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相当于今天的什么?

用户59725205727

秀才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的功名,加上古装剧中秀才总是以贫穷、迂腐的形象出现,导致了多数人对秀才的误解。


事实上,在古代,特别是明清时代,秀才的待遇很好,“含金量”很高,比现今的公务员一点都不差。



具体如下:


一、可以免除徭役。


不仅秀才自己不用服劳役,而且可以有两名亲戚跟着沾光!劳役,即是做苦力,如挖河修堤,修陵建城等,是古代一种繁重的义务劳动,家家户户必须出劳工。


二、可以免除赋税。


也就是不用交公粮。家里一旦考出了一个秀才,全家就可以不用交公粮。在那个年代,这条诱惑实在太大,从此全家人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实在令人羡慕。


三、可以不跪县令。


我们看到,在古代,老百姓一旦疑似犯了法,拖到公堂上,不问三七二十一,先打几十大板,再问罪。


但是,秀才与人发生纠纷,作为嫌疑人的秀才,不必亲自到衙门起诉,应诉,由家人代理即可。

地方官员,也不得随便抓人。到了大堂,享有不跪县令、不准随便用刑这样的特权。“刑不上大夫”,就是这个意思。


若要批捕,需报到省学政批准,或取消了秀才功名才可以,确实有罪,不受体罚,只要拿钱赎罪即可。

这些在法律面前所享有的特权,让秀才挣足了脸面。



四、秀才享有言论自由的特权。


在古代,只有博取了功名的人,才可以对世事进行评说,有言论自由,可以监督地方官史,甚至可以质疑县令,叫“心忧天下”。


但如果你是个平民百姓,那就叫“妄议朝政”,对朝廷发泄不满,轻则大刑伺候,重则身家性命难保。


五、秀才在穿戴上也与普通老百姓不同。


中了秀才,可以穿盘领长衫,头戴方巾,脚蹬长靴,一副知识分子派头。

着长衫是古代读书人的象征,而普通劳动者只能穿短衣。


在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穿长衫者被称为“阔绰”,能“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而普通劳动者被称为“短衣帮”,只能在店外站着喝酒。身份、阶层立见分晓。

由此看来,古代的秀才不仅有诸多的特权,“含金量”还特别高。


所以,有书君认为,古代的秀才,从社会地位来说,绝不亚于今天重点大学毕业生及公务员。

但是,由于古今考试制度及科目不同,秀才考试的内容主要以八股文、经论、律赋、策论等为主。


所以秀才在诗词歌赋、写文造字方面的才能更为突出,超过如今的硕士都是有可能的,其它专业技能方面,与现代相比,就基本没有可比性了。


因为那个时候,读得起书的人很少,一般读私塾或请家庭教师,教授若干年后,要有4名庄里的头面人物和1名秀才保举,方可参加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的县试、府试,通过之后,参加院试,合格后,才能成为秀才。


可见,秀才在当地也算是百里挑一的人才。


这样说起来,秀才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985、211大学的学生,但从他们享受的特权来看,含金量似乎还要更高一些,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读书的重视程度。



有书共读

中国科举制度到了明清两朝已经到了巅峰状态,各项程序已经很成熟了。

从考试的种类来说,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其中院市又包括(县试、州市、院试),读书人如果通过了这每一级的考试,这都会有一个头衔。

最开始在私塾读书的,或者从私塾毕业后在自己家中学习的读书人,都叫童生,这和年龄没有任何关系,在古时候还有六十多岁的童生,很正常。

如果这个童生通过了院试里面的三场考试,那就通过了所谓的童试,具备向上升级的能力了,那可被称为生员,也就是我们称的秀才。

秀才下一步参加的考试是乡试,上面说过的院试是在省城进行的,而这个乡试也是在省城进行。不同的是院试的主持者是本身的学政,而乡试的主持者是朝廷从中央派下来的官员。

秀才如果通过乡试,则就是举人了。举人已经可以当官了,而且身份很高,见知县级别的官员都是可以有座位的。

举人下一步是参加在京城由礼部组织的会试,通过会试的举人被称为贡士。

贡士下一步就有资格参加最后一部的殿试了,殿试一般由礼部尚书主持,皇帝参加,过了殿试,就是进士,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所以秀才的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考中了秀才,虽然不能直接做官,当时也能保证你这一辈子吃喝不愁,不用务农为生了。今天的考试级别和古代不同,不是升级制的,而是根据年龄和学历的增长而进行的考试,没有可比性。

如果真要硬性比较的话,按照今天的学历划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来算,秀才勉强可以对得上本科这个级别。


