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無緣無故砍了楊懷、高沛?

黎佩敏


劉備殺楊懷、高沛確實有很大的問題。

咱們來把事情的經過大概梳理一下,看看問題是出到哪裡了。

劉璋統治著西蜀,他有個鄰居張魯統治著漢中(他們之間其實有很近的親戚關係)。他們倆翻了臉,張魯就準備要收拾劉璋。


劉璋害怕了,認為自己的軍事實力不如張魯,怕張魯打過來。有人就出主意,說劉備這個人厚道,手下有精兵強將,樂於助拳,還和你同為劉姓宗親,可以幫你抵擋張魯。

於是,張魯就派人去聯繫劉備。劉備很高興(替人打架就高興?)率領人馬就進川了。

起初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劉璋給劉備的大軍提供後勤補給,糧草軍需。意思就是劉璋出錢,劉備出人,雙方聯手收拾張魯。

劉備的大軍駐紮在涪城,吃了又喝,喝了又吃,但並沒有和張魯發生衝突,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了。

在這期間,發生了一件大事,劉璋手下有人舉報,說大臣張松和劉備勾結,欲裡應外合,收取西蜀。


出於最基本的防範,劉璋殺了張松,並不再為劉備提供糧草補給了。

劉備勃然大怒,很不高興,說好的一起打架呢?說話不算數了還?你劉璋屬於毀約,太不仗義了。

劉備要走,向駐守涪城的川將楊懷和高沛告別,並請楊懷和高沛吃頓飯,算是告別宴吧,吃完這頓飯,大家揮手告別,從此就相忘於江湖。

但在酒席間,劉備手下一擁而上,從楊懷和高沛身上搜出了鋒利的匕首,充分證明這倆賊子居然想行剌!

這就讓人不能不感嘆了,楊懷和高沛純粹是腦袋瓜子不夠用,24K的蠢蛋啊!人家劉備都要走了,你們還行刺,有什麼深仇大恨,殺了你們的父,還是奪了你們的妻?

而且,要行刺,你也應該把劉備請到你的大營裡來摔杯為號啊,你跑到劉備大營中去行刺,難道成功率更高?

反正,從楊懷和高沛身上搜出兇器來了,至於怎麼搜的,是劉封和關平搜出來的,人證物證俱在,無可抵賴。這給誰都很憤怒,劉備下令,將二人斬首。

當然,這仇不能不報,劉備率領大軍,順勢奪取了涪城。通往成都的大門就此打開了。

而按照道理,屬下幹出這樣的缺德事來,你劉璋豈能沒有責任?所以,劉備就堅決要到成都找劉璋討個說法。

好好的兄弟情義就這麼被楊懷和高沛破壞了。

所以說,劉備也並非無緣無故殺了楊懷和高沛二人。劉封、關平、魏延、龐統都看到了,他們確實身懷利器,意圖不軌。

當然,楊懷和高沛已經被斬殺,無可辯駁。這就成了鐵案!

以此為據,劉備兵鋒直指成都,成就了一番大業。


饞嘴肥貓鏟史官


劉備對待劉璋的手下的態度有三種:主動歸降的重用、沒什麼威脅的不管、有威脅又不願歸降的一律殺之。楊懷、高沛很明顯就是屬於第三種人。

《三國志》中記載龐統給劉備出過三條計謀,全文如下:

璋既還成都,先主當為璋北征漢中,統復說曰:“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

劉備在三計中選擇了中計:強行奪取白水關守將楊懷、高沛的軍隊,然後進軍成都。可龐統給劉備的建議是“執之”,也就是捉拿的意思,沒有說要殺了他們,但劉備是“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向成都。”



劉備為什麼要殺這兩個人呢?有三個原因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劉備沒時間好好勸降了。雖然劉備在益州有不小的人望,可他到益州的時間尚短,來不及收攬益州人心。劉備在荊州足足七年,才使得荊州人都信服自己,可從入蜀到進軍成都和劉璋翻臉才不過幾個月時間,時間緊迫之下劉備只能痛下殺手,把短時間無法勸降、威脅又過大的兩人全殺了。

楊懷、高沛兩人是白水關守將,名義上是來協助劉備,實際上白水關的位置就在劉備駐守的葭萌關上方,而葭萌關前是白水關、後是成都。劉備如果去漢中的話,白水關就是封住劉備入蜀道路的攔路虎;反之劉備進攻成都的話,白水關就變成了劉備大軍的後顧之憂。

