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館裡,讀懂“鐵人”

題記

一個人,一座紀念館。一種精神,一直在傳承。

他是一個普通的中國工人,但是有著不普通的業績。他是王進喜,在他生前工作過的大慶油田,有一座紀念館為他拔地而起。

同樣不曾被忘卻的還有他留下的“鐵人精神”。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有千千萬萬個“鐵人”,一代接一代地為共和國加油、奮鬥。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裡,不僅是緬懷一位對共和國發展有著巨大影響的工人,或是回首當年大慶油田工人在冰天雪地中戰天鬥地的不屈精神,更是想尋求一個答案:是什麼樣的國家培養了如此英雄般的石油工人?又是為什麼一名中國工人有著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影響力?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暑假,正是旅遊的高峰時間。

在黑龍江省大慶市,世紀大道和遠望大街的交匯處,一個紀念館裡人頭攢動。

其中,有老人,有孩子,有當地人,也有操著不同口音的外地遊客。這個紀念館幾乎是所有來大慶旅遊的人,“打卡”清單上的標配之一。

這裡是“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是我國第一個為紀念一位工人而創建的紀念館。

講解員帶領遊客參觀紀念館。

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來到這裡,不僅僅是緬懷一位對共和國發展有著巨大影響的工人,更是要回顧一下有著硬骨頭的共和國產業工人戰天鬥地的不屈精神。

這是一座紀念歷史的館舍,更是一個行進中的“加油站”。

紀念館成為諸多單位進行愛國愛黨教育的基地。

“我們紀念館主體建築外形為‘工人’二字的組合,鳥瞰呈‘工’字形,側看為‘人’字形,象徵這是一座工人紀念館。主體建築高為47米,正門臺階共47級,寓意著鐵人47年不平凡的人生歷程……”——十幾年來,每一位遊客都是從講解員的這段解說詞開始拾階而上,走進展館。

“鐵人”是誰?他有什麼故事?為什麼他的名字與共和國的發展聯繫得如此緊密?

“他可真是個‘鐵人’啊”

在鐵人紀念館,有一張王進喜和老大娘一家人的合影,大娘姓趙,正是因為她的一句話,王進喜才有了“鐵人”這個稱號。

1960年3月,王進喜和他所在的1205鑽井隊的隊員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開始了創業。當時,沒有住處,全隊暫時分散住進了當地老鄉家裡,隊長王進喜住進了趙大娘家裡。

趙大娘當年60多歲,她們一家人都很喜歡這個勤奮的鑽井工人。看到王進喜每天天不亮就連揹帶扛地出去幹活,大娘很心疼,總是叮囑他注意身體。

有一次,鑽井用的鑽機到達了現場,王進喜帶領工人們老早就出去工作,趙大娘等到半夜,也沒見他回來。第二天、第三天,還是沒回來。原來,為了搶運鑽機,早日開鑽,王進喜帶領工人吃住在井場,一連50多個小時沒睡覺。

趙大娘從沒見到過如此拼命幹活的人:“他可真是個‘鐵人’啊。”

有感而發的表達,卻成了王進喜響噹噹的名號。

從此,“鐵人”的稱號從大娘家裡傳到了井隊的幹部職工中間,一直傳到當時石油部的領導那裡。石油部的領導也高度稱讚王進喜,同時表示“井隊所在地人民送給王進喜‘鐵人’稱號是個非常光榮的稱號。”

1960年4月,被鑽桿滾堆砸傷右腿的王進喜,瞞著領導,拄著柺杖,指揮打井。

1960年4月9日至11日,大慶石油會戰總指揮部召開了油田技術座談會。在這個大會上正式提出了“學習‘鐵人’王進喜,人人做‘鐵人’”的號召。“鐵人”的稱號進一步傳開。

林海瑛是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的第一批解說員,從2006年開館到現在,她已經無數次地講過“鐵人”的故事。

“曾經有一批外國遊客來參觀,聽到‘鐵人’這個稱號時,問我‘鐵人’是用鐵做的嗎?”林海瑛回憶,當她通過翻譯把“鐵人”二字的含義解釋清楚的時候,這些外國朋友都豎起了大拇指,並用剛學會的漢語說:“了不起!”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在鐵人紀念館,除了文物、圖片外,還有一些場景陳列,通過聲光電、蠟像人物、景觀還原等方式,讓參觀者彷彿身臨其境,進入到“鐵人”當年工作的現場之中。