老秦来煮历史百味


“秀才”顾名思义,才能优异,突出。古代秀才的含金量那是相当的高。


因为时代不同,“秀才”两个字的含义不同,所以分成两种情况来说。


隋唐时期。


自隋朝成立科举制以来。秀才是一门考试科目。


在所有科举考试科目中,秀才科位最高,属于优异之科,也是最难考的科目。


其次是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学、明算。


整个隋朝,中秀才者不过十几人。


据《唐登科记》记载,从武德五年到永徽元年,每年录取进士二十几人,秀才一至二人。


也就是在这29年时间中,录取的秀才,一共只有39人。


在唐代流传一句“50少进士”。意思是50岁考取进士的人还算很年轻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皆是进士身份。


而另外一个著名的诗人杜甫,却未能高中进士。可见考取进士的难度已然很高,考取秀才的那真的是凤毛麟角。


以唐宪宗年间有一年的科举为例:经过县、市、省层层筛选的1200名考生,170人考中进士,而中秀才者却只有一人。



隋唐时期的秀才。经过层层考试,脱颖而出的,由市长县长一起举荐,参加中央出卷的五道方略题。


考察范围贯通古今,内容多样。从诗、辞、斌,到圣贤之道,治国方略……内容包罗万象。


考试者必须具备博大精深的学识,明晰的思辨能力,还要文采可观。


要有文韬武略、治国安邦的才能,还要有高层次的道德水准。


假设没有考中秀才,或者考中了秀才,被查出德行不好,举荐的市长县长全部要受到处分。


在《文献通考》中记载了隋朝大臣杨素对市长县长推荐杜正元考取了秀才科的故事。


当时杨素大怒,“即使是周公、孔子这么博学的人都不一定能考得上秀才,你们推荐的人考上秀才?”

对杜正元满是怀疑。



从文武全才的冷血人物杨素眼中,我们可以看出秀才科的难度有多大。


隋唐时期的秀才,大概要比我们现在的知名学者水平还要高。


明清时期。


秀才不再是考试科目。它是科举考试最低级获得通过者“生员”的别称。


它的含金量较唐以前有明显下降。


但它含金量依然很高,并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获得“秀才”两个字的称号的。


首先报考的资格认定。唱戏的,衙门里的差役,士兵,娼妓行业的子孙以及居丧守孝者不能报考。


需要五个报考的童生相互连保,有作弊行为五人同时受牵连。


还必须请一个秀才里面的优等生“禀生”作保,保证其身家清白,不冒假。符合上述条件,才具备报考资格。


他必须通过每年二月举行的县级考试,成绩优异进入前50名的。再参加每年四月举行的市级考试,成绩优异考中者,称为童生。


具备童生资格的人,再参加三年一次的省教育厅主持的考试,成绩优异通过者称为生员,也就是秀才。


他们的录取比例那是相当的低,大概就是2%一3%。



考试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国学经典,还有前三史等。考试者还必须具备书法功底。


考试者必须要把考试内容读熟、读透。要做到倒背如流,随便从中抽取一个字、词,知道它的出处,甚至知道它在哪一页,哪一句。


还必须明白它的内涵、注解。给个字、词就要写出一篇文章。


考试场数非常多,光县试就五场。前一场没通过的,直接淘汰,不能进入下一场考试。


更别说后面还有市考,省考。真的是过五关斩六将,才能获得一个“秀才”称号。


即便考取了秀才,每年还得进行一次巩固考试,以防学业退步。


只有取得了秀才资格的人,才具备中 央到省里的招考资格,考中举人,才是真正走向仕途的一个起点。


所以当时有很多60来岁的老童生,在广东地区甚至还有白发苍苍的百岁老童生,参加秀才资格考试。



大家应该还记得《范进中举》里面,考上了的范进,喜极而疯的场面。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由上看来,即使是明清以后的秀才含金量也还是相当的高。


按现在我们高考的录取率来说,最少也是重点本科。


有书课堂

封建社会,秀才是最低功名,府考为秀才,府:相当于现在地市级别。秀才相当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中专文科生,虽有功名,但不能做官,做官必须是举人及举人以上的功名,可以教书授课,在地方上受人尊敬。要说他的含金量,真不好说,过去考一个秀才真的很难,一个县三年也只十几个名额。不过古代读书人真的很奇少,在乡下几乎百分之九十多的文盲率,妇女识字率更是麟角凤毛,百不逢一。

