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美國謝爾曼坦克被德國坦克完全碾壓,為什麼美國不製造可以跟德國坦克匹敵重型坦?

順其自然123754031


世界上沒有最棒的武器,只有最適合的武器

T34吼不吼啊

你說他不吼也行,人機功效一塌糊塗,早期炮塔設計糟糕至極,車長觀察視野極其受阻,車載電臺後期型號才有配備,發動機,傳動模塊老是故障等等等等

你說他吼也可以,領先時代的傾斜裝甲設計,帶給了他同時代無與倫比的防護能力,克里斯蒂懸掛系統賦予了它極強的高速越野通過能力,讓它能成為蘇聯裝甲部隊的尖刀與骨幹力量

不論吼不吼,那人家老毛子就是憑藉這玩意從德國佬從自己家裡推到了他們家裡,將紅旗插到了柏林

那你說饅頭吼不吼啊

你說他吼也行,懸掛承重能力強,改進空間大,從裝甲增強版“巨人”到後期以色列的魔改105炮饅頭,改進空間不是一星半點,車內設計佈局合理,成員舒適度高,人機功效好,炮也不錯

那你說他不吼也行啊,早期的型號由於彈藥架設計不合理,擊中起火率奇高,打火機這外號可不是蓋的,後來用上了溼式彈藥架才改進了這點,車體高大容易被發現,早期型號反裝甲能力嚴重不足,甚至沒有配備穿甲彈

但燈塔國就是靠著饅頭帶領盟軍把德國佬從諾曼底推到了柏林呀

東西好不好我們說了不算,在那個時候的人說了才算,要是沒有T34的方便生產,蘇聯可能撐不到反擊那天,要是沒有饅頭的萬金油,美國也可能撐不到德國境內



孫Ting


謝饅頭並不是被完全碾壓,從裝甲來看早期型的是50.8mm厚,56度斜面(圖裡的60有誤),等效厚度90.8mm。後期版本的63.5mm厚,47度斜面,等效93.1mm。

炮盾是一塊76.2cm的裝甲,等效的話和下邊戰雷裡的饅頭數據差不多。

也就是說,謝饅頭正面裝甲還強於德棍IV號,即便是IV號後期正面裝甲也是80mm,炮盾50mm,防護上弱於謝饅頭

而同時期的謝饅頭和IV號基本上都能保證在1000米之內互穿。

所以說,被碾壓這個說法不正確,但確實遇到虎豹時候謝饅頭還是慌的(其實謝饅頭後來的76 炮還是能打的)

然後再說美國人為啥不研發能剛虎豹的坦克,我自己認為是,美國人當時壓根還不知道怎麼去造坦克。你就想二戰之前美國人一直信奉孤立主義政策,而美國地理位置又決定了他對坦克這種玩意需求性不足,畢竟隔了兩個大洋,海空第一。

等到法國被德棍一棒槌敲死之後,美國人才逐步重視坦克的研發。但迫切性還是不足,你就看美國人1942年去了北非還在用一堆的破M3/5斯圖亞特輕坦,連M3這種沙雕中坦都不多。

我的意思是,美國人因為不夠迫切,也沒有技術積累,尤其是重坦的技術積累。結果設計出了一些沙雕


瘋狗的輕武


美國的也不是沒有製造重型坦克,只是由於美國自身的作戰觀念、裝備研發思路、歐洲戰事結束過早等原因,除了M26潘興修成正果,其他基本停留在了試驗車的階段,沒能投入實際使用。 二戰之初的美國裝甲兵是十分稚嫩的,當德軍已經裝備3號、4號坦克時,美國人還在使用著有些簡陋的M2輕型坦克,後來感到戰局緊迫的美國人才開始研發M3、M5等坦克。而美國坦克的發展思路也是較為特殊的,美軍的作戰理念中,坦克的主要任務是協助步兵,至於反坦克任務則是交給坦克殲擊車等完成。