在一處名為“破冰取水保開鑽”的場景陳列前,一個人正在刨冰取水,身後的人們排成長隊,一個接著一個用臉盆、水桶把水傳遞到遠處的鑽機旁。

站在這一場景前,人們彷彿又回到了1960年的4月14日。

這一天的早晨,當工人來到鑽井現場時發現,鑽機已經就位,但是沒有水罐車,也沒有鋪設輸水管線。沒有足夠的水來攪拌泥漿,鑽機就無法幹活。

怎麼辦?等嗎?在王進喜的字典裡,從來沒有“等”這個字。

不知是誰說了一句,可以到附近的“水泡子”裡去端水。王進喜覺得這是個好辦法,但馬上有人指出:這是瞎胡鬧。鑽一口井要幾十噸的水,得打多少盆、多少桶?

“哪個國家是用手端水打井?”現場有人質問。

“就是我們國家!”王進喜的回答贏得了多數人的贊成,大家覺得,“與其空著手乾等,不如干!”

就這樣,水桶、臉盆、鋁盔、滅火器的空筒子,都成了運水的工具。

今天,人們能夠看到“鐵人”帶領大家齊心協力破冰取水的復原場景,但難以感受到當年4月的東北大地還是冷風習習,冰水交融。

50噸!這是後來有人測算出的一個數字,而這個數字是一盆、一桶、一鋁盔匯聚起來的。

王進喜如飢似渴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開鑽啦!”“鐵人”的一聲吼,飽含著決心,釋放著興奮,展現了力量,喚醒了大地。

由於當年條件極其有限,開鑽4天后,水泵、輸水管線和野外宿營的活動板房、糧食才運送到位。而第五天零4個小時的時候,大慶會戰的第一口井——薩55井,就噴出了烏黑閃亮的原油。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鐵人”留下的不等、不靠、不要的表態,至今迴響在大慶油田上空。

定格在那縱身一躍

很多人對“鐵人”王進喜的印象都是從他縱身一躍跳入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開始的。這是凝聚歷史精神的一瞬,更是感動中國的一刻。

在鐵人紀念館,很多人走到這幅他們熟悉的畫面前,都會停下腳步,拿出手機拍照。

實際上,記錄這一歷史時刻的照片共有五張。

第一張是井口發生事故。這是“鐵人”帶領的隊伍打的第二口井,一開始還比較順利,可是當打到700多米深的時候,從地下返上來的回漿越來越多,還帶有大片的油花和氣泡。這就是嚴重井噴的預兆。

突然,“轟”的一聲,鑽機上30多公斤重的方瓦被衝起十幾米高,井噴的跡象出現了。如果這個情況不及時制止,那被大地壓抑了千萬年的天然氣、原油就會夾雜著大量沙石像火山一樣噴射出來,大大小小的井眼就會越衝越大,整個幾十米高的井架和鑽機都將被大火吞沒。

第二張照片是王進喜和工人師傅們一起搬水泥。很多人不瞭解,這裡面實際上有兩個風險。一個是當時王進喜的腿上因公受的傷還沒好,另一個就是他們選擇的水泥。

按照常規,在井噴即將發生的時候,應該加重石晶粉把井噴壓下去,但當時現場並沒有重石晶粉,要從幾十公里外的地方才能弄到,時間根本來不及。情況緊急,有人提出泥漿裡摻土,加大泥漿的比重。忙活了一陣之後,大家發現泥漿裡摻土都沉澱,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加水泥!”

關鍵時刻,王進喜作出了一個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決定。他之所以敢做這個決定,是因為他知道當地的水鹼性大,只要搶得快,水泥短時間內凝固不了。雖然用這個辦法可能會使鑽探設備受損害,自己也可能受處分,但是可以壓住井噴。

於是,就有了第三張照片——鐵人和隊員們一起來回奔跑,一袋又一袋的水泥被倒入泥漿池。七八十袋水泥倒入之後,黃土、沙子也被填入泥漿池中,池子滿了。但是,如果不攪拌均勻的話,這些東西是不可能發揮作用的,無法阻止井噴發生。所以,就有了模模糊糊的第四張照片——“鐵人”縱深一躍。

