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身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美味、你嘗過沒有呢?


豬身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美味、你嘗過沒有呢?

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這句賭氣的話大致意思是:即使沒有經歷過,好歹也該見識過。

不過還真別說,就算你吃過豬肉,我敢打賭,這豬身上的肉,你還真不一定都吃過。

作為中國人均消費量最大的國民第一肉食,二師兄身上有很多的好東西,並不經常出現在百姓的餐桌。

一是這些好東西本身就非常的稀少,在屠宰時早就有人預定了去,根本到不了賣肉的攤販那裡。還有就是因為較不常見,普通大眾一般根本就不熟悉,更不知道買回去怎麼吃。

有些人在吃的方面沒有開放的心態,並不敢嘗試自己沒吃過的東西。還有些人則是苦於沒有機會,所以在食物的選擇上很少突破。因此除了排骨、肘子和裡脊等這些豬身上常見的食材,很多人並沒有品嚐過豬身上那些鮮為人知的部位烹飪出來的美味。

豬身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美味、你嘗過沒有呢?

豬的渾身都是寶,每個部位的肉都有不同的口感和味道。這是因為每個部位的肌肉組織和細胞結構都不一樣,當然富含的蛋白質成分和風味物質也大不相同。從而使其擁有著獨特的標誌性味道,吸引著那些對美食探究樂此不疲的人們。

在正宗的中國東北殺豬菜館,一定有一道經典的特色菜,叫做幹炸連貼。這道菜用來下酒,簡直是再好不過。

聯貼,又叫沙肝,其實是豬的脾臟。它有一種特殊的腥氣,如果做不好,絕對是不受歡迎的對象。但東北的廚師們已經學會用最佳的料理方式去烹飪這道獨特的美味。

豬脾臟切薄片後用清水不斷浸泡並反覆清洗,去除其中的血水和腥味。控幹水分後用鹽、料酒和十三香等調料醃製,輕拍乾麵粉下油鍋炸。這道菜的秘訣就在於一定要小火慢炸,將其中的水分趕走。成品乾硬近乎酥脆、有嚼勁時剛剛好。脾臟獨特的蛋白質在高溫油炸過程中產生出一種非常獨特的香味,夾一片放在嘴裡使勁的嚼,真是回味無窮。

豬身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美味、你嘗過沒有呢?

其實,在東北的飯店裡,幹炸連貼往往不會獨立成菜,而是“幹炸三樣”這道菜的組合成員之一。其它兩個成員一個是幹炸腰片,另一個就是會香死人的幹炸雞冠油。

豬身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美味、你嘗過沒有呢?

豬肚子裡面有一層薄薄的包裹內臟的脂肪組織,形似雞冠,所以叫做雞冠油。將雞冠油清洗乾淨後用油炸至酥脆即可。更多時候,這道菜往往伴隨著煉製豬油一同製作,因為雞冠油本身就是動物脂肪,豬肉炸豬油的效果使雞冠油只剩下了香脆的結締組織。入口的感覺簡直無可比擬,如果論其香的程度,或許只有剛出爐的烤鴨胸前的酥皮能與之媲美。

豬身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美味、你嘗過沒有呢?

豬肚子裡面的小腸還有細細的一段,因為長期被消化液中的膽汁浸潤,味道微微有些苦,所以被稱為苦腸。東北的做法最為獨特,不把它翻過來拼命的搓洗而只是灌洗,適當的保留它的苦味。用料湯煮熟後切段,再用尖椒熘炒。苦腸的口感緊實、每一小段苦腸外面還帶著一點點的肥油,雖然微苦,但味道極好,愛它的人吃了這口想那口。

豬身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美味、你嘗過沒有呢?

護心肉,就是把豬的胸腔和腹腔分開的橫隔肌。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輔助呼吸,是十足的活肉。因為形狀像篩子,所以又叫羅底肉。一頭200斤重的肥豬,護心肉連一斤都不到,可見其珍貴。用料湯煮熟後再用尖椒一熘,一盤香氣四溢的尖椒護心肉就大功告成,瘦瘦的護心肉每一塊都連著半透明的筋膜,味道足又有嚼勁,其美味足以勾起所有人的饞蟲。

豬身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美味、你嘗過沒有呢?

在豬的上顎連接牙齦的部分,有一小塊兒白白的類似脆骨的肉,因為形狀就像一級一級的臺階,所以有個生動形象的名字,豬天梯。

豬天梯最適合用來爆炒,口感非常獨特,沒有任何豬肉的肥膩感,反而異常的脆爽,像極了魷魚段,是熱衷減肥者的首選。

豬身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美味、你嘗過沒有呢?

生腸,流行於廣東。其實它不是腸,而是豬的輸卵管,之所以叫做生腸,估計是因為這兒能生小豬的緣故吧。因為生腸不屬於消化道,所以非常乾淨,更沒有異味。它以脆嫩的口感成為粵菜的極佳食材。

把生腸用適量的鹼加食醋揉搓後用清水反覆洗淨,切小段後揦上花刀。用蔥頭、蒜子、小香蔥爆鍋,加啫啫醬在砂鍋中翻炒,一道香噴噴的經典粵菜啫啫生腸煲即製作完成。夾一塊放到嘴裡口感脆爽、焦香四溢,簡直好吃到哭!

豬身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美味、你嘗過沒有呢?

俗話說:吃啥補啥。因為從最簡單的角度來說,人和動物一樣,相同的部位或組織器官,一定有著類似的細胞結構和物質組成。因此一定聚集著相同的營養元素,用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來彌補自身相對應部分的虛虧。這句話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請千萬不要擔心,這絕不意味著我們吃了豬腦,人也會變成豬腦子。

因為人類只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此篇為《吃貨必懂》系列原創文章,如您喜歡請點擊關注,讓我們一同提升美食的鑑賞能力和美學體驗,在吃的方面更懂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