到了戰爭中期,美國人終於拿出了M4中型坦克,此時的M4早期型還是有不少缺陷的,美軍也只能在不斷的作戰中積累經驗對其進行改進。美軍在當時有不少優秀的反坦克炮,但是由於美軍的作戰思想中反坦克任務要交給坦克殲擊車,因此M4坦克只能繼續使用效果不佳的M3坦克炮。 此時的M4面對德軍的4號坦克(此時主要是換裝75毫米長管火炮的F2、J、H等子型號)略佔下風,但也並不是無法抗衡,但是面對虎式、豹式就很吃力了。而儘管裝甲兵器處於下風,但是美軍在整體實力,尤其是航空兵等方面佔據絕對優勢,因此即使佔據著裝甲兵器的優勢,德軍依然在西線節節敗退。
即使如此,美軍也並沒有停止重型坦克的研發。但是缺乏經驗的美國人在最初搞出來了M6這種怪胎,而同時期的德軍已經有了虎式,蘇軍則有了IS1、IS2。後來美軍的重型坦克才走上正軌,但是由於進度較慢,M26正式裝備並投入實戰已經是1945年了,沒有多少實戰經歷。而像T29、T30、T34(這可不是蘇聯的T34)等試驗型重型坦克,最終也沒能修成正果進入美軍服役。


戰爭之王


謝爾曼只是個30噸級坦克,只是比同級T34差,並不比同級四號差。你覺得不如德國,那是拿德國四五十噸級虎豹去比。而美國也不是沒設計針對虎豹的重坦,潘興不就是嗎?打打虎豹還是沒問題的,只是出來的晚,二戰沒啥存在感。再說美帝是飛機流啊,虎豹再強還不是被飛機按地上摩擦。二戰美帝造了十萬坦克,卻造了三十萬戰機啊。

當然美帝自己坦克設計思路也有問題,開始想著謝爾曼支援步兵,坦殲M10反坦,所以只給了謝爾曼一門短管76炮,這炮打四號還行,對虎豹無力,所以後面改了一些長管76和螢火蟲,但數量不多,不像T34,發現76炮打不穿虎豹,就直接量產T34-85了。


果汁kuk


誰跟你說被碾壓?且不說謝爾曼的本職工作不是反坦克,就算是反坦克,75短管謝爾曼對上長三短四也不怵,a3e8碰上黑豹一點也不怵,洛林戰役,還有個阿爾薩斯?忘了,打的黑豹抱頭鼠竄,另外謝爾曼在人機功效,維修好多東西在二戰中坦是最好的,還有個水套,被擊中殉爆的幾率不知道比t34那貨低多少,美國租借給蘇聯的a3被整體裝備好像是第六近衛坦克軍,另外,這個軍的坦克兵的回憶錄跟t34比較的時候,那簡直了,回憶錄名字我忘了,小20年了,所以,謝爾曼毫無疑問是二戰中最優秀的中坦,包括黑豹,話說黑豹那重量真心不能歸到中坦裡,用車比的話,謝爾曼就是凱迪拉克,t34應該是皮卡,可能還比不上


書生115


實際上,美軍也有重型坦克,美國先後搞出來了T-20,T-22,T-25,T-29,T-30等等重型坦克樣車。

甚至裝備了105毫米坦克炮,最後,還有155毫米坦克炮威力遠遠超過德國的虎王重型坦克。但是,美國陸軍非常牴觸這些重型坦克,美國陸軍認為M4謝爾曼坦克就已經足夠了,美軍需要的是進攻,比較關注,越野性能,行駛里程和簡化後勤。

首先是美國陸軍認為這些武器,都太重了,比如安裝105毫米主炮的M6型坦克,還配備了附加裝甲,全重達到了77噸。美軍原本計劃建造5000臺M6型坦克,後來縮減到100多臺,直到最後縮減到僅生產40臺。最後,則被艾森豪威爾一票否決,根本不要。

