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企2020年營收或將主要依靠中國!

3月13日,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國際市場風雲變幻,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投資避險的最佳區域。新冠肺炎疫情不斷擴展,各國經濟利益受到的衝擊越來越大。為此,全球多數國家採取相關措施,以維持社會穩定,保障經濟發展。

作為工業經濟發展中的支柱性產業,汽車行業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還未出現較大波動,但按照疫情的蔓延趨勢,歐美等國家未來極有可能出現大範圍爆發,從而對整個汽車產業鏈產生嚴重不良影響。甚至有人揣測,這場疫情會改變全球市場的發展格局。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已經逐漸得到控制,各行各業開始平穩發展。尤其在汽車行業中,中國政府出臺了相關刺激政策,促使汽車市場加速恢復正常。目前,包括湖北省在內的多數汽車工廠已經復工,汽車生產製造商陸續開啟正常運營。

對此,著名經濟評論員水皮接受汽車預言家採訪時認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歐美等地的汽車企業將繼續應對來自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相比之下,中國汽車市場幾乎恢復正常,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中,2020年汽車行業或將呈現出一種新現象:全球汽車營收主要依靠中國市場。

1

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巨大

從1月底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迅速爆發。近兩個月的時間中,中國汽車市場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5萬輛和31萬輛,環比平均下降83.9%,同比分別下降79.8%和79.1%。1-2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4.8萬輛和223.8萬輛,產銷同比分別下降45.8%和42%。對於中國汽車產銷的大幅下滑,中汽協表示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與真實汽車需求關係不大。

全球車企2020年營收或將主要依靠中國!

從全球汽車市場情況看,目前整體還未出現產銷方面的變化,但疫情已經開始嚴重影響中國之外的大多數國家。數據顯示,截至3月9日,全球104個國家有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除中國外,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28165例,累計死亡706例。

新冠肺炎確診數量持續上升,包括美國、歐洲、日韓等汽車企業主要生產國受到的威脅不斷增大。據瞭解,僅在美國,24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已宣佈進入緊急狀態。3月11日前,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達1312例,死亡38例。其中,紐約州確診220例。隨著疫情在美國的持續擴散,總統初選活動、紐約市聖帕特里克節遊行等大型活動相繼被取消或延遲。

全球車企2020年營收或將主要依靠中國!

3月13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認人數

據美國方面消息顯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程度在不斷加深,但美國汽車經銷商仍比較樂觀。目前美國僅有部分疫情嚴重地區新車銷量有所下降,大多數地區的銷售情況沒有受到明顯影響。如果疫情繼續發展,汽車生產商也將面臨停產、停工等問題。相關機構預計,今年美國新車銷量或僅有1550萬輛,較2019年下降9%。從這一層面上看,美國汽車市場仍有潛在威脅,未來或將面臨嚴重危機。

面對快速蔓延的疫情,雖然歐洲多國政府採取強硬措施,但在3月11日前,“歐洲疫情版圖”已擴散至45個國家。其中,意大利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12462例,累計死亡827例,死亡率達到6%。除意大利之外,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等國也開始呈現爆發態勢。對此,德國總理默克爾曾警告稱,新冠肺炎可能感染德國70%的人口,約5800萬人。對於歐洲疫情的發展,美國疾控甚至表示歐洲是新的疫情中心。

全球車企2020年營收或將主要依靠中國!

