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四岁让梨被写入《三字经》传颂千古,他的一生却少有人知


孔融:四岁让梨被写入《三字经》传颂千古,他的一生却少有人知

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故事被写在《三字经》中,千古传诵,提起孔融,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年仅四岁便知道礼让,陌生的呢,好像除此之外,孔融是一个非常模糊的历史人物,想不起关于他的更多故事。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孔融也曾割据一方,然而实力终究不如董卓、曹操、袁绍,在各股势力阀混战中,孔融注定要成为悲剧性人物。果不其然,在多次得罪曹操的情形下,孔融被怀恨在心,曹操找到机会将其处死,株连妻儿,下场凄惨。


翻看历史典籍,找到孔融所处的历史坐标,我们会发现他似乎代表了一类人,文采出众、满腔抱负,如果在盛世,可能成为治世能臣,然而此时却是乱世,他们不够圆滑、不会变通的缺点暴露无遗,最终成为权势争夺的刀下鬼。


自古英雄出少年


孔融生于公元153年,时值东汉末年,昏庸无能的汉恒帝在位。


东汉经历了外戚和宦官的权利斗争,朝廷已经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门阀士族在扩充自己实力过程中,不断兼并土地,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导致民不聊生,社会动荡正在加剧,改朝换代一触即发。


但此时的孔融还感受不到这些,出身官宦家庭,自己还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无论身份地位,还是经济条件,都属于中上,在那个垄断教育和知识的年代,这样的出身,是他出现在历史舞台的基础条件之一。


孔融:四岁让梨被写入《三字经》传颂千古,他的一生却少有人知


天资聪颖,加上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孔融年纪轻轻就天下闻名了,《后汉书》记载了几件事,能够说明孔融天资过人,少年老成。


孔融十岁时,跟着父亲到都城洛阳,当时的名士李膺非常出名,但不轻易见人,只有才智过人、意趣相同者才有可能见到,孔融听说后,想见见李膺究竟何许人也,于是登门造访,跟门童说自己是李膺亲戚。


李膺一看是个不认识的少年独自来造访,感到十分惊讶,又不知底细,便问道,"你的先辈曾与我有交情吗?"孔融面对着李膺及其一众宾客,不慌不忙地回答,"当然有啊,我的先人孔子与您的先人老子可是同德同义,互为师友,我们当然算得上是累世通家了。"


在场的人听闻后,无不赞叹,想不到这位少年风度翩翩,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气魄和谈吐,真乃奇人。随后,时任太中大夫的陈韪到场,听到旁人夸赞孔融,不以为然,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后汉书》中写的是

"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世说新语》写的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一样,说的是你这小毛孩现在看着挺聪明,长大后估计会越来越平庸了。


不必怀疑,这位陈韪先生要成为孔融聪颖过人的背景板了,孔融当即反讽,"想来大人小时候一定很聪明了?"李膺听到此言,哈哈大笑,夸赞孔融日后必成大器。


孔融:四岁让梨被写入《三字经》传颂千古,他的一生却少有人知


在那个大兴举孝廉的时代,只有才智是不足以服天下人的,更重要的是孝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伦理纲常违背不得。孔融的孝名也是天下闻名,除了人尽皆知的让梨故事,史书中还记载了孔融十三岁时,其父去世,孔融悲痛不已,伤心过度而无法站立,在当地传为佳话。


孔融十六岁时,有位被官府捉拿的人跑来家中,找孔融哥哥孔褒,当时孔褒不在,来人看孔融年纪很小,便没跟他说自己被通缉的事,便要离开,孔融见到他惊慌失措的样子,想必是遇到什么大事了,便跟他说,哥哥虽然不在,但自己也能够做主。听了来人说明情况后,孔融收留了他。


很快事情败露,来人被抓,孔融一家也因为收留要犯而被抓,官府要定罪时,却不知应当如何治罪,孔融说是他收留的,犯罪的是他,孔褒认为来人找的是他,要治罪也应该治他。他们的母亲又出来说,家中她说了算,出了事应该拿她问罪。一家三人争相认罪,让办案的官员犯了难。而孔融的名声,就此传了出去。


才德兼备,年龄也到了,是该孔融出仕的时候了。


身世浮沉雨打萍


刚正不阿,不够圆滑通融,注定了无视权贵的直男孔融仕途坎坷。


出仕的孔融已经全国有名了,东汉动荡的局势,需要有安世之臣,如若一切顺利,孔融会成为其中一员。然而,当时皇室已经在军阀割据中失去了话语权,皇帝也沦为傀儡。汉恒帝后期,董卓发迹,开始擅权,随后废少帝,立汉献帝。


此时的孔融,已入中央任虎贲中郎将,统帅守卫中央领导的虎贲骑兵,看到董卓如此放肆擅权,孔融怒发冲冠,多次硬怼,强烈反对董卓废少帝立献帝,因此得罪了董卓,被降职。当时,黄巾军已经在全国暴动,其中山东最盛,董卓暗箱操作,让太尉、司徒、司空三公联合举荐孔融到北海国(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廊坊市)为相。


