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帝王之圣皇帝隋文帝杨坚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被称为“圣”的有二个人,一个是建立儒家思想的孔子,一位却是位帝王,他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贡献,被后代史家尊为“圣皇”,他就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

千古帝王之圣皇帝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公元580年,北周宣帝死,他在关西士族支持下,以外戚身份入宫辅政,任宰相总揽大权。公元581年2月他废黜九岁的北周静帝宇文阐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后改为长安,改年号为开皇。

千古帝王之圣皇帝隋文帝杨坚

杨坚称帝后,于公元587年灭后梁,公元589年灭陈,结束了汉末以来,动荡颠簸数百年大分裂时代,建立了一个多民族大一统的帝国。对少数民族弱少的进行招抚,强大的进行军事打击(击破突厥)和分化,极大的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打造了以隋朝为中心的东亚政治格局,彊域辽阔,人口众多,达到了农耕时代无法超越的巅峰。(我们常常自豪的盛唐时期,其实没有达到隋朝时期)

千古帝王之圣皇帝隋文帝杨坚

能被称为“圣皇”,自然不能只有“武功”,“文治”才是重点。圣皇登基以后关心人民疾苦,釆取轻徭薄赋政策,推行“均田制”,把无主土地实行国有,再分给无地的贫民,使人人都有土地,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人口迅速增加、财富迅速堆积,当时百业兴旺,经济非常繁荣。勤政也是圣皇标配,晨起听朝,目暮不倦。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他大力提倡节俭之风,并身体力行,并把生活奢侈的高官给于罢免,使节俭成国家上下共识,并蔚然成风。

隋文帝性格严苛,做事手段更是雷厉风行。但他却爱民如子,觉得以前的法律太残酷又混乱,下令对魏晋旧律进行修改,制订《开皇律》。并多次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开皇律》将原来的宫刑、车裂、枭首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规定一概不用灭族刑。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保留了律令五百条。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这就是五刑制。成了以后历朝历代封建王朝法律的基石。

千古帝王之圣皇帝隋文帝杨坚

在隋以前,国家实行九品中正制,这是个贵族推举官员的制度,造成官员只能在世家大族中产生。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普通老百姓永无出头之日。圣皇为了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不分出身,只要合格都可以做官,标志了九品中正制的废除。并在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裁汰了大量的冗官,将一些郡县合并。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命,大大节省了政府的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极大巩固了中央集权。这项政治改革,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直到清朝灭忘才寿终正寝。

千古帝王之圣皇帝隋文帝杨坚

在经济改革上也是大刀阔斧,整顿户籍制度,编制“定簿”,防止地方豪强和官僚勾结,营私舞弊。实行“均田制”,将从豪强手里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增加了国家的劳动力,调动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掌管的纳税人口数量大增,大大提高了赋税的征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有粮有钱之后大搞国家工程建设,在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修建西京大兴城(即后来长安城)和东京洛阳城,大兴城的修建是国家经济实力和工程水平的综合体现,大兴城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城”。并开挖广通渠,试图连接黄河和长江,让两个文明连为一体,振兴南方经济的发展。

千古帝王之圣皇帝隋文帝杨坚

拯救中华文明也是圣皇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几百年来的连年战火,春秋、汉代的文化典籍在战火中焚毁、遗失非常严重,圣皇下诏求书,整理收藏了几十万卷典籍,使伟大的著作和中华的文明得以留存。历史上焚书坑儒的事件屡次发生,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刘坚称“圣”,从这一点可见不虚。

古代帝王后宫三千,可圣皇夫妻恩爱,从14岁妻子嫁给他开始到皇后去世,却从一而终,是个模范丈夫,堪称传奇。

杨坚为中华民族大一统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拯救汉族于厄运中,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为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作出了无人可比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