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关羽为何威震华夏之后又如此迅速兵败覆灭,刘备得担一半责任。

无可置否,荆州派对于刘备的意义实在重大,在新野‘蜗居’七年,蓄势发展,成了他人才库中不可或缺的一大部分。这些人才包括:诸葛亮、庞统、黄忠、魏延、廖立、马良、向朗等等,从荆及益,贡献出了很大的力量。

谈关羽为何威震华夏之后又如此迅速兵败覆灭,刘备得担一半责任。

刘备

直到刘备入川,带走了相当一部分的荆州人才。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此时镇守荆州的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关平、糜芳、士仁、廖立、潘濬、郝普等。后刘备夺取成都卡在雒县,庞统误中流失而亡,又从荆州调配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入川,镇守荆州五郡的大任也就落在了元老派的头上。

待刘备取得益州,由于孙权的角逐,五郡变三郡:南郡、武陵、零陵。但这块荆州之地仍然由元老派在镇守,大部分的荆州派,包括元老派(糜竺、简雍、孙乾等)都被迁入了益州。在孙权跟他讨要荆州的时候,刘备曾说过:等我拿下了凉州就把荆州归还。先不管刘备是否真心归还,作者觉得刘备对人才的调配还是很有一套的。拿下凉州,大可以将益州存在已久的东州人矛盾转嫁出去,元老派守住荆州、荆、益两派治理益州、东州派则是去发展凉州。到那时候,只要孙权敢在来讨要,刘备大可以率领荆、益之士,联合元老派,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可惜,曹孙两方势力都不愿意看到刘备壮大。

谈关羽为何威震华夏之后又如此迅速兵败覆灭,刘备得担一半责任。

曹操

自刘备入川,曹操就不断地侵扰荆州。前有乐进、后有曹仁。特别是乐进与文聘,多次击败关羽。所以从整条时间链看下来,关羽北伐并不是一次响应刘备取得汉中,进位汉中王的战事,而是与曹魏长期存在的战事,同时,在封关羽为前将军时,他正跟曹仁打得不可开交。反倒是刘备,借着曹魏宛洛地区的兵力深陷与关羽角逐之时,派出孟达从秭归北上迅速拿下房陵,又派出刘封配合孟达,以迅雷之势夺取上庸、逼降申氏兄弟,成功获取三城。

刘备前后举动(封关羽为前将军、拿下上庸三郡),激起了关羽拿下襄樊的决心,如此一来,汉中、上庸、襄樊,就能连成一条北抗曹魏的防线,互成掎角之势。倘若曹操苦于荆州战事,那么刘备北上凉州轻而易举。或者曹操援兵凉州,上庸、荆州就可以北上宛洛,形成关门打狗的有利局面。

不过,关键的一点在于,此时的刘备能有这么大手笔吗?

当然没有。汉中争夺战后,益州已经虚耗到‘男当战,女当运’的局面。所以按道理来说,刘备是支援不了关羽的,而上庸三郡且刚拿下,除了民心不稳,还有刘封与孟达的不和,申氏兄弟贼性未除都是眼下不安的因素。益州尚且没有兵力支援,更何况上庸三郡,怕是一接济关羽,覆归曹魏是大有可能的。

所以关羽只能孤军完成拿下襄樊的重任。

谈关羽为何威震华夏之后又如此迅速兵败覆灭,刘备得担一半责任。

关羽

前中期还好,天时地利人和,关羽起码占了二个半。先说人和:襄樊背后的南阳因为繇役过重,导致吏民叛变,宛城守将侯音、卫开集结山贼、吏民起兵抗议,意欲连和关羽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这应该是关羽拿下襄樊最有机会的一次。可惜,关羽负伤撤退,导致侯音孤立无援,最后惨遭曹仁屠城,又让关羽成了孤军之势,这算半个。

地利:关羽与曹仁断断续续的对峙从建安二十三年的冬天(更早)一直持续到建安二十四年的秋季,时下秋雨连绵,汉水水位上升,地处汉水中游的襄阳成了环水之地。关羽水军还是很强的,从刘备屯守新野开始,关羽就一直在训练水师,这天气,给了关羽很大的优势。