而且這兩人都是劉璋的心腹,他們明擺著就是用來監視劉備的,龐統也說他們“數有箋諫璋”,楊懷、高沛二人無法勸降,或者是短時間無法勸降。對此時的劉備來說:時間比沙漠中的水還要稀缺、重要,所以劉備只能選擇快刀斬亂麻,直接把兩人給砍了,斷了白水關和成都的聯繫,打劉璋一個措手不及。
第二:斷了劉闡的手腳。白水關守將是楊懷和高沛,在他們之上還有一個重要人物:劉璋的二兒子劉闡,他應該就是劉璋專門派來“款待”劉備的。《吳書》說他為人恭恪,輕財愛義,有仁讓之風。可見這人不是一個碌碌無為的紈絝子弟。

如果不殺楊懷、高沛的話,這三人合在一起難保不會鬧事,就算把他們分散來監管,這三人既不能讓他們帶兵、又不能老是帶在身邊,安置在後方始終都是劉備的顧慮。所以劉備殺了楊懷、高沛,讓劉闡孤掌難鳴,想有什麼動作也做不了了。

第三:祭旗。這沒什麼說的,古代大軍出征的儀式而已,像曹操殺孔融、劉備斬車胄一樣,是用來威懾地敵方和加強己方士氣的。至於為什麼不殺劉闡來祭旗呢?

一則留下劉闡可以在後面和劉璋的談判中多一點籌碼,也給雙方留下回旋的餘地;二則是想著靠劉闡的名望,使入蜀之路能夠平穩一些。這一招和當年劉備藉著劉琦平定荊南四郡也是一樣的道理。

對劉備軍團來說,留下劉闡比直接殺了要好,而殺了楊懷、高沛就比留下他們要好,所以劉備殺楊懷、高沛是看準了才殺的,不是無緣無故,證明此時的劉備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處處講仁義的劉備,而算得上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了。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這個問題要從龐統獻計說起。根據史料記載,劉備大軍暫借荊州駐紮,身處東吳之地,北有曹操,面臨不小的壓力。尋一處立身之地是匡扶漢室的基石,荊州乃兵家必爭之地,作老巢顯然不穩定。此時,劉備帳中群英薈萃。早有徐庶所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眼下孔明龐統齊聚一堂,有了頂級智囊,解決辦法自然不在話下。目前的形勢所逼,劉備與龐統率軍西進,諸葛亮,關羽等人留駐荊州,以圖有利位置。龐統獻計獻策,他說,上計,可偷襲成都,中計,可殺楊懷,高沛,取關隘,下計,棄西川另謀出路。思前想後,仁厚的劉皇叔採納了中計。這就是你問題的前因後果,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瀟瀟讀書人


眾所周知,劉備忠厚老實、大仁大義,受到了三國時期諸侯們的尊敬,比如曹操、袁紹、劉備。那麼這樣的劉備,為何要無緣無故砍了楊懷、高沛呢?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探討這個問題。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向來都是高舉著仁義的大旗四處收買人心,看起來一副忠厚仁慈的樣子。但其實看過整部小說之後大家都會發現,對於劉備來說,自身的利益遠比“仁義”二字要重要得多。所以他也做過很多狠心的事情,比如說在攻打益州之前,劉備將駐守涪水關的兩位大將也就是劉璋的兩位屬下楊懷與高沛給殺了。很多人覺得劉備殺此二人是完全沒理由的,那為何劉備一定要殺掉二人呢?

劉備殺楊懷與高沛並不是沒有理由的,劉備想要拿下益州就必須殺掉此二人,為自己奪取益州而鋪路,且殺了楊懷與高沛是龐統給劉備制定的奪取益州的計劃之一,所以無論如何劉備必須要殺掉楊懷與高沛。

益州之地遠離中原動盪,民殷國富,如果劉備想要奪取天下,益州是最好的後方根據地。當初諸葛亮未出茅廬而三分天下的時候,就提出過讓劉備奪取益州的方案。但是益州可是劉璋的地盤。劉備自稱是劉皇叔,是漢室宗親,而劉璋也是漢室宗親,一向高舉仁義大旗的劉備即便是對益州垂涎三尺也不能輕易奪取同族兄弟的地盤,落下不仁不義的罵名,所以他遲遲不肯對益州動手。

劉璋呢?關鍵時刻出了一個昏招,那就是將劉備迎入蜀中讓劉備去對付漢中的張魯。明擺著就是引狼入室,關鍵時刻不是沒人勸說過劉璋,而劉璋也不傻,知道劉備志向遠大,怕他打益州的主意,於是便時刻派人防著劉備。

