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無錫最新引才政策,一文讀懂


一座城市,最值得關注是“趨勢

”和“未來”。

最能體現趨勢和未來的,是這座城市裡的人。

近日,2020年度無錫市“錫引惠才計劃”出臺,在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背景下,這一政策立刻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其中,最為人關注的一點,是這次招才引才的力度之大、範圍之廣,均屬前所未有。重磅發佈的12條“錫引惠才”行動計劃,囊括人才招引、人才培育、人才激勵、人才服務等一攬子重磅政策,目標直指將無錫打造成為近悅遠來的“最美人才棲所”。

無比愛才,“錫”望你來。在各地引才大戰紛紛打響的當下,無錫的這份計劃底氣何在,亮點在哪?

太湖之濱,人才薈萃。近年來,無錫人才工作聚焦產業促融合、圍繞改革做文章、突出實效解難題,取得了較好成效。

讓數據來說話。去年,“太湖人才計劃”認定項目達168個,其中創新創業項目85個,較上年增長13.3%;人才金融體系初步成型,成立無錫人才創投聯盟“創投無錫”路演品牌深入人心,累計融資達到17.79億元,“人才貸”累計為134家人才企業發放信用貸款5.45億元;一批人才企業競相上市,藥明生物市值破千億,3家企業主板上市(朗新科技、藥明生物、卓勝微電子),2家企業登錄科創板(卓易信息、祥生醫療),32家企業掛牌新三板;在全球配置創新資源,全球科創孵化器鼻祖PNP、歐洲最大單體創新孵化器歐洲創新中心等紛紛落戶無錫。

2019年,“全國最佳引才城市”花落無錫,是江蘇唯一一家;市人才辦、人才處分獲全市“服務產業強市貢獻獎”、“服務科技創新貢獻獎”。

走進新時代,無錫在跨越萬億GDP大關的同時,發展水平、綜合實力、城市地位、城市能級等方面呈現出全面提升的態勢。面對傳統要素的“天花板”,如何深入實施“產業強市”戰略、推動無錫產業駛向更廣闊的藍海、邁上更壯麗的山峰?

人才成為所有變量中最關鍵的因素之一。構建產才發展高地,優化實施“太湖人才計劃”升級版2.0,在這樣的背景下,2020年無錫引才揭開帷幕。


引才的決心更強,力度更大

深度解讀無錫最新引才政策,一文讀懂

首先是圍繞重點產業的領軍人才團隊,聚焦物聯網、集成電路、高端紡織服裝等16個先進製造業重點產業集群及5G產業、人工智能、石墨烯、增材製造等未來產業集群建設,將重點支持100個左右在錫創新創業人才(團隊),給予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最高500萬元項目支持,給予領軍人才團隊最高1000萬元項目支持,計劃中特別提出,給予頂尖人才團隊最高1億元項目支持

力度更大,還表現在“提檔升級”上。

為吸引優秀的大學生來錫,在原有大學生來錫就業的支持政策上進一步升級——

對於符合條件的海外優秀大學生,給予最高30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以及3萬元的一次性生活補貼,還有每個月最高1500元的租房補貼

博士畢業生來無錫,給予20萬元一次性購房補貼

;對符合條件的留錫工作出站博士後,給予30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

如果你是外地在校研究生,如果應邀來無錫參加活動,最高每次能拿1500元的交通補貼……

拿出更多“真金白銀”招引人才,彰顯了我市在建設現代產業新高地進程中對人才的強烈渴求,而更多高等級賽事的舉辦,則為各方精英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展示舞臺。

12條“錫引惠才”行動計劃中專門提出:將同步設置全市最高級別的創業賽事、聚才平臺,打造“太湖杯”、“才交會”兩大聚才品牌。

啟動中國無錫“太湖杯”國際精英創業挑戰賽,報名日期至4月20日,面向全球徵集1500個以上創業人才項目,獲獎項目在分享30萬元獎金的基礎上,落戶優享人才、金融優惠政策。因疫情調整的才交會,將於8月上旬再次奏響“產才融合”最強音,設置有主題峰會、天使投資節、太湖人才金融論壇、海創產業化加速論壇等,將打造成為一個國際影響力的人才對接交流、成果展示交易、項目洽商合作、資本集聚共贏平臺。



引才的領域更全,覆蓋更廣

深度解讀無錫最新引才政策,一文讀懂

“錫引惠才”計劃,還表現在這是一份綜合了各部門引才政策的“人才大指南”,由無錫市人才辦牽頭科技、工信、財政、人社、衛健委等多個部門進行制定。

比如,這次公佈的12條“錫引惠才”行動計劃中,新增了“高端醫學專家團隊”、“優秀醫學專家團隊”,分別給予1000萬元和500萬元的經費資助,對於柔性引進的醫學專家團隊成員,還給予最高每月5000元的租房補貼。

