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就結業?歐美訂單取消令這家知名港資毛絨玩具商資金鍊斷裂


復工就結業?歐美訂單取消令這家知名港資毛絨玩具商資金鍊斷裂

  珠三角又一家傳奇公司落幕了。

  3月18日,東莞知名玩具企業、員工超1200多人的東莞泛達玩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泛達玩具”)因歐美客戶取消訂單、供應商催款、資金鍊條斷裂,無奈宣佈倒閉。

  第一紡織網記者據中國東莞政府門戶網站發佈的《關於東莞泛達玩具有限公司結業欠薪的情況通報》獲悉:

復工就結業?歐美訂單取消令這家知名港資毛絨玩具商資金鍊斷裂

  近日,受國內外疫情影響,東莞泛達玩具有限公司的外貿訂單取消導致公司業務量驟減,資金鍊斷裂,無法維持正常經營、宣佈結業,並存在拖欠員工工資的情況。

  經調查瞭解,東莞泛達玩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泛達公司”)位於茶山鎮增埗村麒麟城工業區,港資企業,成立於1992年,主要生產和銷售玩具製衣、布料袋及編織袋。


復工就結業?歐美訂單取消令這家知名港資毛絨玩具商資金鍊斷裂


復工就結業?歐美訂單取消令這家知名港資毛絨玩具商資金鍊斷裂

  事發後,茶山迅速成立專項工作小組,深入企業瞭解員工訴求,協調解決結業後續事宜。針對企業法人失聯的情況,人社分局第一時間在公司廠區內張貼欠薪逃匿公告。3月23日,經專項工作小組與企業員工代表溝通協商,按照市相關政策,將由廠房出租方先行墊付工資。

  第一紡織網記者試圖通過泛達公司官網留下的聯繫方式瞭解情況,但電話已無人接聽,不過第一紡織網記者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時發現,泛達公司的信息顯示為“在營(開業)企業”,此外,2020年1月16日,公司法人由劉偉變更為林麗娟,


復工就結業?歐美訂單取消令這家知名港資毛絨玩具商資金鍊斷裂

復工就結業?歐美訂單取消令這家知名港資毛絨玩具商資金鍊斷裂


復工就結業?歐美訂單取消令這家知名港資毛絨玩具商資金鍊斷裂


復工就結業?歐美訂單取消令這家知名港資毛絨玩具商資金鍊斷裂

  公開資料顯示,泛達公司成立於1992年,現有員工1200多人,曾是一家以生產毛絨填充及電動玩具為主的大型玩具製造商,總公司位於香港,東莞工廠佔地35000平方米。過去28年來,公司與MCDONALD、DISNEY、WALMART、TESCO、TARGET、HASBRO等眾多玩具品牌客戶間建立了牢固的商業關係,其產品暢銷歐美、亞洲和中東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有公開報道顯示,因2019年以來受貿易摩擦影響,泛達公司經營壓力持續增強,彼時,公司希望“咬牙堅持,熬過寒冬”,不過,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後歐美客戶迅速延遲並取消訂單,令泛達面臨慘重的損失,面對銀行停貸,供應商催款,泛達公司資金鍊條斷裂,最終宣佈倒閉。


復工就結業?歐美訂單取消令這家知名港資毛絨玩具商資金鍊斷裂

  業內人士認為,泛達公司的的倒閉,是多年以來包括紡織服裝、玩具在內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生存環境持續劣化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頻頻發生的現象,特別是2010年以來,伴隨著製造業轉型的以及珠三角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部分中國製造業紛紛遷徙至用工成本更低的內陸城市以及鄰近的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國、印尼等東南亞其他國家。

  不過在廣發證券研究員糜韓傑看來,諸多紡織業外資企業由於利好條件紛紛在東南亞投資設廠,近年來越南柬埔寨等國家紡織製造業快速發展,紡織品服裝出口金額全球佔比快速增長。但是東南亞國家目前生產技術及設備較為落後,產品主要以人力密集型的低端服裝製造為主,上游所需面料等原材料仍然需要大量進口,產業鏈配套能力尚不完善。

  糜韓傑介紹,國內紡織產業發展目前已經比較成熟,經濟水平的提高、適齡勞動人口比重下降使得近年來招工困難,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並且工業用土地成本攀升、環保政策趨嚴,紡織企業在國內實現規模再擴張面臨諸多限制因素。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國際貿易環境較為優越,出口歐美等發達國家存在關稅優惠,並且勞動力、土地成本較低,棉花進口不受配額限制,加之政府大力鼓勵紡織業發展,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紡織業外企投資,成為紡織企業規模擴張和對外投資的熱門選擇。2012年前後我國紡織行業部分低附加值業務開始加速向以東南亞為主的欠發達國家轉移,越南柬埔寨等國家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有加速趨勢,出口增速與中國差距不斷擴大。

  糜韓傑坦言,在紡織服裝全產業鏈中,勞動力密集型的成衣製造環節處於“微笑曲線”底部,附加值最低,處於產業鏈上游的設計研發和下游的品牌營銷附加值較高。各國紡織產業發展過程經歷:發展低附加值的製造環節→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轉移低附加值環節→強化研發設計或品牌零售等高附加值環節。從低附加值的產品製造逐步向下游品牌零售或者上游研發設計轉型提升了在產業鏈中的地位,強化了相對競爭優勢。