在這張照片中,人們能夠看得清的是他那標誌性的帽子、棉襖,看不清的是他跳下之前扔掉了柺杖。

人人皆知的那個場面是定格歷史的第五張照片,鐵人用身體在泥漿池裡攪拌。看過這張照片的人都很感動,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泥漿池裡的人到底是什麼感受。

1960年5月,為遏制即將發生的井噴,王進喜忍著鹼性泥漿對腿傷的灼痛,用血肉之軀奮力攪拌泥漿。

泥漿齊腰,每邁一步都很吃力。大家看到的只是一瞬間,實際上,鐵人和隊員們在裡面攪拌了3個多小時,皮膚都被泥漿裡的火鹼燒紅了,手腕、足踝部被燒起一個又一個大水泡。井噴被壓住了,鑽井開始恢復正常,大家扶著王進喜爬出了泥漿池,可是他腿疼得動不了,一下子撲倒在地上。

但他們沒有休息。為了保證鑽桿不被水泥凝固住,在井噴被制服後,鐵人又和隊友們立即把井裡含有水泥的泥漿全部更換掉了。

就是這樣一幕感天動地的歷史瞬間,曾經也被一些人質疑。所以,鐵人紀念館布展時在這一組五張照片下方作了說明,解釋當時“為什麼會發生井噴”“王進喜為什麼要跳進泥漿池”。

“我們不能站在今天的生產條件下去苛求幾十年前的生產方式,這是沒有道理的,我們尊重歷史、還原歷史,一定要在當年的條件下來體味‘鐵人精神’到底強大在哪裡、感人在哪裡。”林海瑛說,正是為了尊重歷史、還原歷史,紀念館布展時特意增加了一個名單“當年與‘鐵人’一起跳入泥漿池的人員”——戴祝文、丁國堂、許萬明、楊天元、張志訓。

他們的名字雖然不像“鐵人”那樣赫赫有名,但他們和“鐵人”的功績一併鐫刻在了共和國的歷史豐碑上。

“鐵人”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

“鐵人”也有出錯的時候嗎?

在很多人心目中,“鐵人”幾乎是神一般的存在,鋼鐵般的意志、鋼鐵般的身軀、鋼鐵般的成績。實際上,“鐵人”也是人,也有兒女情長,也有暗自垂淚。當然,也會出錯,也有不足。

那是在1963年,作為石油戰線的一面紅旗,由王進喜帶領的1205鑽井隊把一口井打斜了,斜度為0.6度。這樣一口井,該如何處理?按照常理,這口井應該填死,可是,標杆隊填井……

王進喜對此是有過思想鬥爭的。如果找個藉口,也可以不填。要填,就等於在1205隊的紅旗上寫下了丟臉的一筆。最後,王進喜還是下決心填掉這口井。

他分析說,井打斜了,從根本上講是隊員思想上出了問題,光想著搶速度,忽視了質量。如果這種思想苗頭不糾正,這回傾斜0.6度,下回可能傾斜更大。

王進喜如飢似渴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面對要填井的決定,隊員們都非常不捨,那是大家用一身泥、一身汗換來的。但是,王進喜思量之後還是沉重地說:“填井,在我們隊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這麼一筆,但這回,得寫上,目的在於讓我們牢牢記住這個教訓。我們填掉的不光是一口井,還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壞作風。”

王進喜立足生產實際,培養隊伍嚴細認真的工作作風。

“鐵人”不知道的是,直到今天,這口報廢井還在,已經成了1205隊隊史教育的活教材。

“鐵人”不知道的是,在他去世後將近半個世紀,也是共和國即將迎來70華誕的日子裡,由他帶領並擔任首任隊長的1205鑽井隊,於2019年8月9日上午9時25分迎來了一個“高光”時刻——累計鑽井進尺突破300萬米,相當於鑽透339座珠峰!

“我們鑽井隊歷史上第一個100萬米用了29年,第二個100萬米用了22年,這次第三個100萬米僅用了15年。這說明,我們是在不斷進步的,不僅在趕超同行業先進,也在趕超我們自己。”1205鑽井隊第21任隊長張晶興奮地說。

這樣的成就,和1205隊一直秉持著“鐵人精神” 密不可分。

不僅在1205隊,在大慶油田,“新時期鐵人”王啟民、“大慶新鐵人”李新民、首批大慶油田工匠……一代又一代大慶油田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斷攀登,為民族助力,為祖國加油!未來的路,他們將走得更加雄赳赳、氣昂昂!

照片均由大慶油田“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提供並授權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