德國總理默克爾

由於疫情的衝擊,英國央行發表聲明表示,在未來幾個月中,英國的經濟活動將相對減弱。為此,英國央行宣佈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0.25%,改善企業和家庭現金流,同時英國財政部也在11日公佈了300億英鎊的財政刺激計劃。

歐洲是全球汽車發展最重要的地區之一,但疫情形勢不容樂觀,多數車企不得不迅速做出反應。其中,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表示將暫時停止部分意大利工廠的運營;意大利輪胎製造商倍耐力也將削減意大利北部工廠的產量;大眾汽車則考慮對西班牙工廠進行臨時裁員……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僅不足兩週時間,汽車企業在歐洲的發展就開始出現阻礙。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表示,在其他國家像中國一樣重視新冠肺炎疫情的前提下,全球疫情在6月可能結束,否則時間可能還會延長。在此週期內,意味著新冠肺炎疫情將為歐美車企帶來很多挑戰。

除此之外,中日韓三國距離較近,目前日韓兩國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還在增加,截至3月12日,日本累計確診634人,韓國累計確診7755人。為避免新冠肺炎疫情急劇擴大,日本方面已要求剋制大規模集體活動直至19日,韓國也限制部分集會活動。同時,日韓還出臺措施限制人員流動。

與歐美地區不同,日韓兩國受地理因素影響,其汽車企業在生產、零部件等方面較多的依靠中國。2月份時,疫情在中國大範圍爆發,日韓車企在中國及當地的工廠受到嚴重影響。此前,日產汽車曾被迫關閉兩條生產線,未來隨著日本國內疫情的持續,高盛集團分析日本五大汽車製造商的利潤將因此減少1700億日元。

在全球主要地區,新冠肺炎疫情已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具體到汽車產業中,疫情更多的導致了車企在生產、復工等方面無法進行。隨著疫情的加重,全球汽車產業面臨的問題或將從生產端走向銷售端。

2

全球汽車產銷受困

根據相關預測,在2020年中,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其他因素影響,全球汽車總銷量預計將下降3.5%—4%。在這個份額背後,更多的是歐、美、日韓等地區的汽車企業因疫情導致產能、銷售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最終影響整體銷量。

回顧2019年,全球汽車總銷量達到9030萬輛。按照汽車市場的正常發展趨勢,2020年全球汽車市場的銷量或將出現小幅下滑,至9010萬輛。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汽車銷售在全球範圍內受到不同程度衝擊,據估計,在2020年一整年中,汽車銷量至少因此再減少370萬輛,下跌至8640萬輛。

由疫情導致的近400萬輛銷量缺失,在很大層面上來源於德系、美系、日系等主流車企產銷量的降低。從當下的發展狀況看,特斯拉表示將減少今年10%的銷量目標,至45.2萬臺。另外,豐田、日產、本田、三菱、馬自達五大日本車企預計,在今年前四個月中或共減產58萬輛汽車。與此同時,僅在前1—2月中,中國汽車市場銷量相比同期減少了近162萬輛。

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大眾集團全球銷量為1097萬輛,奔馳為233萬輛,寶馬為252萬,德系三大巨頭在全球銷量達到1582萬輛,約佔去年全球總銷量的17.5%。另外,通用汽車銷量為774.5萬輛,福特銷量為490.1萬輛,FCA銷量為436萬輛,三大美系車企去年總銷量為1700萬輛,在全球銷量中佔比達到18.8%。除此之外,豐田汽車2019年銷量達到1074 .2萬輛,本田銷量為482.6萬輛,日產雷諾與三菱聯盟總計售出1016萬輛,現代起亞為720.3萬輛,PSA為317.6萬輛。

按照上述數據統計,在去年全球車企銷量前十名中,跨國車企總銷量超過6800萬輛,佔全球銷量的76.3%。對於2020年而言,這意味著跨國車企銷量的變化將成為影響全球汽車市場的主要因素。

從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趨勢上看,其波及的不僅是汽車生產製造業領域,在長時間內,還將對全球的生活節奏、消費習慣乃至經濟增長造成衝擊。對此,國際經濟和金融機構發佈警告稱,全球範圍內的疫情爆發對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由於航空、餐飲、汽車等諸多行業的停滯,世界各國的經濟增長將出現明顯削減,幅度將在0.4%到1.5%不等,這代表全球GDP在2020年上半年將減少4000億至1萬億美元。