  而在全球紡織服裝製造中心由中國逐步向東南亞轉移的過程中,為了在行業變遷和價值鏈重構過程中利用多年積累的技術實力和管理經驗充分發揮優勢,加強競爭力,提升我國在產業鏈中的地位,國內紡織製造企業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順應產業發展趨勢,佈局海外產能。利用東南亞國家的原料及勞動力成本資源優勢以及優惠政策,增強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同時減小由於國際貿易環境惡化帶來的風險;

  (2)利用多年紡織產業積累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升級生產設備,推進自動化進程。一方面可以降低生產過程中的人力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產品質量,由過去的低端產品製造為主向高端產品製造轉型,提升產品附加值,滿足市場日新月異的消費需求;

  (3)將產業鏈延伸至上下游生產或研發設計環節。通過將產業鏈延伸至上下游,打造縱向一體化的生產模式,可以和企業原有業務形成協同,加快反應速度,增強客戶粘性,提高整體盈利能力。

  (4)將產業鏈延伸至下游品牌零售。通過內部孵化或者外部收購品牌,由單純生產型企業向品牌製造企業轉型,品牌零售環節附加值較高,紡織製造企業向下遊延伸可以對接製造產業鏈資源和下游市場需求,同時結合資金優勢為打造強勢品牌奠定基礎。

  長期關注玩具產業的廣證恆生分析師黃莞也表示,我國玩具行業以OEM起家,通過授權IP迅速崛起,現正處於行業轉變的重要時期,企業如何通過IP以強化自身的品牌影響力成為關鍵,而在此過程中延伸出單一IP縱深化、多元IP矩陣佈局、IP自建與IP外包等多維度的不同商業路徑。對於不同的企業來說,可選的商業路徑有所不同,而無論是哪一條具體的商業路徑,核心都是在中短期通過差異化競爭推動企業的營收增長從而擴大規模,在長期能夠幫助企業以可控的風險構建一定的品牌影響力。

  黃莞認為,作為我國是最大的玩具出口國,由於銷售合同多以美元定價及結算,人民幣對外幣匯率的波動,將會影響玩具企業以人民幣折算的產品價格,從而影響玩具企業的毛利率,同時,匯率波動也會對玩具企業的匯兌風險產生一定影響,尤其是中美貿易戰的開始,對有出口貿易業務的玩具企業影響巨大。

  觀察來看,中國玩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玩具企業一方面遭受及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外匯、貿易風險加劇,出口業務承壓;另一方面,各類兒童娛樂方式層出不窮,受歡迎的IP開發難度越來越高以及海外巨頭加碼佈局等因素,國內業務承壓。2018年我國玩具企業雖然發展艱難,但我國玩具行業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第二大銷售國。據Euromonitor統計,2017年中國玩具市場銷售額達110.12億美元,增長率7.4%,兩倍於全球的平均增速,且兒童平均玩具消費額不足美國的1/8,可探索空間依舊很大。

  黃莞判斷,中國玩具製造業將在渠道、競爭格局、消費者偏好三個方面發生變化,而相關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品控能力和持續創新能力將成為關鍵,具體來看,

  1、渠道變化:玩具反斗城破產清算後的百億美元玩具市場被各大零售巨頭和其他海外專賣店巨頭分割,同時玩具渠道商吸取TRU破產教訓,積極佈局電商平臺,玩具企業對電商渠道重視度提升。

  2、競爭格局變化:國內玩具市場持續領跑全球,海內外頭部企業加速在中國佈局。同時在TRU破產清算、中美貿易戰、安全管控趨嚴等多重因素驅動下,行業洗牌加速,頭部企業有望享受行業集中度提升的紅利。

  3、消費者偏好:玩具行業消費屬性不斷增強,企業需要跟隨消費者的偏好變化佈局,綜合一級市場的趨向以及優質玩具企業的發展方向,我們認為,IP授權玩具、智能玩具是未來玩具企業中短期可以突圍的細分賽道。

  黃莞認為,2018年以來的玩具行業雖然發展艱難,但中國玩具市場依舊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第二大銷售國,全球幾大玩具巨頭正加速佈局中國市場。據Euromonitor統計,2017年全球玩具行業市場銷售額達851.46億美元,增長率3.5%,而2017年中國玩具市場銷售額達110.12億美元,增長率7.4%,兩倍於全球的平均增速,預計未來2-3年可能保持6-8%左右的增速,而隨著行業消費屬性增強以及消費觀念的變化,部分細分領域的機會較大,綜合一級市場的趨向以及國際上優質玩具企業的發展方向,IP授權玩具、教育玩具將成為未來玩具企業中短期可以突圍的細分賽道。

  而對於絕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說,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研發玩具產品、賦予相應的IP屬性、從而形成以產品力、渠道力為主的差異化競爭策略促企業初期突圍而出;提升IP運營能力是企業保持可持續競爭力的根基,循序漸進佈局IP,注重產業鏈擴張的質量成為中長期發展的關鍵。(第一紡織網 mart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