主要原因是美國陸軍到歐洲參戰,與德軍,蘇軍不同。美國陸軍需要坐船才能抵達戰場。重型坦克要想橫跨大西洋,就要有專門的加固甲板型運輸船,而且還要有超級船用起重機。而德軍,蘇軍重型坦克投入戰場,則不需要這麼麻煩。

實際上,德國和蘇聯也沒有能力橫跨大洋,部署重型坦克。他們也沒有相應的船隻和船用起重機。最後,美軍的折中方案是40噸級90毫米炮的M-26型重型坦克。這種坦克是可以對戰德國虎式坦克的,但是投入戰場太晚。

最後為了登陸日本,美國還研發了升級版M-26重型坦克,主要武器改為240毫米口徑超級榴彈炮。專門用於打擊日軍堅固設防陣地,但是由於日本投降而取消了生產計劃。


深度軍事


美軍的戰術理念不是“用坦克反坦克”而是“用飛機反坦克”,美軍隨叫隨到的戰術航空兵可以壓制德國一線坦克,美軍戰略航空兵可以摧毀德軍坦克所需要的後勤補給,也就沒有發展壓制德國重型坦克的迫切需求。

美軍坦克主要是支援步兵作戰,這就中型坦克足矣。面對德軍坦克集群,蘇聯是用坦克與反坦克炮反坦克,美軍既然有所向無敵的航空兵,當然沒必要耗費大力氣發展重型坦克。當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站在德國坦克的技術基礎上,這才有大力發展坦克。


一梭煙雨江湖行


打仗可不是玩遊戲,裝備發展也不是拍一拍腦袋就行,這個想法完全不及實際情況,等於要求讓美國人開天眼,提前為未卜先知,德國人制定虎式坦克計劃之前,美國就已經上馬了更先進坦克,這可能嗎?

美國人在1939年以前根本就沒有什麼戰爭準備,在坦克裝甲方面的發展方面也嚴重落後於其他國家,當戰爭爆發時,美國所謂的m2中型坦克還在使用37毫米火炮,這才造成m3中型坦克緊急上馬,只能把火炮安裝了側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才出現了m4,也就是謝爾曼坦克,總算是給他安裝了一個大炮塔,這是完全屬於應急性的產品,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完成生產交付,成為美軍的主力坦克。

不能因德國人出了一個虎式坦克,就可以隨意貶低謝爾曼的性能,美國人做不到先知先覺,武器裝備是有個研發過程的,不是拍一拍腦袋,一天兩天就完事兒了,研發出來還不行,還需要大量裝備,m4坦克的最大優點就是批量,可以生產大規模的裝備,美軍也不是說沒有重型坦克,比如:m26型坦克,但是生產不是很快,還沒有成為主角,這是一個多方面因素決定的,不能夠拍腦袋想象。


浴火


美國首先是生意人,沒有可盈利的生意做,他們是不會參與的,生意得講究利潤,像德國那種不計成本不計代價的製造坦克,只有賠本的份,那些能快速批量生產的武器才是美國的鐘愛,它是中型坦克,但可以賣重型坦克的價錢,只要把它的大炮口徑增大,炮管加長,履帶輪和履帶加寬,前面板加裝幾層備用履帶就可以了。


卡西歐士


這個問題簡單。

美軍打二戰是越過大西洋進入歐洲戰場的,運輸是重中之重。

瞭解近代戰爭的人都知道,戰爭就是打的後勤。

美軍的裝備生產和後勤保障又是各國中最強大的,但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前提,運輸。

在這個前提下如何運輸是一個十分頭疼的事。謝爾曼作為一種中型坦克,可以說十分優秀了,對面任何一輛德軍的中型坦克都不吃虧,而遇上虎式坦克,呼叫重炮或空中打擊就可以了。而體積相對嬌小的謝爾曼一船可以省出大量空間給其它物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