我的祖上是两代秀才,我算是第三、第四代孙。祖上没有官职,相传有一家学,其故址仍在,以前哥哥在那盖了房子,现已搬迁了,只是后来家道中落了,只能说是地方一个殷实之家。在封建社会,一般穷人是读不起书的。秀才也就相当于现在大学文科师范生,我们不能以人数多少来衡量其社会地位,毕竟时代不同了,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就是现代初中生所学的知识,或许一个举人,甚至进士也完成不了的。相反,一个旧时代的秀才,今天一个文学博士也不能达到对古文学剖析的高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规律,社会总在规律中进步。


蕲阳秀士

秀才,是我国封建时代 的官员选拔的产物,早在两汉时期,秀才就已经存在,全靠举荐,并不需要考试。不过后来随着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的不断完善,秀才也需要考试。

在明清时期,官员选拔的流程大概经过如下几个步骤:童试、院士、乡试、会试、殿试

读书人们首先得参加县和府举行的初级童试,通过之后成为童生,才能参加下一级考试。

成为童生之后,便可以参加在县里和府里的第二级童试,也称为院试,通过之后便是秀才。

成为秀才之后,便可以参加省城举办的乡试,通过之后便是举人。不过乡试可不是每年都会举办的,每三年才举办一次,一旦失败,只能三年之后再来。

成为举人之后,便可以参加在京城举办的会试,通过之后便是贡士。会试已经是国家级的考试了,也是三年举办一次。

成为贡士之后,便可以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也就科举考试的最后终极关卡了,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生。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看出,秀才在科举考试中算是比较初级的,秀才和举人之间有一道鸿沟,虽是一个级别的差距,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很多秀才一辈子都无法成为举人。成为举人,也就意味着有资格做官了,当然是候补。想想范进成为举人之后,那疯狂的样子,就可以知道举人的含金量了。

至于秀才,如果考不上举人,那就是只能被人称作“落第秀才”、“穷酸秀才”,含金量有多少,可想而知。

如果类比到今天,童生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吧,秀才大概就相当于现在本科生这个级别吧。当然,这个类比并不准确,秀才属于科举制度下的产物,属于官员选拔体系;而本科则是则是一种学历。


小镇月明

看了几个网友的回答,感觉,他们把问题给带偏了。用“秀才”来对应今天的学历、职称或官阶,这样只怕永远也说不出“秀才”的含金量来,也说明不了“秀才”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历或学位。要弄清楚,还是先看看过去的秀才都要读哪些书吧。


启蒙类的有:《声律启蒙》、《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然后才是“四书”、“五经”,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读完这些书才可以考秀才,有资格考秀才的人必须把上述书中的内容烂熟于心才行,绝大一部分人穷尽一生的苦读,还不一定考上,停留在“童生”阶段。那么,一个合格的“秀才”的含金量出来了。讲《论语》的于丹什么学历职称?讲《三国》的易中天什学历职称?怕是古时“秀才”们只比这二位高不比这二位低吧!另外,一个“秀才”的“算数”的水平一定得过关,都得珠算高手,让他们搞个什么工程预算、建筑肯定没问题。过去,各级官吏的师爷和幕僚们大多都是落第秀才出身。但是,要比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秀才”们肯定连听说都没听说过,就别比“含金量”和学历、学位了。



燕北林丛

秀才,顾名思义,优秀人才。一个王朝,如果对优秀人才不重视,或者待遇不好,那就离灭亡不远了。

因此,古代秀才的待遇相当高,可以说是天之骄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说的就是这群人!

秀才一词,是汉武帝发明的。汉武帝创立了一个察举制,用来选举官员。察举制主要,用地方官员在各地寻找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分两种,一种叫做秀才,代表着懂得诗书礼仪这些经典著作,另一种叫做孝廉,是,有孝行。


也就是说,汉武帝选官的标准就两条,一条是德,选德就选孝廉,选才就选秀才。

东汉的建立者,汉光武帝刘秀,因为避讳,把秀才叫做了茂才,所以秀才和茂才实际上是同一个词。

察举制下的秀才有什么样的待遇呢?

一般来说,选为秀才就,直接可以当官了,具体当多大官就看你能力了。

《续汉书·百官志》注引《汉官目录》: “建武十二年八月乙未诏书,三公举茂才各一人,廉吏各二人;光禄岁举茂才四行各一人,察廉吏三人;中二千石岁察廉吏各一人,廷尉、大司农各二人;将兵将军岁察廉吏各二人;监察御史、司隶、州牧岁举茂才各一人。”

大家可以看出,只有2000石以上的大官才能选举秀才,而且名额很少。也就是说在,你如果当上了秀才,就已经是太守九卿以上大官的门生了,前途无量呀。

《北堂书钞》引《晋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

郎中属员外级, 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

选为秀才就当郎中了!相当于后世的翰林院进士!

