緻、認真看茶的形與色及沖泡變化、變形和所淅出顏色的反應。

品茶的茶具:茶壺、茶海、茶盤、茶托、茶荷、茶針、茶匙、茶撥、茶夾、過濾網、養壺筆、品茗杯、聞香杯,飄逸杯等等

環境舒適度:選擇山川秀美之地,有小橋流水、亭臺樓閣、琴棋書畫,追求意境精神享受,其沖泡茶的水質優良、純淨,器物、建築物,擺設精美。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壚敲火試新茶——煮水烹茶、品香催人醉

茶品:即二十四道茶品、茶道(人道),而茶道最講究修心養性;茶藝是茶的一種表演、表現技法藝術;飲茶的方法有:煎、煮、點、泡;茶道也叫:煎茶道、煮茶道、點茶道,泡茶道。

茶品類別:人品與茶品

人品:清、雅、簡、淡

(Ⅰ)清:靈秀之氣。

(Ⅱ)雅:君子之風。

(Ⅲ)簡:不拘禮俗。

(Ⅳ)淡:名利淡泊。

茶品:清、香、甘、淡

(Ⅰ)清:靈秀之形色。

(Ⅱ)香:其香如蘭。

(Ⅲ)甘:如薺味甘。

(Ⅳ)淡:淡清之味。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壚敲火試新茶——煮水烹茶、品香催人醉

頭泡沖泡辨識度:茶湯顏色黃紅清透亮(咖啡紅),苦澀味逐漸弱化,口感綿軟順滑、生津回甘突出耐久。

二次沖泡辨識度:茶湯厚度減弱,有梅香味淅出,再轉化成蘭香之味。

茶道又分為四大派:貴族茶道、雅士茶道、禪宗茶道,世俗茶道。

茶文化與品賞鑑別力度

喝茶與品茗賞玩,這種邊喝茶邊賞玩是一種高級享受,與賞玩鑑玉一般無二致。從古代種植茶、製茶,品茶已形成豐富的茶文化與茶產業鏈;對於茶的論述,說的最全面和細緻的是唐代時期具有茶聖之稱的陸羽所著的《茶經》一書(780年)專著,此書對茶葉的歷史,產地、茶的功效,栽培、採製、煎煮、飲用、鑑定,分級都有全方位的描繪和闡述。使後輩茶藝人、茶農,專業技師對欣賞鑑別和研究考古產茶歷史有深刻的瞭解和認識,使人受益匪淺良多。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壚敲火試新茶——煮水烹茶、品香催人醉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所以對春茶採摘、製作起著至關作用,春茶在整個茶類中佔比達百分之四十到五十,有時高達百分之六十左右;比如鐵觀音生津止渴、偏涼性,適合於春、夏季飲用;紅茶養胃、黑茶養顏;對於煎、煮一類熱性茶適合於冬於飲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