這個我舉雙手贊成!一場疫情讓所有人都明白了,一個城市的醫療資源到底有多少重要。

又比如,這次公佈的12條“錫引惠才”行動計劃中,首次提出啟動人才發展“城市合夥人”

究其本質,就是要充分發揮人才中介平臺、科技孵化器平臺等“中繼器”的作用,首次把孵化器、加速器、技術轉移機構、人才中介機構、路演機構等納入獎補的範疇,最高可達500元萬。這一政策出臺後,在人才類社會組織機構中激起的反響也是較大的

不僅對“引才”,對“用才”也同樣實施獎勵。新政策提出,每年安排不少於2000萬元資金,加強對各類引才用才主體的跟獎跟補激勵。對引才成效明顯、經濟社會效益突出的企業,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補。

再比如,這次公佈的12條“錫引惠才”行動計劃中,更加體現出對“本土人才”的重視:

大力打造“新錫商”隊伍,持續深化與國際頂尖院校新三年合作計劃,塑造“百名新錫商青年企業家”;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繼續實施鄉土人才“三帶”行動計劃,對於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等成效明顯的鄉土人才大師工作室,將給予最高100萬元的資金支持……

還有,根據應對新冠疫情防控促進企業復工復產的要求,重點針對大學生就業、農民工復工和高層次人才招聘,全年開展網上免費公益雲招聘——“百校千企萬崗”系列活動,啟動“智匯無錫”2020屆高校畢業生春季網絡招聘活動,為重點高校、重點行業、重點人才提供精準供需對接服務,活動將持續到五月份,實現“疫情防控不放鬆,就業服務不打烊”。同時,以“春風活動”為重點,通過網上招聘、視頻面試等,提供職務發佈免費、簡歷免費下載、急需崗位免費推薦等“三免”服務。



引才的服務更好,生態更優

深度解讀無錫最新引才政策,一文讀懂

讓人才“近悅遠來”,需要一個良好的人才生態。

這次公佈的12條“錫引惠才”行動計劃中,一大特點就是

引才資質要求進一步放寬,人才評價更重能力、重市場、重業績。

在重點產業領軍人才(團隊)招引計劃中,市外國家級重點人才計劃入選者,無需初審直接進入評審環節;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地方貢獻大的人才項目直接重點推薦。“不唯學歷、不唯年齡,不受來錫時間限制,打通人才集聚‘綠色通道’,讓人才項目更願意在我市落地。”市人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外,為吸引優秀大學生,購房補貼申請的資格年限從原來的2年調整為畢業5年內,受理對象進一步涵蓋到企業、科研院所、民辦非企業單位等;從原來提供房屋租賃發票,改為提交租賃登記備案證明,進一步為大學生來到無錫工作提供便利。

近年來,無錫人才工作的一大特點就是“人才+金融”,以資本的力量為人才成長、創新創業提供有力保障,這一特徵也反映在了新政策之中——

這次公佈的12條“錫引惠才”行動計劃中,首次提出“人才金融港

”概念,年內將開通無錫人才金融港,以金融服務、風險投資為重點,充實政務服務、項目申報、人力資源、註冊登記、財稅法律、知識產權、媒體推廣等各項資源,定期舉辦人才交流、技術推廣、項目路演、產業論壇等各類活動,打造成為無錫的“城市客廳”、“人才之家”。

“人才貸”作為無錫的一項金融創新工程,兩年來累計為134家人才企業發放信用貸款5.45億元,極大地紓解了人才企業的資金壓力。這次公佈的12條“錫引惠才”行動計劃中,再次提高“人才貸”的標準,頂尖團隊最高可以獲得1000萬元貸款。同時,創新開展“人才投”,加強對初創期、成長期人才項目的投資力度;持續升級“創投無錫”人才金融路演平臺,大力開展“雲路演”活動,實現“線上路演週週有,線下路演月月辦”。

12條“錫引惠才”行動計劃中還提出,要加快推進建設市縣兩級的一站式人才服務中心,為各類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提供補貼申領、路演展示、項目申報、生活服務、交流聯誼等一系列的綜合服務。此外,“人才暖心服務計劃”將為各類人才在子女入學、健康醫療、入籍落戶等方面提供更貼心、更走心的服務,讓人才更有獲得感、幸福感。

無錫是一個歷來低調務實的城市。體現到引才工作上也是如此,幹過人才工作的都知道,這是一個急不得、趕不了的事,最忌浮躁,也最重實效,往往是一個“九層之臺起於壘土”的過程,既和城市的經濟能級緊密相關,也極依賴於人的具體工作方式。

日復一日的精心呵護、全力付出,不為一時的新聞噱頭,而是為了吸引更多的逐夢人,在這個美麗的城市實現自己的夢想。

深度解讀無錫最新引才政策,一文讀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