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反彈信號”已現,ETF逆流而上,獲巨量資金持續追捧

受全球市場持續調整的影響,A股3月份以來也在整體大幅下挫,尤其由於全球避險情緒進一步加強,資金撤出新興市場的風險顯著加大,對A股尤其是外資持股比例較高的公司產生了負面衝擊。

然而,在資金恐慌出逃的背影中,卻有一波“清流”逆勢而上。

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顯示: 3月6日以來,ETF基金的資金整體淨流入量已超過564億元,其中,流入趨勢更加明顯的是在上一週(3月16日-3月20日),一週就有329.93億元的資金淨流入。

事實上,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ETF近期並沒有明顯的贖回,反而成為了一些資金規避風險或者抄底市場的投資選擇。國壽安保基金認為,ETF申購等數據已經出現非常積極的信號,這種趨勢或將進一步延續,目前股票市場的風險處於尾部階段,本週後半段可能將迎來“反擊時間”。

誰在逆流而上?

股市“反弹信号”已现,ETF逆流而上,获巨量资金持续追捧

細分ETF基金類型來看,上週,股票型ETF基金、貨幣型ETF基金場內資金分別淨流入316.88、122.85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場內淨流入資金較前一週增加194.03億元。

資金淨流入前五的基金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華夏上證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分別流入51.33億元、47.02億元、39.57億元、38.33億元和18.14億元。

可以看到,在股票型ETF中,除了熱門主題的科技類ETF外,寬基ETF也獲得資金的持續流入。

本週也表現出同樣的趨勢,Wind數據顯示,3月23日,A股ETF淨流入過百億,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淨流入13.28億元,南方中證500ETF淨流入6.39億元,華夏上證50ETF淨流入4.87億元,易方達創業板ETF淨流入3.87億元。

“的確,近期全市場頭部寬基ETF均有較大金額的資金流,寬基ETF以機構投資者配置為主。” 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總監徐猛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同時,在疲軟行情下,巨量“避險資金”也在扎堆湧入貨幣ETF尋求庇護,華寶添益和銀華日利兩隻貨幣型ETF基金的單週成交額繼續領先,上週成交額分別為472.29億元、467.49億元,是各類ETF基金中成交額排名前二的基金。

海外市場的急劇下跌,也使得風險快速釋放。目前,不少資金開始著手抄底,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3日,納入統計的11只QDII-ETF,3月以來均呈現份額增長。

股市“反弹信号”已现,ETF逆流而上,获巨量资金持续追捧

其中,佈局德國市場的華安德國30(DAX)ETF本月以來份額增長了11.49億份,截至3月23日總份額達到15.56億份,較3月2日增加了11.50億份,增幅達到282.59%。

佈局日本市場的華夏野村日經225ETF份額3月份以來增長了3.24億份,增幅達542.13%,華安三菱日聯日經225ETF份額增長了127.35%,易方達日興資管日經225ETF份額增長了65.27%。

佈局美股的ETF中也均獲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如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增長了6.52%、廣發納斯達克100ETF份額增長了66%。另外,兩隻港股ETF易方達恆生H股ETF和華夏恆生ETF分別增長了41.23%和62.66%。

暴跌是ETF惹得禍?

2004年12月,中國內地首隻ETF產品華夏上證50ETF成立,標誌著中國市場正式開啟ETF時代,但直到2009年之後,ETF產品成立數量才開始有明顯增長,尤其是去年,被稱之為ETF全線爆發的一年,97%的ETF錄得正收益,13只漲幅超50%,基金規模同比上漲59%達5991億元,七成增量來自新發基金。

當然,相比美國,中國市場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美國是全球第一大ETF市場,管理規模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自2009年以來,美國ETF規模一直維持較高增長速度,尤其在2017年美國市場迎來顯著的上漲行情,疊加ETF低費率優勢,產品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截至2019年底,美國ETF共2343只,總規模約4.25萬億美元,貝萊德、先鋒、道富三巨頭分享了全市場81%的份額。

“兩個不同的市場,ETF基金呈現出同樣的高速增長趨勢,我認為主要還是和產品本身的競爭力相關,首先這是一個指數化投資工具,另外還在交易所掛牌交易,交易費用很低,投資透明度高,同時存在套利機制,定價合理,這種低成本、高效率、高透明度的特點,決定ETF相對其他類別基金產品的競爭力。”華寶基金量化投資部總經理徐林明說。

但ETF近些年的高速發展也帶來了很大的爭議,尤其是此次美股劇烈下跌,也有不少人把原因歸結到了ETF指數基金的“助紂為虐”上。

但事實上,ETF從誕生時初衷就是為了避免加劇股市下跌而開發的。

招商證券研報認為,ETF的設立初衷就是為一些流動性較差的標的提供流動性,發揮市場的一個緩衝器的作用,避免股票直接承受拋售的壓力,而從實際過往經驗看,ETF產品也的確在高波動時期吸收了大量的拋售交易量。

根據美國市場經驗,ETF往往是在波動更高的時期有更高的交易量佔比,假設沒有ETF,拋壓就會直接落到標的本身,這對一些流動性較差的標的是更加致命的。

從數據來看,大多數ETF的交易行為都是在二級市場,而非一級市場,而投資者在二級市場的買賣,並不涉及底層股票的買賣,並不會帶來所謂的拋售壓力,只有推動一級市場的申贖才會對底層資產產生直接影響,雖然美股在過去幾周經歷了歷史上最快的下挫,但從整體資金流向看,美國ETF卻連續三週獲得資金申購,儘管上一週整體ETF經歷了一定規模的流出,但是主要是緣於債券型ETF的贖回。

也就是說,ETF更多情況下扮演的是一個價格接受者的角色,而不是來“砸場子”的。

國泰君安分析師朱人木認為,ETF並不會增加股市的風險:一是不帶槓桿;二是規模相比股市還是微不足道;三是股票ETF種類具有分散性;四是持有人中有很多“穩定”的戰略投資者;五是目前ETF的機制是股票申購贖回機制,本質只是股票打包在一起,ETF本身沒有帶來額外的買入力量和賣出力量。

“ETF其實是對資本市場起到了生態優化的作用,目前,大家對ETF還是有誤解的,從投資行為來看,ETF呈現出比較逆向的特點,尤其是在市場下跌的過程中。”徐林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