谈关羽为何威震华夏之后又如此迅速兵败覆灭,刘备得担一半责任。

关羽水淹七军,逼降于禁,斩杀庞德。

天时:襄樊二城被围,曹操派出于禁水军驰援。可能是曹仁战略方针出现失误,竟让于禁、庞德屯兵在低洼之地。到了八月,汉水暴涨,涛涛江水淹没了于禁的援军,只剩于禁、庞德等将领徒守孤穷之地,束手就擒。待到关羽率领水军攻来,下地无门的于禁只好乖乖举起白旗。

到了这时候,关羽拿下襄樊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因为眼下曹操准备迁都,曹仁数千兵力也快饿死在城中,连像样的反击都组织不起来。

只是关羽势孤,至始至终都是致命问题。除了前面提到的,益州、上庸都没有多余的兵力支援,宛城的侯音也被曹仁屠城消灭,还有一股关羽尚可依赖的势力,就是孙权。关羽北伐时,曾经书信孙权,希望他派兵协同夺取襄樊,由于孙权的迟疑,让关羽勃然大怒,导致孙权由联盟变成背盟。

谈关羽为何威震华夏之后又如此迅速兵败覆灭,刘备得担一半责任。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在关羽水淹于禁七军后,孙权书信曹操,一是称臣,二是讨伐关羽。曹操更是允诺孙权,把江南之地割给他。双方达成意识,孙权派出吕蒙、陆逊阴夺荆州。曹操派出徐晃,加援襄樊,关羽倒成了夹心饼干。

由于荆州被夺,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原因,就是补给。糜芳镇守的南郡是关羽集团的粮仓,南郡一旦失守,对于关羽的补给也就断了。虽说关羽后来一度被徐晃击败,作者认为,只要补给不断,依然是可以组织作战的。

谈关羽为何威震华夏之后又如此迅速兵败覆灭,刘备得担一半责任。

因此,补给断了,又兵败徐晃,关羽只好退守沔水。沔水是一个抉择点,要么逆流而上,通过上庸进入西川,或者在上庸组织力量,伺机反击。要么南下麦城,暂时歇脚,夺回南郡。这是摆在关羽面前的两条路,为何关羽反倒选择南下麦城呢

因为他不相信荆州被夺。前面拿下襄樊,近在咫尺。可是曹操却将孙权的书信通过射箭传递给了关羽,让他得知孙权的意图,想要引起关羽退兵以及与孙权的互斗。站在关羽的角度想,也是如此,不过是曹操的阴谋罢了。后面收到荆州确实被夺的消息,关羽依然不敢相信,数次派出特使询问吕蒙怎么回事,反倒中了吕蒙的怀柔策略,致使军心溃散。

还有一个作者偏心的理由:关羽已经年老了,他将拿下襄樊视为自己人生最后的目标,希望在最后的时刻成就刘备隆中对的大方针,所以选择南下,打算夺回荆州。

谈关羽为何威震华夏之后又如此迅速兵败覆灭,刘备得担一半责任。

关羽、关平被捕。

只是孙权的安排让关羽彻底落了空,派出吕蒙夺取荆州的同时,早就让陆逊等人拿下临沮断了关羽逃跑的唯一路线(本来是孙权是打算防备刘备出川支援,而关羽退守麦城也把自己走沔水过上庸进西川的路给堵死了),关羽彻底成了瓮中之鳖。虽说在最后一刻,关羽已然认命,先是伪降孙权,然后孤注一掷意欲通过临沮逃回西川,可惜英雄末路,早早就被安排在了砧板之上。

这么看来,关羽的覆灭倒像是大势所趋。有孤军奋战,性格骄傲(前面因为糜芳与士仁粮草供应不及时被关羽放狠话回来治之),孙权不可能让关羽做大做强等诸多原因,其实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也就是我们文章一开始提到刘备调配人员的问题。关羽、张飞、赵云等都是元老派,特别是刘关张,涿县起兵就吃喝拉撒睡一起。所以眼下除了刘备,根本就没有人制得住关羽(总不能派张飞来制约关羽吧,张飞还得叫关羽一声哥哥)。

谈关羽为何威震华夏之后又如此迅速兵败覆灭,刘备得担一半责任。

刘备哭了。

更何况刘备新得益州,民心不稳,将心不齐,哪怕是封官奖赏也没办法做到两碗水持平,因此他必须得大量的启用荆州派、元老派来管理益州,比如魏延镇守汉中,张飞督守巴西,赵云护卫中庭等,这等安排不难看出,刘备其实更多的是担心益州派不安分。

所以,关羽不仅势孤,更是缺乏镇守荆州的人才,这才是其覆灭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