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據說活了八百歲,真假暫先不論,他的養生祕法倒是很值得研讀


彭祖據說活了八百歲,真假暫先不論,他的養生秘法倒是很值得研讀

引言:

彭祖在歷史上影響很大。孔子曾對他推崇備至;莊子、荀子、呂不韋等先秦思想家都有記載關於彭祖的言論。《莊子·刻意》曾把他作為導引養形之人的代表人物;屈原的《楚辭·天問》中還記載“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求長?”。意思是他善於食療,所以壽元悠長;王逸的注和洪興祖的補註中都提到他能做一手好菜,烹調的雞湯味道鮮美,堯帝品嚐後甚為欣賞,便把彭城封給了他;

《史記》等史書也有關於他的記載;道家更把彭祖奉為先驅和奠基人之一,許多道家典籍保存著彭祖養生遺論。晉代醫學家葛洪撰寫的《神仙傳》中還特別為彭祖立傳,當時的君王派人向他求道,他只說:“吾遺腹而生,三歲而失母,遭犬戎之亂,流離西域,百有餘年。加以少枯,失四十九妻,喪五十四子,數遭憂患,和氣折傷,榮衛焦枯,恐不度世。所聞淺薄,不足宣傳。”那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篇有關彭祖的難得養生著作以餉廣大熱愛道家養生的讀者。


彭祖攝生養性論

神強者長生,氣強者易滅。柔弱畏威,神強也。鼓怒騁志,氣強也。凡人才所不至而極思之,則志傷也。力所不勝而極舉之,則形傷也。積憂不已,則魂神傷矣。積悲不已,則魄神散矣。喜怒過多,神不歸室。憎愛無定,神不守形。汲汲而欲神則煩,切切所思神則敗。

久言笑則藏腑傷,久坐立則筋骨傷。寢寐失時則肝傷,動息疲勞則脾傷,挽弓引弩則筋傷,沿高涉下則腎傷,沉醉嘔吐則肺傷,飽食偃臥則氣傷,驟馬步走則胃傷,喧呼請罵則膽傷。陰陽不交則瘡痍生,房室不節則勞瘠發。

且人生一世,久遠之期,壽不過於三萬日。不能一日無損傷,不能一日修補,徒責神之不守,體之不康。豈不難乎!足可悲矣。是以養生之法,不遠唾,不驟行。耳不極聽,目不久視,坐不至疲,臥不及極,先寒而後衣,先熱而後解。

彭祖據說活了八百歲,真假暫先不論,他的養生秘法倒是很值得研讀


不欲甚飢,飢則敗氣。食誠過多,勿極渴而飲,飲誠過深。食過則症塊成疾,飲過則痰癖結聚氣風。不欲甚勞,不欲甚逸。勿出汗,勿醉中奔驟,勿飽食走馬,勿多語,勿生妝,勿強食肥鮮,勿沐發後露頭。冬不欲極溫,夏不欲極凍。冬極溫而春有狂疫,夏極凍而秋有瘧痢。

勿露外星月之下,勿飢臨屍骸之前,勿睡中搖扇,勿食次露頭,勿衝熱而飲冷水,勿凌盛寒而逼炎鑪,勿沐浴後而迎猛風,勿汗出甚而便解衣,勿衝熱而便入冷水淋身,勿對日月及南北斗大小便,勿於星辰下露體,勿衝霜霧及嵐氣。此皆損傷臟腑,敗其神魂。五味不得偏耽,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甘多傷腎,鹹多傷心。此並應於五行,潛稟四體,可理可究矣。

志士君子,深可慎焉。犯之必不便損,久乃積成衰敗。是故心為五藏之主,氣為百體之使,動用以太和為馬,通宣以玄寂為車,關節煩勞即偃仰導引。若不營攝養之術,不順和平之道,須臾氣衰於不竟之際,形枯於聲色之前。勞其渺渺之身,憔其慼慼之思。聞斯道,養深可修慎。是以真人常日淡泊,不親狂蕩,而愚者縱意未至,損身已先,敗其神魂,傷其魄矣。悲夫!


  • 注:經名:彭祖攝生養性論。又名《攝生養性論》。不著撰人。一春。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
  • 彭祖(別名卅鏗,帝堯二十三年農曆三月初三-帝禹二十年農曆六月十二)又名鏗,或稱籛鏗,是先秦道家先驅之一,中國神話中的長壽仙人,傳說中是南極仙翁的轉世化身。
  • 彭祖氏自堯帝起,歷夏朝、商朝。商朝時為守藏史,官拜賢大夫,周朝時擔任柱下史;據《史記·楚世家》載:“彭祖氏,殷之時嘗為侯伯,殷之末世滅彭祖氏。
  • “氏”在上古多用作宗族的稱號。可見,彭祖實際上是以其命名的一氏族,清人孔廣森在注《列子·力命篇》“彭祖之智不出堯舜之上而壽八百”之句時說:“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彭姓諸國:大彭、豕韋、諸稽。大彭歷事虞夏,於商為伯,武丁之世滅之,故曰彭祖八百歲,謂彭國八百年而亡,非實籛不死也。”就明確說明了這種情況。所謂彭祖年長八百,實際上是大彭氏國存在的年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