孔融:四岁让梨被写入《三字经》传颂千古,他的一生却少有人知


到了北海国,孔融终于有机会独立施展自己的抱负了。但现实很快就给了孔融一记耳光,其纠集部队攻打黄巾军,却连连败退,还曾求助于刘备。武功不行,文治上的作为能为孔融挽回名士面子。


《后汉书》对此有详细介绍,"稍复鸠集吏民为黄巾所误者男女四万余人,更置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安置流离失所百姓,恢复生产,安置城镇,建立学校,推广儒学,收纳人才。


天下已然大乱了。各地诸侯不满董卓挟天子行为,由袁绍发起讨伐,孔融也曾加入行列,作为正统的知识分子,匡扶汉室名正言顺,但各路诸侯何尝不是各怀鬼胎,少的是实力和名义。董卓失势,很快袁绍、曹操兴起,一样擅权。


后来,势单力薄的孔融不得不投降曹操,但在曹营,孔融的内心备受煎熬,虽然投降,但儒士的清高仍在。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期间,常常出言反对曹操的一些决定。如果说仅仅就事论事反对,以曹操爱才之名,也不会过于追究。


孔融:四岁让梨被写入《三字经》传颂千古,他的一生却少有人知


然而,清高如孔融者,往往说话夹枪带棒,暗讽曹操,这让曹操最终动了杀心。这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既见操雄诈渐著,数不能堪,故发辞偏宕,多致乖忤。"回到史料中去分析,孔融并非死于言辞激烈,当时的他是名士有盛名,要杀还得顾及一下影响。


但当孔融成为曹操权势路上的挡路石时,一切就变了,曹操是不会手软的。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毕竟不是天子,实力也还无法让他废帝自立,传统礼法还得做做样子的。但孔融却在这样的节骨眼上,上表汉献帝,认为应当恢复古代京畿制度,千里之内不封诸侯,这是明目张胆地夺曹操的权啊。


是可忍孰不可忍,乱世奸雄曹操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过孔融,孔融的大限之期已到。


覆巢之下无完卵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汉献帝召见郗虑和孔融,问孔融郗虑有何特长,孔融当着人的面便直言,不能让郗虑掌太多的权,这让郗虑大为不满,两人当即争吵起来,互相揭短。可见孔融有多耿直,不是情商低,就是不屑于伪装。


这下算是结了怨,孔融没想到的是,郗虑升任御史大夫,便构陷孔融说其藐视国法,奏请罢免孔融,后来在曹操的暗示下,丞相军谋祭酒路粹又上表捏造孔融欲图不轨、谤讪朝廷等罪名,找到了合适的理由,曹操很快就下令处死孔融,妻儿也受到株连。


公元208年9月26日,孔融的生命定格在了五十六岁。


孔融:四岁让梨被写入《三字经》传颂千古,他的一生却少有人知


据传,孔融被治死罪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在下棋,别人看到说,你们的父亲被治死罪了,还有心思在这下棋?他的儿子淡淡回答,"覆巢之下无完卵。"孔融为自己的不通融付出了全家人生命的代价。


不知被押赴刑场的孔融心中作何感想,想来他的心中有一轮明月,那是匡扶正道,百姓安家乐业。这也体现了他是一个脱离实际的乌托邦主义者,东汉末年,礼乐崩坏,天下未定,难以实现他的愿望。


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羸弱的汉室已经无力支撑了,礼法上名正言顺又如何?他是不愿意接受改朝换代吧,不然也不至于身在曹营心在汉,大力支持刘备了。


要说孔融情商低,纵观他的一生,似乎也找不到可靠证据,史书记载其好宾客,好交往,可见这样的人情商是不会低的。屡屡得罪董卓、曹操,显然是由于在他心中,这些人代表的是篡权者,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说他是脱离实际的乌托邦,在于他固执地遵循礼法,汉室已经无能至此,就算匡扶正道又如何,百姓一样疾苦,乱世中讲究择良木而栖,但孔融有选择地看待问题,造成了他误判局势,最终走向灭亡。


孔融:四岁让梨被写入《三字经》传颂千古,他的一生却少有人知


覆巢之下无完卵,也可以看成是孔融的命运写照,对他来说,这个巢,是传统礼法,是作为儒士的他心中的乌托邦,乌托邦尽毁于世,而他又不愿随局势而变,一起倾覆在所难免。


当我们去读历史,去了解那些历史人物,往往会在悲剧性结局中发出无限感慨,时代的车轮无情而决绝,不容你有任何的迟疑,这也造成了历史中往往有太多相似的人和事,周而复始地上演,但如果细细分析,会发现,它们之间也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局势、性格共同作用下的必然。


孔融死了,结束了他乱世浮萍的一生,但他的独立人格得到了保全,千年后,依旧熠熠生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