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消费者最关心的这个问题,物流人必须出手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凝聚你我力量”消费维权认知及行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据悉,中消协每年都会围绕消费维权年主题,开展相关消费者问卷调查,为年度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发现消费维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中消协于2020年2月底至3月初通过“3小时公益”平台,在全国范围开展本次“凝聚你我力量”消费维权认知及行为调查活动,最终获取6502个有效样本

《报告》显示,从消费行为特征上看,线上消费替代线下消费趋势明显,近六成受访者线上消费超线下消费,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更加速了受访者日常生活类消费的线上化,同时,近八成受访者认为非常有必要限制野生动物消费行为。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监督部主任张德志介绍,受到新冠肺炎因素影响,大众对野生动物买卖大多持负面态度。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有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或中间宿主,被认为与蝙蝠或穿山甲等野生动物有关。纵观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全球重大疫情,几乎每一次都与野生动物有关。如17年前的“非典”病毒,果子狸、蝙蝠等都属于宿主或中间宿主……这就进一步倒逼我们反思: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到底如何共存共生?又如何切断野生动物在市场上的流通?

显然,不管病毒的源头到底是哪种动物,封禁野生动物交易、流通、禁食都是势在必行

然而,就在疫情处于防控的关键时期,依然有人顶风作案:

连日来,香洲警方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走私、收购、贩卖、运输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全力服务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局。3月10日16时许,香洲警方根据线索在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华宇路抓获涉嫌网购濒危野生动物的嫌疑人梁某某,当场查获疑似濒危野生保护动物陆龟一只。

截至3月8日,天津市公安机关累计出动警力4.4万余人次,排查重点场所4.8万余处(次),共侦破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14起,抓获嫌疑人15人,收缴野生动物363只、野生动物制品8件。

3月14日,湖南怀化市溆浦县森林公安局发布,该局历时6个月奔袭8省17个县市12000余公里,成功侦破了尚某明、田某燕等18人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系列案,彻底摧毁横跨湘、浙、沪、鄂、粤、渝六省市的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网络,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金额达2000余万元人民币。

1月21日,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份非法收购、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一审刑事判决书。湖南岳阳男子程向为了自己食用,网购了一条暹罗鳄活体,并擅自采用电击方式将其电死,再用水果刀切割,后经举报被抓获。……

野生动物消费中的物流角

其实,不难发现,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大量野生动物交易实际上是通过网购进行的,而物流则成为连接买卖双方的桥梁。因此,截断了野生动物的物流通道,就相当于关上了野生动物交易的另一扇大门,这对于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和禁食野生动物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可见,物流服务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运输非法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工具。作为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链中的重要环节,物流企业虽不能从源头上彻底治理犯罪,但应从自身做起,拒绝寄递,以切断产业链,中止非法买卖交易。

有需求就有市场,不管需求是否合法。因此,利用物流网络进行非法运输野生动物的情况时有发生,在运输环节最大程度地杜绝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所面临的形势也非常严峻。

然而,当下层出不穷的藏匿手段让侦查人员防不胜防,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各种新型包装、技术等的应用加大了相关稽查部门的侦查难度,也让物流企业有点“摸不着头脑”,而且非法交易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种类增多,且形式多样,这也加大了甄别的难度;再者,庞大的货运量也给了不法分子“浑水摸鱼”的机会,毕竟监察部门对零担货物的运输是采取抽检抽查制度,并不能完全覆盖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物流企业中部分法律意识淡薄、利欲熏心的人在非法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流通过程中推波助澜。举例而言,有的发货端直接买通货车司机,让其收件时直接“开绿灯”;有的则利用一线物流人法律意识薄弱,忽视相关程序,继而肆无忌惮地向各地非法物流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截断流通物流企业须积极行动

“打击源头、斩断流通、堵上出口”,这是打击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非法贸易的3个方向。可见,物流企业承担“斩断流通”的责任,虽算不上源头上的彻底治理,但作为重要又广泛的流通渠道,它的有效切断无疑将增加交付的难度,甚至可能直接导致交易无法完成。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在这过程中发现货物为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疑似制品,且托运人无法提供相应合法手续、运输证明,并作出合理解释的,承运人可以告知寄件人此类物品是属于禁止寄递范畴,拒收后可向相关执法部门汇报这一情况。如果寄件人不承认自己的物品为禁寄物品,坚决要求寄递,承运人可要求填写证明书(证明书内容不仅包括时间、地点、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寄送物品的形状、重量、颜色等,还包括免责语句),同时也应向所属网点进行报备,并向相关部门汇报。

因此,物流企业不但能从物品流通的环节上进行预防野生动物制品寄递,还可以在物品安检环节进行预防。当下,X射线检查系统被广泛地应用在货物分拣线上,其物质识别功能能够根据被检物质的有效原子序数分辨出有机物、无机物和混合物,但这仅为初级检查。不过,通过这一技术,分拣系统会将可疑的包裹从分拣线上单独区分出来,流转到开拆查验操作台,相关工作人员会进行仔细检查。若包裹还是可疑,工作人员会将包裹情况上报到上级领导,并做进一步甄别,如采用CT扫描技术,形成高清三维图像,基本能辨识出具体物品的名称。

的确,从物流各个环节下手,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物流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也要加速跟上。如物流企业在制定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时应将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甄别纳入其中,从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闭环;物流企业员工日常教育培训当中,将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纳入其中,向员工阐述这其中的意义和目的,以及让他们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最后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尤其是与收派两端紧密关联的一线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防范意识,并尽到提醒义务。

同时,物流企业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各环节间相互监督的作用,同时也应该积极研究和投入相关的技术与设备。此外,物流企业还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和惩处非法寄递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可见,快递物流企业在保护野生动植物,尤其是濒危动植物方面还是大有可为的。

物流“出手”也需多方协同

在非法运输野生动物过程中,不法分子总是“花样百出”,这就需要物流企业携手各方共同打造一双“火眼金睛”来斩断流通,并配合相关部门打击上游,查处下游。因为上游、流通环节等各方协同不仅能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物流市场秩序,还能杜绝野生动物交易,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风险。

当然,在打击野生动物交易这项工作上,各方都是不遗余力的。如疫情以来,上海累计下线涉嫌野生动物经营店铺16547家;截至3月6日,广西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森林公安机关累计清查整治农贸市场、花鸟市场、店铺、摊点等场所2.54万家次,收缴野生动物5458头(只)、野生动物制品1080件、猎具798件,查处网上贩卖信息18起;3月15下午,微信借助今天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发布针对“疫情违规”行为的公告。公告显示,微信全面打击“疫情违规”,目前已经对近期平台上存在的售卖野生动物、哄抬物价、诈骗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个人帐号、公众号、小程序进行了批量处理……

从源头与消费终端进行十分有必要,也需要加大对流通环节的监督。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依法加强野生动物运输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强调,加强涉及野生动物运输的执法监管,建立健全执法协作机制,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运输野生动物行为。其中就明确要求,在运输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凭证运输的野生动物时,应当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规定,持有或者附有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等部门开具的合法来源证明、特许猎捕证以及检疫证明等,未依法取得上述证明证件的,承运人一律不得承运。

此外,《通知》还要求,道路货运经营者要严格落实零担货物受理抽检抽查制度,做好托运人身份查验和登记,按照《零担货物道路运输服务规范》根据受理货物票数相应要求的3%、5%、8%比例进行抽检抽查,并做好相关信息记录。

杜绝野生动物非法运输,物流企业们必须重拳出击,积极抵制,并付诸行动。因为,还野生动物一个美好的家园,防止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进入等,有物流企业的一份责任与义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