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黄头回纥是怎么回事?

于无声处34


黄头回纥是蒙古裕固族的祖先 是1036年西夏李元昊所灭而被迁到瓜州和青海北的甘州回纥

1、回纥是铁勒的其中一个部落。在唐初时铁勒中的薛延陀背叛突厥自立,后回纥和唐朝结盟击败薛延陀而崛起,回纥统一了铁勒,回纥也成为了铁勒的代称。

回纥并非单一的部落民族,而是有19个大小不一的部落组成。回纥在古突厥文中是Toquz-oghuz,意思是九姓乌古斯。

2、历史上回纥建立了三个回纥政权:漠北回鹘汗国、甘州回鹘汗国、高昌回鹘汗国、喀喇汗国。

3、甘州回纥,是黄巢之乱后,西迁到河西的回纥人,在归义军丧失对甘州、肃州的控制后,而在甘州、肃州居住并建立甘州回鹘汗国。历经12代可汗。

4、1036年甘州回鹘汗国被西夏李元昊所灭,回纥人被迁移到瓜州和青海北部,因此被称黄头回纥。

5、蒙古灭西夏时,黄头回纥投降蒙古族,其后裔成为裕固族。

6、元朝时,裕固族受元朝派出的宗王通知。

7、明朝曾在裕固族地方设立曲先、斡端、安定、罕東四卫,侯被蒙古人击败。

8、1953年,裕固人将自称的尧乎尔该为裕固。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回纥是古代突厥语“团结”、“联合”的意思,是他们的自称。公元745年,建立了回纥汗国,汗国的疆域包括贝加尔湖以南,阴山以北,兴安岭以西和阿尔泰山以东的蒙古草原地区。在汗国存在的近百年中,草原上各游牧部落以回纥部为核心,逐渐融合团聚成为统一的回纥族。

  从那以后,回纥一称已经成为一个包括草原各游牧部落的古代民族的名称了。回纥汗国的历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册封,成为唐朝的属国。公元84O年,汗国在天灾和外敌的夹击下崩溃。部众分几支向西、向南迁徒,其中一支沿弱水南下到达了河西走廊的甘州(今张掖)一带,被称为甘州回给,也就是日后裕固人的祖先。

  这支回纥人到895年占领甘州城,建立了独立政权。公元1208年,甘州回纥政权在西夏的进攻下崩溃,各部四散。其中一支退处敦煌以南,柴达木盆地以北,西到罗布泊、若羌一带,自称“撒里畏兀尔”、“撒里”“黄”的意思,因此汉文史籍又称其为“黄头回纥”。

  

准确的讲,黄头回纥只是回纥人的一支,这支回纥人后来并未建立政权。在元朝时,由于元武力推行伊斯兰教,而迫使信奉藏传佛教黄头回纥东迁,与蒙古部落逐渐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裕固族


橘子不业专


黄头回纥,古族名。一作“黄头回鹘”。文献中首见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河西回鹘的一支(一说源于西州回鹘,一说源于龟兹回鹘)。天圣六年(1028),西夏李元昊攻占甘州,甘州回鹘政权破灭。回鹘各部再次流徙,其部众部分降夏;部分投奔吐蕃首领唃厮啰;部分入西州及秦陇间;另有一支退处沙州(今敦煌)西南,史称“黄头回纥(1135-1108)”。分布于敦煌以南,于阗以东,柴达木盆地以北,西到今且末、若羌、罗布泊一带。同西州、于阗、吐蕃董毡政权关系密切,常以“沙州回鹘”名义与宋、辽王朝保持朝贡关系。社会经济以游牧为主,信奉佛教。“黄头”之称来源有多说:一说阿尔泰语系诸族,凡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部落,辄以“黄”称之;一说黄色突骑施人进入回鹘集团,故以“黄头回鹘”称之。后被北宋所灭。此外,尚有因其黄衣、黄发、黄布裹头,源出黄头室韦诸说。为今裕固族先民。


经典传奇历史传说


看了几个回答,都没有说出问题的关键词黄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