东汉末年流传,一句民谣是,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表达了察举制的崩坏,也表达出人们对秀才和孝廉的嫉妒和羡慕之情。



科举制创立后,秀才成为读书人的晋升之阶。

明清的科举制,想要成为大官,必须经过这样一些程序。进私塾,成为童生。童生经过,县府院三级考试,成为秀才。

可见,秀才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当的。

当了秀才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1,免除徭役和部分税收。

因为秀才有免除徭役和部分税收的特权,所以会有大量的平民百姓,把自己的土地田产过户给秀才,从而取得免税的资格。秀才乘坐车船也有好处费,因为搭载秀才的车船你读过路费,因此秀才坐车坐船,不仅不用买车票还要车主,船主还会另外给好处费。

2,见官不跪,遇事可以直接求见知县。

秀才见了知县老爷不需要下跪磕头,只需要作揖就行。因此相对于普通百姓,秀才也算是老爷群体的一份子了。

如果乡里有什么重要事情,秀才可以直接求见知县。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真的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3,人身自由。

明清两朝,对普通百姓的人身限制十分严重。出门在外都必须携带路引,否则就会有可能被当做土匪抓起来。当了秀才,出门就不怕别人查身份证。

秀才绝不是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中看到的,毫无社会地位的那种情况。

为什么很多人对秀才有一种穷酸的这种印象呢?

原因无外乎两点。

1,秀才成为了读书人的统称。

秀才成了读书人的统称,因此很多考不上秀才的童生,也被当做秀才了。比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只是一个童生一辈子什么考试都没有通过。

而鲁迅同时代的陈独秀,也是一位秀才。陈独秀不喜欢八股文章却在院试中考了第一名。陈独秀一生非常为此自豪,后来见到蒋梦麟,蒋梦麟说她考的是策论秀才,陈独秀立刻说,我考的是八股秀才,比你的值钱。

陈独秀,谁都没你秀!

2,普通百姓对秀才十分嫉妒。

秀才读点书,就成为特权阶级,这让普通百姓十分的不爽。然而他们却没有任何的办法,他们只能继续找一些秀才的其他毛病。比方说,很多秀才因学致贫,别人就笑他穷。比方说,很多秀才我喜欢掉书袋拽词儿,别人就笑他酸。

生活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吴敬梓写出了儒林外史,讽刺读书人,讽刺秀才。而吴敬梓本人出生于科举世家,吴家出了很多举人,进士,唯独吴敬梓,考了很多次没有考上。因此吴敬梓对考科举的人偏见很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吴敬梓讽刺的那些秀才实际上是把吴敬梓驱逐出家的,吴家本家自己人。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丹水秋风。


历史知事

由于古代的教育基本上是人文知识的教育,我们可以用现在的文科类大学生和学者来进行比较。

我们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官本位文化的民族,从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以来,大家都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作为统治阶级恶,希望选拨人才进入政府,所以中国就有了伟大的发明——科举制。科举制是在不公平的年代相对比较公平的一种制度设计。因为科举制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这种制度能够让全国的人才通过科举考试而脱颖而出。

好以明清时代的科举制作为例子,玩的国家简要介绍下科举制。

一个人要想考上进士甚至是状元,那要是具备闯七关斩七将的本领。

第一关:你得考上县学。这是基层政府在县域范围内兴办的官办学校。考上了就叫生员,具备了在往上一级考试的资格。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高考之前的会考。考不上的叫做童生。童生不是按照年龄来的,你要是80岁还考不上生员,你就还是童生。那是悲惨的不得了的事情。

第二关:府试。取得了生员的资格后,还要参加地级市的府试。

第三关:院试。通过地级市的考试之后,可以去省城参加院试。院试合格,就叫做秀才。这代表着你已经进入了上流社会,照以前的说法,就是农村户口转成国家户口了。秀才成为官员的预备队了。你见了县官不要磕头了,官府也不能随随便便把你抓起来痛扁一顿了。一般的人见了你,要叫老爷了。这个就是在全省范围内选拔的人才。

第四关:秀才的年度考核。不是说你考上秀才就能参加上一级的考试了,还要考试靠成绩说话,秀才考试分成六等,只有一等和二等的才可以参加上一级考试。

第五关:乡试。这是三年一次在省城或直辖市举办。考上了叫举人。举人就是有了做官的资格了,即使再往上的考试考不上,也可以做官了。所以范进才高兴的发疯。

第六关:会试。这也是三年一次,考上的叫贡士。

第七关:殿试。由皇帝亲自考试,考上的叫进士。

从这个金字塔的结构来看,秀才已经是金字塔的中层结构了。考虑到每年的进士录取人数很少,一个省的秀才也不是很多。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能考上秀才的人,在古代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属于很牛的才子了。那么在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下,我认为只有博士或者是比较优秀的硕士,才能和古代的秀才的相提并论。以好玩的国学不学无术的水平,估计我现在还是个童生。