除了宏觀經濟、貿易上的顯著影響,新冠肺炎疫情還將改變消費者的行為方式。一方面,多數人的生活節奏放慢,對衣食住行中的一系列不必要性消費有所減少;另一方面,人們出現新的日常需求及消費方式。尤其在汽車消費市場中,雖然疫情適當了加速了汽車企業的線上營銷力度,並通過VR展廳、直播、微信等多種零接觸方式開展銷售和售後服務業務,但銷量遠不及預期。

3

跨國車企2020年更加依靠中國

在這場全球範圍內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是首個嚴重爆發的地區,同時也是汽車市場中最先受到影響的國家。

過去的兩個多月中,中國24個省市的汽車生產製造商相繼停工、延期復工……直至2月下旬,汽車工廠陸續實現復工進行生產,恢復生產計劃。疫情期間,大部分汽車製造商的停工時間超過十天以上,加之零部件短缺,為跨國車企在華乃至全球其他工廠生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失。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中國已經迅速成為主流車企重要的發展領地。僅在2019年中,大眾品牌中國銷量達到316.3萬輛,同比上升1.7%,中國銷量在全球市場中佔比超過50%;豐田2019年在華銷量為162萬輛,佔總銷量的15.1%,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市場;通用汽車2019年在華銷量下降15%,僅為309萬輛,但在總銷量中佔比接近40%;福特在華銷量同比下降26.1%,為56.8萬輛;本田2019年在華銷量再創新高,達到155萬輛,在全球市場份額提升至32.2%。

另外,在豪華汽車品牌中,寶馬、奔馳、奧迪銷量持續提升,2019年在華分別實現72.2萬輛、70.2萬輛、68.8萬輛,總銷量超過210萬輛。按照該銷量數據計算,2019年中國汽車總銷量為2577萬輛,三大豪華品牌佔比超過8%,主流跨國車企總銷量超過1200萬輛,在中國市場佔比達到46.6%。

全球車企2020年營收或將主要依靠中國!

戴姆勒集團2019年財報

在財報數據方面,大眾集團2019年的整體利潤為1310億元,其中有399億元來自中國市場,佔比達到30%。戴姆勒集團方面,其2019年的淨利潤下跌64.5%,至27億歐元,但北京奔馳盈利達12.95億歐元,佔比為48.1%。

全球車企2020年營收或將主要依靠中國!

大眾汽車集團2019年財報

由此可見,中國市場在主流車企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基於全球經濟的發展形勢及中國汽車市場地位,《華夏時報》總編輯水皮指出,未來全球汽車企業的營收發展將更多的向中國傾斜。

隨著中國疫情的有效控制,各產業企業陸續復產復工,促進消費成為國家政府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據汽車預言家瞭解,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個部門已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從市場供給、消費升級、消費網絡、消費生態、消費能力、消費環境等六方面提出相應舉措,促進消費擴容提質。

針對汽車行業,中央財政通過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和基礎設施建設獎補政策進行推廣應用。與此同時,不同省市也陸續出臺了相關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並在稅收、交易等方面進行優惠、簡化。經過一系列措施的推動,中汽協方面預計汽車消費局面或將在四五月份出現回暖。

水皮在接受汽車預言家採訪時指出,中國汽車市場即將恢復正常,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其他地區還未得到全面有效控制,在此形勢下,跨國車企在其他地區的生產、銷售將面臨更大考驗。相比之下,在下半年乃至整個2020年中,中國將成為跨國車企最有效的發展市場,換句話說,它們的營收將在更大程度上依靠中國。

除了正常的消費環境,短期內中國還將出現大量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這些消費者將提出更加個性化、精細化、高端化的需求。其中,不乏一大批用戶將出現“頂格消費”。對於豪華品牌而言,疫情過後在中國市場或將迎來一次銷量上揚的機會。

從這些角度看,在未來一段時間或者整個2020年中,跨國車企在面對全球疫情的同時將更加依靠中國市場,中國也將成為全球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