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道德經》:老子是市場經濟的先祖

讀懂《道德經》:老子是市場經濟的先祖

大家好,我是橙先生。這篇文章,繼續記錄了我對《道德經》的學習感悟,此外,我希望大家能夠理解,以下文字並非金科玉律,供同伴交流,供日後我自己再次迭代。

(一)

原典: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譯文:統治者治理國家,最理想的狀態是人民只知道他的存在;次一些的,人民親近他、讚譽他。再次一些的,人民畏懼他;又次一些的,人民回過頭來侮辱他。一個人若是不守信用,就會有人不信任他。古時候,統治者與人民愉快相處,不隨便發號施令。等到大功告成,萬事順利,百姓都認為:我們是自己這樣的。

我的理解:這段話讓我理解為老子是市場經濟的先祖!

也可以看出,難怪道家思想不得統治者認可,就這種“大市場,小政府”的思想,就不可能在一箇中央集權的農耕文明中成為主流,它沒有消亡算得上一件幸事。

同時,我們需要反過來再看前文老子所說的“弱其志”是不是真的愚民政策呢?

(二)

原典: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譯文:大道被廢棄之後,才有了所謂的仁義。智巧聰明出現之後,才產生了嚴重的詐偽。家人之間失和,才有了所謂的孝慈。國家政治陷入昏亂,才有了所謂的忠臣。

我的理解:老子這是將辯證法運用在社會生活領域。因為失了“道”,這個社會才鮮明的存在一些對立關係:好與壞,忠與奸,聰明與愚蠢,快樂與痛苦……

以前我看到過一句話,一個社會越提倡什麼,說明它越缺少什麼。用老子的觀點來看,不無道理。

(三)

原典: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譯文:拋棄聰明智巧,人民就可以得到百倍的福利。拋棄仁義,人民就能重新變得孝敬與慈愛。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就會銷聲匿跡。聖智、仁義、巧利這三個方面,都是用來文飾的,不足以拿來治理天下。所以應當使百姓的思想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雜念和慾望,摒棄仁義、聖智的浮文,以免於憂患。

我的理解:我想這裡解釋了前文的“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咱們想想自己為什麼焦慮,還不是想要追求進步,進步是什麼,是貪婪,有了貪婪之心,就無法安寧,無法安寧,就心浮氣躁。

覺當下之心為靜,處當下之事為寧,我認為就得道了。

(四)

原典: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漂兮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譯文:順從與違拗,相差有多少?善良和醜惡,差別又有多少?大家都害怕的事物,我也不可不心存畏懼。遙遠啊,像是無有盡頭。眾人興高采烈,就像去赴豐盛的宴席,如同春天裡登臺眺望美景。只有我淡泊寧靜,沒有萌發慾望的兆頭,如同嬰兒還不會發出笑聲,疲累懶散的樣子,似無所歸宿。眾人都有餘財,唯獨我時常匱乏。

我真是隻有一顆愚人的心啊!俗人都光輝自炫,唯獨我昏昏沉沉;俗人都明明白白,唯獨我好像渾渾噩噩。就像那茫無涯際的大海,漂泊而無處停留。世人都精明靈巧有本領,唯獨我愚昧而笨拙。我唯一與人不同的,是回到母親的懷抱,得到了“道”。

我的理解:這段話很具有反諷效果,通過自我貶低來諷刺“眾人”、“俗人”熙熙攘攘,縱情於聲色貨利的嘴臉,讓我看到老子有點熱血青年的義憤填膺,憤世嫉俗。

老子說他和眾人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得“道”了,頗有一點“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孤寂。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這句話其實有點刺痛現代人的心。對“母”我有兩個看法。

1.指母親。

現在的年輕人在外打拼,又是否還為父母盡過孝道?父母從主導我們的生活,不知不覺的開始看我們的“臉色”行事,而我們又是否還保持了從小的心性?如果沒有迴歸母親懷抱這種人倫天理,又算得上什麼得道的人呢?

2.指本質,根本

人有三問: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要到哪裡去?眾人都追求表面的榮華富貴,但我追求內心是否安適,追求事物之間最根本的變化規律。

對比一下老子、孔子、釋迦牟尼與耶穌的人生追求,你會發現他們的發心有著驚人的一致。

老子的人生追求:“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孔子的人生追求:“朝聞道,夕死可矣”;釋迦牟尼的人生追求:“若人生百年,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耶穌的人生追求:“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麼”。

(五)

原典: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譯文:大德的形態,是由道所決定的。道這種東西,是恍恍惚惚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某種形象。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具體的物質。深遠幽暗啊,其中卻有精微之氣。這精微之氣十分純真,那裡面有可靠的驗證。自古及今,它的名字從未泯滅,可用它來審視世間萬物的初始。我是如何來了解萬源之始的情況呢?靠的就是這大道。

我的理解:這段話再次強調了“道”是宇宙本源的觀點。儘管“道”非常具有不確定性,但又具有物質性,其中有物、有象、有精。

在前文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了老子不僅有“道”,也有“德”的描述。在本段,老子繼續解釋二者之間的聯繫,“孔德之容,唯道是從。”“德”的內容是由“道”決定的,“道”的屬性表現為“德”。道生出萬物,萬物的特性就是“德”。

這段話真心很精彩,讓我明白“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就是那個最最精彩的道,多就是萬物,老子統一了世界萬物,讓道具有了唯一性。我們說條條道路通羅馬,羅馬在哪裡,不遠不近,既遠既近,“羅馬”也是一種“道”。

道生萬物,萬物有各自屬性,如果一個人得道了,那麼他就成了道的載體,道的特徵也便賦予了他,於是他也有了德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