而楊懷、高沛都是劉璋最信任的嫡系將領,劉璋讓他們駐守涪水關,名義上是讓他們防範漢中的張魯,其真實的目的是防範已經駐紮在蒹葭關的劉備。劉備在蒹葭關便開始了實行仁政,善待百姓,招攬人心,完全是一副主人翁的姿態。這讓楊懷、高沛二人很是看不慣,在這麼下去蒹葭關就要成劉備的地盤了。於是二人商量找個機會除掉劉備。

劉備準備從蒹葭關離開,撤兵回荊州,在臨走之前去與楊懷、高沛二人辭行,二人想要趁著給劉備送行的機會殺掉劉備。但是二人的計劃卻沒有逃過謀士龐統的眼睛,他看出二人心懷不軌,於是勸說劉備早做防範。

楊懷、高沛有殺劉備之心,劉備自然不能輕易放過二人。於是便與龐統商量趁機將二人殺掉。楊懷與高沛去給劉備送行,劉備藉口說二人挑撥自己與劉璋的兄弟情義,然後便開始搜二人的身,結果真的搜出了兩把利刃,於是便用這個藉口將二人殺掉。

當然,劉備識破楊培與高沛的計劃後,完全可以不殺此二人,但是劉備想要拿下涪水關,就必須要殺掉二人了。拿下涪水關是龐統為劉備選擇的方案之一,他只能這麼做。想要拿下益州,龐統給劉備準備了三條方案。第一條方案是讓劉備挑選精銳兵馬,閃電襲擊成都,打劉璋一個措手不及,拿下成都,擒住劉璋,益州就算得手了。第二條方案是讓劉備趁著楊、高二人來送行將他們殺掉,拿下他們駐守的涪水關,然後向成都進發。第三條方案就是讓劉備撤軍回益州,以後再找機會奪取益州。

第一條方案如果實行,劉備就會背上不仁不義,奪取宗親地盤的罵名,第三條方案如果實行,那奪取益州真不知是何年何月。所以劉備只能折中選擇第二條方案。不過拿下涪水關,就一定要殺掉楊懷、高沛二人。

果然,劉備在殺掉楊懷、高沛二人之後,將他們帶來的親兵擒獲,利用他們打開了涪水關的大門,不費一兵一卒劉備便拿下了涪水關。不得不說劉備這一招用的非常巧妙,兵不血刃便拿下了涪水關這處重要的關隘,還找到了留在益州的理由。

楊懷、高沛二人實際上也是自作聰明,他們其實只要堅守住城門,不讓劉備有可乘之機,說不定劉備真的就撤軍回荊州了,到時候劉備再想圖謀益州可就沒那麼容易了。二人被殺,劉備得到了涪水關,也有了留在益州的理由。當然,這一次最大的功勞還是在龐統身上。若不是他看破楊懷、高沛計劃,並利用這次計劃謀取楊懷、高沛,劉備奪取益州的計劃不會那麼順利。可惜的是龐統機關算盡最終還是死在劉備奪取益州的道路上,落鳳坡一戰,龐統死於亂箭之下,與臥龍齊名的鳳雛就此謝幕。


歷史龍元閣


楊懷和高沛給劉備送行,結果反被劉備,龐統“送行”,這是出自《三國演義第六十二回》的事。那麼好端端的送行,為何反而二人丟了性命呢?這裡我個人的見解來分析一下。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劉)璋敕關戍諸將文書勿復關通先主。先主大怒,召璋白水軍督楊懷,責以無禮,斬之。”從這段記載來看,楊懷和高沛所擔任的職務是白水都督而並非是汜水關守將,二人也並無刺殺劉備的企圖,而是劉備以“無禮”的罪名將二人斬殺的。

《三國志•龐統傳》記載:”今主公佯以回荊州為名,二將聞知必來相送,就送行處擒而殺之。奪了關隘,先取涪水關,然後卻向成都,此中計也。”此時,龐統為劉備定的中策為劉備假裝回荊州,白水關的楊懷、高沛二將必然前來送別,可以在他們送行時擒而殺之,奪取白水關,向成都殺去。劉備思考再三後,選擇了中策,即襲殺楊懷、高沛二人,奪取白水關,在益州站穩腳跟。

由上述史料記載不難看出,劉備這個時候已經要與劉璋決裂了,劉備在暇萌關,而白水關的守將楊懷和高沛還不是劉備的人,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如果劉備不奪了白水關,他與劉璋開戰時的後方就不穩定,白水關離暇萌關太近,又同是益州北邊險要的關口,拿下白水關,進可以保證進攻成都時後方穩定,退可以阻止北方漢中的來犯之敵。

所以劉備必須要殺楊懷和高沛兩人,並派自己的人鎮守白水關,穩固後方之後,就開始進軍成都攻擊劉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