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而清明節亦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這天正是傳統祭祖和掃墓的大日子。其實在古代,真正傳統的祭祀掃墓禁火的日子是寒食,不過由於寒食和清明日子接近,久而久之就把清明和寒食合二為一稱為清明節了。


清明節的傳統習俗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寒食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由於清明前後大多以雨水天氣為主,所以就有了非常著名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而至於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祭祖、掃墓和禁火之外,全國各地還有各式各樣的風俗習慣。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1、祭祀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清明節是我國三大鬼節之一,清明期間,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於歸鄉掃墓。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親人,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死者的思念之情。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

2、踏青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踏青,也叫春遊。古時還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如今踏春已經成為了清明外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3、盪鞦韆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杜甫詩云:“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在古代,寒食節甚至又被稱為“鞦韆節”。

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4、放風箏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放風箏是人們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的風箏下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5、蹴鞠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蹴鞠,就是用足踢球,就類似現在的足球。蹴鞠用球,球皮用皮革製成,球內用毛塞緊。

相傳蹴鞠商代已有,戰國時期流入民間,至漢代更成了軍中練身習武的運動。蹴鞠在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杜甫的《清明》詩中寫到,“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也說明了當時蹴鞠活動的普及。到了清代,史籍上有關蹴鞠活動的記載,就寥寥無幾了。

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竟出垂楊裡”;王建《宮詩》:“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韋應物《寒食後北樓作》:“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白居易《洛橋寒日作》:“蹴球塵不起,潑火雨新睛”…… 這些詩句說明,在古代,清明節就有蹴鞠這個習慣,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和運動。

6、拔河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很早的時候,這項運動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7、插柳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插柳的習慣。傳說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裡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

8、植樹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先祖們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植樹節”。


清明節的特色美食

世間萬物,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和踏青,品嚐時令美味也是一大特色。青糰子、撒子、清明果......看著就很美味!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清明節食用的時令養身植物

中醫認為,初生的芽是生命力的集聚,所以吃豆芽跟吃豆瓣完全不同。清明後,要有意識地多吃綠色的芽菜。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綠豆芽

功效:1、清熱解毒,春天氣候乾燥,而豆芽味道鮮美,是滋養潤燥、清熱解毒的好選擇。2、疏肝健胃,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開春吃豆芽,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

推薦食用方法:可焯水後涼拌,也可做湯,還可用來涮火鍋。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豌豆苗

功效:1、利尿止瀉,營養豌豆苗含鈣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有利尿、止瀉、消腫、止痛和助消化等作用。2、護膚,豌豆苗能治療曬黑的肌膚,使肌膚清爽不油膩。

推薦食用方法:這裡向大家推薦蟹肉扒豆苗。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蒜苗

功效:1、消積食,蒜苗的辣味主要來自其含有的辣素,這種辣素具有消積食的作用。2、預防血栓,蒜苗對於心腦血管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同時還能保護肝臟。3、預防流感,蒜苗能有效預防流感、腸炎等疾病,還能夠促進維生素B1的吸收。

推薦食用方法:可以直接炒菜吃,或者作為輔助食材。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蘆筍

功效:1、清熱利尿,對於易上火、患有高血壓的人群來說,蘆筍能清熱利尿。2、促進胎兒大腦發育,對於懷孕的婦女來說,蘆筍葉酸含量較多,經常食用蘆筍有助於胎兒大腦發育。3、食材良藥,經常食用可消除疲勞,可降低血壓改善心血管功能,增進食慾,提高免疫力。

推薦食用方法:焯水後清炒或涼拌。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薺菜

功效:1、潤腸通便,薺菜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纖維,對緩解胃腸道壓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對便秘的朋友來說,膳食纖維能促進排便。2、明目,薺菜中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這種成分是維生素A的合成原料,對眼睛的感光有很重要的作用。3、改善腦力,薺菜中含有大量的乙酰膽鹼,對促進大腦皮層的興奮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時還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功效。

推薦食用方法:用薺菜和餡做成春餅、春捲、包子、餃子等。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馬齒莧

功效:1、降壓降糖,馬齒莧含有大量去甲腎上腺素、鉀鹽及豐富的檸檬酸、蘋果酸等,可以起到保持血糖穩定、降低血壓、保護心臟的作用。2、涼血解毒,《本草經集註》中介紹,馬齒莧能清熱利溼,涼血解毒。

推薦食用方法:除了做餡,焯過的馬齒莧還可炒、涼拌等。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蕨菜

功效:1、下氣降壓,蕨菜的某些有效成分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粗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具有下氣通便的作用。2、止瀉利尿,蕨菜能清腸排毒,民間常用蕨菜治療洩瀉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

推薦食用方法:常見的吃法有涼拌蕨菜、蕨菜炒肉絲等。但要注意,蕨菜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香椿

功效:1、開胃健脾,香椿含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慾。2、美容抗衰老,含有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有抗衰老和補陽滋陰的作用。3、清熱利溼,香椿具有清熱利溼、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的良藥。

推薦食用方法:香椿炒雞蛋、香椿拌豆腐等都是常見做法。


清明節,看先祖留給我們的
大好江山——絕美花海

南宋詩人吳惟信有詩云:“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清明前後,桃花朵朵、梨花片片、草長鶯飛、春光旖旎,正是賞花的好時節。清明的花海,是先祖留給中華子孫們大好江山的驚鴻一瞥。

新疆伊犁大西溝花開如海 似仙境如夢如幻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花海中,粉色的是野杏花。裡面一簇簇白色的花樹,則是極為罕見、瀕危滅絕的野生櫻桃李。大西溝是目前亞洲面積最大的野生櫻桃李林生長地,而這一地區還集中了野蘋果、野山楂等眾多野生樹種,一直是生物學界研究生態系統穩定和生物多樣性最理想的地方之一,也有著“野生植物基因庫”的美譽。

西藏林芝

高原桃花層層疊 雲間煙火是人家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在雪山的映襯下,布久鄉朵當村的三千株野桃花迎來了盛花期,繁華似錦,嬌美動人。朵當村裡有一座著名的宮殿,叫布久拉康,這座有著1300多年曆史的宮殿每年都吸引著信教群眾來這裡轉經祈福。

 

廣西梧州美麗桐花山 風情藍衣壯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廣西三堡鄉有“中國油桐之鄉”之稱。每年清明節前後,正是這裡桐花盛開的季節,爛漫的桐花,綻放潔白如雪,一朵朵、一簇簇,從低海拔往高海拔地帶依次盛開,鋪滿了整個山坡。遠遠望去,漫山遍野的桐花就像一大片白雪,在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

 

北京大興梨花風起正清明 遊子尋春半出城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北京大興區的萬畝古梨園是北京周邊種植面積最大、開花最早、品種最多的古梨樹群落。雪白的梨花掛滿枝頭,遠遠望去,一簇簇,一層層,就像漫天鋪滿的雲錦,春日暖陽下,如雪如玉,潔白萬頃。

 

河南遂平六百萬株鬱金香成花海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在河南遂平縣嵖岈山,盛開的近600萬株鬱金香組成一條條綵帶,每天前來觀賞的遊客絡繹不絕。一名湖南遊客說,自己覺得很震撼,“雖然長沙也有鬱金香園,但沒這裡面積大,沒這麼漂亮”。

憶清明 祖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