好玩的国学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该先探究一下,古代知识普及率和今天的对比。

在隋朝以前,当官一般都是世袭的,所谓的察举制,也不过是为那些有钱有势的名门望族,铺的桥梁而已。

而九品中正制更是如此,只有贵族才具有资格当官,而且官员是继承制度。

古代读书人很少,一般都是中产阶级及以上才有能力去读书,而农民则没有条件去培养孩子读书,因为这样意味着不仅要交学费,家里还要少个劳力。

另外,贫苦家庭的人读书,如果读出来了倒还好,读不出来,又不愿意劳动,就只能过着像范进中举之前,或者孔乙己的那种生活。

女人读书就更少了,古人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思想。女人是不宜出门读书,抛头露面的。

哪怕是到了民国,读书的人也很少,1949年建国的时候统计,全国5.5亿人口,文盲3.2亿,占了80%,而剩下的20%非文盲,绝大部分也只是识点字,完全算不上读书人。

可想而知,古代的时候有多少人能读书,能有多少人可以考上秀才。哪怕是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也不过是童生而已,并没有考上秀才。

在古代读书普及很低的情况下,能够读书识字,并且考上秀才,自然是很珍贵的。

据统计,在清代童生总数约为300万人左右,秀才为46万人,清朝的人口为一亿到四亿,在两百六十年间,平均每年有一万一千五百多名童生,而秀才仅仅1700多人。可想而知,这秀才是多么难考。

假设清朝的人口取平均数2.5亿,秀才占全国的比例仅为1:147058,也就是说,差不多15万人才能出现一个秀才。

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也有各种特权。

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

但是这只是一定程度上的豁免权,并不算权力,他的阶层比普通人高那么一丝丝,但是差别不大。

比如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天差地别,在还是秀才的时候,胡屠户对其非打即骂,早知道古代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都可以这样对他,可见秀才在古代,确实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由于中国现在的人口基数过大,而且知识普及度也很高,所以难以对比今天的学生,秀才应该是什么层次的,但是按照秀才的特权,秀才应该是属于基层公务员的水平。


戏曲说

以清朝光绪末年的文化大省浙江省为例,某年乡试应考的秀才约有一万人左右,分摊到各县大约每县有一百多名秀才左右,相当于现在的名牌大学生(我表弟2007年高考全县排名42,被中国科技大录取)。

秀才又称生员,是科举考试中读书人所取得的第一个功名,考取秀才之前的读书人无论年龄大小,统称为“童生”,四五十岁还没有考中秀才的童生属于正常现象。


童生考秀才不但要经过多次考试,还要身家清白。比如明清规定,凡是倡优隶卒家庭出身的读书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而且必须要三代以上不操此职业方可以应考。

你以为各项条件都符合的考生就可以参加考试了吗?no.no.no 还要请人做担保才行,担保人必须是品学兼优的秀才(廩生),还要付点担保费,当然这也是秀才们的一份外快。



童生第一次考试在本县县城举行,上榜后还有三次复试,不过是排名次而已,第一名叫县案首。下面接着参加府一级(类似于现在地级市)考试,府一级通过接着参加院一级(省级)考试,三级都通过的才是秀才,每个县大约录取二十名左右。如果某人在这三级考试都中了第一名,则称为“小三元”。

考中秀才官称叫童生入泮,俗称进学。之所以叫“泮”,是因为各县府学庭院中都有个半圆形的湖。新考中的秀才官称“附生”,必须再经过几次考试,成绩优秀的叫“增生”或“廪膳生”,这样才是正式的秀才,就可以享受国家补贴了,一年大约五两银子不到,折合人民币一千多点。

有了秀才功名就可以参加乡试考举人了,但一般人的功名也就止步于秀才。

秀才功名的其它好处还有:免去个人徭役赋税,见官不用跪拜,即使犯了罪也要得到学政革除秀才功名方可用刑。

当然也有成绩优秀的秀才直接当官的,这就是所谓的贡生,包括恩、拔、副、岁、优五贡。取得贡生头衔的秀才要进入京师国子监(国家最高学府)学习,年限不固定,一般两年,然后参加朝考,合格的可以授知县或学官,又称头顶知县,脚踏学官。贡生中最有含金量的当属拔贡,每十二年每县才有一个名额,因此拔贡又被称为“小状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